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兰生物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以荷兰莱顿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玲 陈文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研究生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在荷兰莱顿大学进行了两年的生物医学硕士专业的学习,通过介绍荷兰莱顿大学的入学申请与录取、分析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身的感受与体会以及国内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在荷兰莱顿大学进行了两年的生物医学硕士专业的学习,通过介绍荷兰莱顿大学的入学申请与录取、分析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身的感受与体会以及国内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提出单独设置生物医学研究生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今后国内高校培养生物医学专业研究生提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医学研究生培养 荷兰莱顿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秀丽线虫为模型探究中药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裴雨晴 徐纯钰 +7 位作者 邵歆迪 朱煜洁 周思玥 郑执一 成飞 施萱 陈章悦(综述) 李华玲(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0-765,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现已发现AD与遗传、心脑血管、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多种致病因素有关,但仍未有明确的结论说明其发病机制。本文就秀丽线虫模型对AD病理机制的研究以及中药提取物对AD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现已发现AD与遗传、心脑血管、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多种致病因素有关,但仍未有明确的结论说明其发病机制。本文就秀丽线虫模型对AD病理机制的研究以及中药提取物对AD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中药提取物对AD的缓解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常用模型 秀丽线虫转基因株系 中药提取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型IL-15联合RAE-1ε增强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钱莉 陆家辉 +5 位作者 傅奕 郑月娟 佟大可 龚卫娟 潘兴元 季明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视黄酸早期转录因子1ε(retinoic acid early transcript 1ε,RAE-1ε)和膜型IL-15对小鼠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期研究以小鼠原B淋巴细胞株BaF3为基础构建了3株BaF3工程细胞株,即表达膜型IL-15的BaF3/mb15细胞、表达RA... 目的:探讨视黄酸早期转录因子1ε(retinoic acid early transcript 1ε,RAE-1ε)和膜型IL-15对小鼠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期研究以小鼠原B淋巴细胞株BaF3为基础构建了3株BaF3工程细胞株,即表达膜型IL-15的BaF3/mb15细胞、表达RAE-1ε的BaF3/RAE细胞和同时表达膜型IL-15和RAE-1ε的BaF3/mb15/RAE细胞。将γ射线灭活后的3株BaF3工程细胞株作为刺激细胞,分别刺激小鼠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后NK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胞内染色法检测N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BaF3/mb15和BaF3/RAE细胞相比,BaF3/mb15/RAE细胞可有效上调NK细胞表面CD25、CD44、FasL和CD107a的表达,但对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没有明显刺激作用。当效靶比为20:1时,BaF3/mb15、BaF3/RAE和BaF3/mb15/RAE细胞刺激后NK细胞对靶细胞YAC1的杀伤率分别为(39.7±2.9)%、(45.3±2.3)%和(59.0±6.9)%,均高于BaF3组的(28.3±1.5)%(P<0.01),且BaF3/mb15/RAE组高于BaF3/mb15和BaF3/RAE组(P<0.05)。结论:膜型IL-15联合RAE-1ε可促进NK细胞活化并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型IL-15 视黄酸早期转录因子1ε NK细胞 CD107a 淋巴瘤 YAC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RNA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贝 李华玲 崔恒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8-621,共4页
反义RNA是一类能与特异性mRNA互补并从翻译、转录或转录后水平上高度特异地抑制靶基因表达的RNA分子。肝癌是全球最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肝癌组织的无限增殖、侵袭转移、放化疗耐受等能力成为其无法治愈并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反义RN... 反义RNA是一类能与特异性mRNA互补并从翻译、转录或转录后水平上高度特异地抑制靶基因表达的RNA分子。肝癌是全球最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肝癌组织的无限增殖、侵袭转移、放化疗耐受等能力成为其无法治愈并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反义RNA在肝癌肿瘤中异常表达,肿瘤的恶性表型维持需要众多反义RNA的参与。近年来,利用反义RNA技术治疗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这一技术治疗肝癌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反义RNA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线虫野生株系N2缺氧的荧光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5
作者 李华玲 孔玲 +4 位作者 秦艳 刘丹丹 夏靖 胡竹林 陈文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研究秀丽线虫野生株系N2缺氧时的差异蛋白质,为进行线虫在缺氧环境下的应答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同步化培养N2株系的线虫,培养至L4期时物理缺氧10 h(0.2%O2)后,提取总蛋白,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分离和串联质谱分析,搜... 目的研究秀丽线虫野生株系N2缺氧时的差异蛋白质,为进行线虫在缺氧环境下的应答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同步化培养N2株系的线虫,培养至L4期时物理缺氧10 h(0.2%O2)后,提取总蛋白,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分离和串联质谱分析,搜索线虫数据库,鉴定蛋白种类并进行分析。并采用突变株系(prdx-2,prdx-3)进行了4、6、8、10、12 h的缺氧实验研究。结果质谱成功鉴定了其中的5个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ratio>2.0,P<0.05),包括2个上调(PRDX-2、PRDX-3)和3个(RPL-7、H28O16.1、VHA-12)下调的蛋白。突变株系的缺氧存活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蛋白质组学的结果,也显示了PRDX-2和PRDX-3在抗缺氧中起重要作用。结论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为线虫缺氧的研究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缺氧10 h后,线虫中变化的蛋白质与能量、翻译和抗氧化有关,为进一步研究缺氧时的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线虫 野生株系(N2) 荧光定量蛋白质组学 过氧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