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业华 姜英 +3 位作者 顾沈阳 俞俊杰 张清莉 杨树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er),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er→Wister)。采用逆转...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er),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er→Wiste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肾和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并以同基因肾移植为对照。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5、7、9、11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RT-PCR结果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天,即急性排斥早期均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基因mRNA,4天后表达明显增强,并贯穿整个排斥反应全过程,而同基因对照组术后11天内均不表达两基因。外周血和肾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mRNA的表达水平平均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3 ̄5天开始明显上升,其变化趋势早于血清肌酐。结论:穿孔素、颗粒酶B是一种有价值的AR标志物。定量RT-PCR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mRNA表达可以较敏感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这一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穿孔素 颗粒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