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彰显工程人才培养特色——以扬州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干 朱爱萍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68-72,共5页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分析加强工程人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剖析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扬州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例,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教学师资配备、工程...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分析加强工程人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剖析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扬州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例,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教学师资配备、工程实践方式创新和工程实践学习效果评价六个方面探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工程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扬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干 刁国旺 +1 位作者 薛怀国 李玉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
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实践教学的核心观点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结合扬州大学的改革实例,探讨了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工程硕士 建构主义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干 薛怀国 刁国旺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窄、适应面单一的问题,适应未来工程人才"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扬州大学秉承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在化学工程领域进行了"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其基本经验或许能为其它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工程领域 全日制工程硕士 学科交叉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融合的化工专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娟 谢亚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2,共2页
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是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高校。高校和企业通过产学研融合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可以培养产业创新人才,促进科学技术攻关,整合双方优质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化工专业研... 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是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高校。高校和企业通过产学研融合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可以培养产业创新人才,促进科学技术攻关,整合双方优质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化工专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化工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路径,以推动培养高层次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资源 企业经济效益 创新人才培养 产学研融合 建设的必要性 研究生工作站 化工专业研究生 化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丙胶粉基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绿色制备及其高值化性能分析
5
作者 王艳秋 张明 +3 位作者 柳峰 李杰 卢猛 李晓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49,共7页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绿色制备了高强伸耐老化的乙丙胶粉基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优化了乙丙胶粉与聚丙烯的橡塑比,确定了相容剂的品种、用量,优化了乙丙胶粉与聚丙烯的化学接枝工艺。结果表明:环保相容剂2,4-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B...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绿色制备了高强伸耐老化的乙丙胶粉基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优化了乙丙胶粉与聚丙烯的橡塑比,确定了相容剂的品种、用量,优化了乙丙胶粉与聚丙烯的化学接枝工艺。结果表明:环保相容剂2,4-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BIBP)与硫磺S_(8)并用,乙丙胶粉基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和耐老化性能优异,拉伸强度达20MPa,扯断伸长率达800%以上,可用于耐老化汽车配件、码头缓冲器、各种胶管胶板等产品的负碳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丙胶粉 聚丙烯 相容剂 生胶 胶粉基热塑性弹性体 高值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及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刁国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7,52,共9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典型的碳基无金属光催化剂,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显著优点,逐渐成为催化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g-C_(3)N_(4)存在电导率低、电荷载流子复合率高等固有缺陷,基于g-C_(3)N_(4)的改性研究以提高...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典型的碳基无金属光催化剂,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显著优点,逐渐成为催化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g-C_(3)N_(4)存在电导率低、电荷载流子复合率高等固有缺陷,基于g-C_(3)N_(4)的改性研究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已成为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对近年来有关g-C_(3)N_(4)的改性策略进行系统总结,主要包括结构微调和复合体系构建,并对其在光解水产氢、CO 2还原、环境污染物去除等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改性 环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学科理解的有机合成复习课教学设计——以“布洛芬的合成”为例
7
作者 孙茗熙 吕琳 陆晨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9,共7页
以阿司匹林到布洛芬再到缓释布洛芬的药物研发历程为情境,以解热镇痛药的“传奇”“挑战”“新生”和“优化”为情境教学线索,设计指向学科理解的有机合成复习课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实践,结合课堂观察和作业分析,发现该复习课教学有效促... 以阿司匹林到布洛芬再到缓释布洛芬的药物研发历程为情境,以解热镇痛药的“传奇”“挑战”“新生”和“优化”为情境教学线索,设计指向学科理解的有机合成复习课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实践,结合课堂观察和作业分析,发现该复习课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结构化,增进了学生对有机合成思路与方法的感悟与应用,加深了对化学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理解,提升了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理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理解 情境教学 布洛芬 有机合成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学生就业抉择中的应用
8
作者 景荣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77,共3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抉择准确性提供因素性分析条件,有利于对构成大学生就业思想的主观思想分析。评价因子权重的科学确立,能够对评价因子在大学生就业抉择中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形成客观反映,为有效引导大学生就业取向提...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抉择准确性提供因素性分析条件,有利于对构成大学生就业思想的主观思想分析。评价因子权重的科学确立,能够对评价因子在大学生就业抉择中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形成客观反映,为有效引导大学生就业取向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指出,通过综合评价指标价值的科学计算,使评价指标及评价因子的准确性不断提升,为评价因素的科学探索提供内在前提作用,以此使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学生就业抉择中的应用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大学生就业抉择 因子探究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In_(2)O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1 位作者 张海滨 刁国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31,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型CdS/In_(2)O_(3)/g-C_(3)N_(4)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光催化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原子价态和光响应性能等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降解苯酚评价其光催...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型CdS/In_(2)O_(3)/g-C_(3)N_(4)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光催化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原子价态和光响应性能等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降解苯酚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具有零维结构的CdS、一维结构的In_(2)O_(3)和三维结构的g-C_(3)N_(4)形成了0D/1D/3D三元复合材料,该材料在180 min可有效降解90%的苯酚,降解速率是CdS的2.9倍、g-C_(3)N_(4)的6倍,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复合材料光催化能力的增强主要归因于三维多孔g-C_(3)N_(4)与CdS和In_(2)O_(3)形成的三维空间电场。三维多孔结构不仅有利于污染物的高效吸附,而且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活性位点,三维空间和网络互连结构有利于光生电荷的定向迁移,增加载流子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In_(2)O_(3) g-C_(3)N_(4) 光催化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Zr-SBA-15介孔分子筛吸附溶液中亚甲基蓝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黎明 王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1-828,共8页
采用一步水热晶化法将Zr掺杂到SBA-15骨架中制备了Zr-SBA-15,以Zr-SBA-15为载体,Mo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o/Zr-SBA-15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Mo/Zr-SBA-15用于吸附溶液中的亚甲基蓝(MB),考察了Mo、Zr掺杂的SBA-15对MB的吸附性能。表征... 采用一步水热晶化法将Zr掺杂到SBA-15骨架中制备了Zr-SBA-15,以Zr-SBA-15为载体,Mo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o/Zr-SBA-15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Mo/Zr-SBA-15用于吸附溶液中的亚甲基蓝(MB),考察了Mo、Zr掺杂的SBA-15对MB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Mo/Zr-SBA-15具有介孔结构,Zr进入SBA-15分子筛的骨架中,Mo部分负载至SBA-15的孔壁上,部分以MoO_(3)的形式均匀分散在SBA-15表面;随着Mo负载量的增加,Mo/Zr-SBA-15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逐渐减小。实验结果表明:当Mo负载量(w)为10%时,对溶液中MB的吸附性能最佳;在MB质量浓度20 mg/L、Mo/Zr-SBA-15加入量0.2 g/L、初始溶液pH 5.9、温度25℃、吸附时间4 h的条件下,对MB的平衡吸附量达到90.3 mg/g;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Mo/Zr-SBA-15对MB的吸附等温过程;25℃时,Mo/Zr-SBA-15对MB的饱和吸附量为173.3 mg/g;Mo/Zr-SBA-15经焙烧再生、循环使用4次后,平衡吸附量仅下降了7.6%,表现出良好的可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Zr掺杂 SBA-15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基二元直接Z型异质结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刁国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7-1504,共8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无金属聚合物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出色的性能,但g-C_(3)N_(4)光催化性能受光诱导电荷的快速复合、有限的光响应范围以及较弱的氧化能力等缺陷的制约,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构建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无金属聚合物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出色的性能,但g-C_(3)N_(4)光催化性能受光诱导电荷的快速复合、有限的光响应范围以及较弱的氧化能力等缺陷的制约,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构建g-C_(3)N_(4)基异质结是解决以上缺陷的主要策略。综述了g-C_(3)N_(4)基直接Z型异质结的主要特征、光催化机理,详细介绍了基于g-C_(3)N_(4)的二元直接Z型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荷载流子转移机制,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二元 直接Z型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 NPs增强ZnO@ZnS核-壳异质纳米棒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12
作者 朱泉雯 任华娟 +3 位作者 刘学方 张军 陈铭 侯建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2,共8页
采用原位光沉积方法将铂纳米颗粒(Pt NPs)负载在核-壳异质纳米棒ZnO@ZnS表面,制备出ZnO@ZnS/Pt复合光催化剂。调控Pt NPs在ZnO@ZnS表面的负载量,探究了不同质量的Pt NPs对光催化产氢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贵金属Pt的负载量为2%(ZnO@... 采用原位光沉积方法将铂纳米颗粒(Pt NPs)负载在核-壳异质纳米棒ZnO@ZnS表面,制备出ZnO@ZnS/Pt复合光催化剂。调控Pt NPs在ZnO@ZnS表面的负载量,探究了不同质量的Pt NPs对光催化产氢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贵金属Pt的负载量为2%(ZnO@ZnS/Pt-2)时,复合光催化产H_(2)性能最好,产氢速率为4.52 mmol/(g·h),是ZnO@ZnS的1.8倍,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在此复合材料中,贵金属Pt纳米颗粒作为助催化剂,Pt对H~+具有较低的吸附能,优先吸附H~+,光生电子转移到Pt纳米粒子表面,H^(+)在其表面得到光生电子,被还原为氢气,成功地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有效地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ZnS核-壳纳米棒 Pt助催化剂 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产氢 产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靶向再生活化剂与废橡胶再生胶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
13
作者 王艳秋 张明 +2 位作者 李杰 卢猛 李晓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8-263,共6页
为了实现废橡胶节能减排高品质再生,提出了低温靶向再生活化剂的设计理念,将含有-SH、-OH或-COOH的主再生活化剂(MS)与含有-OH或-COOH的次再生活化剂(有机酸A1)并用,在再生温度25~125℃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MS/A1具有协同效应,低温靶... 为了实现废橡胶节能减排高品质再生,提出了低温靶向再生活化剂的设计理念,将含有-SH、-OH或-COOH的主再生活化剂(MS)与含有-OH或-COOH的次再生活化剂(有机酸A1)并用,在再生温度25~125℃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MS/A1具有协同效应,低温靶向再生胶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分别达15.17MPa、360.65%,门尼黏度为79,达到了《再生橡胶通用规范》(GB/T 13460-2016)全胎胶粉优质品级R-T再生胶的性能要求,再生胶所含18项多环芳烃总含量小于20mg/kg,符合欧盟REACH法规(REACH-2009/48/EC)环保指标的要求。与高温再生工艺相比,低温靶向再生工艺节能20%~60%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靶向再生活化剂 物理机械性能 工艺性能 环保性能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的非金属多元素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蓓蓓 余健美 +1 位作者 周杰 刁国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5,共7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且催化活性好等优点,逐渐在催化和环境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单一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低等缺点,采用元素掺杂实现g-C_(3)N_(4)的骨架结构的调整,是克服这一缺点的有...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且催化活性好等优点,逐渐在催化和环境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单一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低等缺点,采用元素掺杂实现g-C_(3)N_(4)的骨架结构的调整,是克服这一缺点的有效方法。对近年来有关非金属多元素组合掺杂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含氧、磷、硼和卤素等元素的二元和多元组合,并对非金属元素掺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元素掺杂 非金属 多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磺酰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水中痕量3-羟基丙醛
15
作者 王芳 罗敏 +1 位作者 黄杰军 徐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提出了丹磺酰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水中痕量3-羟基丙醛(3-HPA)的方法。将1.0 g水样、2.0 mL含200 mg·L^(-1)丹磺酰肼的乙腈溶液、1.0 mL 3.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混合,再用乙腈定容至50 mL,于40℃衍生反应30 min。... 提出了丹磺酰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水中痕量3-羟基丙醛(3-HPA)的方法。将1.0 g水样、2.0 mL含200 mg·L^(-1)丹磺酰肼的乙腈溶液、1.0 mL 3.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混合,再用乙腈定容至50 mL,于40℃衍生反应30 min。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10%(质量分数)七氟丁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衍生试剂丹磺酰肼与3-HPA衍生物在20 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3-HPA的质量浓度在7.6~380.0μg·L^(-1)内与衍生物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1μg·L^(-1);方法用于实际水样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71%,3-HPA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器 丹磺酰肼 3-羟基丙醛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问题链模式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16
作者 徐玥 石国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7-1055,共9页
问题链教学作为一种强调知识逻辑的教学模式,与理论性、系统性强的化学课相契合,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选择某高职院校化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 问题链教学作为一种强调知识逻辑的教学模式,与理论性、系统性强的化学课相契合,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选择某高职院校化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建构主义、问题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研究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相应化学教学建议,以丰富现有高职化学学科问题链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推动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职化学课堂中的应用。通过教学问题的提出、解决,学生传统学习方式会相应变化,个人的思维水平随之提高,师生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进一步维系,同时促进双方的互动、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链 高职化学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实践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文 杜坤 +5 位作者 李江 吴俊 张正华 成翔 段中霞 张惠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27,共6页
该文介绍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智慧平台。平台基础框架包括物理层、技术层、数据层、应用层和交互层,实现实验室安全相关物理实体和硬件系统的虚拟孪生,并以实验室安全大数据为基础开展虚拟仿真安全管理,有效解决危化品... 该文介绍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智慧平台。平台基础框架包括物理层、技术层、数据层、应用层和交互层,实现实验室安全相关物理实体和硬件系统的虚拟孪生,并以实验室安全大数据为基础开展虚拟仿真安全管理,有效解决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用电回路与大功率电器预警、气体钢瓶监测、安全数字资产、安全数字统计等问题。数字孪生技术将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和可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开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实验室安全管理 虚拟仿真 数字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蛋注射硒代葡萄糖对雏鸡肠道硒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时乔 陈梦 +5 位作者 李家惠 刘龙 龚道清 俞磊 黄应权 赵敏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2,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胚蛋注射硒代葡萄糖(SeGlu)对雏鸡肠道硒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蛋重相似的海兰白种蛋48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个种蛋。在孵化的第17.5天,对照组注射0.75%生理盐水,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注射含有1... 试验旨在研究胚蛋注射硒代葡萄糖(SeGlu)对雏鸡肠道硒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蛋重相似的海兰白种蛋48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个种蛋。在孵化的第17.5天,对照组注射0.75%生理盐水,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注射含有15µg硒的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代葡萄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胚蛋注射硒代葡萄糖与硒代蛋氨酸显著提高雏鸡空肠和回肠的硒含量(P<0.05),且有提高雏鸡孵化重的趋势(P=0.066)。与对照组相比,胚蛋注射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葡萄糖显著提高雏鸡空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显著提高雏鸡空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P<0.05)。此外,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胚蛋注射硒代葡萄糖显著提高雏鸡回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胚蛋注射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葡萄糖显著降低空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雏鸡空肠中氧化氢酶(CAT)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胚蛋注射硒代葡萄糖可显著促进雏鸡肠道中硒的沉积,显著提高雏鸡肠道的抗氧化能力,并显著降低雏鸡肠道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蛋注射 硒代葡萄糖 硒代蛋氨酸 抗氧化能力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一维铜基配位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清艳 沙彦勇 +5 位作者 陈晨 陈晓娟 刘文龙 黄浩 刘洪江 刘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668,共12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一维(1D)羰基配位聚合物[Cu(BGPD)(DMA)(H2O)]·DMA(记为Cu-BD,H2BGPD=N,N’-双(甘氨酰)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DMA=二甲基乙酰胺),并考察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u-BD正极在50 ...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一维(1D)羰基配位聚合物[Cu(BGPD)(DMA)(H2O)]·DMA(记为Cu-BD,H2BGPD=N,N’-双(甘氨酰)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DMA=二甲基乙酰胺),并考察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u-BD正极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然保留50 mAh·g^(-1)的比容量,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Cu-BD电极反应机理研究表明,BGPD2-配体和Cu(Ⅱ)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都可能参与了电子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 配位聚合物 羰基化合物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花状铜基复合物及其低温煅烧衍生物用于高效析氧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逸帆 张沾 +2 位作者 朱荣妹 邱紫铭 庞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9-990,共12页
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制备铜基电化学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析氧反应。利用沸石咪唑酯骨架-67(ZIF-67)为前驱体,通过铜离子刻蚀合成新型铜基复合物(命名为Cu-NF)。它具有特殊的三维花状形貌和中孔结构,其形貌受铜离子与ZIF-67的质量... 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制备铜基电化学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析氧反应。利用沸石咪唑酯骨架-67(ZIF-67)为前驱体,通过铜离子刻蚀合成新型铜基复合物(命名为Cu-NF)。它具有特殊的三维花状形貌和中孔结构,其形貌受铜离子与ZIF-67的质量比的影响。随后,Cu-NF经过低温煅烧处理,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衍生物,而煅烧过程并未改变其原始形貌。煅烧温度决定了活性物种的组成及含量,并增强了材料的多孔性。其中,300℃煅烧得到的产物Cu-NF-300具有最好的析氧反应性能:在1.0 mol·L^(-1)KOH溶液中,过电位低达347 mV,塔菲尔斜率为93 mV·dec^(-1)。该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高归因于其三维结构以及低温煅烧所带来的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结构 铜基纳米材料 简单的合成方法 低温煅烧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