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唐美慧 Areej Arif +8 位作者 董理月 于海亮 汤建强 范作堃 张涛 张跟喜 谢恺舟 赵振华 戴国俊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了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后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对免疫、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将京海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根据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相对增重率、粪便卵囊数、卵囊值、盲肠病变... 为了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后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对免疫、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将京海黄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攻毒组,根据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相对增重率、粪便卵囊数、卵囊值、盲肠病变值和抗球虫指数等抗性评价指标,筛选出抗性组和易感组鸡群体,测定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血液炎性因子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不同组织中炎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抗性组和易感组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活性氧(ROS)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不同球虫抗性组间血液中SOD和CAT活性及ROS和一氧化氮(NO)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抗性组和易感组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易感组IL-1β和TNF-α浓度极显著高于抗性组(P<0.01);抗性组和易感组盲肠和胸腺中IL-6、IL-8、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易感组盲肠和胸腺中IL-1β、TNF-α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抗性组(P<0.01)。抗性组与易感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2个组血液中IL-1β和TNF-α浓度与盲肠和胸腺组织中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高度一致。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促进了不同球虫抗性鸡群体免疫、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京海黄鸡 抗氧化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董理月 范作堃 +7 位作者 唐美慧 汤建强 于海亮 张涛 张跟喜 谢恺舟 赵振华 戴国俊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3-1271,共9页
【目的】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及盲肠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个半同胞家系黄羽肉鸡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根据球虫敏感性指标筛选出抗性和易感家系,组成抗性组和易感组,分别... 【目的】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及盲肠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个半同胞家系黄羽肉鸡在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根据球虫敏感性指标筛选出抗性和易感家系,组成抗性组和易感组,分别在感染期和恢复期比较分析不同抗性组间的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差异。【结果】无论是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抗性与易感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抗性组、易感组和对照组鸡胸腺、脾脏等7种免疫器官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恢复期免疫器官指数高于感染期。此外,感染期抗性组与易感组鸡均出现盲肠黏膜坏死,肌层不完整、断裂等病理变化,易感组鸡盲肠上皮可见球虫配子;而恢复期抗性组鸡盲肠组织结构逐渐恢复至正常,易感组鸡盲肠组织各层结构仍呈现明显变性或坏死。【结论】无论处于感染期还是恢复期,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抗性或易感鸡的生产性能均降低且肠道形态发生改变,但处于恢复期时,抗性鸡能逐渐恢复至健康状态,而易感鸡盲肠则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恢复后对鸡的生产性能和肠道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黄羽肉鸡 抗性 生产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LR4基因外显子1新等位基因的分离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潘章源 叶兰 +5 位作者 朱璟 杜子栋 黄小国 朱国强 包文斌 吴圣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文章采用PCR-SSCP方法对亚洲野猪、3个引进的商业化品种和10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共893个个体TLR4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猪种TLR4基因的多态性,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防御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在猪T... 文章采用PCR-SSCP方法对亚洲野猪、3个引进的商业化品种和10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共893个个体TLR4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猪种TLR4基因的多态性,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防御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在猪TLR4基因外显子1中分离到新的等位基因,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6种基因型。其中杜洛克检测到AA、BB、CC、AB、AC、BC基因型,有杜洛克血统的苏太猪中检测到BB、CC、BC基因型,长白猪、约克夏中检测到CC、BC基因型,野猪及所有10个中国地方猪品种TLR4基因外显子1高度保守,只检测到CC基因型,中国地方猪品种和引进品种TLR4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种基因型中CC型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BB和AA基因型分别存在G93C同义突变位点和G194A无义突变位点,这2个变异位点与抗逆性和一般抗病力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基因 多态性 野猪 地方猪种 引进猪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控制技术及其在家畜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海燕 张昊 +1 位作者 李拥军 程国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5期116-118,共3页
繁殖力是畜牧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指标,繁殖新技术对畜禽生产与繁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性别控制技术是繁殖新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性别控制技术及其在家畜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繁殖力 性别控制 家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
5
作者 李泽宇 李国辉 +2 位作者 靳锴 孙红艳 李碧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3期31-44,共14页
为了研究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关系,试验选取了原鸡以及另外15个代表性物种的DMRT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odon W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这些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相关的7个关键指... 为了研究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关系,试验选取了原鸡以及另外15个代表性物种的DMRT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odon W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这些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相关的7个关键指标。使用ENC-plot和PR2-plot等方法对碱基突变等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各物种DMRT1基因的CDS序列信息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通过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构建了不同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热图,以直观展示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的差异和相似性。结果显示,DMRT1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而碱基突变是导致DMRT1基因偏好性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发育树和热图表明,虽然密码子使用具有种属特异性,但由于受其他因素影响,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模式也会有差异。该文发现原鸡DMRT1基因的偏好性弱,其密码子在使用度上也与近缘物种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鸡 DMRT1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遗传进化 碱基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条件下猪小肠上皮细胞TLR4及其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丽 夏日炜 +4 位作者 殷学梅 喻礼怀 朱国强 吴圣龙 包文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5-1101,共7页
本试验通过0.1和1μg·mL-1浓度的LPS诱导处理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分别在2、4、6h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D14、MyD88、TNF-α、IL-1β和IFN-α)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初步探讨猪小肠上皮细胞... 本试验通过0.1和1μg·mL-1浓度的LPS诱导处理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分别在2、4、6h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D14、MyD88、TNF-α、IL-1β和IFN-α)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初步探讨猪小肠上皮细胞受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侵扰发生炎症反应的相关分子反应机理。结果发现,两种浓度的LPS均使得所检测的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诱导后4~6h的表达量急速上升,且高浓度的LPS诱导处理后各基因表达量上调倍数明显高于低浓度LPS诱导时各基因表达量上调倍数,高浓度的LPS对机体肠道的刺激引起了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使正常机体更快地产生炎症反应。由此推测,大肠杆菌侵染猪肠道后将释放LPS,TLR4作为LPS的受体,受LPS诱导其表达量上调,进而引起TLR4信号途径的信号传递,传递过程中由于MyD88的依赖机制,MyD88表达量上调相对稳定,再经过级联免疫放大效应,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导致炎症及腹泻水肿病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基因 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LR4基因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资源群体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包文斌 潘章源 +6 位作者 朱璟 叶兰 杜子栋 蔡家嘉 黄小国 朱国强 吴圣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8-28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TLR4基因mRNA在猪各个组织的分布以及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差异表达水平,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识别和F18大肠杆菌抗性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定量测定。首... 本研究旨在检测TLR4基因mRNA在猪各个组织的分布以及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差异表达水平,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识别和F18大肠杆菌抗性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定量测定。首先,各取8头35日龄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苏太仔猪组织样,包括心脏、肝脏、脾脏等11个组织,提取总RNA,以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TLR4基因mR-NA进行均一化处理,利用荧光阈值(Ct值)计算TLR4基因mRNA在各个组织以及F18大肠杆菌抗性型和敏感型群体间表达量。结果显示,TLR4 mRNA在猪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肺、淋巴结、肾脏和脾脏等免疫器官中表达量较高,F18大肠杆菌敏感型的TLR4基因表达量普遍高于抗性型个体的表达量,在各个组织中(除胃外)TLR4表达量差异倍数从1.083到2.980不等;在肺、淋巴结、肾脏和胸腺组织中,F18大肠杆菌敏感型的TLR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抗性型个体的表达量(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TLR4基因通过天然免疫识别机制对猪F18大肠杆菌病等革兰氏阴性疾病有一定的影响,TLR4基因表达量的下调与F18大肠杆菌的抗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基因 F18大肠杆菌 REAL-TIME PCR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淮山羊H-FABP基因克隆、表达产物亚细胞定位的研究及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被引量:7
8
作者 阴彦辉 韦光辉 +5 位作者 李伟 朱才业 张亚妮 杜立新 曹文广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4-692,共9页
旨在克隆徐淮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cDNA,探讨其生物信息学功能。通过EGFP融合蛋白对该基因亚细胞水平的表达定位,探究该基因在异种生物体内表达情况,探索制备异种转基因动物的可能性。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克隆... 旨在克隆徐淮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cDNA,探讨其生物信息学功能。通过EGFP融合蛋白对该基因亚细胞水平的表达定位,探究该基因在异种生物体内表达情况,探索制备异种转基因动物的可能性。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克隆徐淮山羊H-FABP基因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其融合表达载体pEGFP-H-FABP。脂质体(LTX)介导基因转染山羊成纤维细胞(GEF),48h后进行荧光检测,RT-PCR检测mRNA在细胞内的表达。利用睾丸注射将目的基因转入小鼠体内,在D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徐淮山羊H-FABP基因完整编码区(CDS)大小为402bp,编码133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AY466498.1。徐淮山羊H-FABP序列与人、鸡、褐家鼠、奶牛、野猪、驴及斑马鱼相应编码区同源性为89%、76%、85%、84%、93%、91%、7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79%、88%、97%、95%、94%、72%。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H-FABP,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上成功表达。目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与在线预测结果相同(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尾静脉注射和睾丸注射,该基因可以在小鼠体内实现暂态表达和持续性表达。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徐淮山羊H-FABP基因cDNA,而且H-FABP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该蛋白无信号肽,在单细胞水平上可表达于细胞质中,在小鼠体内也可以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山羊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真核表达 荧光蛋白 转基因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世平 夏日炜 +3 位作者 孙丽 霍永久 包文斌 吴圣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0-425,共6页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部分非遗传因素(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旨在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5胎仔猪的初生窝重较重;其中2、3胎的初生窝...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部分非遗传因素(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旨在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5胎仔猪的初生窝重较重;其中2、3胎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头胎及6胎之后的仔猪初生窝重(P〈0.01)。3月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且11月份初生窝重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长白纯繁母猪在产活仔数方面极显著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在初生窝重方面,大自×长白杂交母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第2胎与3~4胎、第3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该猪场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1~4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配种方式以长白纯繁和大白×长白杂交为宜;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次 产仔月份 纯繁/杂交 产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鸡肉中甲砜霉素残留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恺舟 徐东 +5 位作者 陈书琴 谢星 黄玉萍 贾龙飞 郭辉生 王金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研究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鸡肉中甲砜霉素残留的方法。鸡肉经丙酮、二氯甲烷提取,饱和正己烷脱脂,氮吹仪吹干浓缩后,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0.01 mol/L,含0.00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32∶68,V/V)为流动相,... 研究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鸡肉中甲砜霉素残留的方法。鸡肉经丙酮、二氯甲烷提取,饱和正己烷脱脂,氮吹仪吹干浓缩后,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0.01 mol/L,含0.00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32∶6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25 nm,发射波长为290 nm。甲砜霉素在0.01~1.75 mg/L浓度范围内,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当甲砜霉素添加水平为5~500μg/kg时,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9.49%~89.71%,相对标准偏差为4.96%~9.6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5.68%~7.4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8.89%~11.32%。甲砜霉素检测限为1.5μg/kg(S/N=3),定量限5μg/kg(S/N=10)。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鸡肉中甲砜霉素残留的高灵敏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 甲砜霉素 鸡肉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粮蛋能水平对京海黄鸡肌肉中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剑锋 李爱华 +6 位作者 谢恺舟 孙瑛瑛 赵敏 孙礼瑞 张跟喜 戴国俊 王金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803-805,共3页
[目的]为京海黄鸡的肉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研究不同日粮蛋白和能量水平对京海黄鸡肌肉中IMP和IMF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试验4组公鸡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在... [目的]为京海黄鸡的肉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研究不同日粮蛋白和能量水平对京海黄鸡肌肉中IMP和IMF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试验4组公鸡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在腿肌中IM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IMP含量随着蛋能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在相同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4组公鸡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1),在胸肌中的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试验2组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结论]不同蛋能水平与京海黄鸡肌肉中IMP的沉积呈正相关,与IMF沉积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蛋能水平 肌苷酸 肌内脂肪 沉积 京海黄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BPI基因部分cSNPs检测及其对蛋白结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正常 王靖 +5 位作者 朱世平 赵乔辉 刘璐 訾臣 吴圣龙 包文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0-1007,共8页
本试验以98头苏太猪为研究对象,检测BPI基因部分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BPI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利用PCR-SSCP和PCR-RFLP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BPI基因外显子1、4和10的SNPs,运用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原蛋白和... 本试验以98头苏太猪为研究对象,检测BPI基因部分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BPI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利用PCR-SSCP和PCR-RFLP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BPI基因外显子1、4和10的SNPs,运用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原蛋白和突变型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结果表明,以BPI基因cDNA序列作为参照,BPI外显子1、4和10存在6个SNPs,3个同义突变(c.24A>G、c.54T>C和c.522C>T)和3个错义突变(c.433C>T(Arg145Trp)、c.1060A>G(Thr354Ala)和c.1151T>G(Leu384Arg))。3种错义突变未改变BPI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糖基化位点以及二、三级结构,但是导致磷酸化位点的改变或存在其他潜在功能位点区域。Western blot试验发现,BPI蛋白的分子量为53ku,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性型猪的BPI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型猪。猪BPI外显子4和10的碱基突变不同程度影响到蛋白功能,并可能对机体疾病的抗性/易感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I基因 SNPS 生物信息学 蛋白结构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BPI基因表达水平与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兰 訾臣 +7 位作者 刘璐 朱璟 谢恺舟 朱国强 黄小国 包文斌 吴圣龙 王金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5-1230,共6页
文章利用已建立的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家系群体作为实验材料,分别选择8头35日龄左右生长性状基本一致的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和敏感性断奶仔猪,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PI基因mRNA在断奶仔猪各个组织的分布情况,并比... 文章利用已建立的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家系群体作为实验材料,分别选择8头35日龄左右生长性状基本一致的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和敏感性断奶仔猪,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PI基因mRNA在断奶仔猪各个组织的分布情况,并比较其在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型和敏感型断奶仔猪个体间的差异表达水平,为探讨该基因在免疫和抗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对所有个体检测的11个组织中,BPI基因在心、肝、脾、肺、肾、胃、肌肉、胸腺、淋巴结中几乎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表达量很高。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BPI基因在抗性组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敏感组的表达量(P<0.05)。由此表明,BPI基因对抗断奶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F18菌株的感染可能具有直接作用,并且个体对大肠杆菌F18菌株的抗性可能与BPI基因在肠道中表达量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F18菌株 断奶仔猪 BPI基因 REAL-TIME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基因多态性与湖羊产羔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海燕 金银 +2 位作者 李拥军 张昊 程国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6-128,共3页
利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对湖羊进行了ESR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及其与湖羊产羔数的统计分析。测序结果表明,等位基因G与C相比发生了1处碱基突变(G363C)。ESR基因在湖羊中存在多态性(CC、CG和GG);湖羊中C等位基... 利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对湖羊进行了ESR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及其与湖羊产羔数的统计分析。测序结果表明,等位基因G与C相比发生了1处碱基突变(G363C)。ESR基因在湖羊中存在多态性(CC、CG和GG);湖羊中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743,G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57。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64、0.357、0.079。湖羊CG、GG、CC基因型的平均产羔数分别为1.98、1.80、1.96只。数据分析结果表明,ESR基因的多态性对湖羊产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ESR基因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注射法制备携带山羊H-FABP基因的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4
15
作者 阴彦辉 孙敏 +4 位作者 陈庭锋 张亚妮 朱才业 李伟 李碧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735,共9页
为探究睾丸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可能性,文章将携带有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重组载体经脂质体包裹后随机打点注射小鼠睾丸。对实验小鼠进行睾丸切片、精子荧光检测以及精子DNA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在亲... 为探究睾丸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可能性,文章将携带有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重组载体经脂质体包裹后随机打点注射小鼠睾丸。对实验小鼠进行睾丸切片、精子荧光检测以及精子DNA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在亲代小鼠体内成功表达。睾丸注射后小鼠与正常母鼠交配产生的F1代,以及F1代自交产生的F2代在不同水平均可检测到外源基因的成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和30.23%。研究结果说明睾丸注射是一种制备转基因动物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外源基因可以稳定遗传。该方法的完善和成熟对于动物转基因以及动物性状改良和育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注射 转基因小鼠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FUT2基因沉默对其所在通路基因表达及小肠上皮细胞E.coliF18黏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丽 宗秋芳 +3 位作者 吴森 吴嘉韵 吴圣龙 包文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34-2045,共12页
旨在细胞水平上进一步探讨FUT2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猪小肠上皮细胞受到F18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侵染时的调控机制,为提高仔猪对F18大肠杆菌病抵抗力的分子选育提供理论基础。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分析FUT2基因在大肠杆菌... 旨在细胞水平上进一步探讨FUT2基因的功能及其在猪小肠上皮细胞受到F18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侵染时的调控机制,为提高仔猪对F18大肠杆菌病抵抗力的分子选育提供理论基础。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分析FUT2基因在大肠杆菌F18ab、F18ac感染和脂多糖(LPS)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前后的mRNA表达差异,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肠杆菌F18ab、F18ac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前后FUT2的蛋白表达差异;同时设计并构建猪FUT2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筛选并获得FUT2基因稳定沉默的小肠上皮细胞系,检测FUT2基因沉默对其所在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其他关键基因(FUT1、ST3GAL1、HEXA、HEXB、B3GALNT1、NAGA)表达以及小肠上皮细胞E.coli F18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18大肠杆菌感染和LPS诱导小肠上皮细胞后,FUT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大肠杆菌感染后小肠上皮细胞的FUT2蛋白表达上升。此外,本研究成功构建FUT2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并获得FUT2基因稳定沉默的小肠上皮细胞系;FUT2基因沉默后,其所在的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其他关键基因的表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FU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T3GAL1、HEXA和HEXB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而B3GALNT1和NAGA基因表达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FUT2基因沉默后F18大肠杆菌对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显著降低。结果显示,FUT2基因低表达可能不利于仔猪大肠杆菌受体的形成,以增强猪小肠上皮细胞抵抗E.coli F18感染的能力,本试验结果同时为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在仔猪抗大肠杆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T2基因 RNAI 大肠杆菌 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A-DQA基因在F18大肠杆菌抗性和敏感性断奶仔猪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訾臣 刘璐 +6 位作者 苏先敏 杜子栋 黄雪根 杨建生 孙寿永 吴圣龙 包文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6-520,共5页
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SLA-DQA基因在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群体中各个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水平,以及在抗性组和敏感组中的表达差异,以探讨SLA-DQA基因在断奶仔猪抗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中发挥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SLA-DQ... 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SLA-DQA基因在苏太猪F18大肠杆菌病抗性和敏感性资源群体中各个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水平,以及在抗性组和敏感组中的表达差异,以探讨SLA-DQA基因在断奶仔猪抗大肠杆菌F18菌株感染中发挥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SLA-DQA基因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呈现相似的表达规律,在肺、脾和淋巴结中的表达量较高,在空肠、十二指肠和胸腺中也有中度的表达。SLA-DQA基因在抗性组个体各个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敏感性个体,而且在肺、脾、淋巴结、空肠和十二指肠5个组织中,SLA-DQA基因在抗性组个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性个体(P<0.05)。由此可见,当断奶仔猪受到大肠杆菌毒素侵扰后,SLA-DQA基因较高的表达量有利于SLA-II类抗原分子的合成,SLA-DQA基因虽然不是针对由大肠杆菌F18菌株造成的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的直接免疫因子,但是在断奶仔猪受大肠杆菌F18菌株病原菌侵袭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8大肠杆菌 SLA-DQA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dc和TSA对鸡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ESC多能性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亚妮 王颖洁 +7 位作者 左其生 李东 张蕾 汤贝贝 连超 毕瑜林 张文慧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6-2184,共9页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其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为初步阐明Nanog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PCR扩增Nanog基因不同长度片段的启动子序列,定向克隆至pGL3-basic载体和pEGFP-N1构建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48h收集蛋白,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其转录活性,确定基本转录调控区;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添加5-Azadc或TSA对Nanog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Nanog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选取生长至第3代的ESC,培养基中添加最适浓度的5-Azadc和TSA,每隔两天观察细胞,分析其对ESC体外多能性维持的影响,并对诱导至第10天的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3个片段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GL3/1967活性最强;分别添加或者联合添加5-Azadc和TSA均可使Nanog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强;5-Azadc和TSA诱导对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导6d后,对照组细胞大量分化,细胞克隆无法维持,而5-Azadc和TSA诱导组克隆明显,5-Azadc+TSA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诱导至第10天,对照组细胞完全分化,没有细胞克隆,而诱导组存在大量细胞克隆,联合诱导组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两组;SSEA-1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没有明显的ESC克隆,而5-Azadc组和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明显,综上表明,5-Azadc和TSA可有效地通过提高Nanog基因的表达而维持鸡E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多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基因 启动子 5-Azadc TSA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淮山羊c-Myc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光辉 左其生 +5 位作者 李东 张亚妮 刘志永 朱睿 邱峰龙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3-540,共8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徐淮山羊c-Myc基因启动子区域,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初步探讨c-My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根据UCSC基因组数据库已公布的绵羊c-My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扩增c-Myc基因的一系列启动子缺失片段,定向... 本研究旨在确定徐淮山羊c-Myc基因启动子区域,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初步探讨c-My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根据UCSC基因组数据库已公布的绵羊c-My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扩增c-Myc基因的一系列启动子缺失片段,定向克隆至pEGFP-N1和PGL3-c-Myc,分别转染gFF、COS7及P19细胞,并进行TSA和NFAT1诱导,同时对-402^-249bp区域的转录因子SP1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最后进行双荧光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徐淮山羊c-Myc基因5′侧翼区-1 334^+1bp区域的启动子活性最强,-402^+1bp区域为c-Myc基因启动子基本活性区域。进一步研究发现,-1 334^-971bp、-587^-147bp区域存在正调控元件,-1 976^-1 334bp、-971^-587bp区域存在负调控元件。TSA和NFAT1均能增强cMyc启动子的活性,SP1结合位点定点突变后,启动子活性降低。本试验通过构建包含c-Myc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的重组报告基因载体并比较其转录活性,确定了c-Myc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发现转录因子SP1是c-Myc基因启动子核心区域的调控元件,为进一步研究c-My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启动子 TSA NFAT1 SP1 定点突变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海黄鸡GnRHR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涛 张跟喜 +4 位作者 王金玉 樊庆灿 王文浩 韩昆鹏 王永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3,共9页
旨在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原鸡GnRHR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京海黄鸡肌肉组织中克隆GnRH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软件和在线工具对目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GnRHR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蛋白质的理化... 旨在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原鸡GnRHR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京海黄鸡肌肉组织中克隆GnRH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软件和在线工具对目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GnRHR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序列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亲水性、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及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同时为GnRHR基因和β-actin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采用RT-qPCR的方法研究GnRHR基因在京海黄鸡12个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最终成功克隆了京海黄鸡GnRHR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部分侧翼序列,Blast结果显示,京海黄鸡GnRHR基因与原鸡、番鸭、藏羚羊、野猪、马、小鼠、大鼠、家兔、绵羊、人、牛、黑猩猩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9.7%,86.7%,55.7%,54.6%,52%,51.6%,50.8%,50%,49.9%,49.6%,49.4%,47.4%和39.3%,并成功构建系统发育树。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GnRHR蛋白分子量为45.432 kDa,理论等电点为9.55,包含20种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最高,占13.8%,赖氨酸含量最低,占0.7%;不稳定系数为65.35,显示该蛋白不稳定;脂溶指数为95.54,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312,为非水溶性蛋白;该蛋白不属于分泌型蛋白,主要存在于胞膜上,没有信号肽结构,存在16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和11个糖基化位点;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存在2个低复杂度序列和7段跨膜结构,跨膜分析显示该蛋白为7次跨膜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在GnRHR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9.83%,β-折叠占17.18%,无规则卷曲占52.98%,GnRHR蛋白三级结构为复杂的7次跨膜螺旋结构,且为单链蛋白。组织表达分析显示,GnRHR基因主要在垂体中高表达,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其他11个组织和器官中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GnRHR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