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其创新——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项目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力坚 杜永林 +3 位作者 葛自强 孙成明 刘涛 陈瑛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221-3224,共4页
在介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实施的转化项目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思路,以期为提高江苏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 创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花后氮素吸收·转移生理生态与模拟研究进展
2
作者 施金琦 姜玲玲 +4 位作者 季敏佳 陈欢 钱思航 方洲 庄恒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875-9877,共3页
禾本科作物开花后是产量形成的最主要时期.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50%~90%,开花后叶片量和质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于开花后氮素的吸收和分配.花后氮素的吸收与运转还与氮素的生理效率密切相关.作物生长模拟技术... 禾本科作物开花后是产量形成的最主要时期.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50%~90%,开花后叶片量和质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于开花后氮素的吸收和分配.花后氮素的吸收与运转还与氮素的生理效率密切相关.作物生长模拟技术在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生态动态过程和作物管理决策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该研究就作物花后氮素吸收与分配的生理生态、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动态模拟以及开花后氮素吸收、转移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氮素吸收 氮素转移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0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海莲 刘敏 +3 位作者 郭旻 李荣德 张宏根 严长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8,共8页
以籼稻93-11为背景的水稻突变体中发现一个黄绿叶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ygl10)。形态分析表明,与野生型93-11相比,ygl10突变体株高、穗长降低,结实率下降。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ygl10突变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极... 以籼稻93-11为背景的水稻突变体中发现一个黄绿叶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ygl10)。形态分析表明,与野生型93-11相比,ygl10突变体株高、穗长降低,结实率下降。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ygl10突变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著降低,其中叶绿素b降幅最大,只有野生型的2%。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突变体中类囊体和基粒片层数量明显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黄绿叶突变体由一隐性核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将ygl10定位在水稻第10染色体约380kb的区段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ORF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编码叶绿素a氧化酶(chlorophyll a oxygenase)基因(OsCAO1)的第9个外显子存在5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推测CAO1即为ygl10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绿叶 分子标记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形态相关基因RL3(t)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旻 李荣德 +6 位作者 姚健 朱娟 范祥云 王伟 汤述翥 顾铭洪 严长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8-464,共7页
利用60 Co-γ射线辐射籼稻品种93-11,获得了两份卷叶突变体rl3(t)-1和rl3(t)-2。与野生型93-11相比,两个突变体叶片显著内卷,株高降低,穗长变短,并且结实率降低。细胞学分析表明,突变体叶片中泡状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形态的改变,可能是导... 利用60 Co-γ射线辐射籼稻品种93-11,获得了两份卷叶突变体rl3(t)-1和rl3(t)-2。与野生型93-11相比,两个突变体叶片显著内卷,株高降低,穗长变短,并且结实率降低。细胞学分析表明,突变体叶片中泡状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形态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叶片卷曲的原因之一。遗传分析和等位性测验表明突变体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且rl3(t)-1和rl3(t)-2等位。以卷叶突变体rl3(t)-1与武运粳8号杂交的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和新发展的STS标记,将RL3(t)基因初步定位于第3染色体长臂上STS标记M3-45和SSR标记RM667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5.5和4.4cM。进一步扩大定位群体,结合新发展的STS分子标记,最终将该卷叶基因定位在STS标记S3-39和S3-36之间,该区段物理距离为46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卷叶 RL3(t)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磷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光 左青松 +3 位作者 晋晨 朱庆洋 李苗苗 冷锁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1-686,共6页
以2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亲本(17个母本,5个父本),按NCⅡ设计配成17×5=85个F1,在不施磷肥(CK)和施P2O5150 kg/hm2(P150)两个处理条件下,对不同品系油菜磷素籽粒生产效率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PU... 以2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亲本(17个母本,5个父本),按NCⅡ设计配成17×5=85个F1,在不施磷肥(CK)和施P2O5150 kg/hm2(P150)两个处理条件下,对不同品系油菜磷素籽粒生产效率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PUEs)杂交组合平均值在P150和CK处理中分别比亲本平均值高6.41%和7.64%。离中亲优势的正向组合数明显多于负向组合数,超亲优势的正向组合数(超高亲)明显多于负向组合数(超低亲),表明PUEs存在杂种优势。PUEs的遗传参数在P150处理和CK处理中一般配合力方差相对较小,特殊配合力相对较大,PUEs遗传以非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为主。在两个肥力水平下,品系9(ZS-3)的一般配合力较高,6×20(SY07×湘05499)、13×20(NY-14×湘05499)、14×21(湘05487×YY-7)三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磷素籽粒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作物籽粒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秀梅 刘涛 +4 位作者 孙成明 郭斗斗 卢岩 陈雯 孙洋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6046-6047,6050,共3页
图像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作物籽粒计数方法的不足,以水稻籽粒为试验对象,通过外部设备获取高质量的籽粒图像,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设计配套的软件,并改进相应的图像分割算法,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出水... 图像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决传统作物籽粒计数方法的不足,以水稻籽粒为试验对象,通过外部设备获取高质量的籽粒图像,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设计配套的软件,并改进相应的图像分割算法,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出水稻籽粒数量,准确率可达98%以上。结果为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在农业上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籽粒 图像处理 计数 分水岭算法 综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中国草地NPP综合估算模型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成明 孙政国 +5 位作者 刘涛 王力坚 陈瑛瑛 郭斗斗 田婷 李建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9-1085,共7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碳储量的估算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快速、便捷地实现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在获取野外调查资料与同期遥感影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碳储量的估算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快速、便捷地实现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在获取野外调查资料与同期遥感影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气候数据,构建了草地NPP综合估算模型。模型包括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累积量(PA)两个子模型,其中LAI子模型利用了遥感数据NDVI,PA子模型利用了温度、降水和辐射等气候数据。通过建模以外独立的实测数据的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8519,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MSE和RRMSE均较小,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可靠。同时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97%,模拟结果的准确度较高,因此利用上述模型估算中国草地NPP是可行的。以上结果为中国草地NPP估算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NPP NDVI 月平均温度 月降水量 估算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3
8
作者 景立权 赵福成 +3 位作者 刘萍 袁建华 陆大雷 陆卫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以苏玉30、苏玉20、苏玉29 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4年在大田设计6个施氮水平(0、360、405、450、495、540kg·hm-2)的试验,测试了玉米5个生育期内的光合及干物质指标,并用模型模拟产量及干物质的积累。研究了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 以苏玉30、苏玉20、苏玉29 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4年在大田设计6个施氮水平(0、360、405、450、495、540kg·hm-2)的试验,测试了玉米5个生育期内的光合及干物质指标,并用模型模拟产量及干物质的积累。研究了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15 000kg·hm-2)产量、干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50kg·hm-2施氮水平处理下产量最高,3个品种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 798、15455、16 787kg·hm-2;确定了3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461.3、463.8、452.8kg·hm-2,过高过低施氮均不利于增产。(2)450kg·hm-2施氮水平增大了开花期光合速率,降低了灌浆期光合速率下降幅度。450kg·hm-2施氮水平下的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灌浆中前期大,积累量多。450kg·hm-2施氮水平下,对干物质积累的Richards方程解析表明,3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均在花后10d内,且越晚产量越高;生长活跃期越长(花后25d),实际和理论干物质积累量越大的品种,产量就越高。对比3个品种的实际和理论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值后知,苏玉20、苏玉29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因此,通过氮肥运筹增大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推迟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促使灌浆前期有着较大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将是获得超高产玉米群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施氮水平 超高产 光合特性 RICHARD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南方草地NPP遥感估算与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孙成明 刘涛 +5 位作者 田婷 郭斗斗 王力坚 陈瑛瑛 李菲 李建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7,共7页
草地NPP遥感模型的构建是实现大面积草地NPP估算的有效途径之一。以MODIS-NDVI数据为基础,以南方草山草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草地NPP与NDVI之间的关系,同时构建了以NDVI为自变量以及水热条件为调节因子的南方草地NPP遥... 草地NPP遥感模型的构建是实现大面积草地NPP估算的有效途径之一。以MODIS-NDVI数据为基础,以南方草山草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草地NPP与NDVI之间的关系,同时构建了以NDVI为自变量以及水热条件为调节因子的南方草地NPP遥感估算模型,并通过不同年份独立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南方草地NPP与NDVI之间存在5种相关类型,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NPP的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5种草地类型R2分别为0.902 2,0.826 6,0.871 2,0.887 7和0.875 5,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根差(RRMSE)均较小。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可靠,为南方草地NPP估算及草地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草地 NPP NDVI 估算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向改良水稻粒长和穗粒数性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沈兰 李健 +5 位作者 付亚萍 王俊杰 华宇峰 焦晓真 严长杰 王克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31,共9页
【目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已成为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对GS3和Gn1a功能缺失突变对目标性状的改良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培育高产水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以控制粒型基因GS3和控制每穗粒数基因Gn1a为编... 【目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已成为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对GS3和Gn1a功能缺失突变对目标性状的改良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培育高产水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以控制粒型基因GS3和控制每穗粒数基因Gn1a为编辑对象,构建了共敲除载体p C1300-2×35S::Cas9-g^(GS3)-g^(Gn1a)a,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4个优质水稻品种,分析了基因突变的特征和相应农艺性状。【结果】构建的敲除载体成功地实现了对GS3和Gn1a基因的定点编辑。在4个转化受体的T_0代均分别获得了gs3和gs3gn1a的移码突变体。对T_1 代中无选择标记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分析表明,突变体gs3和gs3gn1a与野生型相比粒长变长,千粒重增加;突变体gs3gn1a与突变体gs3相比,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结论】利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水稻基因编辑可以快速改良品种的目标性状,在水稻品种的定向改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水稻 GS3 Gn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力坚 孙成明 +2 位作者 陈瑛瑛 田婷 刘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7-271,共5页
可追溯系统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和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追责,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从关键环节、农产品中应用和应用主体的研究三方面对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 可追溯系统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和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追责,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从关键环节、农产品中应用和应用主体的研究三方面对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进行了总结,并对可追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 可追溯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景立权 赵福成 +3 位作者 徐仁超 袁建华 陆大雷 陆卫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7,共11页
氮肥是夏玉米高产的先决条件,为明确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13500 kg/hm2)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以苏玉30、苏玉20、苏玉29三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连续4年、在6个施氮水平(0、360、405、450、495、540 kg/hm2)上,对成熟期玉... 氮肥是夏玉米高产的先决条件,为明确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13500 kg/hm2)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以苏玉30、苏玉20、苏玉29三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连续4年、在6个施氮水平(0、360、405、450、495、540 kg/hm2)上,对成熟期玉米籽粒及植株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条件(82500plant/hm2)下,产量与施氮水平呈抛物线关系,三个品种均在450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最高,分别为13798、14531、16787 kg/hm2。适宜的施氮水平(450 kg/hm2)可显著增加穗粒重、粒长、粒宽及棒三叶叶夹角角度,增大茎秆第一、二、三节间长度及茎粗,缩短果穗位三节间(第七、八、九节间)的长度。氮肥水平对籽粒厚度影响不显著。产量和茎粗与第一、二、三节间长度分别表现为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第七节间长度分别表现为显著、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二者与其他节间长度关系不显著。因此,育种上可选育粒长和粒宽较大的品种作为玉米超高产育种的方向;生产上可在第一、二、三、七节间伸长的关键时期,通过氮肥运筹调节其节间长度,达到"扩库、强源、畅流"的目的,最终建立玉米的超高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施氮水平 超高产 籽粒形态 植株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重金属污染的农艺治理途径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加宽 严贞 +3 位作者 袁玲花 颜士敏 王余龙 杨连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0-226,共7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水稻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田有毒重金属向稻米的迁移和富集直接危及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采取适宜的农艺调...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农田重金属污染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水稻作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田有毒重金属向稻米的迁移和富集直接危及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采取适宜的农艺调控措施可有效减少重金属通过稻米进入人体的机会,是在重金属轻中度污染土壤上持续进行稻米安全生产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从品种筛选、肥料运筹、改良剂使用、水分管理以及耕作制度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稻米重金属污染的农艺控制途径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重金属污染 治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大麦后直播棉集中成铃与高产协同表达群体株型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祥 胡大鹏 +6 位作者 李亚兵 田巧凤 王国平 卢俊 花明明 陈源 陈德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3-524,共12页
【目的】研究品种和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成铃、产量和株型影响,明确长江流域棉花集中成铃与高产协同表达群体株型特征。【方法】采用大田试验,2014年和2015年前茬均为大麦,2014年以国欣12-1、宜机棉、鲁棉研36为供试品种,设计2种氮肥... 【目的】研究品种和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成铃、产量和株型影响,明确长江流域棉花集中成铃与高产协同表达群体株型特征。【方法】采用大田试验,2014年和2015年前茬均为大麦,2014年以国欣12-1、宜机棉、鲁棉研36为供试品种,设计2种氮肥用量水平(45 kg·hm^(-2)、150 kg·hm^(-2));2015年进一步以国欣12-1为材料,设置2个缓释肥纯氮用量(150 kg·hm^(-2)、225 kg·hm^(-2))和2种运筹(苗肥和花肥质量比分别为70%∶30%和100%∶0)处理,并以常规施肥(纯氮150 kg·hm^(-2))和不施肥为对照。【结果】2014年施纯氮150 kg·hm^(-2)时,国欣12-1籽棉产量达4 014.72 kg·hm^(-2)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2015年苗期一次性施入缓释肥氮素用量150 kg·hm^(-2)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0.96%;前述2个处理下,国欣12-1成铃也较为集中,8月15日至8月30日成铃数占总成铃数比率(成铃率)分别达31.8%,26.1%,均高于其它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同期成铃率与籽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r_(2014)=0.948**、r_(2015)=0.976**)。进一步分析株型指标与8月15日至8月30日成铃率、籽棉产量的关系,提出了长江流域大麦后直播棉群体优化指标。【结论】大麦后直播棉群体优化指标可以实现高产和集中成铃的协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后直播棉 氮肥 株型 集中成铃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干物质质量及氮磷钾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勇 许映飞 +5 位作者 顾超 花明明 王俊 陈源 张祥 陈德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以中棉所79为材料,通过设置高垄覆膜、高垄不覆膜、喷洒土壤改良剂、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覆膜、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不覆膜和平作覆膜6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产量、干物质质量与氮磷钾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覆... 以中棉所79为材料,通过设置高垄覆膜、高垄不覆膜、喷洒土壤改良剂、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覆膜、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不覆膜和平作覆膜6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产量、干物质质量与氮磷钾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覆膜种植方式相比,喷洒土壤改良剂和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覆膜处理子棉产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45.88%和42.24%。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两种种植方式最有利于提高棉花干物质质量和氮、磷、钾的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方式 盐碱地 干物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指纹在水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左示敏 周娜娜 +7 位作者 陈宗祥 张亚芳 汤义华 毛从亚 许学宏 许明 许如根 潘学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8,共5页
DNA指纹检测技术应用于植物新品种鉴定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水稻上与其相关的技术标准仍待完善。本文对DNA指纹检测中主要涉及的分子标记及特点进行归纳,并综述了DNA指纹在我国水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国家... DNA指纹检测技术应用于植物新品种鉴定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水稻上与其相关的技术标准仍待完善。本文对DNA指纹检测中主要涉及的分子标记及特点进行归纳,并综述了DNA指纹在我国水稻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国家和地方两级DNA指纹标准的必要性和策略,认为可将利用高密度SNP标记构建的品种SNP指纹制定为国家标准,而基于核心SSR标记构建的品种SSR指纹可制定为地方标准。讨论了两级DNA指纹标准在品种培育、审定管理、市场监管及品种权保护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以及仍需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建立规范化的"水稻品种鉴定DNA指纹"检测方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鉴定 DNA指纹 分子标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苗期、拔节期冻害诊断与防御补救措施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春燕 朱新开 +3 位作者 王龙俊 束林华 蒋小忠 郭文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2,共2页
从群体角度明确小麦苗期和拔节期冻害等级诊断指标,提出小麦播种前与播种后预防冻害的技术,并针对不同生育期冻害等级提出了相应的减灾补救措施,为江苏小麦高产、稳产、抗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小麦 冻害 指标 防御措施 补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纹枯病基因qSB-9^(TQ)和分蘖角基因TAC1^(TQ)在抗病育种中的互作效应及育种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宗祥 左示敏 +8 位作者 张亚芳 陈红旗 冯明辉 姜伟 冯凡 马玉银 华鹤良 李国生 潘学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9-486,共8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两个粳稻背景(镇稻88、武陵粳1号)四种基因型(只带有抗纹枯病基因qSB-9TQ、只带有分蘖角基因TAC1TQ、同时带有两个基因和两个基因都不带即对照)近等基因系。设置轻发病、中等发病和重发病3种纹枯病发病条件,调查近...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两个粳稻背景(镇稻88、武陵粳1号)四种基因型(只带有抗纹枯病基因qSB-9TQ、只带有分蘖角基因TAC1TQ、同时带有两个基因和两个基因都不带即对照)近等基因系。设置轻发病、中等发病和重发病3种纹枯病发病条件,调查近等基因系基本农艺性状、纹枯病病情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1)同一背景下,带有TAC1TQ的株系分蘖角度极显著大于不带TAC1TQ的株系,所调查农艺性状基本一致;2)同一基因型株系,不同发病条件下纹枯病病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轻发病条件下,四种基因型纹枯病病情差异不显著,中等发病条件下,同时带有两个基因的株系纹枯病病级显著低于对照,重发病条件下,同时带有两个基因和只带有qSB-9TQ的株系纹枯病病级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只带有TAC1TQ的株系纹枯病病级显著低于对照,表明qSB-9TQ对纹枯病的抗性确实存在,TAC1TQ有利于减轻纹枯病,qSB-9TQ和TAC1TQ间有一定的负向互作效应;3)同一发病条件下,四种基因型株系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随着病情加重,单株产量降低,且结实率、千粒重也表现下降趋势。与轻发病条件相比,4个株系在重发病条件下产量均显著下降,其中以对照系减产幅度最大。就增强纹枯病抗性而言,选择qSB-9TQ的同时宜选择TAC1TQ,带有TAC1TQ的粳稻品种生产能力有待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纹枯病 分蘖角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氮效率差异的群体特征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召娣 张明伟 +5 位作者 易媛 郭明明 朱新开 封超年 郭文善 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1-640,共10页
为了解小麦群体结构特征与氮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以江苏省推介使用的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两类型小麦间群体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时,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 为了解小麦群体结构特征与氮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以江苏省推介使用的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两类型小麦间群体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时,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前期低于春性小麦,生育后期高于春性小麦,茎蘖数在全生育期均高于春性小麦,平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粒叶比均高于春性小麦。同一类型小麦中不同品种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类型小麦各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总结实粒数、粒叶比与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产量呈线性负相关。半冬性和春性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与氮肥生产效率(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春性小麦的粒叶比与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与NGPE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茎蘖成穗率与氮肥吸收效率(NUEa)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半冬性小麦粒叶比与氮肥农学效率(NAE)呈显著正相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结实粒数是两种类型小麦群体NGPE的共性调控特征表现,粒叶比可作为春性小麦NGPE、半冬性小麦NAE差异的评价指标,茎蘖成穗率可作为春性小麦NUEa的调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冬性小麦 春性小麦 氮效率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草地NPP的水热估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成明 刘涛 +3 位作者 陈雯 陈瑛瑛 田婷 李建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57-1461,共5页
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明确草地NPP与水热的关系及实现南方草地NPP的大面积估算,本文以气候数据为基础,以南方草山草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分析南方草地NPP与月平均温度及平均降水量之间... 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明确草地NPP与水热的关系及实现南方草地NPP的大面积估算,本文以气候数据为基础,以南方草山草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分析南方草地NPP与月平均温度及平均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草地NPP与月平均温度之间呈对数相关,相关系数r=0.462 9**(n=66);与月平均降水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3 6**(n=66),结果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温度和降水为自变量的南方草地NPP估算模型:NPP=Ln(T/16.7+2.5)×Sqrt(W/84.5+0.5)×(T+W),其中T为全年月平均温度(℃),W为全年月平均降水量(mm)。通过不同年份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草地NPP的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787,也达到极显著水平,RMSE和RRMSE均较小,分别为60.272和0.387,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可靠。利用上述模型对2011年的南方草地NPP进行估算,模拟结果呈现一定的地带性,总体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其中四川西北部及其与云南交界等地区草地NPP值较小,基本在200 g·m-2以下,而海南、广西、江西以及广东等地草地NPP值较高,相当一部分地区达到700 g·m-2以上。通过分析可知,整个南方草地NPP平均值约为321.8 g·m-2左右,和实测结果比较接近。结果为南方草山草坡NPP估算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月平均降水量 月平均温度 估算模型 草地NPP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