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策支持系统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建祥 刘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65-68,共4页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一种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动态交互式计算机辅助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报道及决策体系是现代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综述了国内外植物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现代技术对植物保护DSS的推...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一种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动态交互式计算机辅助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报道及决策体系是现代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综述了国内外植物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现代技术对植物保护DSS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基于GIS的DSS、结合RS和GPS的DSS及基于互联网的DSS是DSS开发的重要方向,对植物保护DS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DSS) 计算机辅助系统 植物保护工作 动态交互式 非结构化 半结构化 发展趋势 决策体系 应用现状 推动作用 现代技术 国内外 GIS 互联网 GPS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酯酶活性及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卫华 陆自强 +1 位作者 马式廉 林德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14,共2页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羧酸酯酶活性及杀虫剂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取食甜菜、苋菜、甘蓝、青菜的甜菜夜蛾幼虫历期渐次增加 ,蛹重依次降低 ,而酯酶活性依次增大。 4种不同寄主喂养的甜菜夜蛾对功夫菊酯的敏感性与酯酶活性呈明...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羧酸酯酶活性及杀虫剂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取食甜菜、苋菜、甘蓝、青菜的甜菜夜蛾幼虫历期渐次增加 ,蛹重依次降低 ,而酯酶活性依次增大。 4种不同寄主喂养的甜菜夜蛾对功夫菊酯的敏感性与酯酶活性呈明显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寄主植物 羧酸酯酶 敏感性 酶活性 杀虫剂 生长发育 抗药性 农业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拮抗细菌在番茄植物体表的定殖 被引量:24
3
作者 童蕴慧 纪兆林 +1 位作者 徐敬友 陈夕军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1,共4页
通过耐利福平标记菌株回收,研究了灰葡萄孢拮抗细菌(地衣芽孢杆菌W10和多粘类芽孢杆菌W3、Y2 11 1)在番茄叶片和果实上的定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拮抗细菌在较高浓度(107~109cfu/ml)下,定殖时间可达10~15d。接种灰霉病菌对拮... 通过耐利福平标记菌株回收,研究了灰葡萄孢拮抗细菌(地衣芽孢杆菌W10和多粘类芽孢杆菌W3、Y2 11 1)在番茄叶片和果实上的定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拮抗细菌在较高浓度(107~109cfu/ml)下,定殖时间可达10~15d。接种灰霉病菌对拮抗细菌的定殖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接种灰霉病菌1d后接种拮抗细菌和同时接种灰霉病菌与拮抗细菌的情况下,拮抗细菌的定殖能力显著下降,提示该类拮抗细菌的防病效果要好于治病效果。此外,温度较高(25~35℃)、湿度较大(RH95%~100%)、12h光暗交替对拮抗细菌的定殖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拮抗细菌 番茄 体表 定殖 灰霉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的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建军 戴志一 杨益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6-289,共4页
通过生物测定和离体酶活性测定 ,研究了取食棉花、玉米、高粱、大豆等寄主植物的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及体内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
关键词 棉铃虫 寄主 高效氯氰菊酯 敏感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类型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亚群落内禀增长率与链节数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国庆 吴进才 +3 位作者 张士新 张建汉 杨衍强 王洪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6-692,共7页
通过对 3类型稻田 (有机养鸭田、有机稻田和常规化防田 )田间节肢动物群落调查 ,比较了节肢动物总群落丰富度、丰盛度、周转量、3个亚群落 (天敌、中性昆虫、害虫 )调查期间的平均内禀增长力 (r)和通过构建以稻田蜘蛛为顶、中位物种... 通过对 3类型稻田 (有机养鸭田、有机稻田和常规化防田 )田间节肢动物群落调查 ,比较了节肢动物总群落丰富度、丰盛度、周转量、3个亚群落 (天敌、中性昆虫、害虫 )调查期间的平均内禀增长力 (r)和通过构建以稻田蜘蛛为顶、中位物种的群落食物网的链节数与害虫、天敌亚群落的 r和链节增长率关系。结果表明 :整个调查期间 ,总群落丰富度呈上升趋势 ,移栽后 72 d前 ,3类稻田总群落丰盛度、丰富度依次为 :有机稻田 >有机养鸭稻田 >常规稻田 ;3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周转量时间动态均呈上口抛物线趋势 ,其最低值和出现时间依次为 :常规稻田 33.98、74 .1d;有机养鸭田 33.90、79.1d;有机稻田 33.4 9、5 4 .0 d,有机稻田和常规化防田群落周转量和害虫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3类稻田中性昆虫亚群落在调查期间的 r依次为 :有机稻田 (0 .0 6 6 5 ) >常规化防田 (0 .0 6 5 2 ) >有机养鸭田 (0 .0 5 0 9) ;天敌 r依次为 :有机稻田 (0 .0 35 2 ) >有机养鸭田 (0 .0 2 4 3) >常规化防田(- 0 .0 132 ) ;害虫的 r依次为 :常规化防田 (0 .0 4 78) >有机养鸭田 (0 .0 199) >有机稻田 (0 .0 198)。 3类稻田总链节数依次为 :有机稻田 (6 6 2 3348) >有机养鸭田 (2 4 982 17) >常规化防田 (136 337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肢动物群落 周转量 平均内禀增长力 链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蔬菜害虫远程诊断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宇 曹卫菊 徐建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将传统昆虫分类方法与Web技术、网络编程相结合,设计了基于Web的蔬菜害虫远程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害虫同步诊断模块和异步诊断模块,并创新性地提出“所选即所得”模式,简化了使用系统的操作步骤,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蔬菜 害虫 WEB 远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单休用期与三化螟抗药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嵇爱华 张杰 +5 位作者 陈克煜 李祥 陈丽芳 周福才 朱成平 陆自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4,共3页
通过苏北稻区三化螟蚁螟毒力测定结果比较, 表明杀虫单(沙蚕毒素农药)的休用期与三化螟蚁螟毒力呈负相关.休用期1、 2、 3年和3年以上的地区, 对三化螟蚁螟的LC50分别为57.22、 27.17、 15.48、 4.70 mg/ L, 与广东始兴的相对敏感种群比... 通过苏北稻区三化螟蚁螟毒力测定结果比较, 表明杀虫单(沙蚕毒素农药)的休用期与三化螟蚁螟毒力呈负相关.休用期1、 2、 3年和3年以上的地区, 对三化螟蚁螟的LC50分别为57.22、 27.17、 15.48、 4.70 mg/ L, 与广东始兴的相对敏感种群比较, 杀虫单休用期3年抗性倍数为3.38~4.37倍, 休用期3年以上地区的螟虫种群对杀虫单的敏感程度基本与广东敏感种群接近.因此在三化螟蚁螟对杀虫单产生抗性的地区, 应实施科学休用期限, 倡导两种或几种不同作用的杀虫剂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单 休用期 三化螟 抗性监测 抗性治理 水稻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心叶甲蛹寄生蜂——椰心叶甲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6
8
作者 吕宝乾 彭正强 +4 位作者 许春霭 唐超 符悦冠 杜予州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3-649,共7页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brontispaeFerri埁re是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蛹的重要内寄生蜂,2004年从台湾引入到海南。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形态、行为、发育、存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brontispaeFerri埁re是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蛹的重要内寄生蜂,2004年从台湾引入到海南。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形态、行为、发育、存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雌蜂个体比雄蜂大,腹部明显可见产卵器。每头寄主蛹出蜂量平均为21.5头,其中雌蜂约占77.4%。椰心叶甲啮小蜂羽化不久即能交配,交配时间约为1~2min。椰心叶甲啮小蜂的产卵高峰期在交配后的24h内,且产卵量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蜂蜜、蔗糖、葡萄糖均能有效地延长其成虫的寿命,并能提高其怀卵量和寄生率,其中以取食蜂蜜的效果最好。该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0℃~28℃,低于16℃或高于30℃对其存活不利。利用16℃、20℃、24℃、28℃、30℃下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公式计算出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C)为9.6℃,有效积温(K)为324.9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椰心叶甲 生物学特性 形态 存活 繁殖 发育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心叶甲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4
9
作者 吕宝乾 彭正强 +4 位作者 唐超 温海波 金启安 符悦冠 杜予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3-948,共6页
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Boucˇek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幼虫的重要内寄生蜂,2004年3月从越南引进到海南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形态、发育、繁殖、寄生潜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 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Boucˇek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幼虫的重要内寄生蜂,2004年3月从越南引进到海南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形态、发育、繁殖、寄生潜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椰甲截脉姬小蜂在24℃±2℃,RH75%±10%条件下,卵期平均为2.8天,幼虫期6.7天,蛹期(含预蛹期)7.5天;成蜂在没有营养补充的情况下,平均存活2.5天。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寿命受温度和补充营养的影响,雌蜂寿命长于雄蜂寿命。雌蜂平均怀卵量为43粒,产卵高峰期在交配后的12h内。椰甲截脉姬小蜂对椰心叶甲4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其寄生效果呈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心叶甲 椰甲截脉姬小蜂 生物防治 生物学特性 温度 营养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棉花中糖类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棉蚜泌蜜量及蜜露主要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杨益众 陆宴辉 +5 位作者 薛文杰 余月书 李晓慧 王峰 杨海燕 刘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1-497,共7页
以3个转基因棉和2个亲本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了这5种棉花植株体内主要糖分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分别用这5个棉花品种的叶片饲养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并测定其蜜露分泌量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国抗2... 以3个转基因棉和2个亲本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了这5种棉花植株体内主要糖分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分别用这5个棉花品种的叶片饲养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并测定其蜜露分泌量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国抗22”叶片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平均含量及可溶性糖总量分别比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减少61.76%、89.05%、77.86%和23.61%,转基因棉花“苏抗103”和“中抗310”叶片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平均含量及可溶性糖总量分别比亲本对照棉“苏棉12”下降14.15%、32.80%、92.22%、11.46%和46.81%、93.19%、61.11%、43.91%,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各种氨基酸、果糖、鼠李糖、海藻糖的含量在不同转基因棉与亲本对照棉花品种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一些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已经影响到了转基因棉花品种中主要糖分与游离氨基酸的合成。棉蚜取食转基因棉花品种“国抗22”后,蜜露的日平均分泌量比取食对照品种“泗棉3号”减少40.54%,取食其他两个转基因棉花品种“苏抗103”和“中抗310”后蜜露的分泌量也比取食对照棉花品种“苏棉12”降低22.67%和30.0%,但棉蚜取食转基因棉花后蜜露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均高于对照棉花品种,蜜露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在取食转基因棉和常规棉花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转基因棉 游离氨基酸 蜜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的产生及致病作用 被引量:49
11
作者 陈夕军 张红 +2 位作者 徐敬友 童蕴慧 纪兆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在改良的Marcus培养液中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5种胞壁降解酶,其中PG、Cx和PM...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在改良的Marcus培养液中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5种胞壁降解酶,其中PG、Cx和PMG活性较高,而PGTE和PMTE活性很低。病菌产生胞壁降解酶的最佳条件是:在pH5培养液中28℃下静置培养6 d。病菌接种水稻叶鞘后也能显著产生PG、Cx和PMG等胞壁降解酶,并且病斑外侧褪绿部酶活最高,平均为对照(健康部)的3.4倍;其次是褐色部,酶活总量平均为对照的2.9倍;病斑中央枯白部酶活较低,但明显高于对照。这一结果提示,在病菌侵染和扩展过程中胞壁降解酶起重要作用。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Cx)无论是单独处理还是混合处理,对水稻叶鞘都具有显著地损伤细胞膜和浸渍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胞壁降解酶 产酶条件 致病作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棉田棉蚜种群动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益众 陆宴辉 +5 位作者 薛文杰 刘洋 杨海燕 李晓慧 王峰 余月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5,共6页
以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和2个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在棉花苗期组建了棉蚜连续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田棉蚜的种群趋势指数在第1代和第2代均高于对照,第3代则略低于对照;从连续3个世代的棉蚜种群累积增长... 以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和2个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在棉花苗期组建了棉蚜连续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田棉蚜的种群趋势指数在第1代和第2代均高于对照,第3代则略低于对照;从连续3个世代的棉蚜种群累积增长趋势指数分析,转基因棉“国抗22”上的种群累积增长指数为5.40,比对照“泗棉3号”上的高41.21%,转基因棉“苏抗103”和“中抗310”上的种群累积增长指数较对照“苏棉12”上的也分别增加49.54%和65.79%。比较各作用因子的控制指数,发现3个转基因棉花品种田寄生性天敌的控制指数大多数小于各自的对照棉田,而天敌捕食等其他一些作用因子的控制指数在常规对照棉田与转基因棉花品种间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 棉蚜 种群动态 自然种群 生命表 作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蜘蛛生态位变化及杀虫剂对捕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姜永厚 吴进才 +4 位作者 徐建祥 刘井兰 邱慧敏 杨国庆 王洪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86-1292,共7页
通过对稻田各蜘蛛和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 ,空间生态位宽度随季节而变化 ,狼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逐渐变大 ;肖蛸两头高中间低 ;微蛛在 7月下旬最大 ;球腹蛛在 8月下旬 9月上旬最大。各类群的数量是影响该类群空间生态位的重要因素。空... 通过对稻田各蜘蛛和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 ,空间生态位宽度随季节而变化 ,狼蛛的生态位宽度值逐渐变大 ;肖蛸两头高中间低 ;微蛛在 7月下旬最大 ;球腹蛛在 8月下旬 9月上旬最大。各类群的数量是影响该类群空间生态位的重要因素。空间生态位具有明显的日节律 ,狼蛛在 7~ 8月份以中午最宽 ,微蛛变化不大 ;肖蛸在 7~ 8月份下午的生态位宽度值大于上午 ,9月份则上午大于下午 ;球腹蛛 7~ 8月份以上午为最大 ;跳蛛下午大于上午。不同种类农药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施用对各类蜘蛛存活率及捕食功能的影响不同 ,杀虫双上午用药对蜘蛛集团的捕食功能减退率影响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蜘蛛 生态位变化 杀虫剂 捕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对褐飞虱体内几种酶及水稻受褐飞虱为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井兰 吴进才 +2 位作者 袁树忠 徐建祥 姜永厚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308,共6页
褐飞虱 5龄若虫在不同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的水稻上短期取食 (取食 1h)和长期取食 (3龄若虫取食至 5龄 ,约 7d) ,然后测定其体内代谢酶、保护酶的变化。褐飞虱取食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后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论是短期取食还是长期取食均极... 褐飞虱 5龄若虫在不同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的水稻上短期取食 (取食 1h)和长期取食 (3龄若虫取食至 5龄 ,约 7d) ,然后测定其体内代谢酶、保护酶的变化。褐飞虱取食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后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论是短期取食还是长期取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未施用除草剂 )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 ;稻乐思、苯达松低剂量、丁草胺高剂量处理短期取食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 ,所有处理长期取食明显高于对照 ;过氧化物酶活性除了稻乐思 30 0 m L/ hm2和苯达松 15 0 0 m L/ hm2处理短期取食低于对照外 (但没有达显著差异 ) ,也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褐飞虱在除草剂处理的水稻上蜜露排泄量显著增加 ,水稻受害程度与对照相比极显著加重。除草剂处理后的水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而蔗糖含量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除草剂 代谢酶 保护酶 水稻 抗虫性 双向效应 为害程度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活性及控制作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祝树德 高振兴 +3 位作者 金党琴 徐德进 常燕 刘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1-556,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印楝素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印楝素乳油对二化螟有胃毒、拒食、忌避、内吸等多种作用方式。 0 .75和 0 .5 0mg/L印楝素乳油处理茭白饲喂 3龄幼虫 ,幼虫分别于 3、6d内全部死亡 ;0 .375、0 .30 ... 系统地研究了印楝素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印楝素乳油对二化螟有胃毒、拒食、忌避、内吸等多种作用方式。 0 .75和 0 .5 0mg/L印楝素乳油处理茭白饲喂 3龄幼虫 ,幼虫分别于 3、6d内全部死亡 ;0 .375、0 .30 0和 0 .2 5 0mg/L印楝素乳油低剂量处理茭白饲喂 3龄幼虫 ,幼虫拒食率分别达 94 .38%、88.74 %、80 .0 7% ;成虫产卵量分别下降 80 .70 %、6 2 .0 5 %、4 0 .86 %。6、3和 2mg/L印楝素乳油处理初孵蚁螟 ,2 4h内死亡率达 10 0 %。印楝素乳油对成虫产卵有显著的忌避作用。稻田喷施 0 .3%印楝素乳油 6 2 .5和 12 5mL/ 6 6 7m2 防治二化螟 ,2 1d保苗效果分别为 88.14 %和 94 .13% ,防治效果分别为 85 .36 %和 90 .76 %。表明印楝素对二化螟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水稻害虫 二化螟 生物活性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及其内寄生蜂的双重效应 被引量:20
16
作者 任璐 杨益众 +3 位作者 李瑄 苗麟 余月书 秦启联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以含 1%转基因 (Cry1A +CpTI)抗虫棉“中抗 3 10”棉叶粉的人工饲料为基础 ,建立一套抗虫棉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 era 棉铃虫幼虫内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mediator和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chlorideae的三级营养关系的研... 以含 1%转基因 (Cry1A +CpTI)抗虫棉“中抗 3 10”棉叶粉的人工饲料为基础 ,建立一套抗虫棉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 era 棉铃虫幼虫内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mediator和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chlorideae的三级营养关系的研究系统 ,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及内寄生蜂的双重效应 ,分析比较了 6种状态的棉铃虫生长发育动态 ,以及寄生蜂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 ,无论是否被寄生 ,抗虫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都非常显著 ;寄生取食抗虫棉饲料的棉铃虫的寄生蜂 ,其出茧率和茧重都显著下降 ,对于中红侧沟茧蜂 ,出茧率和茧重分别下降了 2 6 1%和 1 0mg ;对于棉铃虫齿唇姬蜂 ,分别下降了17 9%和 5 1mg。解剖寄主发现 ,两种寄生蜂在取食抗虫棉饲料的寄主体内发育缓慢并出现部分畸形幼蜂。棉铃虫幼虫血淋巴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蛋白SDS PAGE电泳分析表明 ,取食抗虫棉饲料后 ,棉铃虫血淋巴总蛋白含量低于相应的对照 ,推测寄主血淋巴蛋白含量降低是导致寄生蜂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 棉铃虫 中红侧沟茧蜂 棉铃虫齿唇姬蜂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7
作者 骆爱兰 余向阳 +2 位作者 张存政 祝树德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本文综合叙述了近几十年国内外有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技术。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残留分析 样品前处理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上海市农田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万年峰 蒋杰贤 +1 位作者 徐建祥 吴进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97-3002,共6页
以上海市农业示范区(松江区)农药用量减少优化为例,在对其稻田农药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农药用量对策研究,建立了综合效益和综合代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综合效益分为经济、社会、... 以上海市农业示范区(松江区)农药用量减少优化为例,在对其稻田农药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农药用量对策研究,建立了综合效益和综合代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综合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个元素,综合代价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代价3个元素。建立了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出相应的权重;提出代价效益比RCP概念(综合代价与综合效益的比),对稻田农药用量对策进行排序,并依此作为衡量稻田农药用量的参考因子。根据分析结果,认为采用杀虫灯和施用化学农药5次(有效成分为2.23kg.hm-2)”相结合,是上海市水直播稻田有害生物的最佳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上海市 有害生物治理 代价效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19
作者 童蕴慧 纪兆林 +1 位作者 徐敬友 陈夕军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用于灰霉病生物防治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目前灰霉病等植物病害生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灰霉病 生物防治 微生物 拮抗作用 重寄生作用 促生作用 竞争作用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忌避性、抗生性和耐害性的测定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芳 戴志一 +2 位作者 胡国文 唐健 寒川一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9-192,共4页
The antixenosis, antibiosis and tolerance of 19 rice cultivars or combinations to the white-backedplanthopper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 were tested. The four japonica cultivars, e. g. 91-17, Bing 90-98, Bing850 and ... The antixenosis, antibiosis and tolerance of 19 rice cultivars or combinations to the white-backedplanthopper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 were tested. The four japonica cultivars, e. g. 91-17, Bing 90-98, Bing850 and Bing 93-63 exhibited stronger antixenosis to the adults than the other cultivars tested. WBPH fecundity wassignificantly deterred on Bing 93-63. Adults produced apparently more feeding marks on an indica-japonica hybridrice combination Xieyou 9308 than on the others. Th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Xieyou 9308 and japonica cultivarChunjiang 06 showed most distinct antibiosis to WBPH. Another indica-japon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Xieyou 413may have some tolerance to WB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忌避性 抗生性 耐害性 白背飞虱 水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