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稻米糊化温度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辰武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4-391,共8页
应用胚乳性状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方法研究籼稻米糊化温度(GT)的遗传。结果表明:糊化温度为一典型的受三倍体遗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由一个主基因和若干微基因共同控制;控制高、中和低糊化温度的主基因为一组复等位基因,主基因的作用... 应用胚乳性状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方法研究籼稻米糊化温度(GT)的遗传。结果表明:糊化温度为一典型的受三倍体遗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由一个主基因和若干微基因共同控制;控制高、中和低糊化温度的主基因为一组复等位基因,主基因的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小;微基因的遗传变异因组合和世代而异,约为主基因变异的1/16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稻米品质 糊化温度 质量 数量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量性状基因图谱构建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7
2
作者 惠大丰 姜长鉴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应用方差分析法(ANOVA)、区间作图法(IM)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分析玉米组合Ki3×CML139的F_2群体有关玉米螟抗性、株高和穗位高的数量性状基因(QTL)图谱。结果表明:(1)在同一显著水平下(。=0.0032),ANOVA共发现25个QTL,而IM为21个... 应用方差分析法(ANOVA)、区间作图法(IM)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分析玉米组合Ki3×CML139的F_2群体有关玉米螟抗性、株高和穗位高的数量性状基因(QTL)图谱。结果表明:(1)在同一显著水平下(。=0.0032),ANOVA共发现25个QTL,而IM为21个,CIM为23个。说明ANOVA虽然难以精确标定QTL的位置,但其发现能力仍可能是最高的。(2)在总共发现的30个QTL中,3种方法都发现的有15个,两种方法共同发现的有9个,仅由一种方法发现的有6个,说明3种方法的同一性仍是主要的。值得注意的是CIM法单独发现的QTL达4个之多,但其可重复性尚待验证。(3)3种方法估计的QTL的平均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无显著差异,而且方法间变异大多小于方法内变异。(4)建议以几种方法构建QTL图谱,并优先标定共同发现的QTL;QTL的效应可以合并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 基因图谱 方差分析法 区间作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育期的分子标记和数量性状位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学林 黄祖六 +1 位作者 VANAVICHIT A TRANGOONRUNG S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9-250,共2页
关键词 RFLP 分子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分析 生育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方程最优拟合的缩张算法 被引量:31
4
作者 顾世梁 惠大丰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13-519,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可实现非线性方程最优拟合的新方法——缩张算法(Contraction-Expansion Algorithm,简称C-E算法)。该算法由若干循环组成,每一循环都包含收缩和扩张两个步骤。因而,可以在多维起始空间的内、外漫游搜索目标函数,并利用搜索... 本文提出一种可实现非线性方程最优拟合的新方法——缩张算法(Contraction-Expansion Algorithm,简称C-E算法)。该算法由若干循环组成,每一循环都包含收缩和扩张两个步骤。因而,可以在多维起始空间的内、外漫游搜索目标函数,并利用搜索过程所反馈的信息调整搜索中心和步长;通过较少次C-E循环的搜索,便能逼近给定非线性方程的最适参数值。该算法不需要给出方程的导数或偏导数,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也可能推广应用于解决其它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方程 缩张算法 最优拟合 生物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50
5
作者 黄祖六 谭学林 +3 位作者 Tragoonrung S Vanavichit A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7-782,共6页
以直链淀粉含量 ( AC)中等的 CT9993和泰国优质的香软米 KDML10 5杂交产生的 152个重组近交系 ( RIL )为材料 ,构建了含 83个 RFLP、 69个 AFL P和 15个微卫星 ( SSL P)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 12 .98c M。应用该连锁... 以直链淀粉含量 ( AC)中等的 CT9993和泰国优质的香软米 KDML10 5杂交产生的 152个重组近交系 ( RIL )为材料 ,构建了含 83个 RFLP、 69个 AFL P和 15个微卫星 ( SSL P)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 12 .98c M。应用该连锁图对控制稻米 AC的基因座位 ( QTL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稻米 AC主要受两个主效 QTL和 5个微效 QTL的共同控制 ,两个主效 QTL分别位于第 3和第6染色体上 ,它们分别与 R2 170和 R1962距离 10 .5c M和 3.6c M,其中 R1962与 wx基因紧密连锁。上述两个位点都以大于 8.0的 L OD值检测到。根据分析结果 ,初步推断这两个主效 QTL无互作。文中还讨论了在偏态群体中连锁作图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直锭淀粉含量 QTL 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