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蛋白消化稳定性
1
作者 赵祥祥 胡小兰 +4 位作者 陆长丽 纪丽莲 刘巧泉 唐瑭 刘福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1,共6页
以我国自主培育的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简称转GL基因水稻)为材料,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研究转GL基因水稻蛋白的消化稳定性。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5g/L的总蛋白在胃液中2min内完全消化,质量浓... 以我国自主培育的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简称转GL基因水稻)为材料,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研究转GL基因水稻蛋白的消化稳定性。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5g/L的总蛋白在胃液中2min内完全消化,质量浓度为2g/L的总蛋白在肠液中15s~2min内完全消化;而以5倍于国标规定的质量浓度进行消化时,总蛋白在模拟胃液中60min仍可观察到未降解片段,在模拟肠液中2min内则全部消化;两步法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胃液中极难降解的蛋白片段在经肠液作用5min后,完全被降解。本研究表明,转GL基因水稻蛋白在模拟胃肠液中不具有消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GL基因水稻 总蛋白 模拟胃肠液 消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谷蛋白急性毒性
2
作者 赵祥祥 陆长丽 +4 位作者 胡小兰 纪丽莲 刘巧泉 唐瑭 刘福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4-288,共5页
以我国自主培育的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简称转GL基因水稻)为材料,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研究转GL基因水稻谷蛋白的食用安全性。采用低碱法(0.35%)提取的谷蛋白以5000mg/kg最大剂量灌胃小鼠,连续观... 以我国自主培育的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简称转GL基因水稻)为材料,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研究转GL基因水稻谷蛋白的食用安全性。采用低碱法(0.35%)提取的谷蛋白以5000mg/kg最大剂量灌胃小鼠,连续观察14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脏器系数和脏器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小鼠生长状态良好,无死亡和异常现象;转GL基因稻米谷蛋白LD50>5000mg/kg,属实际无毒级别;各实验组间的小鼠体质量增长无明显差异,血常规指标、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也未见显著差异。因此,转GL基因水稻谷蛋白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GL基因水稻 谷蛋白 急性毒性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果实的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利斌 李雪晖 +4 位作者 石珍源 白晋和 金昌海 罗海波 郁志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91-300,共10页
香气是番茄果实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由果实中400多种具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协同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等级和消费者的接受度。本文简述了番茄果实中的芳香物质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总结了其合成途径,并重点介绍了影响番茄... 香气是番茄果实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由果实中400多种具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协同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等级和消费者的接受度。本文简述了番茄果实中的芳香物质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总结了其合成途径,并重点介绍了影响番茄果实中芳香物质形成的因素,以期为研究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香气 芳香物质 变化趋势 合成途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宪旺 袁彩勇 +2 位作者 王健 袁生堂 汤述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909-9911,共3页
[目的]研究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为供试材料,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杂种的多数性状由不育系和恢复系共... [目的]研究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为供试材料,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杂种的多数性状由不育系和恢复系共同决定,杂种与中亲值的相关性最好,杂种与高亲值的相关性一般好于与低亲值的相关性。抽穗期、穗总粒数等性状与不育系关系较为密切,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品质性状与恢复系关系较为密切。所有产量性状亲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说明杂种的产量性状还与双亲的特殊配合力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配合力好的亲本资源,并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质高产的杂交粳稻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三系亲本的杂种优势研究
5
作者 孔宪旺 袁彩勇 +2 位作者 王健 汤述翥 顾铭宏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研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共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就粳稻的杂种优势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杂交粳稻普遍存在较强的中亲优势,但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在生长势上则表现非常明显的竞争优... 本研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共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就粳稻的杂种优势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杂交粳稻普遍存在较强的中亲优势,但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在生长势上则表现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杂交粳稻大穗优势突出,但结实率多表现为负向优势,是目前制约杂交粳稻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淀粉的生物合成与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峰 张正球 +3 位作者 张士永 张洪瑞 杨连群 严长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20-25,共6页
食用精米中淀粉约占90%,淀粉品质与稻米食味品质直接关联。本文综述了稻米胚乳淀粉合成的生化途径,淀粉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及其基因与淀粉品质形成的关系以及淀粉品质改良的现状,并对今后稻米品质育种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淀粉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DH群体的构建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峰 朱其松 +4 位作者 张士永 严长杰 汤述翥 杨连群 周继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利用花药培养,构建了武运粳8号×农垦57的加倍单倍体群体(DH群体),其含有130个稳定株系,对该群体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多数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SSR引物进行双亲多态性筛选,其中60对引物具有... 利用花药培养,构建了武运粳8号×农垦57的加倍单倍体群体(DH群体),其含有130个稳定株系,对该群体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多数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SSR引物进行双亲多态性筛选,其中60对引物具有多态,多态频率约为12.0%,利用这些多态性的SSR标记对各株系基因型进行检测,发现绝大多数SSR位点符合1∶1的分离比例。武运粳8号和农垦57对DH群体的贡献率分别为0.504和0.496,这表明:该DH群体是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理想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DH群体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源呕吐毒素的合成、检测及防控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政玺 江宁 李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赤霉病是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侵染小麦、大麦和其他小谷类作物而造成作物减产的世界性病害。小麦赤霉病发病需要高温和高湿的环境条件,感染程度及发病范围主要由寄主自身的抗性决定,对粮食产业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籽粒中积累的呕... 赤霉病是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侵染小麦、大麦和其他小谷类作物而造成作物减产的世界性病害。小麦赤霉病发病需要高温和高湿的环境条件,感染程度及发病范围主要由寄主自身的抗性决定,对粮食产业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籽粒中积累的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赤霉病需要多层次、全流程的防治,而降低DON毒素的危害是防治赤霉病需要重点突破的环节。本文概述了DON的合成过程、致病机制、检测方法和脱毒策略,并提出防治赤霉病的思路,重点挖掘与DON毒素诱导、运输和转化相关的基因资源,为通过生物育种途径培育DON低积累小麦品种、减少DON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呕吐毒素 检测方法 脱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