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
被引量:
48
1
作者
霍中洋
杨雄
+10 位作者
张洪程
葛梦婕
马群
李敏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李国业
朱聪聪
王亚江
颜希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5-1045,共11页
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水平下出现的群体最高生产力,将该最高生产力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
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水平下出现的群体最高生产力,将该最高生产力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根据各品种的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从高到低将50个品种分为4个产量水平,对不同产量水平品种间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分配等特性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抽穗期叶片的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以及成熟期叶片和穗的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随产量水平递减逐渐降低;拔节至抽穗阶段茎鞘的干物质积累率以及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速率也随产量水平递减逐渐降低;抽穗至成熟阶段产量大于10.50 t/hm2的水稻品种,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转运贡献率比其他产量水平低,但穗部干物质和氮素增加量却比其他产量水平高。在满足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的施肥条件下,拔节至抽穗阶段叶片的干物质、氮素积累速率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35,r=0.539),抽穗至成熟阶段叶片的干物质转运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360),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333)。产量大于10.50 t/hm2的水稻品种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比其他产量水平品种在抽穗后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穗部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量较高。抽穗后在保持茎鞘适宜的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基础上,提高叶片的物质和氮素积累,进一步加大穗部的物质和氮素积累,是获得高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器官
干物质
氮素
积累与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差异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龚金龙
邢志鹏
+6 位作者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6-810,共15页
【目的】目前我国选育和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很多,但如何发挥其高产潜力至关重要。氮素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最活跃因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从氮素营养层面上阐...
【目的】目前我国选育和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很多,但如何发挥其高产潜力至关重要。氮素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最活跃因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从氮素营养层面上阐明超级粳稻高产形成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在江苏苏中地区,以主体且具有代表性的5个超级杂交籼稻组合和5个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籼、粳超级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含氮率和氮素积累量、氮素阶段吸收速率和阶段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以及抽穗至成熟期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1)粳稻平均实收产量、氮素吸收总量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分别达10.89 t/hm2、224.50 kg/hm2和2.79 kg,分别较籼稻高13.21%、32.74%和17.45%,差异极显著。2)移栽~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粳稻氮素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而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粳稻极显著低于籼稻。氮素阶段吸收速率表现的趋势与氮素阶段吸收量一致。3)抽穗期和成熟期粳稻植株各器官以及整个生育期整株的含氮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4)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略高于籼稻,但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除氮素生理利用率外,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籼稻。5)成熟期,粳稻叶、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均极显著地高于籼稻,但穗中含氮量所占比例极显著低于籼稻,因此,籼稻氮素收获指数极显著高于粳稻。6)抽穗~成熟期,粳稻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小于籼稻,除鞘的氮素转运贡献率外其他指标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7)籼稻籽粒氮主要依靠抽穗前源器官中贮积的氮素的输出与转运,粳稻主要依靠生育中后期(拔节~成熟期)氮素的高速吸收。【结论】在稳定生育前期(移栽~拔节期)氮素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期和后期(拔节~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积累量,是稳定形成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及粳稻高产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籼稻
粳稻
氮素
吸收
利用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插优质丰产粳稻品种筛选专题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忠红
周冬冬
+5 位作者
方书亮
李必忠
张永进
周年兵
徐继梅
周耘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99-103,共5页
旨在筛选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2019年,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13个国(省)审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机插粳稻高产栽培管理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综合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29~155 d,亩产量变幅为673.16~7...
旨在筛选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2019年,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13个国(省)审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机插粳稻高产栽培管理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综合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29~155 d,亩产量变幅为673.16~775.28 kg,较苏秀867(CK)产量高的品种有淮稻268、金粳698、南粳505、金粳818、徐稻9号等8个品种,而综合比较供试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及其抗性,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以金粳698、徐稻9号、南粳2728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
优质丰产
粳稻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
被引量:
48
1
作者
霍中洋
杨雄
张洪程
葛梦婕
马群
李敏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李国业
朱聪聪
王亚江
颜希亭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5-104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32)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3)
江苏粮食丰产科技工程(BE2009425)项目资助
文摘
采用大田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hm2),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水平下出现的群体最高生产力,将该最高生产力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根据各品种的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从高到低将50个品种分为4个产量水平,对不同产量水平品种间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分配等特性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抽穗期叶片的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以及成熟期叶片和穗的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随产量水平递减逐渐降低;拔节至抽穗阶段茎鞘的干物质积累率以及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速率也随产量水平递减逐渐降低;抽穗至成熟阶段产量大于10.50 t/hm2的水稻品种,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转运贡献率比其他产量水平低,但穗部干物质和氮素增加量却比其他产量水平高。在满足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的施肥条件下,拔节至抽穗阶段叶片的干物质、氮素积累速率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35,r=0.539),抽穗至成熟阶段叶片的干物质转运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360),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333)。产量大于10.50 t/hm2的水稻品种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比其他产量水平品种在抽穗后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穗部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量较高。抽穗后在保持茎鞘适宜的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基础上,提高叶片的物质和氮素积累,进一步加大穗部的物质和氮素积累,是获得高产的保障。
关键词
生产力
器官
干物质
氮素
积累与转运
Keywords
productivity organ dry matter 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差异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龚金龙
邢志鹏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6-810,共15页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11BAD16B03)
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部专项)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903)资助
文摘
【目的】目前我国选育和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很多,但如何发挥其高产潜力至关重要。氮素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最活跃因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从氮素营养层面上阐明超级粳稻高产形成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在江苏苏中地区,以主体且具有代表性的5个超级杂交籼稻组合和5个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籼、粳超级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含氮率和氮素积累量、氮素阶段吸收速率和阶段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以及抽穗至成熟期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1)粳稻平均实收产量、氮素吸收总量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分别达10.89 t/hm2、224.50 kg/hm2和2.79 kg,分别较籼稻高13.21%、32.74%和17.45%,差异极显著。2)移栽~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粳稻氮素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而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粳稻极显著低于籼稻。氮素阶段吸收速率表现的趋势与氮素阶段吸收量一致。3)抽穗期和成熟期粳稻植株各器官以及整个生育期整株的含氮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4)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略高于籼稻,但氮素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除氮素生理利用率外,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籼稻。5)成熟期,粳稻叶、茎、鞘含氮量所占比例均极显著地高于籼稻,但穗中含氮量所占比例极显著低于籼稻,因此,籼稻氮素收获指数极显著高于粳稻。6)抽穗~成熟期,粳稻叶、茎、鞘氮素转运量、表观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均小于籼稻,除鞘的氮素转运贡献率外其他指标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7)籼稻籽粒氮主要依靠抽穗前源器官中贮积的氮素的输出与转运,粳稻主要依靠生育中后期(拔节~成熟期)氮素的高速吸收。【结论】在稳定生育前期(移栽~拔节期)氮素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期和后期(拔节~成熟期)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积累量,是稳定形成较高的氮素吸收总量及粳稻高产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
超级稻
籼稻
粳稻
氮素
吸收
利用
转运
Keywords
super rice
indica rice
japonica rice
nitrogen
uptake
utilization
translocation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插优质丰产粳稻品种筛选专题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忠红
周冬冬
方书亮
李必忠
张永进
周年兵
徐继梅
周耘
机构
淮安市
农业
技术
推广
中心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99-103,共5页
基金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XGC(2019)187]
江苏省333工程资助项目[BRA2019218]
淮安市“533英才工程”科研项目[HAA201757]。
文摘
旨在筛选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2019年,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13个国(省)审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机插粳稻高产栽培管理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综合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29~155 d,亩产量变幅为673.16~775.28 kg,较苏秀867(CK)产量高的品种有淮稻268、金粳698、南粳505、金粳818、徐稻9号等8个品种,而综合比较供试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及其抗性,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以金粳698、徐稻9号、南粳2728为主。
关键词
机插
优质丰产
粳稻品种
筛选试验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品种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
霍中洋
杨雄
张洪程
葛梦婕
马群
李敏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李国业
朱聪聪
王亚江
颜希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籼、粳超级稻氮素吸收利用与转运差异研究
龚金龙
邢志鹏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机插优质丰产粳稻品种筛选专题试验研究
刘忠红
周冬冬
方书亮
李必忠
张永进
周年兵
徐继梅
周耘
《农业科技通讯》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