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性传染病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祥 高崧 +1 位作者 焦新安 刘秀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通过疫苗免疫来保护易感群体是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菌减毒活疫苗减少了疫苗的副反应,同时还考虑到接种疫苗群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能有效侵入和持续刺激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重组减毒细菌具有能够在体内... 通过疫苗免疫来保护易感群体是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菌减毒活疫苗减少了疫苗的副反应,同时还考虑到接种疫苗群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能有效侵入和持续刺激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重组减毒细菌具有能够在体内稳定表达保护性抗原的能力,将一段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中可提高其稳定性,但一般抗原表达水平较低,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强有力的免疫应答,而使用高拷贝数的质粒载体后,选择标记基因的表达水平将远远超过载体维持的需要,增加了重组疫苗中的能量消耗,过度表达的基因产物进一步致弱了疫苗。同时宿主-载体的重组应使外源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最大化,细菌载体抗原产生的完全免疫应答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传染病 疫苗 重组减毒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08年华东地区家禽不同HA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25
2
作者 彭宜 张伟 +5 位作者 薛峰 汪文斌 李彦芳 孟春春 张文俊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采用血清学试验和RT-PCR方法在2006-2008年5月期间从华东地区家禽中分离到473株禽流感病毒(AIVs),其中家鸭AIVs的分离率最高(14.7%),鸡AIVs分离率最低(2.92%)。共分离到H1、H3、H4、H6、H9、H10、H11七种HA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 目的采用血清学试验和RT-PCR方法在2006-2008年5月期间从华东地区家禽中分离到473株禽流感病毒(AIVs),其中家鸭AIVs的分离率最高(14.7%),鸡AIVs分离率最低(2.92%)。共分离到H1、H3、H4、H6、H9、H10、H11七种HA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s),其中H3亚型LPAIVs在家禽中的分布占优势。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呈现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秋冬三个季节分离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分离率 监测 HA亚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光军 田银芳 +6 位作者 文其乙 张小荣 潘志明 高玉 高崧 焦新安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3-576,共4页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方法 设计针对α毒素基因的一对引物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扩增出α毒素的全基因。经测序确认正确后 ,回收的α毒素目的条带与 pGEX6 p - 1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方法 设计针对α毒素基因的一对引物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扩增出α毒素的全基因。经测序确认正确后 ,回收的α毒素目的条带与 pGEX6 p - 1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 ,进行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BL2 1。诱导表达后 ,做SDS -PAGE电泳 ,出现特异的表达产物条带。表达产物做溶血活性、卵磷脂水解活性和腹腔接种小鼠实验。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内切酶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 ,发现特异的目的基因条带。SDS -PAGE电泳后 ,发现重组菌株有特异的表达条带。实验证明表达产物具有溶血活性、卵磷脂水解活性和腹腔接种后致死小鼠特性。结论 重组菌株BL2 1(pGEX6p - 1-cpα)表达了具有活性的α毒素蛋白。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方法 设计针对α毒素基因的一对引物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扩增出α毒素的全基因。经测序确认正确后 ,回收的α毒素目的条带与 pGEX6 p - 1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 ,进行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BL2 1。诱导表达后 ,做SDS -PAGE电泳 ,出现特异的表达产物条带。表达产物做溶血活性、卵磷脂水解活性和腹腔接种小鼠实验。结果 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基因 克隆表达 生物学活性 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4亚型禽流感毒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明燕 胡茂志 +4 位作者 徐步 吴艳涛 王志亮 焦新安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55-56,58,共3页
  根据致病性不同,禽流感病毒(AIV)可以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不同亚型AIV的致病性、细胞内定殖能力以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等特性可能有所不同.……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4 致病性 感染细胞 定殖 生物学特性 细胞亚群 尿囊液 感染剂量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新城疫病毒的入胞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双 刘秀梵 +5 位作者 王晓泉 朱善元 王安平 王永娟 洪伟鸣 左伟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1-34,共4页
为验证新城疫病毒(NDV)入胞过程存在胞吞途径,本研究以感染了N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双向凝胶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MALDI-TOF-MS)分析3株NDV感染CEF后24h... 为验证新城疫病毒(NDV)入胞过程存在胞吞途径,本研究以感染了N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双向凝胶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MALDI-TOF-MS)分析3株NDV感染CEF后24h和48h两个时间点细胞蛋白表达动态。试验结果显示早期内体标志蛋白早期内体抗原1(EEA1)表达水平变化显著,这表明NDV可通过胞吞途径进入细胞;与其它两株病毒相比,胞吞作用在JS-5-05-Go进入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更长时间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比较蛋白质组学 早期内体抗原1 胞吞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主要病毒性感染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段志强 王郁杨 +2 位作者 开妍 胡顺林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0-53,共4页
比较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重大疾病研究、治疗和靶向药物的筛选方面。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兽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病毒的分子致病... 比较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重大疾病研究、治疗和靶向药物的筛选方面。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兽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病毒的分子致病机制,为动物病毒病的诊断、防控和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技术、在兽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禽主要病毒性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 病毒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安县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特性研究
7
作者 朱润芝 洪小花 +4 位作者 庞全海 李宏全 高崧 杨宏伟 丁永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5月-2004年5月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该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31%~1.84%,死亡率为0.07%~0.56%,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5月-2004年5月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该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31%~1.84%,死亡率为0.07%~0.56%,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生,一般以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多发。同时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5株为O139,2株为O45,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和大肠杆菌粘附素单抗(F4、F5、F6、F41、F18)检测菌毛,共6个分离株带有SLT-2e基因,其中O139分离株5株,O55分离株1株,其余6株均带STb基因。12个分离株中,单独表达F18菌毛的4株(O1392株,O45、O119各1株),F5+F411株(O93),F41+F181株(O139),F5+F41+F182株(均为O139)。经药敏试验,多数分离菌株对壮观霉素和新霉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病 大肠杆菌 O血清型 F38菌毛 致水肿病2型类志贺毒素 流行病学 海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文其乙 刘秀梵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3期9-10,共2页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um perfringens)是一类G+产芽胞的厌氧梭菌,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和家畜气肿疽,其致病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产生不同的外毒素.目前至少已鉴定出20余种不同的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根据产气荚膜梭菌的4种主要毒素(α,β,ε,...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um perfringens)是一类G+产芽胞的厌氧梭菌,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和家畜气肿疽,其致病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产生不同的外毒素.目前至少已鉴定出20余种不同的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根据产气荚膜梭菌的4种主要毒素(α,β,ε,т),可以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E5个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肠毒素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小鹅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娟 钱钟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70,共4页
从江苏省某发病鹅场中分离到1株疑似小鹅瘟病毒,纯化后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20~25 nm的病毒粒子;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发生沉淀反应,与其他阳性血清未发生反应;人工感染雏鹅,可致发病和死亡,通过基因序列... 从江苏省某发病鹅场中分离到1株疑似小鹅瘟病毒,纯化后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20~25 nm的病毒粒子;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发生沉淀反应,与其他阳性血清未发生反应;人工感染雏鹅,可致发病和死亡,通过基因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进一步确认该分离株为小鹅瘟病毒。该流行株与当前市售的小鹅瘟弱毒活疫苗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可为新疫苗的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鹅瘟 病毒分离 鉴定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安县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特性研究
10
作者 洪小花 朱润芝 +4 位作者 庞全海 李宏全 高崧 杨宏伟 丁永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3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猪水肿病 发病 传染性 流行病学 共济失调 麻痹 血流 病原特性 仔猪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安县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与病原特性研究
11
作者 洪小花 朱润芝 +4 位作者 庞全海 李宏全 高崧 杨宏伟 丁永龙 《吉林畜牧兽医》 2005年第3期6-10,12,共6页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5月-2004年5月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海安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31%-1.84%,死亡率为0.07%-0.56%,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生...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5月-2004年5月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海安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31%-1.84%,死亡率为0.07%-0.56%,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生,一般以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多发。同时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5株为O139,2株为O45,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和大肠杆菌粘附素单抗(F4、F5、F6,F41、F18)检测菌毛,共6个分离株带有SLT-2e基因,其中O139分离株5株,O55分离株1株,其余6株均带STb基因。12个分离株中,单独表达F18菌毛的4株(O1392株,O45、O119各1株),F5+F411株(O93),F41+F181株(O139),F5+F41+F182株(均为O139)。经药敏试验,多数分离株对壮观霉素和新霉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株 SLT 流行病学 多发 E基因 多重PCR检测 发病 猪水肿病 病原特性 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文其乙 刘秀梵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7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肠毒素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81
13
作者 潘志明 焦新安 +6 位作者 刘文博 高崧 倪振亚 张扬 刘学贤 张如宽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83,共7页
采用WHO推荐的Kirby Bauer法对我国部分地区 196 2~ 1999年间 34 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近 40年时间里 ,鸡白痢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壮观霉素、复方磺胺、磺胺异恶唑、甲氧苄胺嘧啶、羧苄青霉素、四... 采用WHO推荐的Kirby Bauer法对我国部分地区 196 2~ 1999年间 34 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近 40年时间里 ,鸡白痢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壮观霉素、复方磺胺、磺胺异恶唑、甲氧苄胺嘧啶、羧苄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强 (P <0 0 1)。菌株的多重耐药率明显增加。 6 0年代以二耐菌株为主 (37 0 % ) ,70年代以四耐、五耐菌株居多 (6 0 5 % ) ,80年代五耐、六耐、七耐菌株占大多数(80 2 % ) ,90年代仅七耐以上菌株就达 83 7%。不同年代菌株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耐药谱 ,且呈现出不断增宽的趋势。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6 0年代至 90年代 ,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大多呈现出显著增强的变化趋势 ,这充分说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发展与抗菌药物长期反复使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对于指导临诊合理用药及控制疾病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 耐药性 变化趋势 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猪源大肠杆菌LEE和HPI毒力岛相关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陈祥 赵娟 +5 位作者 高崧 苗晓青 刘静 黄莉莉 焦新安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5,47,共4页
目的采用PCR方法检测我国江苏等9个省市部分地区分离的1 007株猪源大肠杆菌中肠细胞脱落位点毒力岛(LEE)和强毒力岛(HPI)。方法对LEE毒力岛检测其核心区的ler和eaeA基因,对HPI毒力岛检测其irp2和fyuA基因。同时对LEE和/或HPI阳性大肠杆... 目的采用PCR方法检测我国江苏等9个省市部分地区分离的1 007株猪源大肠杆菌中肠细胞脱落位点毒力岛(LEE)和强毒力岛(HPI)。方法对LEE毒力岛检测其核心区的ler和eaeA基因,对HPI毒力岛检测其irp2和fyuA基因。同时对LEE和/或HPI阳性大肠杆菌进行了O血清型的鉴定。结果在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中,LEE毒力岛基因检测结果为:2.2%(22/1 007)的菌株ler和eaeA基因的扩增阳性,0.5%(5/100 7)的菌株eaeA阳性。HPI毒力岛基因检测结果为:10.6%(107/1 007)的菌株irp2和fruA基因扩增阳性,2.1%(21/1007)的菌株irp2阳性;其中有2株irp2和ler基因扩增阳性,有3株irp2、ler和eaeA基因扩增阳性,1株irp2f、yuA、ler和eaeA基因扩增都为阳性;在128个HPI阳性分离株中,O93和O107血清型菌株分别占定型菌株的15.7%(13/83)和12.0%(10/83)。结论2.7%的猪源大肠杆菌携带LEE,12.7%的菌株携带耶尔森菌HPI,O93和O107为猪源HPI大肠杆菌常见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大肠杆菌 O血清型 强毒力岛 肠细胞脱落位点毒力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沙门氏菌弱毒冻干苗的研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潘志明 焦新安 +7 位作者 黄金林 张小荣 孙林 刘文博 甘军纪 高崧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由减毒鸡沙门氏菌 97A疫苗株作为制苗用菌种 ,经普通琼脂培养、冷冻真空干燥等工艺生产鸡沙门氏菌弱毒疫苗 4批 ,每批疫苗分别以免疫剂量接种 6日龄AA肉鸡 ,免疫第 14天时 ,用强毒株Sg9和Sp4攻击 ,免疫组死亡保护率均达 90 %以上。试验... 由减毒鸡沙门氏菌 97A疫苗株作为制苗用菌种 ,经普通琼脂培养、冷冻真空干燥等工艺生产鸡沙门氏菌弱毒疫苗 4批 ,每批疫苗分别以免疫剂量接种 6日龄AA肉鸡 ,免疫第 14天时 ,用强毒株Sg9和Sp4攻击 ,免疫组死亡保护率均达 90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沙门氏菌弱毒苗 安全性 免疫效力 疫苗 冻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程序的鸡群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与免疫保护之间的相关性试验 被引量:25
16
作者 薛峰 吴圣龙 +4 位作者 唐应华 张评浒 丁浩 高崧 刘秀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鸡群 新城疫 禽流感 抗体水平 免疫保护 免疫程序 生物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5年华东地区家鸭中不同HA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7
17
作者 薛峰 彭宜 +2 位作者 钱忠明 张评浒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8-889,854,共3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华东地区 家鸭 致病性 A亚型 流行病学信息 病毒学监测 亚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天鹅、丹顶鹤禽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薛峰 陈浩 +3 位作者 彭宜 仇保丰 刘文博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7,共3页
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对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燕鸥、天鹅、丹顶鹤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和相应的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共采集咽拭子和泄殖腔标本144份,在野鸭、丹顶鹤中分离鉴定出H4、H3、H6、H9、H5等亚型禽流感病毒13... 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对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燕鸥、天鹅、丹顶鹤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和相应的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共采集咽拭子和泄殖腔标本144份,在野鸭、丹顶鹤中分离鉴定出H4、H3、H6、H9、H5等亚型禽流感病毒13株,分离率为9.0%,其中泄殖腔标本阳性率为12.5%。野鸭血清中H4、H9、H6、H11等抗体呈阳性,燕鸥血清相应抗体检测为阴性,而天鹅由于免疫过AIVH5、H9油乳剂灭活苗,AIVH5、H9抗体平均效价均较高,同样免疫过的丹顶鹤AIVH5抗体却一直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病毒分离 血凝抑制抗体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F鸡人工感染禽源大肠杆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后的体液免疫应答和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璐 胡仁莉 +4 位作者 陈祥 盛瑜 刘静 高崧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902,共4页
SPF鸡经不同顺序、不同时间间隔人工感染MPAIV和E.coli173株(O4)后,对试验鸡的病死率和针对大肠杆菌不同抗原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混合感染组试验鸡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独接种组,且以先接种MPAIV再接种E.coli组死亡率最... SPF鸡经不同顺序、不同时间间隔人工感染MPAIV和E.coli173株(O4)后,对试验鸡的病死率和针对大肠杆菌不同抗原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混合感染组试验鸡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独接种组,且以先接种MPAIV再接种E.coli组死亡率最高;各混合感染组试验鸡针对E.coliOMPs和LPS的抗体水平低于单独感染E.coli组,其中又以先接种MPAIV再接种E.coli组为最低,提示MPAIV和E.coli间存在协同致病作用,这种协同机理可能与因MPAIV的感染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并进而促进了E.coli在体内的定居与繁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鸡 大肠杆菌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协同致病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猪支原体共同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孟书霞 焦新安 +4 位作者 邵国青 刘文博 潘志明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以猪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hyopneumoniae,Mhp) 16 8菌株F332作为抗原 ,免疫 8周龄BALB/c小鼠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单抗与Mhp和猪鼻支原体 (M .hyorhinis ,Mh)等反应 ,而... 以猪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hyopneumoniae,Mhp) 16 8菌株F332作为抗原 ,免疫 8周龄BALB/c小鼠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株单抗与Mhp和猪鼻支原体 (M .hyorhinis ,Mh)等反应 ,而不与鸡支原体、对照血清等反应。结果表明两株单抗可能是针对猪支原体共同抗原的单抗。用SDS_PAGE电泳和Western_blot分析猪支原体的膜蛋白成分 ,结果显示 ,猪支原体的共同抗原是 80kd和 30kd蛋白 ,两株单抗均与Mhp和Mh的 30kd蛋白条带反应 ,表明这两株单抗特异地针对猪支原体的共同抗原成分 30kd蛋白。可以看出 ,这两株单抗在Mhp的抗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鉴定 猪肺炎支原体 单克隆抗体 共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