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口感粘度硬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朱庆森 杜永 +4 位作者 王志琴 郎有忠 汤述翥 杨建昌 张祖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7-382,共6页
通过对若干组直链淀粉含量相近或有明显差异的杂交稻和常规稻米饭品尝口感粘、硬度的分析 ,结果表明 :杂交稻米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仍是制约米饭口感粘、硬度的重要因子 ,但其制约力明显低于对常规稻的制约力 ;在直链淀粉含量相近的情况... 通过对若干组直链淀粉含量相近或有明显差异的杂交稻和常规稻米饭品尝口感粘、硬度的分析 ,结果表明 :杂交稻米的平均直链淀粉含量仍是制约米饭口感粘、硬度的重要因子 ,但其制约力明显低于对常规稻的制约力 ;在直链淀粉含量相近的情况下 ,杂交稻较同亚种的常规稻米饭口感偏粘、偏软 ,亚种间杂交稻与籼型常规稻相比情况亦如此 ,与粳型常规稻相比情况则不一样 ,杂交稻混合米中所含的低直链淀粉米起促使其米饭偏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直链淀粉含量 米饭 食味 粘度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缩节胺配合对Bt棉源库特征和铃重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德华 陈源 +2 位作者 杨长琴 何钟佩 吴云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氮肥和缩节胺配合对 Bt棉的棉铃发育影响表明 ,提高 Bt棉的中部外围和上部铃重可促进整株铃重增加 ,进一步提高产量。其生理机制表现为各部位棉铃对位叶叶绿素、Ru BPase和 ATP含量提高 ,棉铃中 IAA含量增加 ,蔗糖转化酶活性以及纤维素... 氮肥和缩节胺配合对 Bt棉的棉铃发育影响表明 ,提高 Bt棉的中部外围和上部铃重可促进整株铃重增加 ,进一步提高产量。其生理机制表现为各部位棉铃对位叶叶绿素、Ru BPase和 ATP含量提高 ,棉铃中 IAA含量增加 ,蔗糖转化酶活性以及纤维素合成能力增强 ,子棉积累量增多。即整株源库活性的协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源库特征 BT棉 氮肥 缩节安 铃重 源库活性 转基因棉 棉花 棉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Bt棉叶片杀虫蛋白表达量和氮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德华 杨长琴 +2 位作者 陈源 聂安全 吴云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8-292,共5页
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型Bt棉品种(系)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及持续时间研究表明,高温胁迫(37℃)48h对盛蕾期和盛花期叶片Bt杀虫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但在结铃盛期,高温使Bt杀虫蛋白含量明显下降。48h的持续高温结果进一步表明,科棉1号36h前下降快... 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型Bt棉品种(系)不同生育期高温胁迫及持续时间研究表明,高温胁迫(37℃)48h对盛蕾期和盛花期叶片Bt杀虫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但在结铃盛期,高温使Bt杀虫蛋白含量明显下降。48h的持续高温结果进一步表明,科棉1号36h前下降快,新洋822于36h后下降快。高温使蛋白酶和肽酶活性提高,丙酮酸转氨酶活性下降,但氨基酸含量增加,说明可溶性蛋白分解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BT棉 叶片 杀虫蛋白 表达量 氮代谢 影响因素 盛蕾期 盛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棉毒蛋白表达特征与氮代谢关系及其化学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德华 聂安全 +2 位作者 杨长琴 陈源 吴云康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12,共3页
通过对不同类型三个 Bt棉品种生育过程中毒蛋白含量变化研究表明 ,品种类型不同 ,其 Bt蛋白含量不同 ,Bt棉杂交种科棉 1号棉铃的含量最高 ,叶片中后期也较高。中棉所 30叶片在盛花前具有最高的表达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 ,叶片和棉铃中 B... 通过对不同类型三个 Bt棉品种生育过程中毒蛋白含量变化研究表明 ,品种类型不同 ,其 Bt蛋白含量不同 ,Bt棉杂交种科棉 1号棉铃的含量最高 ,叶片中后期也较高。中棉所 30叶片在盛花前具有最高的表达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 ,叶片和棉铃中 Bt蛋白含量呈较大变化 ,盛花阶段较低 ,叶片明显高于棉铃。叶片中氮代谢酶 NR、 GPT、GOT活性、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与 Bt蛋白含量密切正相关 ,表明氮代谢活性影响 Bt蛋白的表达。此外 ,外源化学物质 KNO3 、DPC和 ATP钠盐能不同程度促进棉株 Bt蛋白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蛋白 蛋白表达特征 氮代谢 化学调节 抗虫性 转BT基因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生土地区引进水稻品种源库及养分特点的初步分析
5
作者 杨连新 王余龙 +5 位作者 吕贞龙 黄建晔 庄恒扬 沈新平 张亚洁 单玉华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4期25-27,共3页
试验从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源库特点和稻体营养等方面 ,对淮北生土地区十几个引进品种 (组合 )进行了初步评价 ,认为该区水稻品种的引进 ,应首先考虑品种的分蘖性能、物质生产能力和吸肥能力 ,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库容量较大的品种 ,... 试验从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源库特点和稻体营养等方面 ,对淮北生土地区十几个引进品种 (组合 )进行了初步评价 ,认为该区水稻品种的引进 ,应首先考虑品种的分蘖性能、物质生产能力和吸肥能力 ,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库容量较大的品种 ,更利于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地区 水稻 品种 源库 养分特点 淮北地区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