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奶牛养殖过程中碳排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佳艺 王琳 +1 位作者 焦浩鹏 董利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周期评价是综合量化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一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多个行业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人为碳排放造成的极端性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奶牛养殖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奶牛养殖过程中饲料原料生产、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及能源使用等环节的碳排放特征,分析了不同生产环节和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对奶牛整体碳排放的贡献,旨在为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碳减排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奶牛养殖 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对全株藜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陈亚方 陈佳敏 +4 位作者 李俊霖 陆洋 王伟义 刘大林 王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9-146,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巨大芽孢杆菌和糖蜜添加剂在不同青贮时间对全株藜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全株藜麦为试验材料,设计两个试验。试验1分成4组,即对照(不添加糖蜜和巨大芽孢杆菌,CK)组、1%糖蜜(M)组、2×10^(6)CFU/mL巨大芽孢杆菌(BM)组... 试验旨在研究巨大芽孢杆菌和糖蜜添加剂在不同青贮时间对全株藜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全株藜麦为试验材料,设计两个试验。试验1分成4组,即对照(不添加糖蜜和巨大芽孢杆菌,CK)组、1%糖蜜(M)组、2×10^(6)CFU/mL巨大芽孢杆菌(BM)组和1%糖蜜与2×10^(6)CFU/mL巨大芽孢杆菌混合添加(MBM)组,室温贮藏,在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测定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有氧稳定性。试验2分成两组,即对照(不添加巨大芽孢杆菌,CK)组和2×10^(6)CFU/mL巨大芽孢杆菌(BM)组,室温贮藏,分别于青贮1、3、7、15、30、45、60 d开袋取样,测定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不同添加剂处理全株藜麦青贮60 d后,M、BM、MBM组粗蛋白、乳酸、乳乙比和乳酸菌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pH、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氨态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酵母菌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BM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2)添加巨大芽孢杆菌的全株藜麦青贮乳酸和氨态氮含量随着青贮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随着青贮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青贮30 d,BM组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pH、乙酸、丙酸、戊酸、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乳酸含量和乳乙比显著高于CK组(P<0.05);BM组异丁酸、异戊酸含量在青贮1~60 d均显著低于CK组(P<0.05)。综上,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和糖蜜可以显著提高全株藜麦青贮的发酵品质,降低青贮全株藜麦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乙酸含量,在全株藜麦青贮前期(1~30 d)显著影响其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糖蜜 全株藜麦 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磷限制下紫花苜蓿生理生态及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俊霖 宋婵 +5 位作者 钱程 赵欣 胡雅飞 刘大林 王琳 李新娥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施用外源硅肥对很多禾本科植物生长有积极作用,但对豆科植物缺磷的缓解作用和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2个营养处理,即营养均衡和磷限制,以及3个硅酸钾(K_(2)SiO_(3))添加浓... 施用外源硅肥对很多禾本科植物生长有积极作用,但对豆科植物缺磷的缓解作用和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2个营养处理,即营养均衡和磷限制,以及3个硅酸钾(K_(2)SiO_(3))添加浓度,即0 mmol/L、1 mmol/L、2 mmol/L,旨在研究硅添加对磷限制下紫花苜蓿生长特征、光合特性以及氮、磷元素吸收和化学计量特征(N∶P)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营养均衡条件,磷限制显著降低了苜蓿生物量、株高、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和地上部磷含量,提高了地上部N∶P,尤其在不添加硅的情况下;添加硅显著提高了磷限制时植物生物量、株高、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地上部磷含量,但营养均衡条件下添加硅降低了气孔导度,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磷限制条件下,紫花苜蓿地上部硅含量与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而在营养均衡条件下,相关性不显著。因此,硅添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磷限制,并揭示了通过化学计量学调节体内营养使其趋向内稳态的相关机制,在土壤磷素缺乏的背景下为硅在紫花苜蓿栽培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限制 紫花苜蓿 硅添加 氮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源EphA2蛋白小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晓慧 李拓凡 +4 位作者 谢泉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深入探究鸡源EphA2生物学功能,试验首先对鸡源EphA2基因进行了原核分段克隆以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GEX-6p-1-EphA2-A(1-534aa)和pGEX-6p-1-EphA2-B(585-972aa),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cDNA3.1-EphA2。重组原... 为深入探究鸡源EphA2生物学功能,试验首先对鸡源EphA2基因进行了原核分段克隆以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GEX-6p-1-EphA2-A(1-534aa)和pGEX-6p-1-EphA2-B(585-972aa),真核表达载体命名为pcDNA3.1-EphA2。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以及SDS-PAGE分析发现,融合蛋白GST-EphA2-A和GST-EphA2-B均获得有效表达。以纯化的GST-EphA2-A和GST-EphA2-B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抗鸡EphA2多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Western blot试验表明,所制备的抗鸡EphA2多克隆抗体不仅能识别转染pcDNA3.1-EphA2的DF-1及LMH细胞中表达的外源性EphA2,而且还能有效识别内源性鸡源EphA2蛋白。本研究中鸡EphA2的成功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研制为后续研究鸡EphA2的功能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EphA2 原核分段克隆表达 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的《牛生产学》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雨佳 张慧敏 +2 位作者 李明勋 毛永江 杨章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当下社会对畜牧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高校开展相关课程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旨在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牛生产学》作为畜牧... 针对当下社会对畜牧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高校开展相关课程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旨在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牛生产学》作为畜牧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及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其专业性强,内容繁多且涉及面广。本文结合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针对《牛生产学》不同章节内容,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进一步强化课程特色,建立完善的实习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牛生产学 教学模式 产学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羊茅对高温胁迫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雨薇 刘大林 王琳 《草学》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对植物生长的危害。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是一种冷季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对高温胁迫的应答机制近几年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共同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品种高... 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对植物生长的危害。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是一种冷季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对高温胁迫的应答机制近几年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共同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品种高羊茅的耐热性及高温胁迫对高羊茅形态学、生理生化、代谢学、分子表达等方面的影响,主要阐述了高温胁迫对高羊茅的各种危害:高温胁迫使植物根部活力下降、地下生物量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渗透调节受破坏、扰乱其次生代谢,并提出了通过施加添加剂缓解高温胁迫危害的方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高温胁迫 应答机制 添加剂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硅添加对紫花苜蓿抗氧化系统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欣 钱程 +6 位作者 胡雅飞 李俊霖 蔡思琪 普安德 刘大林 王琳 李新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8-637,共10页
硅添加对缓解植物的高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高温胁迫下会严重减产,因此研究硅添加对高温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对于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 硅添加对缓解植物的高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高温胁迫下会严重减产,因此研究硅添加对高温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对于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在两种温度条件(常温20℃/25℃,高温35℃/40℃)以及两个硅浓度水平(0和2 mmol·L^(−1))条件下对紫花苜蓿进行栽培处理,从抗氧化系统和叶片超微结构等方面研究了硅缓解紫花苜蓿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株高、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含量、叶片光系统Ⅱ实际光合效率和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受高温影响显著下降(P<0.05),添加硅显著提高了这些参数。相反的是,高温胁迫使紫花苜蓿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抗氧化特性显著提高,添加硅进一步显著提高了高温下的SOD和CAT活性,但显著降低了相对电导率(P<0.05)。另外,高温胁迫使叶片的细胞膜和叶绿体类囊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质体小球增多,而添加硅的叶片细胞形态完整,叶绿体类囊体形态较好,只有少量的质体小球。由此可见,在高温胁迫下硅添加能够促进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通过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叶片受到高温胁迫过度累积的活性氧,有效保护了活性氧对细胞原生质膜的损伤,保持了叶片微观形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特性 类囊体 叶绿素含量 紫花苜蓿抗逆性 非生物胁迫 硅作用机制 牧草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庄河大骨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欣苡 马瑶瑶 +2 位作者 赵天奇 杨章平 孙雨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68,共5页
为探究丁酸梭菌对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1日龄庄河大骨鸡,公母各半共45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5×10^(7)CFU/kg(500 mg/... 为探究丁酸梭菌对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1日龄庄河大骨鸡,公母各半共45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1.5×10^(7)CFU/kg(500 mg/kg)的丁酸梭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10^(7)CFU/kg(1000 mg/kg)的丁酸梭菌,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有所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分别极显著增加11.5%和18.5%(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胸肌率分别显著提高7.7%和9.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庄河大骨鸡的胸腺指数和IgG含量极显著提高17.2%和78.1%(P<0.01),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显著提高11.4%和50.0%(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改善庄河大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河大骨鸡 丁酸梭菌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评估
9
作者 万志敏 李亚锋 +9 位作者 孙建文 姜文杰 赵喆泓 汤婷 谢泉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钱琨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3,共9页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 为构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二联疫苗候选株,试验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系统,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EGFP蛋白的重组病毒FAdV4-EGFP为载体,构建能够稳定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并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blot试验以及SPF鸡保护性试验等方法,探究此重组病毒体外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为鸡提供的保护力。结果显示:研究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H7N9禽流感亚型病毒HA蛋白的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命名为FAdV4-H7;FAdV4-H7能在LMH细胞高效复制,并能在LMH细胞传代15次后仍能稳定表达HA蛋白;FAdV4-H7不仅高度致弱,而且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针对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和FAdV-4的中和抗体,能为SPF鸡提供足够保护来抵抗致死性FAdV-4感染。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FAdV4-H7,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FAdV-4的联防联控提供了二联苗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重组血清4型腺病毒 CRISPR/Cas9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0
作者 万志敏 龚简汐 +7 位作者 赵喆泓 汤婷 李亚锋 谢泉 李拓凡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39,共6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学方法,试验利用前期制备的两株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的检... 为建立快速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学方法,试验利用前期制备的两株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只与H6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应,而与H1、H3、H4、H5、H7、H9、H10、H12等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血清4型禽腺病毒、血清8b型禽腺病毒、血清3型鸭腺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鹅星状病毒、小鹅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及禽白血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该ELSIA方法可检测2.32×10^(4)TCID50/mLH6亚型禽流感病毒,批间和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对活禽市场采集的48份咽拭子样品检测结果一致,进一步检测攻毒鸡的咽拭子显示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咽拭子中H6亚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表明,基于两株单克隆抗体建立的检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H6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亚型禽流感病毒 单克隆抗体 血凝素蛋白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皮肤组织的冷冻保存以及复苏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11
作者 高嘉晨 邹艺琛 +6 位作者 周静 赵娟娟 徐显帅 薛倩 韩威 李碧春 靳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程序化低温保存时两种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对鸡皮肤组织保存的影响。从孵化9 d的鸡胚中分离皮肤组织,剪碎为1 mm^(3)大小的组织块,对组织块冷冻保存后复苏培养并统计复苏率,通过CCK8试验、EDU试验检测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能力... 试验旨在探究程序化低温保存时两种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对鸡皮肤组织保存的影响。从孵化9 d的鸡胚中分离皮肤组织,剪碎为1 mm^(3)大小的组织块,对组织块冷冻保存后复苏培养并统计复苏率,通过CCK8试验、EDU试验检测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能力、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分布、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qRT-PCR检测标记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使用15%二甲基亚砜和20%甘油冻存的组织块复苏效率分别为(95.8±1.4)%和(92.5±2.5)%,显著高于其他冷冻保护剂组合(P<0.05)。CCK8和EDU试验中,15%的二甲基亚砜和20%甘油冻融组织块培养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5%二甲基亚砜和20%甘油冻融组织块培养的成纤维细胞G1、G2、S期都未有显著差异(P>0.05);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显示20%甘油保存的组织块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其膜电位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15%二甲基亚砜和20%甘油冻融组织块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15%二甲基亚砜和20%甘油冻存的鸡皮肤组织块复苏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是15%二甲基亚砜的冻存效果要优于20%甘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保存 鸡皮肤组织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2
作者 张娣 张靖琳 +1 位作者 李斌 崔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217-220,共4页
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学、兽医学、实验动物学及其相关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优化教学... 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学、兽医学、实验动物学及其相关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教学与科研充分融合、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教学充分融合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理学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转录因子FoxO1的生物遗传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刘勇 朱文科 +2 位作者 吴欣苡 陆萌萌 孙雨佳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叉头转录因子FoxO1是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其广泛参与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其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和直观的了解FoxO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后期发育、分化、代谢和进化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试验运用生物信... 叉头转录因子FoxO1是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其广泛参与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其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和直观的了解FoxO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后期发育、分化、代谢和进化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试验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牛FoxO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FoxO1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酸性蛋白质,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含有七个半胱氨酸残基,其中六个半胱氨酸形成三个二硫键,3个氨基酸具有59个潜在磷酸化位点,作为非分泌型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其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高达75.42%,且在第165-259位氨基酸之间,其叉头域有95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基因 遗传结构 生物化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缓解镉对大鼠股骨胫骨中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雪晴 仝锡帅 +7 位作者 王果帅 卞建春 刘学忠 袁燕 邹辉 沈小兰 刘宗平 顾建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8-636,共9页
旨在探究葛根素对镉(cadmium,Cd)抑制大鼠股骨胫骨中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的缓解效应。选取40只3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镉组(Cd)、葛根素组(Pur)和镉+葛根素组(Cd+Pur),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和镉组大... 旨在探究葛根素对镉(cadmium,Cd)抑制大鼠股骨胫骨中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的缓解效应。选取40只3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镉组(Cd)、葛根素组(Pur)和镉+葛根素组(Cd+Pur),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和镉组大鼠灌服超纯水,连续5周;含葛根素组(葛根素组和镉+葛根素组)大鼠每日灌服葛根素溶液(200 mg·kg-1BW),连续5周;从第5周开始,对照组与葛根素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含镉组(镉组和镉+葛根素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醋酸镉(2.5 mg·kg^(-1)BW),连续1周。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大鼠股骨胫骨中Cd、钙(Ca)与磷(P)的含量,qRT-PCR方法检测OB标志基因(RUNX2、OCN、ALP和OSX)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Wnt3A、LEF1和TCF1)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组股骨和胫骨中镉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OB标志基因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极显著下调(P<0.01),但Ca和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葛根素组股骨胫骨中镉、Ca与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OB标志基因(RUNX2、ALP和OCN)极显著上调(P<0.0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极显著上调(P<0.01);与镉组相比,镉+葛根素组股骨胫骨中镉含量极显著下调(P<0.01),OB标志基因极显著上调(P<0.0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极显著上调(P<0.01),但骨中Ca与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葛根素对镉抑制大鼠OB分化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该过程涉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成骨细胞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作为鹅饲粮的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宿国强 符臻鸣 +1 位作者 杨海明 王志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0-348,共9页
本试验旨在评定小麦的代谢能以及鹅对其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选取健康且体重接近的180日龄扬州鹅公鹅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采集湖北、辽宁和江苏3地同年份的3批小麦作为3组鹅的饲料原料。代谢试验采用强饲法进行... 本试验旨在评定小麦的代谢能以及鹅对其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选取健康且体重接近的180日龄扬州鹅公鹅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采集湖北、辽宁和江苏3地同年份的3批小麦作为3组鹅的饲料原料。代谢试验采用强饲法进行,并测定内源损耗。结果表明:1)3组小麦的总能(GE)及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纤维(CF)、总磷(TP)和钙(C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90 MJ/kg、13.12%、1.74%、16.84%、3.93%、1.97%、0.33%、0.16%,其中TP含量变异系数达到0.24;总氨基酸(TAA)含量的平均值为11.89%,其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脯氨酸(Pro)、半胱氨酸(Cys)和亮氨酸(Leu)的含量达到或超过0.5%。2)3组小麦在鹅中的GE利用率、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平均值分别为84.89%、12.06 MJ/kg和13.07 MJ/kg;鹅对小麦CP、Ca和TP的真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67.20%、56.74%和51.02%,对EE、NDF、ADF和CF的表观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66.02%、55.30%、24.33%和16.81%;3组小麦的氨基酸真利用率(TAAA)分别为74.39%~98.26%、68.62%~97.31%和68.61%~97.68%。其中Glu、Pro和蛋氨酸(Met)的真利用率平均值超过95%,总TAAA平均值为93.28%。综上所述,小麦营养成分全面,代谢能高于豆粕、稻谷及大多数非常规饲料原料;鹅对其CP、AA、EE、NDF、Ca和TP利用率较高,但对ADF和CF利用率较低;鹅对不同地区来源小麦的代谢能以及CP、NDF利用率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代谢能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BM1259对构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宜辉 王琳 +4 位作者 陶立 邓蒙蒙 沈雨歆 刘大林 赵国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4,共5页
该研究以构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法,初步研究了外源添加巨大芽孢杆菌(BM1259)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了解微生物巨大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2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外源... 该研究以构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法,初步研究了外源添加巨大芽孢杆菌(BM1259)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了解微生物巨大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2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外源添加浓度为1×10^(8)CFU/L的BM1259能够促进构树根长、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光合效率;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减少丙二醛的产生以及提高幼苗SOD、POD和CAT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构树幼苗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构树 盐胁迫 SOD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硅缓解植物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生理生态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程 李新娥 +2 位作者 赵欣 刘大林 王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2-1773,共12页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中各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不断增多,严重威胁农作物产量和粮食安全。近年来,硅对植物抗逆性的促进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且硅肥具有生态相容和环境友好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系统梳理硅对各种...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中各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不断增多,严重威胁农作物产量和粮食安全。近年来,硅对植物抗逆性的促进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且硅肥具有生态相容和环境友好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系统梳理硅对各种非生物与生物胁迫的缓解作用机制,对提高农作物生产力以及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对硅的吸收与沉积,以及硅通过影响植物碳基物质合成与代谢对植物产生的有益作用;然后,对硅缓解植物渗透胁迫、重金属离子胁迫、营养胁迫、极端温度胁迫、紫外线胁迫以及生物胁迫作用的生理生态机理进行综述。硅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共同机制包括活性氧清除能力的提高、光合作用能力的提高以及碳硅替代降低了植物生长成本,但除此之外,硅对不同胁迫的缓解机制还具有特异性。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硅的缓解作用的生理生态机制,以及对喜硅的禾本科植物的研究,且较少关注施硅后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对硅改善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对促进豆科作物与根瘤共生关系及对农业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添加 硅碳替代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生理生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EphrinA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相汝苹 姚晓慧 +5 位作者 谢泉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李拓凡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
研究旨在研制抗鸡EphrinA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试验用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鸡EphrinA2真核及原核表达载体,以纯化的EphrinA2原核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用SDS-... 研究旨在研制抗鸡EphrinA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试验用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鸡EphrinA2真核及原核表达载体,以纯化的EphrinA2原核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用SDS-PAGE、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验证表达产物及单抗的特性。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His-EphrinA2-RBD主要位于细菌包涵体中;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EphrinA2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H6和1G9;单克隆抗体4H6不仅能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phrinA2在DF-1细胞中表达的EphrinA2蛋白,而且能有效识别LMH和DF-1细胞中内源性的EphrinA2蛋白。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4H6与鸡EphrinA2蛋白反应性和特异性均良好,能够应用于鸡EphrinA2相关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EphrinA2 蛋白表达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肠杆菌诱导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天乐 朱浩 +3 位作者 刘润 梁艳 曹海南 杨章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70-738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大肠杆菌诱导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试验选用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pbMEC)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0(对照)、20、40、60、80和100μmo...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大肠杆菌诱导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试验选用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pbMEC)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0(对照)、20、40、60、80和100μmol/mL]培养12 h,测定细胞活力,确定以60μmol/mL的EGCG进行后续试验。将培养好的细胞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大肠杆菌处理组(1×10^(7))CFU大肠杆菌处理细胞6 h)和EGCG+大肠杆菌处理组(先用60μg/mL EGCG处理细胞24 h,再用1×10~7CFU大肠杆菌处理细胞6 h),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1)EGCG对大肠杆菌抑制的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EGCG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丙二醛生成量的升高(P<0.05),明显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活性氧含量的升高。3)EGCG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Toll样受体4(TLR4)m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P<0.05),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TLR4、磷酸化p65(p-p65)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量的升高(P<0.05),并且明显降低了p-p65在大肠杆菌诱导的pbMEC中胞质和胞核中的表达。结果提示,EGCG能够抑制大肠杆菌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以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对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大肠杆菌 NF-κB 乳腺上皮细胞 炎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叶面积和叶解剖结构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欣 卢海峰 +4 位作者 钱程 胡雅飞 刘大林 王琳 李新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5-152,共8页
叶片大小和解剖结构的变化在植物适应盐胁迫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耐盐性紫花苜蓿品种的叶片结构对盐胁迫的响应,选择2个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WL712,利用温室盆栽试验,对其进行3种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栽培60 ... 叶片大小和解剖结构的变化在植物适应盐胁迫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耐盐性紫花苜蓿品种的叶片结构对盐胁迫的响应,选择2个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WL712,利用温室盆栽试验,对其进行3种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栽培60 d后测量其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横截面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高耐盐性品种WL363HQ,盐胁迫降低了其叶面积,提高了其叶厚度、叶肉组织厚度及其厚度百分比、叶肉栅栏组织厚度和厚度百分比、栅海比,降低了其细胞壁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百分比;(2)对于低耐盐性品种WL712,盐胁迫增加了其比叶面积,提高了其上表皮厚度,降低了其角质层厚度以及暴露在单位细胞间隙中的细胞壁的表面积(S_(m));另外,叶厚度、叶肉、栅栏组织厚度随NaCl浓度先升高后降低;(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WL363HQ品种在盐胁迫下响应的主导特征是叶肉、栅栏组织厚度,而WL712品种的主导特征为叶肉、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表皮厚度。不同耐盐性紫花苜蓿品种叶面积和叶解剖特征对盐胁迫的不同响应,揭示了紫花苜蓿高耐盐品种的耐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叶解剖结构 叶厚度 角质层厚度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