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鸭细小病毒鹅胚化弱毒株FZ91-30的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建业 黄钰 +2 位作者 龚建森 蒋志伟 朱国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6-48,共3页
通过酶切番鸭细小病毒(MPDV)鹅胚化弱毒株FZ91—30基因组DNA,将各片段分别克隆入载体质粒pBluescriptⅡ(SK)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FZ91—30基因组由5131个碱基组成,5’端和3’端具有一致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ITR),均由456个... 通过酶切番鸭细小病毒(MPDV)鹅胚化弱毒株FZ91—30基因组DNA,将各片段分别克隆入载体质粒pBluescriptⅡ(SK)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FZ91—30基因组由5131个碱基组成,5’端和3’端具有一致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ITR),均由456个碱基组成,包括370个碱基配对形成的回文茎部、45个碱基构成的Bubble区以及41个碱基组成的D序列,5’端ITR的D序列和3’端ITR的D’序列反向互补。FZ91—30疫苗株与已发表的5个MPDV毒株VP1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7.8%~98.8%,FZ91—30疫苗株在6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突变,而所有强毒株在这些位点均高度保守,预示这些突变与FZ91—30株对雏番鸭的毒力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FZ91—30 基因组 末端倒置重复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株禽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白 杨林 +3 位作者 吴婷婷 刘阳 王彦红 刘文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29,共3页
本试验旨在对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通过收集2012年2月-7月间具有典型沙门菌病病变特征的病例,无菌采集病死禽的肝脏、心、卵巢等脏器接种血清营养琼脂培养基,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纯化分离菌,并检测其生化特点,16... 本试验旨在对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通过收集2012年2月-7月间具有典型沙门菌病病变特征的病例,无菌采集病死禽的肝脏、心、卵巢等脏器接种血清营养琼脂培养基,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纯化分离菌,并检测其生化特点,16S rDNA基因测序法快速鉴定分离菌株,然后进一步鉴定血清型;同时用1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15株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为无色、透明的菌落,能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蔗糖,符合沙门菌的生化特性。同时,15株沙门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同源性达到97%以上。15株沙门菌的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有7株鼠伤寒沙门菌、5株伤寒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1株鸡白痢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细菌对链霉素、萘啶酸、强力霉素和美洛西林耐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源 沙门菌 鉴定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痛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伟 谭云 王小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3,I0002,共3页
对江苏某蛋鸡养殖场发生内脏型痛风的病鸡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患鸡内脏器官表面沉着了大量白色石灰状尿酸盐,肾脏、肝脏和脾脏切面上可见密布的白色结节;内脏器官的组织切片内可见痛风结节,但以肾脏病理变化较重;此外,在不同组织... 对江苏某蛋鸡养殖场发生内脏型痛风的病鸡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患鸡内脏器官表面沉着了大量白色石灰状尿酸盐,肾脏、肝脏和脾脏切面上可见密布的白色结节;内脏器官的组织切片内可见痛风结节,但以肾脏病理变化较重;此外,在不同组织的大血管壁周围可见大量尿酸盐沉积,暗示尿酸盐沉积可影响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病鸡的发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痛风 尿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PCR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4
作者 王小波 高清清 +1 位作者 唐树霄 高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1,24,共3页
对江苏某养殖场送检的3只病死腹泻仔猪进行临床观察、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对患猪腹泻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剖检病死仔猪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胃内有凝乳块,胃底部黏膜充血,小肠臌气,肠壁变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 对江苏某养殖场送检的3只病死腹泻仔猪进行临床观察、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对患猪腹泻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剖检病死仔猪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胃内有凝乳块,胃底部黏膜充血,小肠臌气,肠壁变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为12指肠卡他性炎症,空肠肠绒毛显著萎缩,肠绒毛上皮变为扁平上皮且发生空泡变性,肠黏膜层局部坏死脱落,黏膜下层白细胞浸润;胃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充血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局部胃黏膜层完全坏死,甚至形成溃疡;用针对K88、K99、987P、F41的单抗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通过玻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PCR检测结果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传染性胃肠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候照峰 王尚尚 +4 位作者 贾红 臧传佼 朱鸿飞 周永华 陶建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共4页
根据Gen Bank中龚地弓形虫529 bp重复序列设计引物,以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常规PCR扩增出长度212 bp的特异性保守序列,将其克隆到p GEM-T Easy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以10倍倍比稀释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Ⅰ实时... 根据Gen Bank中龚地弓形虫529 bp重复序列设计引物,以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常规PCR扩增出长度212 bp的特异性保守序列,将其克隆到p GEM-T Easy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以10倍倍比稀释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弓形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该方法用于临床病死猪的弓形虫检测。结果表明:用重组质粒制作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解曲线特异相关系数0.997,平均试验间变异系数2.30%,能检出约0.05个速殖子;检测弓形虫YZ-1株与YZ-2株均为阳性,而检测水牛梭形肉孢子虫、犬等孢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组DNA均为阴性;检测24头病死猪,弓形虫阳性率为70.8%,略高于常规PCR方法的检出率(66.7%),但检测的69个组织样品中,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出率(50.7%)明显高于常规PCR方法的检出率(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临床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量HPLC-MS/MS测定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聂贞 全家兴 +3 位作者 王美红 张小龙 蒋玥 卜仕金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3期38-48,共11页
建立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标志物的HPLC-MS/MS检测方法。兔可食性组织(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中杆菌肽残留用0.5%三氟乙酸水提取,10%三氯乙酸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除脂,HLB 150 mg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和乙腈(0~0.5 min 15... 建立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标志物的HPLC-MS/MS检测方法。兔可食性组织(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中杆菌肽残留用0.5%三氟乙酸水提取,10%三氯乙酸乙腈沉淀蛋白,正己烷除脂,HLB 150 mg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和乙腈(0~0.5 min 15%乙腈,7.5~8.0 min 85%乙腈,8.1~10.0 min 15%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检测(MRM)模式测定杆菌肽含量。杆菌肽在50~1000 ng/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本方法的检测限为30 ng/g,定量限为50 ng/g。杆菌肽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4.7%~83.8%,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实验建立的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量的HPLC-MS/MS检测方法可满足兔可食性组织中杆菌肽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杆菌肽 可食性组织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