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路径及教育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栾海清 郭金玲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8-40,共3页
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树立、思维习惯养成及行为方式塑造。大学生媒介素养包括大学生解读媒介、参与媒介与使用媒介的能力。获得认知媒介的知识与能力、提升体验媒介的情绪情感水平、培养使用媒介的现实能力是大学... 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树立、思维习惯养成及行为方式塑造。大学生媒介素养包括大学生解读媒介、参与媒介与使用媒介的能力。获得认知媒介的知识与能力、提升体验媒介的情绪情感水平、培养使用媒介的现实能力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的基本路径。构建高效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内外与课上下的教育元素,改进教育理念、目标与评价,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多层面横向融合的教育体系与多抓手纵向协同的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佘远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143,共2页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更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日常管理等各个层面的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性 培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六个环节 被引量:10
3
作者 洪岑 戴跃侬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28,共2页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出发,结合高校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着重改进和完善六个环节工作:高中阶段;学生社团;学生社区;虚拟社会;社会实践;就业岗位。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建工作 学生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9
4
作者 栾海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3-95,共3页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与研究生个体发展水平。反思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模糊、育人队伍专业化不强、育人渠道尚不通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可以确定高校研究...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与研究生个体发展水平。反思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模糊、育人队伍专业化不强、育人渠道尚不通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可以确定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体验培养、实践反馈"等基本维度,并以此建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逻辑,即以促进适应为主的教育目标、旨在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以服务支持为主的教育模式、全员参与的育人队伍、过程性导向的教育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教育 反思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导师在研究生科技伦理观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戴跃侬 黄勤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50,共4页
认为导师在研究生科技伦理观形成中的示范作用是由师生间的特定关系,导师的特殊影响力和研究生教育特点所决定的。指出应发挥导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示范作用、系统地对研究生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不断促进研究生科技伦理观的形成。
关键词 科技伦理观 研究生导师 示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记忆重现到凝聚结构:“百年党史”题材纪录片建构党史记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丹丹 杨郑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4-58,共5页
百年党史记忆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存在于社会成员的生命书写中,也体现在社会文本的修辞结构中。借助百年党史题材纪录片传承书写党史记忆,可以通过文本间的视觉修辞结构,以视觉意象生产实现记忆文本的组织化,以视觉... 百年党史记忆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存在于社会成员的生命书写中,也体现在社会文本的修辞结构中。借助百年党史题材纪录片传承书写党史记忆,可以通过文本间的视觉修辞结构,以视觉意象生产实现记忆文本的组织化,以视觉框架操演阐释规约记忆内涵,以社会文化文本生产形成空间关系,在社会成员中实现劝服和认同。百年党史题材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实践,能够提升党史记忆的可见性,在社会文化空间中形成凝聚结构,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实践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纪录片 文化记忆 视觉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高校接受社会捐资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家庆 孙其华 +1 位作者 孙强 尚利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64,110,共4页
社会各界在高校捐资助学对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 ,以及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在高校捐资的状况 ,笔者对江苏省有代表性的 1 4所高校进行了调查 ,对高校吸引社会捐资的能... 社会各界在高校捐资助学对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 ,以及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在高校捐资的状况 ,笔者对江苏省有代表性的 1 4所高校进行了调查 ,对高校吸引社会捐资的能力因素、社会捐资的来源、捐资的目的、奖助对象、设立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作了相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捐资 助学金 江苏高校 高等教育 捐资助学 奖学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组织“和而不同”治理智慧与推进之道
8
作者 刘斯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141,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统领下的中国之治,蕴含着以全面而协同的发展格局统合多重价值目标的“和而不同”之治理意蕴。就组织治理而言,“和而不同”的治理智慧体现为积极且正向的“和”之目标的达成,以及对多元诉求和创新导向下“不同”情境的尊... 中国式现代化统领下的中国之治,蕴含着以全面而协同的发展格局统合多重价值目标的“和而不同”之治理意蕴。就组织治理而言,“和而不同”的治理智慧体现为积极且正向的“和”之目标的达成,以及对多元诉求和创新导向下“不同”情境的尊重与保持。这要求领导者在统筹全局时,通过引导、示范、管控,强化秩序构建和维护能力,完成对多元主体的统一指挥、统一管理。与此同时,领导者威信效力的构筑又不可完全依仗于刚性权力,以“和”为目的的诉求融合、思想沟通、立场转换不可或缺。领导者需通过对“不同”情境的正向、有效维系,引领组织成员对共同价值的认可与遵循,在多元并行共存的基础上延伸出能动性的配合与调节,从而实现群体力量聚合向上和高效拓展。“和而不同”治理智慧的推进之道应始于“不同”,终于“不同”;精于秩序,专于“求同”,在秩序和活力的兼顾与维系、控制与自主间的动态平衡中使权力真正成为原则、边界的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型组织 融合 领导者 管理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反腐自清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9
作者 姚永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129,共7页
腐败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消极社会现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新时期,要理性看待中国社会滋生腐败的现象与程度,做到既不回避,也不夸大,科学分析产生腐败的根源和机制;客观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腐自清... 腐败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消极社会现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新时期,要理性看待中国社会滋生腐败的现象与程度,做到既不回避,也不夸大,科学分析产生腐败的根源和机制;客观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腐自清的理论与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反腐自清的实践对于党实现长期执政并领导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自清 自觉 倒逼 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