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五育融合”与中国式通识教育的构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吕红梅
金峰
-
机构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扬州大学商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79,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地方本科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21JYB015)。
-
文摘
按照全面发展指向、内容和根本遵循,“五育融合”既是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路径。通识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理想目标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与全面发展在理论上的这一同构性,成为我们思考通识教育与“五育融合”相互关系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与“五育融合”之间还处于“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状态,在“五育融合”视角下构建中国式通识教育势在必行。以“五育融合”构建中国式通识教育,既需要从传统、现实与未来三个语境来把握其内涵特征,注重从通识教育“纵”“横”两个维度协同推进,还需要围绕通识教育的理念、内容、模式及路径,探究其具体实现方式。
-
关键词
全面发展
五育融合
中国式通识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
-
Keyword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Five Domains of Education
Chinese-style gener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反思与重构:新时代中国式通识教育探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吕红梅
-
机构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75,共7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江苏样本之行动研究”(2021SJZDA045)。
-
文摘
中国的通识教育虽然发展较快,但无论是观念形态还是实践操作,都亟待摆脱专业教育的“遮蔽”,并构建起“中国式通识教育”体系。中国式通识教育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汲取西方文明智慧的通识教育。中国式通识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应体现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面向中国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彰显中华文化认同的特质,因此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教育方式以及教学流程等诸多方面亟待“改弦易辙”。从中国通识教育总体态势、创新人才需求大势、世界高等教育必然趋势、百年不遇基本形势而言,推进中国式通识教育“势”在必行。高等教育教学要以通识教育改革为契机,调整或优化现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贯通性”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中国式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
Keywords
general education
Chinese-style gene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