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抗粗缩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薛林 张丹 +3 位作者 徐亮 金萌萌 彭长俊 徐辰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3-2129,共7页
玉米粗缩病是近十年来危害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挖掘抗粗缩病玉米种质,进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粗缩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选用184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包括111份普通玉米和73份糯玉米)于2009—2010年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江苏... 玉米粗缩病是近十年来危害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挖掘抗粗缩病玉米种质,进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粗缩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选用184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包括111份普通玉米和73份糯玉米)于2009—2010年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田间自然鉴定;同时利用117对SSR引物对供试的玉米自交系进行多态性检测,按UPGMA方法,利用Powermarker 3.0软件对184份自交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出2份高抗(T877和YJ7)、6份抗病普通自交系和2份糯玉米抗性种质。基于644个SSR多态性位点,结合系谱资料和育种实践,将184份自交系划为9个杂种优势亚群。自交系4S及其衍生系(第VI亚群)和来源于美国杂交种78599的玉米自交系(第VIII亚群)为玉米抗粗缩病育种的重要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粗缩病 抗性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耐盐种质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郝德荣 程玉静 +3 位作者 徐辰武 冒宇翔 彭长俊 薛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3-1160,共8页
采用盆栽法评价了157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盐性,并利用115对SSR标记解析了耐盐自交系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T5V、N1026、农大1145及4S等10份玉米自交系为高耐盐玉米种质;处理后10 d株高、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及... 采用盆栽法评价了157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盐性,并利用115对SSR标记解析了耐盐自交系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T5V、N1026、农大1145及4S等10份玉米自交系为高耐盐玉米种质;处理后10 d株高、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及存活率可作为玉米苗期耐盐鉴定的重要指标;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系谱资料,将157份自交系划为6个类群,其中具有通系5血缘(类群Ⅰ)、泰国糯玉米种质血缘(类群Ⅲ)及旅大红骨、黄早四等血缘(类群Ⅵ)的自交系耐盐性较强,是开展玉米耐盐育种的重要种质类群。本研究筛选到的耐盐种质将为玉米耐盐遗传机制研究、玉米种质遗传改良及耐盐分子育种提供优异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盐性 评价 SSR标记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江苏沿江地区糯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丽君 张丹 +2 位作者 薛林 李建 徐辰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3-729,共7页
为研究江苏沿江地区糯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以及江苏省糯玉米的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利用93对SSR标记研究55份糯玉米自交系和30份糯玉米单交种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UPGMA方法对所有自交系材料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在自交系... 为研究江苏沿江地区糯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以及江苏省糯玉米的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利用93对SSR标记研究55份糯玉米自交系和30份糯玉米单交种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UPGMA方法对所有自交系材料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在自交系中筛选出88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350个差异片断,每对引物检测出2~9个差异片段,平均为3.98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值在0.137与0.832之间,平均为0.520。在单交种中筛选出87对多态性好的引物,扩增出311个差异片断,每对引物可检测出2~9个差异片断,平均3.57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值在0.064与0.839之间,平均为0.475。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供试自交系分为4类,划分结果基本符合品系的来源情况,江苏沿江地区糯玉米种质资源主要由通系5群、衡白522群以及突变体材料组成,多样性较为丰富,可为糯玉米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单交种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单交种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林 刘丽君 +2 位作者 李健 张丹 徐辰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3,共6页
淀粉品质常用淀粉黏度性状度量,对当前主要糯玉米单交种开展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有助于了解糯玉米品种淀粉的特征,改良糯玉米品质以及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选用30个糯玉米单交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淀粉黏度性... 淀粉品质常用淀粉黏度性状度量,对当前主要糯玉米单交种开展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有助于了解糯玉米品种淀粉的特征,改良糯玉米品质以及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选用30个糯玉米单交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淀粉黏度性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糯玉米单交种的7个黏度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说明供试单交种间淀粉黏度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3个性状两两之间,糊化温度与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强;崩解值和回复值2个性状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之间也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崩解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回复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则相关不显著。30个单交种根据淀粉黏度性状可聚为2类,2类单交种数分别为22个和8个;各类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在黏度值的大小上,第Ⅰ类单交种黏度较大,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小,第Ⅱ类单交种黏度较小,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大。因此,本研究明确了各个单交种淀粉黏度性状参数,有利于推广和利用糯玉米品种,同时可避免因盲目使用不同糊化特性的糯玉米品种进行淀粉深加工而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利于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单交种 淀粉RVA黏度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ABC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清松 张丹 +1 位作者 徐亮 徐辰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ABC1(Activity of bc1 complex)家族属于蛋白质激酶家族,其成员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已有研究表明,几个植物ABC1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为了解ABC1基因在水稻中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在水稻和拟南芥上鉴定出15... ABC1(Activity of bc1 complex)家族属于蛋白质激酶家族,其成员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已有研究表明,几个植物ABC1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为了解ABC1基因在水稻中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在水稻和拟南芥上鉴定出15个和17个ABC1基因,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分化,其基本特征已经形成;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后,该家族在水稻和拟南芥中均以物种特异的方式进行了扩增。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分析显示多数直系同源基因之间外显子大小接近,而内含子差别较大,水稻含有更多大的内含子;内含子获得是近期伴随水稻ABC1家族进化的重要事件。多序列比对显示,ABC1结构域具有1个保守的氨基酸片段和4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在线亚细胞定位预测9个水稻ABC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上。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水稻ABC1基因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并且受多种非生物胁迫因素包括H2O2、脱落酸、低温、干旱、黑暗和高盐的调控。说明水稻ABC1家族不仅在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还与水稻特定的生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BC1基因 进化分析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基因功能 基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ABCB转运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杏 邱杰 +1 位作者 徐扬 徐辰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系统鉴定了水稻和拟南芥中27个和29个ABC家族B亚族(ABCB)基因,发现其外显子数目、编码蛋白质的长度和分子量在两种植物中均存在较大变异,而等电点分布的变化较小。系统发育分析把该亚族蛋白分为4个亚组,说明其功能可能已经发生了分化;... 系统鉴定了水稻和拟南芥中27个和29个ABC家族B亚族(ABCB)基因,发现其外显子数目、编码蛋白质的长度和分子量在两种植物中均存在较大变异,而等电点分布的变化较小。系统发育分析把该亚族蛋白分为4个亚组,说明其功能可能已经发生了分化;在水稻和拟南芥中各鉴定了6对和9对旁系同源基因,说明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后,该亚族在水稻和拟南芥中均以物种特异的方式进行了扩张。片段复制和串联重复是水稻ABC家族扩张的主要机制。多序列比对显示,核苷酸结合域(NBD)的Walker A、Walker B和ABC域基序均高度保守,而Q环和H环的保守性略差;跨膜结构域(TMD)在不同蛋白之间和同一蛋白内没有明显的保守性。表达模式分析表明,水稻ABCB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不同基因的表达特征已经发生分化。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显示多数水稻ABCB基因受到至少一种非生物胁迫因素的调控。旁系同源基因Ka/Ks分析表明,净化选择在水稻ABCB基因复制后功能的保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BC转运蛋白 进化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