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传统乳制品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多菌株发酵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小红 杨振泉 +3 位作者 顾瑞霞 张宜凤 王慧晶 张在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4,共5页
从新疆地区采集的46份传统乳制品中分离获得的612株乳酸菌,根据菌株来源、培养条件,形态特征、凝乳状态和产酸特性,选择其中20株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酸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中3株为链球菌,4株为乳球菌,13株为乳杆菌... 从新疆地区采集的46份传统乳制品中分离获得的612株乳酸菌,根据菌株来源、培养条件,形态特征、凝乳状态和产酸特性,选择其中20株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酸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中3株为链球菌,4株为乳球菌,13株为乳杆菌,平均发酵产酸速率在8.11~12.43°T/h,不同菌株在酸乳冷藏期间表现出不同的后酸化活性,冷藏15d滴定酸度提高了6.3%~55.7%。不同菌株凝乳时黏度在272~1085cp,多数菌株发酵乳在冷藏期间黏度呈上升趋势,球菌的产黏能力普遍低于杆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发酵乳中丁二酮在3.51~68.74mg/L,乙醛在3.51~68.74mg/L,丙酮在0.87-48.35mg/L,乙酸乙酯在0~103.68mg/L,异戊醇都未检出。经过混合菌株发酵生产酸乳比较,发现以S.thermophilus X1、S.thermophilus X5、L.plantarum Y5和L.delbrueckii bulgaricus subsp.Y10按1:1:1:1比例组合作为发酵剂,生产的酸乳组织状态较好、风味独特、后酸化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乳制品 乳酸菌 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乳微生物特性对ESL牛乳货架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启明 印佰星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19,共3页
研究了ESL乳生产过程中对原料乳质量的要求。结果表明,ESL乳的生产中,在保证原料乳细菌总数≤5×105mL-1时,原料乳中的芽孢数应控制在≤5×103mL-1,同时,应选取低温菌数量和体细胞数量都较低的原料乳。
关键词 原料乳 微生物 E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胞外多糖产生特性的乳酸菌菌种对酸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顾瑞霞 刘爱萍 骆承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11,共4页
不同EPS产生量的两种乳酸菌,用于酸乳的生产,在4种不同菌株组合形式的发酵乳中,球、杆菌比例和乳糖消耗基本一致,但是在粘度、EPS产生、EPS的单糖组成、对乳清析出的影响,以及感官等方面,均有区别。实验结果表明,在酸乳生产中,以产EPS... 不同EPS产生量的两种乳酸菌,用于酸乳的生产,在4种不同菌株组合形式的发酵乳中,球、杆菌比例和乳糖消耗基本一致,但是在粘度、EPS产生、EPS的单糖组成、对乳清析出的影响,以及感官等方面,均有区别。实验结果表明,在酸乳生产中,以产EPS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不产EPS的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组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酸奶 EPS产量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乳酸菌热致死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宜凤 汪家琦 +4 位作者 顾瑞霞 李启明 杨振泉 朱小红 王慧晶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5,共4页
测定了从云南传统乳制品乳扇中筛选的2种6株耐热乳酸菌在60℃和65℃热处理条件下的菌株存活情况。发现E.faeciumgrx28的耐热能力最强,D60为6.45min,D65为1.32 min与其他菌株有显著差异。分别基于Linear,Weibull和Log-logistic动力学模型... 测定了从云南传统乳制品乳扇中筛选的2种6株耐热乳酸菌在60℃和65℃热处理条件下的菌株存活情况。发现E.faeciumgrx28的耐热能力最强,D60为6.45min,D65为1.32 min与其他菌株有显著差异。分别基于Linear,Weibull和Log-logistic动力学模型,对各耐热乳酸菌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活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使用1stopt1.0软件进行数据的曲线拟合及相关系数的分析,确定在60℃的热处理条件下,Weibull模型更适合描述菌株的残活量,而在65℃的热处理条件下,Logistic模型与菌株的存活曲线更为接近,得到各菌株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乳酸菌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乳酸菌的死亡变化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耐热特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牛初乳对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小平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2,21,共4页
研究了益生菌发酵牛初乳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初乳经益生菌发酵,导致初乳pH值降低,初乳IgG活性也相应降低,在pH值为4.6时,IgG活性仅为初乳的25%。不同益生菌发酵初乳在不同pH值对大肠杆菌及幽门螺旋杆... 研究了益生菌发酵牛初乳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初乳经益生菌发酵,导致初乳pH值降低,初乳IgG活性也相应降低,在pH值为4.6时,IgG活性仅为初乳的25%。不同益生菌发酵初乳在不同pH值对大肠杆菌及幽门螺旋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嗜酸乳杆菌发酵初乳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最高达83.2%,对幽门螺旋杆菌抑菌圈直径最大达17.2mm,达到高度敏感,分别较初乳的抑制作用提高47.52%和52.21%。不同益生菌发酵初乳的抑菌作用依次为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混合乳酸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益生菌 发酵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去除牛初乳中酪蛋白提高IgG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小平 顾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66,共3页
利用乳酸菌发酵牛初乳从而降低pH达到酪蛋白等电点,通过离心去除酪蛋白,提高免疫球蛋白G(JgG)含量。结果表明,发酵法去除酪蛋白的最适pH为4.65,离心条件为1500×g,30min;随着pH的下降,酪蛋白被去除.初乳中的IgG含量上升,pH由4.70降... 利用乳酸菌发酵牛初乳从而降低pH达到酪蛋白等电点,通过离心去除酪蛋白,提高免疫球蛋白G(JgG)含量。结果表明,发酵法去除酪蛋白的最适pH为4.65,离心条件为1500×g,30min;随着pH的下降,酪蛋白被去除.初乳中的IgG含量上升,pH由4.70降低到4.65时,IgG含量有显著性变化(P<0.01)。2-7d原料初乳中IgG含量平均为20.09mg/g,经发酵后乳清IgG含量提高约1.5倍,平均达到52.0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发酵 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老人体内分离的鼠李糖乳杆菌RAPD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顾瑞霞 蔡敬敬 +2 位作者 王琴 杨振泉 任远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采用CTAB改良法提取11株鼠李糖乳杆菌的基因组DNA,对其完整性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优化的RAPD反应体系为:模板50ng,Taq酶2U,dNTPs 3.25mmol/L,随机引物5mmol/L,10×PCR缓冲液2.5μl,Mg2+7.5mmol/L,反应总体积为25... 采用CTAB改良法提取11株鼠李糖乳杆菌的基因组DNA,对其完整性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优化的RAPD反应体系为:模板50ng,Taq酶2U,dNTPs 3.25mmol/L,随机引物5mmol/L,10×PCR缓冲液2.5μl,Mg2+7.5mmol/L,反应总体积为25μl;PCR扩增参数:93℃2min,36℃1min,72℃2min1次循环;93℃1min,36℃1min,72℃2min,40次循环;93℃1min,36℃1min,72℃10min1次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RAPD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ACEI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健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共5页
通过测定牛乳蛋白酶解液的ACE抑制活性,确定了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产生ACE抑制肽(ACEI)的工具酶及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胰蛋白酶,蛋白酶A,蛋白酶M,肽酶R四种酶中,蛋白酶A为酶解牛乳蛋白制备ACEI的工具酶;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 通过测定牛乳蛋白酶解液的ACE抑制活性,确定了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产生ACE抑制肽(ACEI)的工具酶及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胰蛋白酶,蛋白酶A,蛋白酶M,肽酶R四种酶中,蛋白酶A为酶解牛乳蛋白制备ACEI的工具酶;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为7.0,酶用量为3%,底物浓度为5%,酶解时间10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液IC50为0.8987g/L;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酶解液经柱层析分离,在2个较大洗脱峰处得到的ACEI活性较高,其抑制活性分别为84.98%和85.3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40u和439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蛋白 酶解 蛋白酶A ACE抑制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短双歧杆菌GRX031益生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顾瑞霞 赵永 +2 位作者 杨振泉 李正华 陈顺利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共4页
对一株分离自新疆长寿老人肠道的短双歧杆菌B.breve GRX031进行了酸和胆汁酸盐耐受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抑制实验,体外细胞黏附试验以及体内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B.breve GRX031能在pH值为2.0,质量分数为0.3%胆汁... 对一株分离自新疆长寿老人肠道的短双歧杆菌B.breve GRX031进行了酸和胆汁酸盐耐受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抑制实验,体外细胞黏附试验以及体内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B.breve GRX031能在pH值为2.0,质量分数为0.3%胆汁酸盐中持续存活5 h,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6 mm和13.2 mm(平均值,n=6),对Caco-2细胞平均黏附数为9.2±2.21细菌/细胞,利用不同浓度的B.breve GRX031细菌悬液喂服小鼠8 d后,所有剂量组小鼠的血清SOD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4×107(每克体重每天)剂量组小鼠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预示B.breve GRX031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状糊精法去除稀奶油中胆固醇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春 耿倩 +3 位作者 孙健 陈燕 生庆海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对稀奶油中胆固醇去除率和β-环状糊精残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奶油经20MPa均质后,添加质量分数为8.5%的β-环状糊精,30℃混合10min,4℃静置30min,4000r·min-1离心10min处理后,胆固醇去除率能够达到84.21%,β... 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对稀奶油中胆固醇去除率和β-环状糊精残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奶油经20MPa均质后,添加质量分数为8.5%的β-环状糊精,30℃混合10min,4℃静置30min,4000r·min-1离心10min处理后,胆固醇去除率能够达到84.21%,β-环状糊精残留率为1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奶油 胆固醇 Β-环状糊精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乳品企业学生饮用奶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11
作者 王锦荣 臧胜兵 +2 位作者 印伯星 吕福浩 张海霞 《中国乳业》 2010年第1期35-35,共1页
江苏是我国中小乳品企业推广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比较成功的省份。为积极推进中小乳品企业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提高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学生饮用奶的质量安全,扩大学生饮用奶计划的社会影响,现将... 江苏是我国中小乳品企业推广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比较成功的省份。为积极推进中小乳品企业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提高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学生饮用奶的质量安全,扩大学生饮用奶计划的社会影响,现将笔者多年从事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和市场销售等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江苏省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在原料奶生产、加工和配送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对中小乳品企业控制学生饮用奶质量安全的实用技术作如下综述,供业内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饮用奶计划 中小乳品企业 安全控制技术 质量安全 质量控制技术 生产技术 生产企业 乳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扇加工工艺对凝团相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吕贞龙 张宜凤 +2 位作者 欧邦伟 汪家琦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24,34,共4页
研究了乳扇加工工艺对凝团相关特性的影响。根据获得的TPA试验数据,确定乳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在72℃(15~20 s)条件下杀菌原料乳,冷却至60℃,加入酸浆,控制点浆凝乳pH值为4.6,搓揉成团,同时用pH值为4.6的酸浆洗涤,在65℃温度下,洗涤4 m... 研究了乳扇加工工艺对凝团相关特性的影响。根据获得的TPA试验数据,确定乳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在72℃(15~20 s)条件下杀菌原料乳,冷却至60℃,加入酸浆,控制点浆凝乳pH值为4.6,搓揉成团,同时用pH值为4.6的酸浆洗涤,在65℃温度下,洗涤4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乳扇的校正出品率达6.46%,总蛋白利用率为72.61%,脂肪利用率为7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扇 凝团 加工工艺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冰淇淋的开发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小红 顾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9-202,205,共5页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中,冰淇淋成为继饮料、方便面后发展最为迅猛的产品之一。如何将冰淇淋的嗜好性与产品的营养和功能特性进行有机结合,是冰淇淋产品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冰淇淋发展简史与近年市场状况,益生茵的种类和作用,益生...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中,冰淇淋成为继饮料、方便面后发展最为迅猛的产品之一。如何将冰淇淋的嗜好性与产品的营养和功能特性进行有机结合,是冰淇淋产品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冰淇淋发展简史与近年市场状况,益生茵的种类和作用,益生菌冰淇淋的优势、研究与开发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冰淇淋 益生菌冰淇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及其组合发酵乳的产香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琴 朱小红 +1 位作者 任远庆 顾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6,共4页
研究了12株乳酸菌及其不同组合菌株发酵乳在冷藏0、12、24、48h时的乙醛、丙酮、丁二酮、乙酸乙酯和异戊醇五种风味物质含量成分变化,并探讨了挥发性组分含量与感官评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lactis La-5-4、MY-9008,L.delbrueckii... 研究了12株乳酸菌及其不同组合菌株发酵乳在冷藏0、12、24、48h时的乙醛、丙酮、丁二酮、乙酸乙酯和异戊醇五种风味物质含量成分变化,并探讨了挥发性组分含量与感官评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lactis La-5-4、MY-9008,L.delbrueckii XC-2,L.brevis11-gan,L.plantarum BB-46和混合发酵剂H3,H7,H15发酵乳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单菌株组合后发酵乳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原菌株平均水平。发酵乳凝乳后在冷藏过程中丁二酮含量在12h时最高,而乙醛、丙酮、乙酸乙酯的产量在24h达到最高,但是,不同菌株之间有所差异,其中,L.plantarum BB-46的产香特征为凝乳时香气成分含量最高,随贮藏时间的延长,24h时降至凝乳时的20%左右,在48h后又回升到凝乳时的50%左右。感官评定与风味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感官评定结果受四种风味物质含量影响,关系依次为丁二酮〉乙醛〉丙酮〉乙酸乙酯,且乙醛与丁二酮的比例为0.30-0.35之间,乙醛含量不大于25mg/kg时,酸乳的感官风味和乙醛、丁二酮含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产香特性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醛-硫酸比色法测定稀奶油中胆固醇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耿倩 生庆海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7-38,共2页
为建立稀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邻苯二甲醛-硫酸比色法测定稀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结果表明,胆固醇在553nm处有最大吸收峰,线性范围在1.00~1.73mg/g,平均回收率为95.07%(n=3,RSD=4.33%)。该方法快速准确,方法稳定,重复性好。
关键词 稀奶油 胆固醇 邻苯二甲醛-硫酸比色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发酵乳ACEI活性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振泉 卞海榕 +2 位作者 顾瑞霞 汪家琦 李启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测定了6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6株嗜热链球菌、6株鼠李糖乳杆菌、4株双歧杆菌和天然发酵剂Kefir发酵产物的ACEI活性。结果显示,发酵产物的ACEI活性呈现种属和菌株差异性,发酵和贮藏条件对ACEI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菌株发酵结束后经冷... 测定了6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6株嗜热链球菌、6株鼠李糖乳杆菌、4株双歧杆菌和天然发酵剂Kefir发酵产物的ACEI活性。结果显示,发酵产物的ACEI活性呈现种属和菌株差异性,发酵和贮藏条件对ACEI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菌株发酵结束后经冷藏,ACEI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9菌株在发酵6h时的ACEI活性为60%,发酵产物在冷藏24h和48h后,ACEI活性分别为55.72%和49.64%。嗜热链球菌Stnh16菌株发酵6h时的ACEI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嗜热链球菌菌株,为52.73%,冷藏24h和48h后,ACEI活性分别为48.82%和42.58%。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18h时的ACEI活性最高,其中F菌株为83.19%,R26为72.72%,LV108菌株为69.44%,但是冷藏24h和48h后,ACEI活性LV108菌株显著高于其他菌株,ACEI活性分别为66.19%和62.91%,显示其适宜用作生产降血压益生菌发酵乳的发酵剂。双歧杆菌不同菌株中,H4在发酵24h时ACEI活性最高,为46.55%。Kefir在发酵24h时,其ACEI活性最弱,仅为15.23%。该研究为筛选降血压益生菌发酵乳的发酵剂及发酵乳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乳 ACEI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巴氏杀菌乳的科学依据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瑞霞 卞海榕 《中国乳业》 2007年第6期30-30,32,34,共3页
从营养、环境保护、能量消耗、产品的安全性、天然性和价格等方面阐述了生产巴氏杀菌乳的科学依据,并倡导人们生产和消费巴氏杀菌乳。
关键词 巴氏杀菌乳 超高温灭菌乳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生鲜牛乳贮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锦荣 吕贞龙 +3 位作者 陈国宏 杨仁琴 吴海燕 张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391-18394,共4页
[目的]寻找提高生鲜牛乳贮存效果的途径。[方法]比较不同贮存温度下添加乳酸链球菌素与激活LP成分的生鲜牛乳保质期。[结果]生鲜牛乳中添加乳酸链球菌素或激活LP成分,均可抑制酸度的升高和杂菌总数的增加;激活LP成分对生鲜牛乳中大肠杆... [目的]寻找提高生鲜牛乳贮存效果的途径。[方法]比较不同贮存温度下添加乳酸链球菌素与激活LP成分的生鲜牛乳保质期。[结果]生鲜牛乳中添加乳酸链球菌素或激活LP成分,均可抑制酸度的升高和杂菌总数的增加;激活LP成分对生鲜牛乳中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乳酸链球菌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添加乳酸链球菌素或激活LP成分后,不影响生鲜牛乳的密度、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冷藏温度对生鲜牛乳的保存时间和质量等级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同的贮存温度下,生鲜牛乳中添加激活LP成分与添加乳酸链球菌素相比,前者对贮存效果的提高没有后者持久,但作用却比后者迅速和明显,且投入的单位成本比后者低很多。[结论]添加乳酸链球菌素与激活LP成分均可有效提高生鲜牛乳的贮存效果,但生产实践中,应用激活LPS法比添加乳酸链球菌素法,更具有现实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牛乳 乳酸链球菌素 激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 贮存温度 贮存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菌特性的L.crispatus GRX023分离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19
作者 赵永 李正华 +2 位作者 陈顺利 杨振泉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共3页
从新疆健康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的乳酸菌中,获得一株乳杆菌,该乳酸菌在pH值为1.5条件下培养9 h活菌数为3.93×104 mL-1,在质量分数为0.4%胆汁盐条件下培养9 h活菌数为6.99×107 mL-1,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及幽门螺旋... 从新疆健康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的乳酸菌中,获得一株乳杆菌,该乳酸菌在pH值为1.5条件下培养9 h活菌数为3.93×104 mL-1,在质量分数为0.4%胆汁盐条件下培养9 h活菌数为6.99×107 mL-1,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及幽门螺旋杆菌抑制圈直径分别为(22.3±1.6)mm,(20.6±1.7)mm,(14.2±1.6)mm。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16sRNA鉴定,确定99.9%为卷曲乳杆菌(L.crispatus),同时分析了系统发育关系,与L.crispatusX98052和L.acidophilusX61138同源性分别为99%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乳杆菌 分离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