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C-MSC移植对CIA大鼠免疫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顾健 林传明 +10 位作者 顾蔚 蔡心珍 李邹 任敏敏 孙幸 倪军 沈连军 吴蔚 何斌 孙梅 张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6-17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移植对CIA(collagen typeⅡ-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h17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UC-MSC移植对CI... 本研究旨在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移植对CIA(collagen typeⅡ-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h17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UC-MSC移植对CIA大鼠免疫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大鼠分为3组:CIA组(模型组),UC-MSC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经尾静脉给CIA大鼠注射UC-MSC,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大鼠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及中性粒细胞表面NCD11b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大鼠血清白介素-17(IL-17)水平。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N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CD4+CD25+细胞比例则显著降低(P<0.05),UC-MSC治疗组大鼠NCD11b及IL-17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CD4+CD25+Treg比例升高(P<0.05);至第5周UC-MSC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接近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UC-MSC可上调CIA大鼠外周血Treg比例,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及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减轻机体免疫性炎症反应,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诱导机体免疫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CIA大鼠 TREG细胞 IL-17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bcr-abl基因片段的可移植小鼠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2
作者 姜扬文 钱莉 +3 位作者 刘伟 蒋桂花 龚卫娟 季明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449-453,F0002,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的、可移植的小鼠肿瘤细胞系,解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疫苗研究的瓶颈问题。方法从重组克隆载体pGEMbcr-abl中酶切出bcr-abl融合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进反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脂质体介导重组反转录病毒...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的、可移植的小鼠肿瘤细胞系,解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疫苗研究的瓶颈问题。方法从重组克隆载体pGEMbcr-abl中酶切出bcr-abl融合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进反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脂质体介导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pLXSNbcr-abl转染包装细胞PT67,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产病毒的包装细胞。收集病毒感染NIH/3T3细胞,加G418筛选后进行反转录病毒滴度测定,计算病毒效价为2×107CFU/mL。收集病毒上清感染SP2/0细胞(H-2d),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SP2/0细胞株。然后用SP2/0/bcr-abl细胞攻击同品系BALB/c小鼠,观察SP2/0/bcr-abl移植瘤生长的情况。结果经特异性PCR扩增和RT-PCR反应扩增,从基因组整合和基因表达水平证实获得了能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鼠SP2/0细胞系。SP2/0/bcr-abl细胞能够在同品系小鼠体内形成移植肿瘤。结论该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小鼠肿瘤细胞系将作为研究bcr-abl基因疫苗的有效实验工具,为检验bcr-abl基因疫苗激发的小鼠CTL应答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融合基因 ber-abl 肿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那度胺对血友病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冶凡 林振洋 +5 位作者 张飞旭 周新月 吴侠 肖啸 孙君江 华宝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49-1556,共8页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FLS)增殖的影响以及对A型血友病小鼠血友病性关节炎(HA)的治疗效果。方法:以HFLS为模型细胞,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柠檬酸铁和TNF-α重组蛋白,体外模拟炎性环境,加入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通过CCK-8、E...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FLS)增殖的影响以及对A型血友病小鼠血友病性关节炎(HA)的治疗效果。方法:以HFLS为模型细胞,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柠檬酸铁和TNF-α重组蛋白,体外模拟炎性环境,加入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通过CCK-8、ELISA、RT-q PCR、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HFLS的增殖能力、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和细胞凋亡等功能的变化;构建小鼠HA模型,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0.1、0.3和1.0 g/kg)的来那度胺,在给药后d 14收集样本,通过RT-q PCR检测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小鼠关节中滑膜增厚、新生血管形成等情况。结果:在体外,与未加药物的对照组相比,来那度胺0.001、0.01、0.1、1、10μmol/L均能够显著抑制HFLS的增殖活力(P<0.05),以浓度为0.01μmol/L时作用最显著(P<0.001)。与对照组相比,来那度胺能够显著抑制HFLS细胞TNF-α、IL-1β、IL-6和IFN-γ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来那度胺能够促进HFLS细胞的凋亡水平(P<0.05)。RT-q PCR结果表明来那度胺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关节组织中TNF-α、IL-1β、IL-6、MCP-1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组织学病理检测结果表明,来那度胺能够明显降低HA小鼠的关节滑膜厚度,减少新生血管生成,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r=-0.9129),以剂量为1 g/kg时保护作用最明显。结论:在体外,来那度胺能够有效抑制HFLS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抑制其炎性因子的表达;在体内,能够缓解小鼠关节内炎症发展,显著降低小鼠关节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为来那度胺将来应用于HA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血友病性关节炎 人滑膜成纤维细胞 炎性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V介导的TNFR关节内基因治疗对血友病性关节病预防和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振洋 王冶凡 +6 位作者 张飞旭 周新月 宗晓莹 吴侠 华宝来 肖啸 孙君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1-640,共10页
血友病性关节病(HA)的发病机制与关节内炎性细胞因子过表达有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最重要的炎性因子之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作为TNFα的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TNFα结合拮抗TNFα炎性效应。为探讨关节腔内持续表达sTNFR... 血友病性关节病(HA)的发病机制与关节内炎性细胞因子过表达有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最重要的炎性因子之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作为TNFα的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TNFα结合拮抗TNFα炎性效应。为探讨关节腔内持续表达sTNFR对HA关节的保护作用,将表达TNFR的质粒(pAAV-TNFR:Fc)包装为rAAV5-TNFR:Fc载体,注射到血友病小鼠膝关节内。结果显示炎症持续42 d后,关节内仍能表达TNFR:Fc,两个给药组中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不同程度地下降,关节病变均显著减轻,表明该关节内基因治疗对血友病性关节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性关节病 STNFR 腺相关病毒(AAV) 关节内注射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