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化同种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顾晓 杨进 +1 位作者 赵鸿 周广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将外源蛋白FasL修饰的供者胰岛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观察其治疗1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采用ProtExTM技术将嵌合蛋白SA-FasL修饰于供者小鼠胰岛,流式细胞检测蛋白的表达;以近交系小鼠BALB/c和C57BL/6分别为胰岛移植的供受者,进... 目的将外源蛋白FasL修饰的供者胰岛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观察其治疗1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采用ProtExTM技术将嵌合蛋白SA-FasL修饰于供者小鼠胰岛,流式细胞检测蛋白的表达;以近交系小鼠BALB/c和C57BL/6分别为胰岛移植的供受者,进行同种小鼠胰岛移植,部分受者联合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PM)治疗,从手术当日开始应用RPM(0.2 mg/kg),连续治疗10天。根据移植胰岛的不同及有无联合RPM治疗将受者分为5组:(1)SA-FasL修饰组(FasL组,n=33);(2)SA-FasL修饰+RPM治疗组(FasL-RPM组,n=31);(3)SA修饰组(SA组,n=27);(4)SA修饰+RPM治疗组(SA-RPM组,n=30);(5)未修饰胰岛组(Islet组,n=20)。术后连续3天测定血糖,其后每周测定尿糖3次。若受者尿糖阳性并连续2天血糖≥250 mg/dL为移植排斥反应,尿糖阴性超过100天为移植胰岛长期存活。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素呈绿色,FasL蛋白呈红色表达于胰岛表面,胰岛细胞的平均生物素化效率为(90.8±0.9)%,FasL蛋白平均表达率为(82.6±2.2)%。FasL组中28%受者的移植胰岛获得长期存活,联合应用RPM之后(FasL-RPM组)长期存活率提高到9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A组于术后25天全部受者均发生排斥反应,移植胰岛平均存活时间(mean survival time,MST)为(16±1.5)天,联合应用RPM之后(SA-RPM组)21%受者的移植胰岛获得长期存活,但显著低于FasL-RPM组的存活率(P<0.05)。Islet组于术后22天全部受者均发生排斥反应,移植胰岛MST为(14±1.7)天。结论表达FasL嵌合蛋白的工程化胰岛移植于糖尿病小鼠并联合短程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可能诱导移植胰岛长期存活,对1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FASL 胰岛 移植免疫 糖尿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与bcl-2、bax、PCNA表达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英 王业华 +3 位作者 徐有坤 陈钢 贾筱琴 刘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研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其与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 (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6例前列腺癌 (PCa)、2 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 11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石蜡切片bcl 2、bax... 目的 研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其与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 (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6例前列腺癌 (PCa)、2 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 11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石蜡切片bcl 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指数 (AI)高于BPH和NP(P <0 0 1) ,bcl 2蛋白阳性表达者AI低于阴性者 (P <0 0 1) ,bax蛋白阳性表达者AI高于阴性者 (P <0 0 5 ) ;前列腺癌和BPH的bcl 2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NP(P <0 0 5 ) ,并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 ;NP、BPH和前列腺癌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指数 (PI)明显高于BPH(P <0 0 1) ,BPH细胞PI较NP明显增高 ,但细胞AI却显著下降。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增加在PCa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BPH的形成过程中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增加而细胞凋亡减少 ,其中bcl 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H 细胞凋亡 BCL-2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NP 表达 重要作用 结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通路共刺激对淋巴细胞产生趋化因子RANTES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顾晓 唐孝达 +2 位作者 顾沈阳 周佩军 谭建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CD28通路共刺激对淋巴细胞产生趋化因子RANTES的影响与意义,以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对RANTES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的淋巴细胞,实验分为4组;①抗CK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组;②抗CD28mAb刺激组;③抗CD3... 目的:探讨CD28通路共刺激对淋巴细胞产生趋化因子RANTES的影响与意义,以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对RANTES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的淋巴细胞,实验分为4组;①抗CK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组;②抗CD28mAb刺激组;③抗CD3mAb+抗CD28mAb共刺激组,即CD28共刺激组;④未加任何刺激作为对照组。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PDTC)和CsA以不同终浓度干预CD28共刺激组。采用ELISA 法测定培养上清中RANTES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25和RANTES受体CCR5表达率。结果:培养48h后,CD28共刺激组RANTES产生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PDTC和CsA对CD28共刺激后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均具有抑制作用;CD28共刺激后淋巴细胞CD25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而CCR5表达率显著降低(P<O.O5)。结论:CD28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产生RANTES显著增加。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及其对RANTES的反应均受到CD28共刺激信号调控。核因子(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 PDTC和免疫抑制剂CsA均可抑制淋巴细胞产生RAN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信号通路 趋化因子 CD28通路共刺激 趋化因子R-AN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L嵌合蛋白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晓 杨进 赵鸿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FasL嵌合蛋白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输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ProtExTM外源蛋白修饰技术,以FasL嵌合蛋白修饰供者WF大鼠的脾脏细胞,于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多次输注给受者ACI大鼠,按注射细胞的不同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3... 目的探讨FasL嵌合蛋白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输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ProtExTM外源蛋白修饰技术,以FasL嵌合蛋白修饰供者WF大鼠的脾脏细胞,于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多次输注给受者ACI大鼠,按注射细胞的不同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1)SA-FasL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组(SA-FasL组,n=23);(2)链霉亲和素蛋白(streptavidine,SA)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组(SA组,n=20);(3)未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对照组(Spl组,n=8)。围手术期未作任何治疗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0)。进行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将第三方F344大鼠心脏移植给耐受大鼠,观察排斥反应。检测受者体内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并将其选出用于进行过继免疫研究。结果SA-FasL组移植心脏长期存活率为70%,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与对第三方心脏的排斥反应表明已建立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耐受大鼠体内Treg细胞明显增多(P<0.05),输注这群细胞能够过继免疫耐受。结论FasL嵌合蛋白修饰的供者脾脏细胞输注能够诱导供者特异的免疫耐受,Treg细胞在免疫耐受状态的建立与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L 凋亡 移植 嵌合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业华 姜英 +3 位作者 顾沈阳 俞俊杰 张清莉 杨树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er),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er→Wister)。采用逆转...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异基因移植组(SD→Wister),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er→Wiste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肾和PBL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并以同基因肾移植为对照。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5、7、9、11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RT-PCR结果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天,即急性排斥早期均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基因mRNA,4天后表达明显增强,并贯穿整个排斥反应全过程,而同基因对照组术后11天内均不表达两基因。外周血和肾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mRNA的表达水平平均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3 ̄5天开始明显上升,其变化趋势早于血清肌酐。结论:穿孔素、颗粒酶B是一种有价值的AR标志物。定量RT-PCR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mRNA表达可以较敏感预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这一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和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穿孔素 颗粒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p53、bcl-2、bax基因表达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业华 姜英 +1 位作者 顾沈阳 杜拥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4-567,F003,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6例前列腺癌(Pca)和11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石蜡切片p53、bcl鄄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6例前列腺癌(Pca)和11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石蜡切片p53、bcl鄄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指数较NP明显增高,且AI/PI比值较正常组织AI/PI低(P<0.01);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P<0.01)。p5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bcl鄄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P<0.05);bax基因表达与凋亡无关,但发现它们的bcl鄄2/bax的比值与凋亡有关。表明高bcl鄄2/bax比值多见于低凋亡组,低bcl鄄2/bax比值多见于高凋亡组。结论: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p53基因与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有关。bcl鄄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bcl鄄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鄄2/bax失平衡,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诊断膀胱憩室肉瘤样癌伴憩室结石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翠蓉 高清清 杨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00-301,共2页
膀胱憩室癌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约占膀胱肿瘤的1%[1]。由于膀胱憩室缺乏肌层,仅有黏膜层和固有层,所以膀胱憩室癌比其他类型的膀胱恶性肿瘤更易发生浸润及远处转移[2-3],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膀胱憩室癌的主要临床... 膀胱憩室癌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约占膀胱肿瘤的1%[1]。由于膀胱憩室缺乏肌层,仅有黏膜层和固有层,所以膀胱憩室癌比其他类型的膀胱恶性肿瘤更易发生浸润及远处转移[2-3],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膀胱憩室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与其他类型的膀胱肿瘤表现相似,患者常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价廉、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结石 憩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排斥反应时RANTES在移植心脏中的表达
8
作者 顾晓 唐孝达 +6 位作者 顾沈阳 杨尚琪 周佩军 徐达 王祥慧 谭建明 宋言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6-438,i0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RANTES基因与蛋白在移植心脏局部表达的意义及环孢素的影响。方法施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移植大鼠分为3组,每组45只,对照组5只:SD大鼠间的移植为同系移植组(A组),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分为未用环孢素干预组(...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RANTES基因与蛋白在移植心脏局部表达的意义及环孢素的影响。方法施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移植大鼠分为3组,每组45只,对照组5只:SD大鼠间的移植为同系移植组(A组),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分为未用环孢素干预组(B组)及环孢素干预组(C组),健康SD大鼠为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RANTES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NTES蛋白的表达。结果RANTESmRNA在A组各时间点和对照组均呈低水平表达,在B组的表达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相关,术后第3天RANTESmRNA表达上调至峰值(3.5±1.27);C组应用环孢素后,RANTESmRNA表达峰值(1.2±0.78)显著低于B组(t=2.18,P<0.05)。RANTES蛋白定位于移植心脏血管内皮细胞与间质单个核浸润细胞。结论RANTES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上调与排斥反应过程中移植物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可能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帮助;抑制RANTES信号通路可能是CsA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又一分子免疫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心脏 RANTES基因 反应时 RT-PCR方法 急性排斥反应 异位心脏移植术 Wistar 免疫组化方法 mRNA表达 血管内皮细胞 免疫抑制作用 反应过程 SD大鼠 表达上调 低水平表达 免疫学机制 环孢素 对照组 心脏局部 同系移植 表达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和抗CD28单抗对淋巴细胞产生RANTES的影响
9
作者 顾晓 唐孝达 +5 位作者 顾沈阳 杨尚琪 周佩军 徐达 王祥慧 谭建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 探讨CD28共刺激通路活化对淋巴细胞产生RANTES的影响与意义,以及免疫抑制剂CsA对RANTES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的淋巴细胞。实验分为4组:抗CD3mAb刺激组,抗CD28mAb刺激组,抗CD3mAb+抗CD28mAb共刺激组(CD28共... 目的 探讨CD28共刺激通路活化对淋巴细胞产生RANTES的影响与意义,以及免疫抑制剂CsA对RANTES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的淋巴细胞。实验分为4组:抗CD3mAb刺激组,抗CD28mAb刺激组,抗CD3mAb+抗CD28mAb共刺激组(CD28共刺激组),未加任何刺激作为对照组。PDTC和CsA以不同终浓度干预CD28共刺激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RANTES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25和CCR5表达率。结果 培养48h后,CD28共刺激组RANTES产生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PDTC和CsA对CD28共刺激后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均具有抑制作用;CD28共刺激后淋巴细胞CD25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而CCR5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D28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产生RNATES显著增加,这一效应受到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及其对RANTES的反应均受到CD28共刺激信号调控。抑制淋巴细胞产生RANTES可能是CsA发挥作用的重要分子免疫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淋巴细胞 RANTES 免疫抑制剂 信号通路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晓 赵鸿 古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备要点以及受者发生死亡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术356例(腹部组)和颈部心脏移植术86例(颈部组)。结果腹部组和颈部组的手术... 目的探讨两种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备要点以及受者发生死亡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术356例(腹部组)和颈部心脏移植术86例(颈部组)。结果腹部组和颈部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98%和90.70%;手术时间分别为(58.1±9.7)min和(63.7±7.2)min;热缺血时间均为0min,冷缺血时间分别为(26.4±6.8)min和(29.3±5.6)min;血管吻合时间分别为(24.3±5.6)min和(27.7±4.2)min,心脏复跳时间为(1.1±0.4)min和(0.8±0.2)min,两组以上各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不尽相同。结论重视两种大鼠异位心移植模型的制备要点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均能使两者达到较高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MCP-1和MIP-2在大鼠肾脏移植后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浩 俞俊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12-2513,251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肾脏移植后血清趋化因子MCP-1和MIP-2浓度变化的意义及环孢素A(CsA)的影响。方法对3组大鼠施行肾脏移植术,即未干预组、CsA组和同系对照组。采用ELLSA方法检测受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和MIP-2的浓度。结... 目的探讨大鼠肾脏移植后血清趋化因子MCP-1和MIP-2浓度变化的意义及环孢素A(CsA)的影响。方法对3组大鼠施行肾脏移植术,即未干预组、CsA组和同系对照组。采用ELLSA方法检测受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和MIP-2的浓度。结果血清MCP-1的浓度在术后6h及急性排斥反应晚期两次达到峰值,应用CsA后第一峰出现延迟,但不影响其峰值浓度(P>0.05),未出现第二峰。各实验组术后6h均出现MIP-2的浓度峰值,仅未干预组术后第9天出现第二峰值且浓度低于前一峰值(P<0.05)。结论MCP-1和MIP-2的峰值反映移植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CsA对MCP-1和MIP-2浓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肾脏移植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同种大鼠心脏移植局部的表达
12
作者 顾晓 唐孝达 +2 位作者 顾沈阳 古涛 赵鸿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CCR5基因与蛋白在移植心脏局部表达的意义及环孢素(CsA)的影响。方法施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移植大鼠分为3组,每组45只,对照组5只:SD大鼠间的移植为同系移植组(A组),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分为未用CsA干预组(...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CCR5基因与蛋白在移植心脏局部表达的意义及环孢素(CsA)的影响。方法施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移植大鼠分为3组,每组45只,对照组5只:SD大鼠间的移植为同系移植组(A组),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分为未用CsA干预组(B组)及CsA干预组(C组),健康SD大鼠为对照组。分别采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R5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CR5 mRNA在A组各时间点和对照组均呈阴性表达,在B组的表达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相关,术后第3天CCR5 mRNA表达上调至峰值(1.4±0.33);C组应用CsA后,CCR5 mRNA表达峰值(0.5±0.29)显著低于B组(t=2.11,P<0.05)。CCR5蛋白定位于移植心脏间质单个核浸润细胞。结论CCR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上调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移植物间质CCR5阳性单个核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可能为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CsA抑制CCR5阳性细胞的浸润及CCR5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心脏 趋化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