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梁长宁 陈小萍 +2 位作者 魏静静 葛亚丽 高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2例,均为安排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依据研究对象接受单次细针腰麻后于仰卧位状态下15 ... 目的探讨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2例,均为安排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依据研究对象接受单次细针腰麻后于仰卧位状态下15 min内血压改变进行分组,参考既往文献低血压定义标准分为血压降低组(H组)和血压正常组(N组)共两组。实施细针腰麻前进行微容量负荷试验,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测量每搏量指数变异度(variation of stroke volume index,ΔSVI)并记录血压及心率等循环数据的基线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腰麻下行骨科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绘制ΔS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ΔSVI的预测价值。结果腰麻后有29例(40.27%)患者发生低血压。与N组相比,仰卧位状态下15 min内发生低血压的H组患者年龄更大,ASAⅢ级、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分析结果显示ΔSVI是老年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ΔSVI在≥0.805%时,预测腰麻后低血压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4%,曲线下面积为0.868。ΔSVI与SBP最大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562,P<0.01)。结论微容量负荷试验是一种有效预测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 微容量负荷试验 蛛网膜下腔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威威 李佳冰 +5 位作者 郭松青 张扬 陈鑫 林舜艳 杨柳青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行心血管手术的ATAAD患者183例,男83例,女100例,年龄≥18岁,BMI 16~30 kg/m^(2),ASAⅣ—Ⅴ级。收集患者一...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3年5月行心血管手术的ATAAD患者183例,男83例,女100例,年龄≥18岁,BMI 16~30 kg/m^(2),ASAⅣ—Ⅴ级。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实验室检查、麻醉用药、术中和术后情况。根据术后7 d内AK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AK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有84例(45.9%)患者发生术后AK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1.055,95%CI 1.010~1.101,P=0.016)、肾氧饱和度降低(OR=0.569,95%CI 0.438~0.739,P<0.001)、红细胞输注量增加(OR=1.917,95%CI 1.231~2.985,P=0.004)、手术时间延长(OR=2.560,95%CI 1.569~4.175,P<0.001)、CPB时间延长(OR=1.004,95%CI 1.001~1.007,P=0.008)和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OR=1.229,95%CI 1.116~1.354,P<0.001)是ATAAD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ATAAD患者术后AKI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AUC为0.939(95%CI 0.905~0.973),当截断值为0.61时,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96.0%,提示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结论年龄增大、肾氧饱和度降低、红细胞输注量增加、手术时间延长、CPB时间延长和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是ATAAD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ATAAD患者术后AK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肾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冯秀梅 毛姗姗 +1 位作者 胡蕊 高巨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进行结直肠切除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进行结直肠切除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SGB,观察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SGB。比较两组患者SGB前5 min(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手术1 h(t_(2))和术毕(t_(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应激反应水平[皮质醇(CORT)、SOD、MDA、IL-6、TNF-α、IL-1β],比较t_(0)、t_(3)、术毕24 h(t_(4))、术后72 h(t5)CD3^(+)T、CD4^(+)T、CD8^(+)T和CD4^(+)T/CD8^(+)T,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RBP、CORT、SOD、MDA、IL-6、TNF-α、IL-1β、CD3^(+)T、CD4^(+)T、CD8^(+)T和CD4^(+)T/CD8^(+)T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和不同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均、术后下床时间更短(P<0.05),术中止疼药用量更少(P<0.05),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48.57%(17/35) vs 25.71%(9/35),P<0.05]。结论:对老年肠切除术患者进行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SGB可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肠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4
作者 董育硕 高巨 +3 位作者 陈宁翊 张婷婷 李琳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关于CLCVP和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手术的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RCTs,患者987例,其中CLCVP组494例,SVV组4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LCVP组比较,SVV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MD=-27.13 ml,95%CI-30.79~-23.47 ml,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OR=0.37,95%CI 0.24~0.56,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MD=-2.82 d,95%CI-3.39~-2.24 d,P<0.05)。结论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脏切除可以优化术中液体管理,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切除术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麻醉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时双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罗超 高巨 +2 位作者 杨柳青 葛亚丽 陈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全麻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患者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胃肠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入室监护后行容量负荷试验,20 min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0 ml。于容...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全麻诱导和正压通气对不同容量状态患者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胃肠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ASAⅠ或Ⅱ级。入室监护后行容量负荷试验,20 min内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0 ml。于容量负荷试验前、后分别测量左心室流出道(LVOT)直径(D)和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VTI),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每搏输出量(SV),并计算ΔSV。根据ΔSV将患者分为两组:容量反应性阳性组(R组,ΔSV≥15%,n=33)和容量反应性阴性组(N组,ΔSV<15%,n=27)。容量负荷试验结束后10 min麻醉诱导前,行第1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随后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肺保护性通气(V_(T)7 ml/kg,PEEP 5 cmH_(2)O,FiO_(2) 60%),待麻醉诱导后10 min血流动力学平稳,行第2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诱导前和诱导后心肌功能参数,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室GLS)和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右心室FWLS),计算各指标诱导前后的相对变化值。结果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两组VTI、左心室GL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FWLS明显降低(P<0.05);三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右心室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右心室MPI)明显升高(P<0.05)。诱导前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左心室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比较,R组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变化值(ΔVTI)、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变化值(左心室ΔGL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变化值(ΔTAPSE)、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变化值(右心室ΔFWLS)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做功指数变化值(左心室ΔMPI)、三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变化值(右心室Δ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变化值(右心室ΔMPI)明显升高(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值(ΔLVEF)、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变化值(左心室Δ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和正压通气会诱发全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在低血容量患者中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正压通气 斑点追踪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复张通气策略对心肺转流下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室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罗超 李威威 +2 位作者 郭松青 陈鑫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0-992,共3页
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麻醉和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诱发的肺不张可能是导致患者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1]。除肺不张本身会增加右心后负荷外,其导致的低氧血症还会诱发肺血管收缩,进而增加右... 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麻醉和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诱发的肺不张可能是导致患者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1]。除肺不张本身会增加右心后负荷外,其导致的低氧血症还会诱发肺血管收缩,进而增加右心室流出道阻力,造成右心功能受损。基于“心-肺交互”机制,右心每搏量的显著降低会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减小、左心室每搏量降低,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导致双室功能障碍[2]。肺复张(lung-recruitment,RM)已被广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可改善肺通气功能并显著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动物实验研究[4]表明,萎陷肺泡复张后可降低右心后负荷,进而改善右心功能,但目前尚无可靠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估RM是否会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RM通气策略是否会改善CPB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心室功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灌注 心功能不全 通气策略 后负荷 低氧血症 肺复张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疲劳及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常明智 隆巧玉 +4 位作者 林瞬艳 李勇 高巨 穆子涵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疲劳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择期行单侧THA且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分的老年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5-80岁,BMI 19-28 kg/m^(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疲劳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择期行单侧THA且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分的老年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5-80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和非电刺激组(NS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蛛网膜下隙阻滞,TEAS组在麻醉开始后30 min及术后1、2、3 d的8:00 PM于印堂穴、双侧合谷穴和内关穴行TEAS;NS组不予以电刺激。记录术前1 d、出院当日和术后1个月PSQI评分。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2、3、4 d睡眠评分、快动眼(REM)睡眠比例和觉醒次数。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3、5 d Christensen疲劳评分,术后1、3、5 d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评估谵妄,并于术前1 d和术后1、3、5 d检测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2、3 d 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当日和术后1个月TEAS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NS组(P<0.05)。术后1、2、3、4 d TEAS组睡眠评分、REM睡眠比例明显高于NS组,睡眠觉醒次数明显少于NS组(P<0.05)。术后1、3、5 d TEAS组CAM谵妄评分和CRP浓度明显低于NS组(P<0.05)。术后3、5 d TEAS组Christensen疲劳评分明显低于NS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疲劳状态和谵妄的发生,可能与改善术后睡眠状态、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髋关节置换术 睡眠障碍 疲劳 谵妄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科 高巨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美国精神病学会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围产期抑郁定义为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后前四周出现的严重抑郁发作(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病程起伏不定、情绪... 美国精神病学会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围产期抑郁定义为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后前四周出现的严重抑郁发作(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病程起伏不定、情绪不稳定较为常见,并常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惊恐发作以及哭泣。PPD与产后抑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疾病诊断名称,后者是过度的情绪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基因多态性 疾病诊断名称 世界卫生组织 精神障碍 情绪不稳定 抑郁发作 怀孕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机械通气期间呼气末正压影响因素与个体化实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声明 袁田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1-663,共3页
全麻机械通气期间,如何合理设置呼吸参数,避免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已经成为麻醉学研究的热点。全麻机械通气期间,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LPV)已被证明对健康肺患者有益[1]。作为LP... 全麻机械通气期间,如何合理设置呼吸参数,避免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已经成为麻醉学研究的热点。全麻机械通气期间,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LPV)已被证明对健康肺患者有益[1]。作为LPV的重要组成部分,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被认为是最小化肺组织动态应变的最重要措施[2]。全麻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对PEEP的需求因人而异,符合患者个体生理的PEEP会产生更大的肺保护效应[3]。目前,临床工作中提出多种个体化PEEP实施方法。本文旨在简要阐述PEEP的影响因素与个体化PEEP实施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PEEP 麻醉学 肺保护 动态应变 呼吸参数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评估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骁颖 张扬 +3 位作者 高巨 彭艺 黄天丰 王存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respirophasic variation in carotid artery blood flow peak velocity,ΔVpeak-CA)评估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患者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45~75岁,BMI... 目的探讨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respirophasic variation in carotid artery blood flow peak velocity,ΔVpeak-CA)评估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患者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45~75岁,BMI 20~24 kg/m2,ASAⅠ~Ⅲ级。在气腹压稳定于13~15 mm Hg后,20 min内快速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以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的增长量(ΔCI)≥15%作为液体反应阳性的判定标准,分为有反应组(R组,n=32)和无反应组(NR组,n=23),并绘制ΔVpeak-CA判断容量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诊断阈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95%可信区间(CI)。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气腹前,T1)、气腹压上调稳定于13~15 mm Hg5 min后(T2)、补液后5 min(T3)的每博变异率(SVV)、ΔVpeak-CA和CI。结果气腹下补液前ΔVpeak-CA与CI呈高度负相关(r=-0.843,P<0.001)。ΔVpeak-CA评估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的AUC为0.884(95%CI 0.793~0.975),诊断阈值为17.85%,判断液体反应性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91.3%。结论ΔVpeak-CA可作为腹腔镜手术患者评估容量反应性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 腹腔镜 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 气腹压 心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预先给药对机械通气所致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科 高巨 +4 位作者 方向志 黄天丰 张扬 郭唯真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评价γ-氨基丁酸(GABA)预先给药对机械通气所致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以0.2×106/ml接种培养板中,每孔2.5 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孔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性牵张... 目的评价γ-氨基丁酸(GABA)预先给药对机械通气所致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以0.2×106/ml接种培养板中,每孔2.5 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孔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性牵张组(P组)和GABA预先给药组(G组)。C组常规培养;P组给予20%应变率的机械牵张6h,牵张频率0.3 Hz,载入波形为正弦波;G组机械牵张前30min时给予50μmol/L GABA。采用甲基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计算LDH释放率;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重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RhoA激酶1(ROCK1)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_A受体)的相对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P组和G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释放率明显升高,ROCK1的相对含量明显上调,GABA_A受体的相对含量明显下调(P<0.05)。与P组比较,G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LDH释放率明显降低,ROCK1的相对含量明显下调,GABA_A受体的相对含量明显上调(P<0.05)。G组F-actin重构程度轻于P组,而重于C组。结论 GABA预先给药可减轻机械通气性牵张致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GABA_A受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超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06,共4页
传统静态指标不能准确评估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目前,基于心-肺交互机制的动态指标如脉压变异度(PPV)和每搏量变异度(SVV)等是预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金标准,但上述指标容易受潮气量影响,不能准确预测肺保护性通气(潮气量&l... 传统静态指标不能准确评估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目前,基于心-肺交互机制的动态指标如脉压变异度(PPV)和每搏量变异度(SVV)等是预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金标准,但上述指标容易受潮气量影响,不能准确预测肺保护性通气(潮气量<8 ml/kg)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近年来,随着对心-肺交互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重症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血流动力学试验联合动态指标有望为评估肺保护性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开辟新的前景。全文主要就心-肺交互机制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以及心脏超声技术评估肺保护性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评估此类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容量反应性 心-肺交互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气量负荷试验评估单肺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嘉桐 张扬 +2 位作者 杨柳青 孙思阳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潮气量负荷试验(V_(T)C)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评估单肺通气(OLV)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记录OLV 15 min时(V_(T)C前)、V... 目的探讨潮气量负荷试验(V_(T)C)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评估单肺通气(OLV)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记录OLV 15 min时(V_(T)C前)、V_(T)C后2 min(V_(T)C后)、V_(T)调回5 ml/kg后2 min[容量负荷试验(VLT)前]和VLT后HR、MAP,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并记录上述4个时点的食管中段切面左心室流出道(LVOT)直径、胃底长轴切面主动脉瓣速度时间积分(VTI)和每搏量(SV),并计算V_(T)C前后SV相对变化率(ΔSV-V_(T)C)、V_(T)C前后VTI相对变化率(ΔVTI-V_(T)C)、V_(T)C前后MAP相对变化率(ΔMAP-V_(T)C)和VLT前后SV相对变化率(ΔSV-VLT)。根据ΔSV-VLT将患者分为两组:容量反应性阳性组(R组,ΔSV-VLT≥10%)和容量反应性阴性组(NR组,ΔSV-VLT<10%)。绘制各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结果最终32例(55%)患者容量反应性阳性。ΔSV-V_(T)C的AUC为0.81(95%CI 0.68~0.90),诊断界值为-16.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1%、84.6%。ΔVTI-V_(T)C的AUC为0.79(95%CI 0.66~0.89),诊断界值为-14.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1%、80.8%。ΔMAP-V_(T)C的AUC为0.56(95%CI 0.42~0.69),诊断界值为-5.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3.1%、65.4%。结论潮气量负荷试验诱导的SV、VTI相对变化率能够预测单肺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量负荷试验 单肺通气 容量反应性 每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超 高巨 +1 位作者 陈勇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围术期心肌功能的准确评价在心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起着决定作用,但传统的监测手段常难以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且操作较为复杂。斑点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实时、定... 围术期心肌功能的准确评价在心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起着决定作用,但传统的监测手段常难以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且操作较为复杂。斑点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实时、定量监测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全文主要就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价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斑点追踪 心肌保护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