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RM技术开发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功能标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军 周晶 +9 位作者 陶亚军 李文奇 朱建平 范方军 王芳权 许扬 陈智慧 蒋彦婕 李霞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糊化温度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ALK是控制水稻糊化温度的主效基因,开发可快速高通量鉴定ALK基因型的功能标记有助于提高水稻品质改良的效率。【方法】根据ALK基因4198位、4329位和4330位存在的单碱基差异,设计基于... 【目的】糊化温度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ALK是控制水稻糊化温度的主效基因,开发可快速高通量鉴定ALK基因型的功能标记有助于提高水稻品质改良的效率。【方法】根据ALK基因4198位、4329位和4330位存在的单碱基差异,设计基于HRM技术检测的基因功能标记。【结果】通过PCR检测结合测序分析,筛选了ALK基因2个功能区域的功能标记ALKH4、ALKH5。利用ALKH4、ALKH5对81份籼稻品种、279份粳稻品种进行了ALK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16份粳稻和19份籼稻为G-GC基因型;51份粳稻为A-GC基因型;212份粳稻和62份籼稻为G-TT基因型。【结论】基于HRM技术开发的基因功能标记ALKH4、ALKH5可以快速高通量鉴定控制糊化温度ALK不同基因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糊化温度 ALK 功能标记 HR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扬麦38/周麦22 RIL群体的株高QTL定位及矮秆多抗小麦材料的鉴定
2
作者 刘颖 陈甜甜 +8 位作者 王玲 陈树林 赵霈泽 李俊梅 梁倩 万文涛 别同德 赵仁慧 刘炳亮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5-643,共9页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第二大麦区,也是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等病害的流行区。培育矮秆抗倒伏、综合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绿色生产的保障。扬麦38是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高抗白粉病(含Pm21基因)和条锈病(含Yr26基因),中抗-抗赤...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第二大麦区,也是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等病害的流行区。培育矮秆抗倒伏、综合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绿色生产的保障。扬麦38是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高抗白粉病(含Pm21基因)和条锈病(含Yr26基因),中抗-抗赤霉病,但其株高偏高,抗倒伏性一般。周麦22是黄淮麦区的矮秆多抗骨干亲本,携带抗叶锈病Lr13基因和T1RS·1BL易位染色体。本研究以扬麦38/周麦22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小麦55K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获取基因型,对株高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共检测到6个QTL,分布于2B、4B、4D、5A和7B染色体上,其中QPH.yaas-4B、QPH.yaas-4D在多个环境中均可稳定检测到,分别可解释8.97%~16.20%、23.72%~28.35%的表型变异,通过物理图比对及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标记验证,确定它们分别为矮秆基因Rht1、Rht2。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Rht1、Rht2均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Rht2对株高的降低效应大于Rht1,二者共存时可使株高降低42.98%~47.16%。RIL群体的抗病基因分布结果显示,Pm21、Lr13、Yr26基因和T1RS·1BL易位染色体的纯合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77%、37.41%、63.07%和29.98%,均显著偏离了期望值(50.00%)。结合田间农艺评价,筛选出5份聚合Pm21、Yr26和Lr13基因的矮秆小麦育种新材料。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抗病聚合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高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粒重和粒型相关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3
作者 梁倩 刘颖 +5 位作者 石如晴 徐晓晓 陈立铖 付路平 别同德 刘炳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30,共9页
挖掘小麦粒重、粒型相关QTL并解析其优异位点对小麦产量、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扬麦18和扬麦22双亲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小麦100K液相芯片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及遗传图谱构建,通过对粒重及粒型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并... 挖掘小麦粒重、粒型相关QTL并解析其优异位点对小麦产量、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扬麦18和扬麦22双亲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小麦100K液相芯片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及遗传图谱构建,通过对粒重及粒型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并解析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粒重与粒型相关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分别鉴定到9、13个稳定遗传的粒重、粒型相关QTL位点。其中,千粒重QTL的LOD值介于2.76~43.20之间,单个QTL可解释1.12%~23.08%的表型变异;粒型QTL的LOD值介于2.68~45.44之间,单个QTL可解释0.67%~31.93%的表型变异。其中,千粒重QTL QTkw-2D.1、粒长QTL QKl-1B和QKl-2D、粒宽QTL QKw-2D定位区间与已有研究相同或相似。同时在1B、2D、6A染色体上检测到多个一因多效QTL位点;其中,主效位点QTkw-6A/QKl-6A/QKw-6A可分别解释千粒重(10.12%~23.08%)、粒长(4.00%~24.29%)和粒宽(7.41%~17.52%)的表型变异,其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扬麦18。遗传效应分析发现携带粒重、粒型主效QTL的家系在不同环境下均可显著提高其表型值。本研究可为小麦籽粒形态的定向改良及高产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有效的基因资源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重 粒型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南粳8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芳权 李文奇 +7 位作者 范方军 许扬 陶亚军 朱建平 蒋彦婕 陈智慧 李霞 杨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南粳8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系南粳53045为母本,以抗病品系07GY31(别称扬粳7311)为父本通过杂交,并与南粳53045回交1代,经过连续多代分子标记辅助检测、品质鉴定和农艺性状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粳... 南粳8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系南粳53045为母本,以抗病品系07GY31(别称扬粳7311)为父本通过杂交,并与南粳53045回交1代,经过连续多代分子标记辅助检测、品质鉴定和农艺性状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南粳88的突出优点是(1)群体整齐度好,后期叶片转色好,秆青籽黄,熟相好;(2)穗型较大,穗粒结构协调,高产且稳产,适应性广;(3)携带Pigm、Pib等多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穗颈瘟抗性好,稻瘟病自然发病很轻;(4)携带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p和香味基因fgr,米饭香味浓郁、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饭不回生,而且垩白度低、出米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88 优质 分子标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系和土壤性状与稻田甲烷排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浩田 秦缘 +4 位作者 钟笑涵 林晨语 秦竞航 杨建昌 张伟杨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45,共13页
甲烷(CH_(4))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影响。稻田是农业生态系统中CH_(4)的主要排放源,水稻根系与土壤是影响稻田CH_(4)排放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水稻根系和土壤性状与稻田CH_(4)排放的关系对于缓解温室效应... 甲烷(CH_(4))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影响。稻田是农业生态系统中CH_(4)的主要排放源,水稻根系与土壤是影响稻田CH_(4)排放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水稻根系和土壤性状与稻田CH_(4)排放的关系对于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稻田CH_(4)产生和排放的机理及其与水稻根系和土壤性状间的内在关系,并展望了进一步探究水稻和土壤性状与稻田CH_(4)排放关系的研究方向,为实现水稻丰产与固碳减排协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特征 土壤性状 甲烷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訾金爽 李四方 +1 位作者 汪芳芳 郑文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169,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 为了深入研究安徽麦区软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效应与不同种植区域环境效应的互作关系及稳定性,本研究利用AMMI双标图对种植于7个生态试点的12个软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吸水率4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AMMI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和新马桥生态试点能够较好地分辨品种湿面筋含量,区分品种面团稳定时间的最佳地点是太和生态试点,阜阳生态试点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品种的吸水率,能较好地区分蛋白质含量的生态试点是新马桥。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表现好的品种是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湿面筋含量中较稳定的品种是华成863和瑞华麦516;天益科麦5号是蛋白质含量平均值较高且较稳定的品种。相对而言,天益科麦5号具有广适、稳定且品质性状优良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小麦 AMMI模型 主要品质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早熟小麦品种扬辐麦20的选育
7
作者 王汝琴 张容 +4 位作者 程梦豪 何震天 王建华 范德佳 陈士强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扬辐麦20是以扬麦22为母本、镇麦9号为父本,结合杂交技术和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小麦品种。2019-2022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20... 扬辐麦20是以扬麦22为母本、镇麦9号为父本,结合杂交技术和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小麦品种。2019-2022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20007。扬辐麦20中抗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高抗穗发芽,属优质中筋小麦品种,可满足当前生产上对优质、抗性强、早熟、高产小麦品种的需求。主要对扬辐麦20的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质 早熟 扬辐麦20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LS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芳权 杨杰 +6 位作者 范方军 李文奇 王军 许扬 朱金燕 费云燕 仲维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4-331,共8页
选育和利用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筛选水稻资源,发现了抗除草剂材料金粳818,其ALS基因编码区第1880位碱基存在一个由G到A的碱基变异,导致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从而具有除草剂抗性。本研究基于该位点的碱基变异... 选育和利用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筛选水稻资源,发现了抗除草剂材料金粳818,其ALS基因编码区第1880位碱基存在一个由G到A的碱基变异,导致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从而具有除草剂抗性。本研究基于该位点的碱基变异,设计了11条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ic-specific PCR,AS-PCR)引物,经过优化筛选,获得两个引物组合F1N(S1/S9)和F1M(S1/S10),将该标记命名为AS-ALS。利用F2群体及其亲本和杂交种,结合AS-ALS标记检测和除草剂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感除草剂ALS-G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N引物对有效扩增,抗除草剂ALS-A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M引物对有效扩增,而杂合基因型能同时被两对引物F1N和F1M扩增,ALS-A纯合或杂合等位基因型都表现抗除草剂,ALS-G纯合基因型表现感除草剂。因此本研究开发的标记能有效区分除草剂抗性基因的3种基因型,基因型与表型完全对应。该标记用于回交育种,可以选择ALS-A杂合基因型单株,剔除ALS-G纯合等位基因型,在自交的F2保留ALS-A纯合基因型单株,连续自交,能快速获得除草剂抗性稳定的水稻材料。该除草剂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还可用于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抗性资源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除草剂 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基因 功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Bsr-d1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军 赵婕宇 +7 位作者 许扬 范方军 朱金燕 李文奇 王芳权 费云燕 仲维功 杨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12-1620,共9页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Bsr-d1是对稻瘟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一个重要基因。为提高Bsr-d1基因在育种中的选择效率,根据Bsr-d1与其感病等位基因bsr-d1在功能区域存在的单核苷酸差异,设...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Bsr-d1是对稻瘟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一个重要基因。为提高Bsr-d1基因在育种中的选择效率,根据Bsr-d1与其感病等位基因bsr-d1在功能区域存在的单核苷酸差异,设计和筛选出Bsr-d1基因不同类型的基因功能标记CAPs5-1和3Bsr-d1/3bsr-d1,结合测序分析验证,可准确鉴定出Bsr-d1的不同基因型。利用3Bsr-d1/3bsr-d1对34份籼稻品种、江苏历年来主要推广的110份粳稻品种、其他省份的13份粳稻品种、148份太湖流域地方粳稻资源和19份太湖流域地方籼稻资源进行了Bsr-d1基因型检测,筛选到携带Bsr-d1基因的籼型资源11份,271份粳型资源中均不携带Bsr-d1基因,这也说明Bsr-d1主要分布在籼型水稻资源中,在粳型资源中几乎不存在。本研究为Bsr-d1基因的育种利用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Bsr-d1 功能标记 CAPS 等位基因特异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抗除草剂水稻种质创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吴云雨 肖宁 +9 位作者 余玲 蔡跃 潘存红 李育红 张小祥 黄年生 周长海 季红娟 戴正元 李爱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0-899,共10页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田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水稻直播稻等轻简化栽培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各种除草剂的应用日益普遍,除草剂的用量也逐渐增大,稻田抗性杂草及土壤高残留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加快各...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田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水稻直播稻等轻简化栽培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各种除草剂的应用日益普遍,除草剂的用量也逐渐增大,稻田抗性杂草及土壤高残留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加快各类除草剂抗性水稻种质创制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除草剂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我国抗除草剂水稻种质创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我国抗除草剂水稻种质创制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抗除草剂水稻种质创制及应用的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除草剂 抗性种质 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部性状和株高的QTL定位及育种标记开发和验证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文静 李东升 +2 位作者 裔新 张春梅 张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6-1356,共11页
穗部性状和株高是小麦育种的重要指标。以扬麦13 (Yangmai 13,简称YM13)和CIMMYT引进种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系C615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基于小麦90K SNP芯片基因型数据,结合3个环境下表型结果,分别检测到1个每穗结实总小... 穗部性状和株高是小麦育种的重要指标。以扬麦13 (Yangmai 13,简称YM13)和CIMMYT引进种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系C615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基于小麦90K SNP芯片基因型数据,结合3个环境下表型结果,分别检测到1个每穗结实总小穗数、2个穗长、2个结实小穗着生密度和3个株高的位点。其中,每穗结实总小穗数位点QSN.yaas-3B与株高位点QPH.yaas-3B处于同一位置,穗长位点QSL.yaas-5A、结实小穗着生密度位点QSC.yaas-5A和株高位点QPH.yaas-5A处于同一位置,穗长位点QSL.yaas-6A和结实小穗着生密度的位点QSC.yaas-6A处于同一位置。比对结果显示QSN.yaas-3B/QPH.yaas-3B和QSL.yaas-6A/QSC.yaas-6A位点均未见报道。进一步将QSL.yaas-5A/QSC.yaas-5A/QPH.yaas-5A位点紧密连锁SNP标记转化为KASP标记QC615-5A-KASP,并在105份小麦品系中初步验证其育种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90K SNP 穗部性状 株高 QTL KASP标记 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曼 张晓 +3 位作者 刘大同 江伟 高德荣 张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79-1986,共8页
为了确定评价弱筋小麦品质的核心指标,建立弱筋小麦品质评价体系,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麦区推广的9个弱筋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进行4年种植试验,测定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淀值和溶剂保持力(SRC)等面粉理化... 为了确定评价弱筋小麦品质的核心指标,建立弱筋小麦品质评价体系,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麦区推广的9个弱筋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进行4年种植试验,测定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淀值和溶剂保持力(SRC)等面粉理化指标,粉质仪和吹泡仪等面团流变学特性参数并制作曲奇饼干测试饼干直径、厚度等品质参数。结果表明,弱筋小麦多数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其中蛋白质含量、硬度、沉淀值、水SRC、碳酸钠SRC、乳酸SRC、吹泡仪参数、粉质仪弱化度以及曲奇饼干直径、厚度均表现为基因效应大于环境效应;弱筋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粉质仪吸水率、粉质仪形成时间、粉质仪稳定时间、粉质仪粉质质量指数在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弱筋小麦的硬度、面筋指数、水SRC、碳酸钠SRC、吹泡仪弹性(P值)、吹泡仪弹性/延伸性(P/L值)、粉质仪弱化度在各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上述指标与曲奇品质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弱筋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优质弱筋小麦品质评价标准推荐为:硬度≤25,面筋指数≥80%,水SRC≤60%,碳酸钠SRC≤75%,吹泡仪P值≤40 mm、延伸性(L值)≥95 mm、P/L值≤0.45,75≤弱化度≤95。对连续种植4年的不同弱筋小麦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扬麦13、扬麦9号、扬麦19为优质弱筋小麦。本研究结果为弱筋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曲奇饼干 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四交RIL群体定位小麦籽粒脱水速率QTL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冬梅 胡文静 +3 位作者 别同德 陆成彬 赵仁慧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4,共6页
为了探索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的遗传机制,以扬麦16、镇麦168、扬麦20和扬麦22为亲本构建四亲本RIL群体,利用小麦15K SNP芯片构建其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麦籽粒脱水速率QTL进行定位。结果共检测到12个与小麦籽粒脱水速率相关的QTL... 为了探索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的遗传机制,以扬麦16、镇麦168、扬麦20和扬麦22为亲本构建四亲本RIL群体,利用小麦15K SNP芯片构建其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麦籽粒脱水速率QTL进行定位。结果共检测到12个与小麦籽粒脱水速率相关的QTL,分布在1AL(2)、2AL、3BS、3BL、4AS、5BL、6DL、7AL、7BS、7BL和7DS,其中QDR-yaas-6DL、QDR-yaas-1AL.1和QDR-yaas-3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扬麦16,可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8.1%、7.6%和2.8%;QDR-yaas-1AL.2,QDR-yaas-2AL,QDR-yaas-4AS和QDR-yaas-7DS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镇麦168,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6%~4.2%;QDR-yaas-5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仅来自扬麦20,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4%;QDR-yaas-3BS和QDR-yaas-7BS脱水速率增效基因来自扬麦20和扬麦16,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2%和3.8%;QDR-yaas-7AL和QDR-yaas-7BL脱水速率增效基因来自镇麦168和扬麦16,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8%和5.9%。推测扬麦16、镇麦168脱水速率快的特性遗传于扬麦158。本研究结果将为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性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四交重组自交系 脱水速率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16“灌浆快”与颖果显微结构和内源生长素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大同 余徐润 +3 位作者 朱冬梅 刘健 张晓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9-749,共11页
扬麦16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具有灌浆速度快、粒重高等特点。为探明扬麦16"灌浆快"与颖果结构和内源生长素的关系,以宁麦13为对照,显微观察了扬麦16颖果维管束、胚乳细胞和传递细胞发育的变化特征,测定了千粒... 扬麦16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具有灌浆速度快、粒重高等特点。为探明扬麦16"灌浆快"与颖果结构和内源生长素的关系,以宁麦13为对照,显微观察了扬麦16颖果维管束、胚乳细胞和传递细胞发育的变化特征,测定了千粒重和生长素含量。结果表明,扬麦16胚乳中淀粉体和蛋白体发育好,胚乳充实饱满,最终粒重高;灌浆过程中扬麦16颖果内源生长素水平高,促进了同化物向籽粒的调运和胚乳细胞的分裂;扬麦16颖果维管束发达,筛管面积大,韧皮部卸载能力强;扬麦16颖果传递细胞分化早,细胞壁内突结构发达,养分转运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 粒重 颖果显微结构 内源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筋小麦育种品质选择指标及亲本组配原则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晓 陆成彬 +7 位作者 江伟 张勇 吕国锋 吴宏亚 王朝顺 李曼 吴素兰 高德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2-1291,共10页
为明确弱筋小麦育种高效品质选择指标以及亲本组配原则,本研究选用7个不同品质类型品种作亲本,按7×6半双列杂交配制21个组合,对F2籽粒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 为明确弱筋小麦育种高效品质选择指标以及亲本组配原则,本研究选用7个不同品质类型品种作亲本,按7×6半双列杂交配制21个组合,对F2籽粒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差异极显著,其中硬度、SDS沉淀值和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SRC)效应值大,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效应值较小;不同品质指标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除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蔗糖SRC和面筋指数无显著差异,其余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硬度、SDS沉淀值和SRC一般配合力远大于特殊配合力,以加性效应的遗传为主。弱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显著;中强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硬度、SDS沉淀值、水SRC和碳酸钠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1.23%、82.66%、83.81%和83.96%,遗传力高,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其次是乳酸SRC和蔗糖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79%和75.26%;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狭义遗传力分别为30.72%、25.62%、32.62%和49.82%,遗传力较低。对不同组合高代品系品质分析表明,弱筋/弱筋小麦组合后代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和SRC等品质指标最低,弱筋/强筋小麦组合居中,强筋/强筋小麦和中筋/强筋小麦组合最高。硬度、SDS沉淀值、水SRC和碳酸钠SRC是弱筋小麦品质育种的高效选择指标;弱筋小麦品质育种亲本组配,至少要有一个弱筋品质类型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品质选择 亲本组配 配合力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扬麦29产量和籽粒品质对栽培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东升 胡文静 +3 位作者 吴荣林 高德荣 朱冬梅 陆成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0,共6页
以强筋小麦扬麦29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裂区试验,研究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等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探究扬麦29的最优高产优质栽培措施。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对扬麦29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产量... 以强筋小麦扬麦29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裂区试验,研究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等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探究扬麦29的最优高产优质栽培措施。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对扬麦29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产量构成要素对播期均有显著响应,对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无显著响应;千粒质量是其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扬麦29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密度、施氮量及播期与密度互作处理响应显著;籽粒硬度对播期、施氮量和密度处理均无显著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播期10月25日,密度225万株/hm^(2)、施氮量240 kg/hm^(2)和密度375万株/hm^(2)、施氮量300 kg/hm^(2)处理下,扬麦29籽粒产量水平均超过10000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超过14.0%,产量水平和强筋品质相对最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栽培措施 产量 品质 响应 扬麦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16籽粒灌浆速率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小麦15K SNP芯片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文静 朱冬梅 +2 位作者 别同德 陆成彬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5-920,共6页
为给选育籽粒灌浆快、粒重高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材料与技术支撑,以扬麦16、镇麦168、扬麦20和扬麦22为亲本构建获得的158个RIL群体为材料,利用小麦15K SNP芯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应用完... 为给选育籽粒灌浆快、粒重高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材料与技术支撑,以扬麦16、镇麦168、扬麦20和扬麦22为亲本构建获得的158个RIL群体为材料,利用小麦15K SNP芯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应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11个QTL,其中检测到5个与灌浆速率相关的新的QTL,分别位于3AL、4DL(2)、6AL和7AL上,可解释3.4%~9.3%的表型变异;检测到3个与千粒重相关的QTL,分别位于4AL(2)和4DS上,可解释3.9%~9.2%的表型变异;首次检测到3个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相关的QTL,分别位于3AL和4DL(2)上,可解释2.7%~7.5%的表型变异。扬麦16提供与灌浆速率和千粒重相关QTL的增效基因,累加了定位到的全部籽粒灌浆快和粒重高的位点;扬麦22提供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相关QTL的增效基因。扬麦16和扬麦22可用作选育早熟、大粒小麦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四交重组自交系 灌浆速率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15K 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籽粒硬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文静 张晓 +2 位作者 刘巧 方正武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籽粒硬度是小麦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挖掘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重要基因/位点,以国内外171个小麦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在4个环境下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对籽粒硬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171... 籽粒硬度是小麦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挖掘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重要基因/位点,以国内外171个小麦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在4个环境下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对籽粒硬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171个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变异系数为56.59%~66.80%,相关系数为0.88~0.92。GWAS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0个与小麦籽粒硬度显著相关的SNPs,其中,14个SNPs(7个位点)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能被检测到,分别位于1A、1B、1D、2A、5A和7A染色体上,可解释6.76%~11.79%的表型变异。表型贡献率超过10%的SNPs有4个(3个位点),分布在1D、2A和5A染色体上,其中,1D染色体上的标记wsnp_Ku_c19622_29138795在3个环境中能被检测到,可解释9.08%~11.79%的表型变异;2A染色体上的标记Excalibur_c12675_1789在4个环境中均能被检测到,可解释9.10%~10.86%的表型变异;5A染色体上的标记wsnp_Ra_c24707_34262900和BS00041219_51在2个环境中能被检测到,可解释6.76%~10.35%的表型变异。在所有环境下均与小麦籽粒硬度显著相关的位点有4个,分别位于1A、1B、2A和7A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硬度 90K SNP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71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文静 高德荣 +3 位作者 江伟 廖森 马红勃 张晓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79-1486,共8页
为筛选出黄淮麦区抗赤霉病优异品种(系),以黄淮麦区71个主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于2016-2017和2017-2018两年度采用单花滴注接种的方法,以苏麦3号、郑麦9023、淮麦22和济麦22分别作为抗、中抗、中感和感赤霉病对照品种,在赤霉病重发病... 为筛选出黄淮麦区抗赤霉病优异品种(系),以黄淮麦区71个主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于2016-2017和2017-2018两年度采用单花滴注接种的方法,以苏麦3号、郑麦9023、淮麦22和济麦22分别作为抗、中抗、中感和感赤霉病对照品种,在赤霉病重发病区扬州对供试品种(系)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抗赤霉病基因位点Fhb1、Fhb2、Fhb4、Fhb5和QFhs.crc-2D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西农511等5个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均达到中抗水平,淮麦30等17个品种(系)表现为中感,其他49个品种(系)表现为感病。对照品种苏麦3号同时携带Fhb1、Fhb2基因和QFhs.crc-2DL位点;淮麦40和徐麦DH9可能同时携带Fhb1基因和QFhs.crc-2DL位点;太麦198可能携带有Fhb4基因;明麦16、皖麦32可能携带有QFhs.crc-2DL位点。有17个赤霉病抗性较好的品种(系)均不携带本研究所检测的抗病基因/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赤霉病 抗赤霉病基因/QTL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健 张晓 +4 位作者 李曼 文莉 江伟 张勇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60,共11页
为了解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加工品质,明确弱筋小麦育种程序中简单实用的品质评价指标,以26个扬麦系列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和面粉的理化品质及其曲奇和酥性饼干的品质,并进行理化品质与饼干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6... 为了解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加工品质,明确弱筋小麦育种程序中简单实用的品质评价指标,以26个扬麦系列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和面粉的理化品质及其曲奇和酥性饼干的品质,并进行理化品质与饼干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6个扬麦小麦品种曲奇饼干的直径为15.03~18.50 cm,厚度为15.99~23.10 mm、直/厚比为0.66~1.14;酥性饼干的硬度为522.66~1520.00 g,脆性为36.30~38.82 mm,感官评分为81.81~84.29分。根据饼干品质评价,26个扬麦小麦品种可被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扬麦10号、扬麦158等6个中强筋品种,曲奇饼干直径小、厚度大、直/厚比小,酥性饼干的硬度大、感官评分相对稍低;第二类为扬麦9号、扬麦13等14个弱筋品种,曲奇饼干直径大、厚度小、直/厚比大,酥性饼干硬度小,感官评分高;第三类为扬麦4号、扬麦6号等6个品种,曲奇和酥性饼干品质介于上述两类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碳酸钠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SRC)、水SRC、乳酸SRC、蔗糖SRC、吸水率、籽粒硬度、SDS沉淀值与曲奇饼干的直径、直/厚比和酥性饼干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曲奇饼干的厚度、酥性饼干的硬度和脆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曲奇和酥性饼干品质,26个扬麦系列多数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较好,以扬麦9号、扬麦13、扬麦15、扬麦20、扬麦24表现最为突出;扬麦158、扬麦10号、扬麦16、扬麦17、扬麦23、扬麦28的饼干品质相对稍差;籽粒硬度、粉质仪吸水率、SDS沉淀值、碳酸钠SRC、乳酸SRC、水SRC和蔗糖SRC是评价弱筋小麦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饼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