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源 许轲 +4 位作者 赵晨 陈芹 许方甫 姜恒鑫 霍中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针对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的新形势,通过丰卉尿素、吉多素、增效控失肥等新型肥料的组配,研究了其对连粳15号直播、南粳5718毯苗机插的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探索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产量提高和稻米品质提升的有效... 针对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的新形势,通过丰卉尿素、吉多素、增效控失肥等新型肥料的组配,研究了其对连粳15号直播、南粳5718毯苗机插的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探索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产量提高和稻米品质提升的有效施肥途径。结果表明,“控失肥+吉多素+丰卉尿素”“控失肥+吉多素+常规尿素”两种组配方式能够将化肥减量增效和水稻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提升有机结合,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减量 施肥技术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与速效氮肥侧深配施比例对稻田氨挥发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
作者 郭松 汪源 +7 位作者 王子君 韩磊 蒋格 赵灿 王维领 张洪程 霍中洋 杨凤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6-1060,共15页
创新示范绿色控氨低碳减排的缓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侧深配施技术可为现代水稻安全高质生产提供新途径。本研究选用江苏省主推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为材料,以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速效氮素)为氮肥,在水稻... 创新示范绿色控氨低碳减排的缓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侧深配施技术可为现代水稻安全高质生产提供新途径。本研究选用江苏省主推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为材料,以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速效氮素)为氮肥,在水稻基蘖∶穗氮肥高产运筹比例(70%∶30%)条件下,分别设置侧深施基蘖氮肥的控释与速效氮肥配施比例(简称“控速比”)为10∶0 (D10∶0)、8∶2 (D8∶2)、6∶4 (D6∶4)、5∶5 (D5∶5)和4∶6 (D4∶6)5个处理,同时设置常规施氮处理(基蘖氮肥为速效氮肥撒施,FFT)与不施氮处理(0N),分析不同控速比处理的NH_(3)挥发、N_(2)O和CH_(4)排放规律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两水稻品种不同控速比处理的全生育期NH_(3)挥发累积损失量和排放强度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下降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并均以D5∶5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南粳9108’比FFT处理降低58.31%和61.59%,‘泰香粳1402’降低46.72%和49.24%;其次低的是D4∶6处理。2)两水稻品种不同控速比处理的全生育期N_(2)O累积排放量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下降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均以D5∶5处理最低,‘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分别比FFT处理降低40.03%和34.93%,且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全生育期CH_(4)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随控释氮肥施用比例下降呈上升趋势,两品种CH_(4)累积排放量均以D10∶0处理最低,‘南粳9108’的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均以D10∶0处理最低,而‘泰香粳1402’的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以D8∶2最低,但与D10∶0处理差异不显著,‘南粳9108’和‘泰香粳1402’的D10∶0处理比FFT处理分别降低38.93%、37.74%、39.53%和41.30%、40.04%、41.72%。综上控速比5∶5可适用于粳稻高产控氨生产,控速比10∶0则更有利于粳稻绿色低碳减排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基蘖肥 侧深施肥 控释氮肥 配施比例 氨挥发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差异 被引量:56
3
作者 车阳 程爽 +10 位作者 田晋钰 陶钰 刘秋员 邢志鹏 窦志 徐强 胡雅杰 郭保卫 魏海燕 高辉 张洪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53-1965,共13页
为探明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光合物质生产、品质和经济效益特征及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当地代表性优质水稻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稻虾(rice crayfish, RC)、稻鳖(rice turtle, RT)、稻鳅(rice loach,RL)、稻鲶鱼(ric... 为探明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光合物质生产、品质和经济效益特征及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当地代表性优质水稻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稻虾(rice crayfish, RC)、稻鳖(rice turtle, RT)、稻鳅(rice loach,RL)、稻鲶鱼(rice catfish, RF)、稻锦鲤(rice koi, RK)和稻鸭(rice duck, RD)等6种主流和当地特色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稻麦两熟模式下水稻生产(CK)进行对比,系统研究多种类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显著降低3.66%~7.54%,其中稻鸭模式减产最少,稻锦鲤模式减少最多。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产量降低主要由于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减少导致群体颖花量显著减少,并且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较低和叶面积指数偏小,主要生育阶段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较低,导致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少。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较CK显著降低稻米整精米率2.40%~4.37%,显著降低垩白度8.14%~11.14%,增加直链淀粉含量9.35%~13.80%,降低蛋白质含量6.29%~10.01%,显著提高食味值评分3.91%~11.69%,其中稻鲶鱼、稻虾、稻鳅模式在提升稻米食味品质上的作用更明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以及崩解值较对照升高2.75%~12.65%、3.24%~19.63%和2.47%~14.79%、1.67%~5.78%,消减值降低2.54%~15.15%,稻米品质变优。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较CK提高80.93%~511.52%,其效益增加主要源于水产(禽)养殖产品增收和稻米优质加价增收。综上所述,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稳产提质增效的稻作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量 光合物质生产 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纳米硅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韦任园 李荣凯 +7 位作者 谭彬 崔茂亚 刘知博 刘嘉桐 韦还和 戴其根 许轲 陈英龙 《中国稻米》 2025年第5期65-70,共6页
以南粳9108为供试品种,在育秧期间设置纳米硅叶面喷施(5.5 g/L)和清水喷施处理,之后将秧苗分别移栽到设置有3个盐浓度梯度(0、0.2%、0.3%)的桶中,探究叶面喷施纳米硅对盐胁迫环境下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以南粳9108为供试品种,在育秧期间设置纳米硅叶面喷施(5.5 g/L)和清水喷施处理,之后将秧苗分别移栽到设置有3个盐浓度梯度(0、0.2%、0.3%)的桶中,探究叶面喷施纳米硅对盐胁迫环境下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明显抑制了水稻生长,表现为显著降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以及气孔导度(Gs),同时促进了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在0.2%和0.3%的盐浓度处理下,水稻产量分别减少44.75%和74.45%。叶面喷施纳米硅能够有效促进盐胁迫下水稻的生长,提高抽穗期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进一步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活性氧(ROS)的累积,显著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水稻氧化损伤。在0.2%和0.3%盐浓度条件下,喷施纳米硅处理较喷清水处理分别增产15.15%和16.54%。综上所述,外源喷施5.5 g/L的纳米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盐碱地水稻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盐胁迫 水稻 产量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控释肥配方对水稻产量及稻田氨挥发、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
作者 崔茂亚 刘淑丽 +5 位作者 刘嘉桐 韦任园 李荣凯 宋鹏华 戴其根 陈英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977-1987,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类型缓控释氮肥配方一次性侧深施用对水稻产量、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在两种土壤质地(砂土和黏土)中选用南粳5718为材料,并设置常规施肥对照(CK)和4种缓控释氮肥配方:硫包膜缓释掺混肥(T1)、树脂包膜控释尿素Ⅰ... 为探究不同类型缓控释氮肥配方一次性侧深施用对水稻产量、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在两种土壤质地(砂土和黏土)中选用南粳5718为材料,并设置常规施肥对照(CK)和4种缓控释氮肥配方:硫包膜缓释掺混肥(T1)、树脂包膜控释尿素Ⅰ+普通尿素(T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Ⅱ(T3)、树脂包膜控释尿素Ⅰ+普通尿素+硝化抑制剂(T4)。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在砂土和黏土中的水稻产量有所降低,而T2~T4处理增加了水稻产量,分别增产了3.35%~18.33%和2.40%~9.64%,其中T3处理在砂土和黏土中的增产效果显著,产量分别提高了18.33%和9.64%;与T1处理相比,T2~T4处理在砂土和黏土中减少了氨挥发,分别减少了62.13%~69.97%和12.16%~47.76%,其中,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T4)增加氨挥发损失量,在砂土和黏土中较未添加处理(T2)分别提高了26.11%和68.16%;与T1处理相比,T2~T4处理在砂土和黏土中分别减少了17.09%~45.60%和0.99%~31.24%的CH4排放,其中,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T4)能够减少稻田CH4和N2O排放,在砂土和黏土中较未添加处理(T2)分别减少了12.11%和0.99%的CH4排放,以及51.87%和42.50%的N2O排放。综上,在砂土和黏土中,T2~T4处理较CK处理能够实现水稻的平产或增产,并且与T1处理相比,在减少稻田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T3处理在黏土中施用能够增加水稻产量,有效减少稻田氨挥发及CH4和N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缓控释氮肥 水稻产量 氨挥发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