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扬州画派价值再认识
1
作者 刘南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67-169,共3页
活跃于18世纪中国艺坛的扬州画派,以金农、郑燮、李方膺、黄慎、罗聘、高翔、汪士慎、华嵒等八怪显名。八怪对于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文化的历史记忆。研究他们,探索他们艺术的特点、成因、价值,以及他们艺术成就对今天的启迪,既是对历史... 活跃于18世纪中国艺坛的扬州画派,以金农、郑燮、李方膺、黄慎、罗聘、高翔、汪士慎、华嵒等八怪显名。八怪对于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文化的历史记忆。研究他们,探索他们艺术的特点、成因、价值,以及他们艺术成就对今天的启迪,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对艺术历史的负责,更是今天繁荣文艺、富强国家、净化灵魂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扬州画派 文艺价值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的转向与唐宋绘画的嬗变
2
作者 曹国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18,共5页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 唐宋儒学经历了一次转向,受此影响绘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在外向型、积极入世带有仕功心态的儒学影响下,画坛形成了人物画一枝独秀、精工极妍、"以形写神"的独特画学风尚。宋代儒学向内转,注重心性涵养,讲求格物致知,山水、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逸品"为尚的新画风。唐宋绘画的嬗变与儒家思想的转向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绘画 儒学转向 格物致知 心性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玉民作品
3
作者 安玉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