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娟 吴华伟 +7 位作者 郎洪武 郝雪斌 陈晓春 刘国英 高金源 赵丽霞 邓永 范秀丽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7期8-15,共8页
从云南某牛场疑似BVDV感染的病料通过接种MDBK细胞分离到1株BVDV,为了解分离毒株的特性,进行了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该分离毒株连传15代均不产生CPE,为NCP型BVDV。通过电镜检测可观察到直径为40~60 nm病毒粒子。该分离病毒能被牛病... 从云南某牛场疑似BVDV感染的病料通过接种MDBK细胞分离到1株BVDV,为了解分离毒株的特性,进行了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该分离毒株连传15代均不产生CPE,为NCP型BVDV。通过电镜检测可观察到直径为40~60 nm病毒粒子。该分离病毒能被牛病毒性腹泻标准阳性血清中和,且能被BVDV IFA荧光抗体识别;采用BVDV 5'-UTR基因特异性引物,经RTPCR可扩增出288 bp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测序后与Gen Bank已发表的30株BVDV 5'-UTR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为68.7%~89.2%。与我国分离的BJ1202株(登陆号:KF925514.1)和Y2株(登陆号:KY964311.1)同源关系最近,均为89.2%。与2014年以来我国分离的BVDV毒株亲缘关系在88%左右。5'-UTR遗传进化分析证实该分离毒株为BVDV-1型。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毒株可引起出现体温升高、腹泻、粘膜病等典型的BVD/MD症状。结果表明,分离的毒株为BVDV,命名为BVDV/W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星状病毒重组Capsid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荣雪路 魏荣荣 +3 位作者 王钜华 李甜甜 朱国强 丁国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第10期22-26,共5页
为了研究鹅星状病毒重组Capsid蛋白亚单位疫苗对种鹅的免疫效果,试验用鹅星状病毒重组Capsid蛋白亚单位疫苗对种鹅进行接种,并对种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进行攻毒,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法检测鹅血清中GoAs抗体的水平,记录雏鹅攻毒结果。结果显... 为了研究鹅星状病毒重组Capsid蛋白亚单位疫苗对种鹅的免疫效果,试验用鹅星状病毒重组Capsid蛋白亚单位疫苗对种鹅进行接种,并对种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进行攻毒,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法检测鹅血清中GoAs抗体的水平,记录雏鹅攻毒结果。结果显示:三批疫苗免疫28 d后试验组种鹅均有抗体产生;对照组种鹅的抗体均为阴性。试验组雏鹅攻毒后一切正常,存活率100%,无不良临床症状。对照组雏鹅攻毒后第3天精神沉郁、厌食、站立不稳、离群、排稀灰白色或黄绿色粪便,存活率50%,死亡鹅剖检可见关节肿大,关节内和内脏表面有石灰样尿酸盐沉积,肾脏肿大和充血,脾脏出血严重,有灰白色坏死灶。研究结果表明鹅星状病毒重组Capsid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鹅星状病毒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Capsid蛋白 鹅星状病毒 攻毒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国伟 李琛 +2 位作者 李玉安 叶正琴 宋庆庆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研制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试剂盒,对IBRV gD蛋白主要功能域的表达及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根据NCBI数据库录入的1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gD蛋白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NC_001847)设计引物,用PCR扩增gD基因... 为研制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试剂盒,对IBRV gD蛋白主要功能域的表达及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根据NCBI数据库录入的1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gD蛋白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NC_001847)设计引物,用PCR扩增gD基因类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Δg D,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SDS–PAGE分析,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43 000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gD融合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一致。经镍柱纯化后,重组蛋白的质量浓度为2.5 mg/m L,纯度约为95%,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用于IBR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gD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萍 范娟 +3 位作者 叶正琴 魏荣荣 宋庆庆 丁国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8期84-87,共4页
[目的]开发和研制鉴别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的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录入的2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2,PCV-2) REP蛋白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X828581)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REP蛋白全长基,构建原核表... [目的]开发和研制鉴别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的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录入的2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2,PCV-2) REP蛋白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X828581)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REP蛋白全长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re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结果]经过SDS-PAGE分析,获得了大小约40 ku的目的蛋白,与理论大小相一致。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重组蛋白浓度为40μg/m L,纯度约95%。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结论]鉴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该重组蛋白可为开发区分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的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REP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株猪瘟病毒NS3蛋白抗原表位分析及分段表达活性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国伟 李甜甜 +5 位作者 徐萍 魏荣荣 李琛 王设市 潘晨 范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115-120,共6页
以经典毒株C株的基因组为模板,测序后对NS3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NS3的二级结构非常丰富并且存在丰富的B细胞抗原表位和T细胞抗原表位。截获3个不同的基因区域a、b和c,并设计相应的引物,分别扩增出约645... 以经典毒株C株的基因组为模板,测序后对NS3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NS3的二级结构非常丰富并且存在丰富的B细胞抗原表位和T细胞抗原表位。截获3个不同的基因区域a、b和c,并设计相应的引物,分别扩增出约645、609和615 bp的靶基因,分别用pET-28a表达载体进行重组后,获得pET-28a-NS3a、pET-28a-NS3b与pET-28a-NS3c,用表达菌株BL21(DE3)进行表达,b段表达较高,可溶性表达较好,纯化后,可获得重组蛋白CSFV-His-NS3b, SDS-PAGE验证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7 kD,Western-Blot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且通过ELISA测得蛋白浓度约5 mg/mL,表明该蛋白特异性很强,可用于猪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3蛋白 表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两种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佘志成 李群 +2 位作者 王凯 郎秀艳 通信作者:宋庆庆 《猪业科学》 2019年第6期72-74,共3页
为了掌控江苏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性趋势,比较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疫苗(C株)和Bartha-K61疫苗的免疫防控效果。于2017年5月份至2019年1月份对江苏地区59个规模场进行采样,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群中的gE抗体来... 为了掌控江苏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性趋势,比较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疫苗(C株)和Bartha-K61疫苗的免疫防控效果。于2017年5月份至2019年1月份对江苏地区59个规模场进行采样,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群中的gE抗体来鉴定猪群是否被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另外,在一猪伪狂犬病阳性的规模猪场进行变异株猪伪狂犬病疫苗(C株)和Bartha-K61疫苗的防控效果的实验,通过检测猪伪狂犬病gE,gB抗体及中和抗体来判定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抗体保护水平。显示4608份检测血样中,gE阳性1681份,阳性率36%,母猪群gE阳性率46%,育肥猪群gE阳性率28%,59个猪场中育肥阶段gE阳性的猪场22个,占比37%。在其中一个商品猪群gE抗体100%阳性猪场进行2组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实验,通过实验2组商品猪gE抗体18周龄至出栏前均为阴性,同时检测发现变异株疫苗(C株)对经典株和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均高于Bartha-K61疫苗。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猪伪狂犬病感染压力较大,另外C株疫苗相对于进口的Bartha-K61株疫苗在本场的免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效果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防控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敏 杨振 +1 位作者 马玉峰 董昌海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7年第1期27-29,共3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Disease),最早于1962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市发现,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Disease),最早于1962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市发现,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雏鸡法氏囊内的B淋巴细胞,损伤法氏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防控 接触性传染病 鸡法氏囊 B淋巴细胞 IB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鹅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VP3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郑 徐萍 +3 位作者 李甜甜 黄海琼 钱钟 宋庆庆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第12期74-76,共3页
从江苏省各市鹅场死亡的、具有小鹅瘟典型病变的雏鹅肝、脾、肠病料组织中分离到5株病毒分离物。经过实验鉴定,该5株病毒分离能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发生沉淀反应,并均能使用针对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出与目的条带大小一致的DNA... 从江苏省各市鹅场死亡的、具有小鹅瘟典型病变的雏鹅肝、脾、肠病料组织中分离到5株病毒分离物。经过实验鉴定,该5株病毒分离能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发生沉淀反应,并均能使用针对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出与目的条带大小一致的DNA片段。将PCR产物纯化、连接、转化、TA克隆等一系列实验后将获得阳性重组质粒送测序。另外,为了探究该病毒的遗传进化方向,本研究同时对鹅细小病毒VP3基因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琼脂扩散试验 序列测定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多联疫苗中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荣雪路 丁国伟 +2 位作者 魏荣荣 李琛 李甜甜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2389-2391,2396,共4页
旨在研究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多联疫苗中的免疫效果。将50羽21日龄SPF鸡平均分为5组,分别用新流法(新城疫ND-禽流感H9-传染性法氏囊IBD)三联疫苗进行免疫,1组为非免疫对照组,2组免疫剂量0.05 mL,3组免疫剂量0.1 mL,4组免疫... 旨在研究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多联疫苗中的免疫效果。将50羽21日龄SPF鸡平均分为5组,分别用新流法(新城疫ND-禽流感H9-传染性法氏囊IBD)三联疫苗进行免疫,1组为非免疫对照组,2组免疫剂量0.05 mL,3组免疫剂量0.1 mL,4组免疫剂量0.2 mL,5组免疫剂量0.3。免疫后第21天采血,检测ND/H9血凝抑制抗体和IBD琼脂免疫扩散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强毒BC6/85株F 1代点眼攻毒,攻毒剂量为每只0.1 mL,观察96 h后剖检。结果表明,免疫后21 d,第5组血清中ND/H9 HI抗体分别为8.1log 2和9.0log 2,IBD抗体4个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显著高于2组。1组攻毒鸡全部发病,法氏囊外观发黄,呈胶冻样,囊内剖开有黏液,部分肉眼可见出血。1组未攻毒对照和免疫组,均未见异常,免疫攻毒保护率为100%。结果表明,重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三联疫苗中免疫剂量为每只0.05 mL,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且不影响疫苗中其他抗原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 鸡传染性法氏囊 抗体 攻毒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VP2蛋白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国伟 李甜甜 +5 位作者 徐萍 潘晨 王设市 魏荣荣 荣雪路 范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构建一种能够用于开发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的猪细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能扩增VP2基因的引物,采用PCR扩增猪细小病毒BJ-2株的VP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 为构建一种能够用于开发猪细小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的猪细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能扩增VP2基因的引物,采用PCR扩增猪细小病毒BJ-2株的VP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阳性质粒pFastBac-PPVVP2;测序后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含有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PPVVP2;最后将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PPVVP2转染Sf9昆虫细胞,并成功拯救了能稳定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mid-PPV VP2。结果发现,该重组病毒可用于稳定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并且表达的VP2蛋白可在体外自我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电镜观测其颗粒大小与猪细小病毒全病毒大小类似,且形成的病毒样颗粒与全病毒一样具有豚鼠红细胞凝集作用,凝集效价可达1∶2048。故构建的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研制猪细小病毒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基因 重组杆状病毒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黄病毒病的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红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第11期24-24,28,共2页
畜禽养殖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养鸭业是乡镇地区重要的养殖产业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增加,鸭子在养殖过程中也时常面临着疫病的侵袭,其中鸭黄病毒病的发生比较常见,作为一种传... 畜禽养殖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养鸭业是乡镇地区重要的养殖产业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增加,鸭子在养殖过程中也时常面临着疫病的侵袭,其中鸭黄病毒病的发生比较常见,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它能够短时间内给整个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加强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以鸭黄病毒病的防治为例分析了其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传染病 鸭黄病毒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周质中的表达
12
作者 丁国伟 叶正琴 +2 位作者 许兆君 李玉安 宋庆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152-154,156,共4页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可溶性地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方法]根据IBDV vp2全长序列(Gen Bank登入号AY704912),设计一对缺失VP2蛋白N-端80个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性引物,克隆IBDV HQ株的vp2基因,插入质粒p ET-22b中构建大肠杆...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可溶性地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方法]根据IBDV vp2全长序列(Gen Bank登入号AY704912),设计一对缺失VP2蛋白N-端80个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性引物,克隆IBDV HQ株的vp2基因,插入质粒p ET-22b中构建大肠杆菌周质表达质粒p ET-22b-vp2,经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结果]在SDS-PAGE中可见大小约为39 k Da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后,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在大肠杆菌细胞周质中可以高效地可溶性地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VP2蛋白,并且该重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为后续亚单位疫苗及检测试剂盒开发提供所需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V VP2蛋白 大肠杆菌 周质空间 可溶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李群 范娟 +2 位作者 魏荣荣 叶正琴 丁国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第8期12-18,共7页
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14 d后就可以产生针对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抗体,而且抗体水平很高,与N蛋白抗体水平相似,但比N蛋白抗体持续时间更... 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14 d后就可以产生针对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7,Nsp7)的抗体,而且抗体水平很高,与N蛋白抗体水平相似,但比N蛋白抗体持续时间更长。另外,检测Nsp7抗体可用于区分PRRSVⅠ型和Ⅱ型的感染。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特异且敏感的检测血清中PRRSV抗体的方法。试验根据NCBI数据库录入的Nsp7蛋白序列(GenBank:EF536003)设计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Nsp7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sp7,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按不同浓度包被酶标板,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度,并对其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检测PRRSV Nsp7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试验表达了重组Nsp7蛋白,重组的Nsp7蛋白能与PRR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Nsp7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分别与商品化PRRS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两者符合率为87.74%。试验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于PRRSV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7基因 原核表达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程序制定
14
作者 丁国伟 李甜甜 +5 位作者 徐萍 潘晨 王设市 魏荣荣 荣雪路 范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年第6期70-74,共5页
取实验室试制的安全性符合规定的3批次猪细小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rPP03株)分别免疫5~6月龄后备母猪、4~6月龄种公猪和经产母猪,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血清抗体,观察抗体消... 取实验室试制的安全性符合规定的3批次猪细小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rPP03株)分别免疫5~6月龄后备母猪、4~6月龄种公猪和经产母猪,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血清抗体,观察抗体消长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该疫苗的免疫持续期和免疫程序:后备母猪5~6月龄免疫1次,2~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经产母猪于配种前1个月免疫一次;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一次,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持续期 抗体消长 猪细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