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樟芝三萜改善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肠道菌群失调
1
作者 李华祥 刘倩 +6 位作者 伍树倩 戴嘉宁 叶青雅 吉丹 肖玉娟 刘楠 杨振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4-193,共10页
为探究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三萜对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相关症状的作用效果,以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构建抑郁小鼠模型时利血平的注射剂量,发现当利血平注射剂量为0.4 mg/kg mb时,小鼠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状,且... 为探究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三萜对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相关症状的作用效果,以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构建抑郁小鼠模型时利血平的注射剂量,发现当利血平注射剂量为0.4 mg/kg mb时,小鼠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状,且抑郁程度适中,适合作为研究模型;随后,考察不同剂量樟芝三萜对小鼠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灌胃中剂量(20 mg/kg mb)的樟芝三萜可使抑郁小鼠的糖水偏好值由46%上升到75%(正常小鼠为77%),快感缺失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同时,使得抑郁小鼠的水平运动量较模型组提高375%,悬尾不动时间较模型组降低32%,效果略优于阳性药物氟西汀;此外,中剂量的樟芝三萜还能显著降低抑郁小鼠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显著增加抑郁小鼠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效果与氟西汀相当;最后,考察樟芝三萜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发现,中剂量的樟芝三萜能显著增加小鼠肠道中有益菌(如Firmicutes、Ligi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而这些菌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或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等改善抑郁症状,初步证实樟芝三萜可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改善小鼠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三萜 抑郁症 炎症因子 神经递质 小鼠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医院药师的职责 被引量:1
2
作者 房国钧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药事委员会 药师 职责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后勤节能路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静 马静芝 +2 位作者 冯明珍 袁守军 刘道年 《绿色科技》 2018年第8期175-176,共2页
分析了医院后勤节能工作的重要性,从制度管理、设备改造、节能宣传三个方面探索了后勤节能的路径,为医院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 后勤节能 节能制度 设备改造 节能宣传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小鼠胆碱能神经环路组蛋白乙酰化内稳态失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鑫 孙彩花 +4 位作者 徐旸 朱小云 陈霞 施伟 杨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1-628,共8页
目的观察卒中后认知障碍小鼠胆碱能神经环路组蛋白乙酰化内稳态变化。方法选用清洁级ICR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n=60)和卒中后认知障碍组(PSCI组,n=60)。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水迷宫测试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分子生物... 目的观察卒中后认知障碍小鼠胆碱能神经环路组蛋白乙酰化内稳态变化。方法选用清洁级ICR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n=60)和卒中后认知障碍组(PSCI组,n=60)。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水迷宫测试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小鼠梗死对侧胆碱能神经环路功能和组蛋白乙酰化内稳态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PSCI组水迷宫成绩下降(t>29.412,P<0.05);中枢胆碱能神经环路中,乙酰胆碱(ACh)的含量降低(t>26.227,P<0.05),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 AT)m 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t>28.593,P<0.05),乙酰化组蛋白H3(Ac-H3)水平降低(t>24.126,P<0.05),磷酸化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降低(t>25.634,P<0.05),Ch AT基因M型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下降(t>24.704,P<0.05)。结论短暂性MCAO模型可以引起小鼠认知功能障碍。PSCI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环路的胆碱能系统功能受损,乙酰化内稳态失衡,Ch AT基因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下降;这些很可能与脑卒中导致环路中相应脑区中p-CREB和CBP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胆碱能环路 乙酰胆碱 组蛋白乙酰化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和经典抗精神病药的长期治疗对患者体重、糖代谢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从杰 张志珺 +4 位作者 孙静 张向荣 张晓斌 牟晓冬 张太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氯氮平和经典类抗精神病药(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共调查使用APS≥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71例,分别测量其身高和体重,检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游离脂肪...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氯氮平和经典类抗精神病药(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共调查使用APS≥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71例,分别测量其身高和体重,检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按药物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氯氮平组、经典APS单一治疗组(经典组)或联合用药组进行比较。结果①联合用药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和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经典组(P<0·05);血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也均显著高于经典组和氯氮平组(P<0·05)。②氯氮平组和联合用药组糖耐量降低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经典组(P<0·05)。③患者体质量指数与其空腹血糖、血清瘦素、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以及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P均小于0·05);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其血胰岛素水平也呈正相关(P=0·008)。④多元逐步线型回归分析表明,进入影响空腹血糖水平方程的因素分别为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胰岛素、胆固醇和体质量指数(P<0·05)。结论单用氯氮平及其与经典抗精神病药联用,均易导致患者肥胖,且易导致患者血糖、血脂、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降低发生相关,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体重 糖代谢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信度和效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陈远岭 徐俊冕 +5 位作者 严善明 冼易平 李一云 常晓棠 梁国祥 马振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5-267,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45例抑郁症患者和8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评定,检查了“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的信度和效度以及抑郁发作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显示,该表的分半信度为0.835,Cronbach的α系数为0.87。量... 本研究通过对45例抑郁症患者和8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评定,检查了“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的信度和效度以及抑郁发作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显示,该表的分半信度为0.835,Cronbach的α系数为0.87。量表总体和量表的各个条目组都有较好的效度。结果还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S评定量表 信度 效度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侯钢 张晓斌 +3 位作者 张志珺 姚辉 张心保 沙维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NO合酶(NOS)的变化与抗精神病药所敛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关系。方法 对42例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TD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锰SOD(MnSOD)、铜-锌SOD(CuZnSOD)、NO及NOS的... 目的 探讨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NO合酶(NOS)的变化与抗精神病药所敛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关系。方法 对42例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TD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锰SOD(MnSOD)、铜-锌SOD(CuZnSOD)、NO及NOS的活性进行测定,以59例不伴有TD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例健康男性作对照组,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TD组MnSOD、CuZnSOD和NO分别高于非TD组(P<0.05)或正常对照组(P<0.05),TD组NO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略高于非TD组(p<0.05)。TD组MnSOD浓度越高则TD的症状越严重、NOS则相反(P<0.01),且在TD组MnSOD与NO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在非TD组或正常对照组却呈正相关(前者P<0.01)。分层后发现TD组MnSOD浓度在NO较低时显著高于非TD组(P<0.01),而在NO浓度较高时则略低于非TD组(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TD,可能与患者血浆SOD尤其是MnSOD活性增高以及血浆NO浓度升高密切相关,两者可能来源于不同病理过程,但均提示自由基活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血浆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治疗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静 张志珺 +2 位作者 牟晓冬 王从杰 张晓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APS)长期治疗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110例病程>5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测定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浆瘦素和空腹血浆胰岛素水...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APS)长期治疗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110例病程>5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测定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浆瘦素和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根据血糖水平及糖尿病临床症状,分为糖尿病组(DM组)、血糖调节异常组(AGT组,包括空腹血糖过高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者)和血糖正常组(NGT组)。采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的(RFLP)分析结果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DM组、AGT组、NGT组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的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DM组患者更多表达为-2548AA基因型(X2=10.56,P=0.005);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2=6.24,P=0.044);瘦素水平在-2548AA与-2548AG基因型间差异有显著性(F=3.015,P=0.019)。结论: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可能与长期使用AP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尿病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空腹血浆瘦素 瘦素基因-2548A/G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肖正军 王艺明 沙维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文拉法辛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应激同时文拉法辛干预组给予文拉法辛...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文拉法辛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应激同时文拉法辛干预组给予文拉法辛(15mg/kg)、抑郁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干预。采用敞箱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大鼠行为改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xl mRNA表达情况。结果抑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Bax mRNA表达升高[(1.97±0.79)vs(1.28±0.49),P<0.01],Bcl-xl mRNA表达降低[(1.06±0.42)vs(1.51±0.48),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文拉法辛干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Bax mRNA表达降低[(1.61±0.68)vs(1.97±0.79),P<0.05],Bcl-xl mRNA表达升高[(1.39±0.51)vs(1.06±0.42),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存在海马损害,而文拉法辛对Bax mRN和Bcl-xl mRNA的表达具有干预作用,这可能为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海马损害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海马 凋亡 文拉法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社会功能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段维维 唐小伟 +6 位作者 杨韦 董慧 肖文焕 陈茜 耿德勤 沙维伟 张晓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关联性。方法纳入年龄、教育...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关联性。方法纳入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DS患者53例、NDS患者58例和正常对照41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和社会适应量表(social-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社会功能。结果 DS组和NDS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2.9±1.8)μg/L&(3.4±1.7)μg/L vs.(9.5±4.0)μg/L,均P<0.01],而DS与NDS组间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与NDS组相比,DS组SSPI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低(P<0.01),SAFE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总分均较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AFE分呈负相关(r=-0.20,P=0.04),与SSPI因子Ⅰ(r=0.23,P=0.01)、SSPI因子Ⅱ(r=0.22,P=0.02)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示,控制年龄、病程等混杂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SSPI与BDNF呈正关联(β=1.05,P=0.02),SAFE与PANSS总分呈正关联(β=1.36,P<0.01)。结论 DS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明显,血清BDNF水平明显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与社会功能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淋巴细胞数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小伟 耿德勤 +2 位作者 沙维伟 张晓斌 陈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6-676,686,691,共3页
研究者们一直在尝试对精神分裂症进一步分型以降低其临床异质性,其中Carpenter等提出了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的概念,该类患者以原发性阴性症状为基本特征,而且作为患者基本特质持续存在。已有学者对缺陷型... 研究者们一直在尝试对精神分裂症进一步分型以降低其临床异质性,其中Carpenter等提出了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的概念,该类患者以原发性阴性症状为基本特征,而且作为患者基本特质持续存在。已有学者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临床表现、遗传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而淋巴细胞是人体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本文拟分析DS患者的淋巴细胞数变化,试对其免疫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淋巴细胞数 非缺陷型 免疫功能异常 原发性阴性症状 临床异质性 临床表现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在抑郁症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远岭 徐俊冕 +5 位作者 严善明 冼易平 李一云 常晓棠 梁国祥 马振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美国心理学家Beck认为抑郁症最突出的表现是认知障碍(即“功能失调性状况”)[1]。为了探讨认知障碍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Weisman和Beck在1978年制定了“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ysfun... 美国心理学家Beck认为抑郁症最突出的表现是认知障碍(即“功能失调性状况”)[1]。为了探讨认知障碍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Weisman和Beck在1978年制定了“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ysfunctionAtitude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S 抑郁症 认知障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茜 胡嘉波 +2 位作者 周朝昀 肖文焕 沙维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血清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浓度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41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和57名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难治性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血清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浓度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41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和57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GDNF的浓度水平,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患者强迫症状,用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对患者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血清GDNF水平低于对照组[(7.11±1.65)pg/m L vs.(9.16±2.14)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方面,患者组语言功能比对照组差[(89.12±12.13)vs.(98.52±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血清GDNF水平与性别、起病年龄、病程、Y-BOCS总分及RBANS总分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语言功能存在障碍,GDNF与强迫症的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产妇围生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逸 叶青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以便对该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 4 7例双胎妊娠产妇 (观察组 )采用 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 ,同期随机选取 5 0例单胎妊娠产妇作对照 ;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以便对该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 4 7例双胎妊娠产妇 (观察组 )采用 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 ,同期随机选取 5 0例单胎妊娠产妇作对照 ;将调查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 SCL- 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观察组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 5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和 P<0 .0 1) ;影响双胎妊娠产妇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并发症和家庭收入。结论双胎妊娠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和单胎妊娠产妇差 ,应对该特殊群体加强心理护理 ,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围生期 精神卫生 围生期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治疗前后执行功能及其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玉梅 张志珺 +3 位作者 沙维伟 张晓斌 周宏辉 钱厚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77例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前后及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77例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前后及74名正常对照组的执行功能和抑郁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BDN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治疗前WCST的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增加,完成分类数减少,血清BDNF水平降低[(36.34±15.16)ng/mLvs(23.09±12.13)ng/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4周治疗后两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组治疗后完成分类数增加、血清BDNF水平[(37.37±21.04)ng/mL]升高,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减少和HAMD总分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与相应HAMD总分值均呈负相关(r=-0.28,P=0.01;r=-0.28,P=0.01),而治疗前WCST5个指标及其治疗后变化值分别与相应血清BDNF水平、HAMD总分值及疗后变化值均无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受损和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后者与抑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抗抑郁治疗后执行功能和抑郁症状均改善,血清BDNF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执行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斌 沙维伟 +1 位作者 张志珺 侯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多巴胺D3受体 基因多态性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TaqIA多态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斌 沙维伟 +1 位作者 张志珺 侯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多巴胺D2受体 (DRD2 )基因TaqI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TD及TD严重程度 ,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 ;应用聚... 目的 研究多巴胺D2受体 (DRD2 )基因TaqI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TD及TD严重程度 ,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法分析TD组和非TD组的DRD2基因的TaqIA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 DRD2基因TaqIA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TD组与非TD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DRD2基因的TaqIA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T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多巴胺D2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青 唐登华 顾小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1-422,共2页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及有效性。方法 :将 4 7例强迫症患者分成两组 ,分别用认知疗法合并帕罗西汀 (2 5例为研究组 )和单用帕罗西汀 (2 2例为对照组 )治疗 ,于入组时、治疗 8周后、 6月后分别用 HAMA量表、Y- BOCS量...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及有效性。方法 :将 4 7例强迫症患者分成两组 ,分别用认知疗法合并帕罗西汀 (2 5例为研究组 )和单用帕罗西汀 (2 2例为对照组 )治疗 ,于入组时、治疗 8周后、 6月后分别用 HAMA量表、Y- BOCS量表评定病人 ,并于治疗 6月后用 SDSS量表评定病人。结果 :研究组治疗 8周至 6月后 ,病人 HAMA量表 (6周时 ,t=2 .13,P<0 .0 5 )、Y- BOCS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单一用药组 (8周时 t=3.7,P<0 .0 1,6个月时 t=4 .3,P<0 .0 1) ,6月后的 SDS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总分 t=2 .7,P<0 .0 5 ,职业和工作因子 t=3.3,P<0 .0 1)。结论 :认知疗法可以有效减轻强迫症状 ,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而且对增强社会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均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病人 强迫症状 认知疗法 量表 HAMA 临床疗效分析 结论 社会功能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HT_(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斌 沙维伟 +1 位作者 张志珺 候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42例符合TD(AIMS总分≥3分)者和与TD组严格相匹配的51例非TD者,采用简明精神病评...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42例符合TD(AIMS总分≥3分)者和与TD组严格相匹配的51例非TD者,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果⑴经吻合度检验,TD组、非TD组的5-HT2A 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χ2分别为0.06、0.02,υ均=2,P均>0.05)⑵TD组与非TD组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χ2=4.37,υ=2,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36,υ=1,P<0.05)。⑶TD组的AIMS和BPRS的评分分别为(6.5±1.8)分和(51.2±7.8)分,非TD组分别为0分和(50.3±7.4)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精神分裂症 5-HT2A 受体基因 T102C 多态性 迟发性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晓斌 沙维伟 侯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5- 羟色胺2A( 5- HT2A)受体基因A 1 4 38G、T1 0 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 先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有无TD及其严重程度,有4 2例符合TD(AIMS总分≥3分)者和51例... 目的 探讨5- 羟色胺2A( 5- HT2A)受体基因A 1 4 38G、T1 0 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 先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有无TD及其严重程度,有4 2例符合TD(AIMS总分≥3分)者和51例与TD组严格相匹配的非TD者入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 HT2A受体基因的A 1 4 38G、T1 0 2C多态性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①5- HT2A受体基因A 1 4 38G和T1 0 2C两位点多态性呈完全连锁不平衡,TD组与非TD组的两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总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χ2 =4 37,v =2 ,P >0 . 0 5) ,在TD组有更高的C/A等位基因频率,与非TD组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 36 ,v =1 ,P <0. 0 5)。②不同基因型间的人口学和临床学资料(如:病程、服药总时间、日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AIMS和BPRS的评分)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5 -HT2A受体基因的A 1 4 38G、T1 0 2C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