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熟市鲜食玉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瓶颈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俞良 应晓成 +3 位作者 华建峰 夏明艳 钟卫国 兰国防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8-9,13,共3页
鲜食玉米产业是常熟市近年来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开辟的一条重要新兴产业。为进一步推进常熟市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本文作者分析了常熟市鲜食玉米产业及育种科研现状,阐明了制约常熟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 鲜食玉米产业是常熟市近年来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开辟的一条重要新兴产业。为进一步推进常熟市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本文作者分析了常熟市鲜食玉米产业及育种科研现状,阐明了制约常熟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业现状 对策 常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干温度对南粳46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燕飞 郑娅琴 应晓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稻谷收获后如何保持新鲜度一直是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本试验选取苏南地区优质水稻主推品种南粳46为试验材料,设置35℃、40℃、45℃、50℃、55℃、60℃6种烘干温度及18%、20%、22%、24%4种稻谷收获水分处理,研究分析了其对稻米加... 稻谷收获后如何保持新鲜度一直是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本试验选取苏南地区优质水稻主推品种南粳46为试验材料,设置35℃、40℃、45℃、50℃、55℃、60℃6种烘干温度及18%、20%、22%、24%4种稻谷收获水分处理,研究分析了其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爆腰率、脂肪酸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不同含水率稻谷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其中糙米率和精米率下降幅度较低;低温烘干能大幅降低稻谷爆腰率和脂肪酸含量,使南粳46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使稻米口感更柔软、适口性好、米质更优。本试验结果能为苏南地区稻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46 烘干温度 含水率 直链淀粉 脂肪酸 爆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尾水灌溉下水稻精准施肥技术研究
3
作者 应晓成 孙文渊 +2 位作者 李燕飞 李渊 唐洋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73-76,共4页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尾水中含有较多氮、磷、钾、锌、镁等营养成分,将其应用于稻田灌溉,可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提升农田环境。本试验在水稻全生育期利用尾水进行灌溉,通过设置纯氮0 kg/hm^(2)、30 kg/hm^(2)、45 kg/hm^(2)、60 kg/hm^(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尾水中含有较多氮、磷、钾、锌、镁等营养成分,将其应用于稻田灌溉,可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提升农田环境。本试验在水稻全生育期利用尾水进行灌溉,通过设置纯氮0 kg/hm^(2)、30 kg/hm^(2)、45 kg/hm^(2)、60 kg/hm^(2)4个不同化肥添加量,研究分析其对水稻植株生长及农田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在关键生育时期适当加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最终增加有效分蘖数和生物量,进而达到增产效果,其中添加纯氮30 kg/hm^(2)和45 kg/hm^(2)的处理提升幅度较大,分别提高3.91%和4.21%;有效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尤其在其生育后期能长时间维持土壤氮磷钾含量,为水稻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持续性灌溉 水稻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育秧基质处理对秧苗素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郑娅琴 赵品恒 +3 位作者 李燕飞 李渊 唐洋 应晓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44-47,共4页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机械化插秧技术日益普及,对秧苗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时,长期实行的秸秆还田措施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水稻的安全生产构成了挑战。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将新型秸秆秧盘与常规营养土、商品基质进行对比试验,明...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机械化插秧技术日益普及,对秧苗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时,长期实行的秸秆还田措施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水稻的安全生产构成了挑战。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将新型秸秆秧盘与常规营养土、商品基质进行对比试验,明确了机插秧育秧参数,为大面积推广新型秸秆秧盘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运用新型秸秆秧盘可大幅提高出苗率,为秧苗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磷钾营养物质,同时提高根系活力,与传统营养土对比,根表面积可增大17.04%,秧苗叶绿素提高19.20%,秧苗整株干重提升15.45%。秧苗移栽后,新型秸秆秧盘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最终分蘖数,进而提升水稻有效穗数,与传统营养土对比,增产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基质 秸秆秧盘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雷雲翔 应晓成 +2 位作者 沈新平 刘斌 蒋敏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6-60,共5页
基于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了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下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优势。玉米-大豆间作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种植收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少病... 基于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了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下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优势。玉米-大豆间作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种植收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少病害等方面具有优势。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未来发展中加大玉米-大豆间作在不同行距、不同株距的影响研究,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提高效益的综合目标,促进玉米与大豆间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经济效应 环境效应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李燕飞 郑娅琴 +3 位作者 徐定邦 杨溢 颜佳倩 应晓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72-75,共4页
使用缓释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是现阶段农业高质量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拥有长肥效低损耗的优势,适合在苏南径流较大的区域推广应用,可大幅度降低农田面源污染。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不同施肥模式,研究分析了其对农田田面水中氮磷含量... 使用缓释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是现阶段农业高质量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拥有长肥效低损耗的优势,适合在苏南径流较大的区域推广应用,可大幅度降低农田面源污染。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不同施肥模式,研究分析了其对农田田面水中氮磷含量的变化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有机肥和缓释肥联合替代化肥可有效降低田面水全氮、全磷和氨氮含量,同时可以提高南粳46水稻的有效分蘖数和生物量,进而提升最终产量,尤其以有机肥和缓释肥联合替代化肥处理最佳,与传统单一化肥处理相比产量可提高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 有机肥 田面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先进 夏静 +4 位作者 石景涛 应晓成 孙文渊 黄晓敏 沈新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2-85,共4页
沼液作为肥料施用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构建高效沼液循环利用模式的关键。因此,研究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沼液资源化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 沼液作为肥料施用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构建高效沼液循环利用模式的关键。因此,研究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沼液资源化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重金属6个代表性指标,综述了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合理施用沼液有利于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强土壤养分累积,改善土壤酸碱度及提高土壤酶活性。长期沼液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细菌型”转向“真菌型”,并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当前的研究难点主要在于沼液的异质性及土壤评价方法不统一,探究沼液最佳施用量、明确土壤沼液最大承载量、沼液影响土壤质量的机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土壤质量 土壤养分 承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缓混肥对常农粳12号水稻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孙文渊 应晓成 +1 位作者 石景涛 彭先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35-37,41,共4页
以常农粳12号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种类缓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缓混肥对常农粳12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以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缓混肥(30-6-12)效果最好,其能有效提高水稻最高分蘖数,在抽穗前... 以常农粳12号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种类缓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缓混肥对常农粳12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以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缓混肥(30-6-12)效果最好,其能有效提高水稻最高分蘖数,在抽穗前期及成熟期可有效提高剑叶SPAD值,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与江苏艾萨斯新型肥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专用缓释肥(33-5-12)及稳定性肥料(26-10-15)相比,理论产量分别提高0.68%和1.43%,实际产量分别提高了9.6%和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混肥 水稻 常农粳12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