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扬中市稻麦全年增产途径分析及技术措施
- 1
-
-
作者
施积文
张选怀
-
机构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3年第6期35-36,共2页
-
文摘
针对扬中市近年来农业生产上出现的因稻麦双晚而影响周年高产的问题,分析了不利于稻麦双高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措施,以促进全年稻麦双丰收。
-
关键词
稻麦
全年增产
技术措施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扬中市水稻高产创建的推进与探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选怀
姚久琴
姚红
-
机构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1年第6期28-31,共4页
-
文摘
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是挖掘单产潜力、确保粮食基本供给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总结扬中市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主要制约因素以及进行高产创建必要性与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扬中市"十二五"期间水稻高产创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指标、技术路线、实施内容。
-
关键词
水稻
高产创建
推进与探讨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扬中市稻麦生产中化肥施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冷华年
杨建华
吴文军
-
机构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9期57-57,104,共2页
-
文摘
当前扬中市粮食生产已经全面进入由只追求高产,向高产、优质、高效三者并重的转型期。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化肥面源污染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摸清现实生产中化肥实际实际施用水平,找出存在问题,对减少化肥施用量,控制化肥面源污染,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消费提质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稻麦生产
化肥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关于扬中市机插稻与直播稻的调查研究
- 4
-
-
作者
姚久琴
王小怀
-
机构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2年第2期32-33,共2页
-
文摘
直播稻具有生育期短、草害重、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易倒伏、异型稻普遍无法根除等多种弊端,严重制约扬中市水稻生产水平的提升。水稻机插秧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不仅能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强抗灾能力,而且节省了种子,减少病虫草为害,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是现阶段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主体。
-
关键词
机插稻
直播稻
效益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稻鸭共作的农艺效果分析和技术要点改进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张选怀
朱克明
-
机构
江苏省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江苏省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141-142,共2页
-
文摘
通过总结扬中市多年应用稻鸭共作技术的生产实践,对稻鸭共作的农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改进,以供各地在推广时参考。
-
关键词
稻鸭共作
应用价值
农艺效果
技术要点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麦秸全量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研究
- 6
-
-
作者
姚久琴
王小怀
姚红
-
机构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
文摘
沿江地区长期以来采取稻麦两熟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也是传统的稻麦高产地区,稻麦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扬中市水稻生产基本以机插、抛秧、直播为主要形式的轻简稻作栽培方式。我市由于经济发展,作物秸秆不再需要作燃料、饲料,秸秆处理成为一个农业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为了趋利避害,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
-
关键词
稻作技术
还田
全量
麦秸
稻麦两熟
水稻生产
全程机械化
耕作制度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镇稻10号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 7
-
-
作者
高金成
张继本
张选怀
袁敖根
项忠兰
-
机构
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镇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句容市白兔镇农服中心
丹徒区作栽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07年第6期40-41,共2页
-
文摘
镇稻10号是镇江市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0。经镇江市几年示范试验,一般产量650kg/667m^2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5%以上,具有700kg以上的超高产潜力。熟期与武运粳7号(9746)相仿,适宜于沿江、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超高产潜力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武运粳7号
技术
优质高产
示范试验
肥力条件
-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稻茬小麦不同播期的适宜基本苗数探索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张选怀
朱克明
-
机构
江苏省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江苏省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42-43,共2页
-
文摘
由于近10多年来江苏省水稻的成熟期越来越晚,多数接茬小麦错过了适宜播种期,加上不少地方仍沿用"精量播种"和"半精量播种"栽培技术,出现因基本苗偏少而使穗数不足难以达到高产的问题。合理增加稻茬迟播小麦的基本苗,是争取实现小麦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笔者对稻茬小麦不同播期的适宜基本苗数进行了探索。
-
关键词
稻茬
小麦
播期
基本苗
-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机插稻不同基本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薛安生
张选怀
-
机构
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农业服务中心
江苏省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71-73,共3页
-
-
关键词
基本苗
机插稻
试验
高产群体质量
高产栽培理论
机插水稻
栽培技术
栽插密度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氮肥用量及运筹方法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杨建华
瞿廷广
冷华年
陶宝瑞
-
机构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扬中市三茅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7年第5期40-42,共3页
-
文摘
试验对小麦扬麦16号,在两种总施氮量条件之下(16、20 kg/667 m^2),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籽粒产量及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明确高产条件下的施氮量与合理的氮肥运筹,为小麦氮肥使用和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小麦
氮肥用量
运筹比例
产量
群体质量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镇稻10号高产栽培化学肥料使用情况调查
- 11
-
-
作者
薛锋
施正连
张选怀
-
机构
油坊镇农业服务中心
扬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装备技术》
2013年第1期32-33,共2页
-
文摘
施肥量的多少和运筹方式决定着产量的高低,通过对高产创建攻关田和大面积生产上肥料使用情况的调查,攻关田镇稻10号产量达到754.3 kg/667 m2,比大面积常规种植的品种产量高出64.6 kg/667 m2,增产9.37%,增产极为显著。
-
关键词
镇稻10号
高产栽培
肥料运筹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