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网络的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脑响应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慧敏 曾颖 +2 位作者 童莉 鲁润南 闫镔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56,共5页
针对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过程复杂和个体差异大造成敏感信息感知脑响应潜伏期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响应检测模型——DyCNN_CBAM。该模型通过增加的动态卷积模块,让每层的卷积参数在训练的时候随着输入可变,... 针对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过程复杂和个体差异大造成敏感信息感知脑响应潜伏期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响应检测模型——DyCNN_CBAM。该模型通过增加的动态卷积模块,让每层的卷积参数在训练的时候随着输入可变,可提升模型的尺寸与容量。然后在模型第一、二层后增加的注意力机制模块,自动计算贡献度较高的时空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现有的单尺度模型平均分类准确率提高了4%,F1分数提高6.7%,同时比现有多尺度网络平均分类准确率提高了2%,F1分数提高1.2%。此外,在公开数据集上取得最好的F1分数。由此说明,该网络更够适应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脑信号潜伏期抖动性,有效地提升了文本敏感信息检测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敏感信息 脑电信号 目标检测 动态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传播节点集的CTDN节点分类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鑫 李赟 熊瑾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8-196,共9页
针对连续时间动态网络的节点分类问题,根据实际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定义信息传播节点集,改进网络表示学习的节点序列采样策略,并设计基于信息传播节点集的连续时间动态网络节点分类算法,通过网络表示学习方法生成的节点低维向量以及OpenNE... 针对连续时间动态网络的节点分类问题,根据实际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定义信息传播节点集,改进网络表示学习的节点序列采样策略,并设计基于信息传播节点集的连续时间动态网络节点分类算法,通过网络表示学习方法生成的节点低维向量以及OpenNE框架内的LogicRegression分类器,获得连续时间动态网络的节点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CTDNE和STWalk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网络表示学习结果的二维可视化效果更优且最终的网络节点分类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节点集 连续时间动态网络 网络表示学习 节点分类 随机游走 Skip-Gra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序列图的无人机定位系统电磁效应分析
3
作者 白艺杰 周佳乐 +4 位作者 柴梦娟 余道杰 李涛 王怡澄 梁丽月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2,共9页
无人机定位系统是无人机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核心模块,同时也为电磁干扰信号提供了耦合路径。围绕无人机定位系统电磁效应分析展开研究,关注未采取电磁加固措施的消费级无人机,基于无人机定位系统内部结构,建立了无人机定位系... 无人机定位系统是无人机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核心模块,同时也为电磁干扰信号提供了耦合路径。围绕无人机定位系统电磁效应分析展开研究,关注未采取电磁加固措施的消费级无人机,基于无人机定位系统内部结构,建立了无人机定位系统的干扰序列图,进而推导出无人机定位系统各模块的瞬态响应函数,基于干扰序列图构建了无人机定位系统物理模型,开展了定位系统电磁效应场路联合分析,仿真分析了定位系统及其敏感单元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的分布与规律,得到了无人机定位系统的电磁效应分布特征与电磁薄弱环节。仿真结果表明:无人机定位系统电磁薄弱环节在芯片线路连接点处,且随着电磁脉冲干扰时间的增加,电磁效应持续累积且呈现趋势一致的震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定位系统 电磁脉冲效应 电磁拓扑 干扰序列图 瞬态响应转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W-YOLOv8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席阳丽 屈丹 +1 位作者 王芳芳 都力铭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9,共8页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任务中进行特征提取时缺少小目标信息,特征融合过程中部分信息丢失,小目标特征信息不明显,导致小目标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EW-YOLOv8模型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优化骨干网络架构,使用Faster...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任务中进行特征提取时缺少小目标信息,特征融合过程中部分信息丢失,小目标特征信息不明显,导致小目标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EW-YOLOv8模型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优化骨干网络架构,使用FasterNet骨干网络,更有效地提取了遥感图像中小目标的空间特征,使得网络模型更专注于微小目标,从而提升小目标检测精度。其次,使用EMA注意力与C2f构建全新的C2f_EMA模块,替换Neck结构中的C2f模块,在融合特征前进行特征注意力加强操作,使网络模型更突出特征信息中小目标部分,有效解决特征融合过程中小目标特征丢失问题。最后,采用带有动态非单调FM的WIoUv3作为边界框的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的边界框定位精度,并且提升了对小目标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NWPU VHR-10数据集上经过优化的YOLOv8算法的mAP 50相较于原始YOLOv8算法提高了7.71百分点,在HRSC2016和DOTA v1.0上分别提高了9.70百分点和12.32百分点,证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遥感图像中小目标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YOLOv8 FasterNet骨干网络 EMA注意力机制 WIoU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定位系统辐照干扰失效全过程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余道杰 贺凯 +4 位作者 郭柏森 雷顺天 柴梦娟 王东 田周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定位系统是无人机核心单元中的电磁敏感环节,是无人机电磁防护的重点部位。为了分析电磁干扰效应机理与失效过程,以典型自组装无人机定位系统为目标,通过电磁拓扑模型分析干扰耦合方式,分析不同耦合路径下辐照干扰耦合机理和作用机制。... 定位系统是无人机核心单元中的电磁敏感环节,是无人机电磁防护的重点部位。为了分析电磁干扰效应机理与失效过程,以典型自组装无人机定位系统为目标,通过电磁拓扑模型分析干扰耦合方式,分析不同耦合路径下辐照干扰耦合机理和作用机制。采用GPS增强转发系统在电波暗室内为无人机系统提供正常动态工作环境,并依据标准开展微波辐照干扰效应试验,通过无人机系统固件中的日志记录功能,结合地面站监测实时状态,实现无人机定位系统电磁干扰效应全过程动态特征数据记录与故障机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接收天线耦合干扰主要发生在定位系统最大接收带宽(200 MHz)之内;线缆耦合干扰主要在1 GHz以下的频段内且在171 MHz和511 MHz附近达到最大值;PCB电路耦合干扰主要在1.24 GHz以上频段,耦合电压波动性随着干扰信号频率增加而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定位系统 辐照干扰 失效机理 等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定位系统电源分配网络电磁干扰行为级分析与预测
6
作者 余道杰 雷顺天 +3 位作者 贺凯 张霞 郭柏森 柴梦娟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电源分配网络是无人机定位系统工作的基础单元,也是电磁干扰薄弱环节,电源分配网络(PDN)传导耦合干扰效应是导致定位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定位系统电磁干扰敏感度预测模型的精度,基于泰勒级数对非线性系统的描述方法,将泰勒级... 电源分配网络是无人机定位系统工作的基础单元,也是电磁干扰薄弱环节,电源分配网络(PDN)传导耦合干扰效应是导致定位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定位系统电磁干扰敏感度预测模型的精度,基于泰勒级数对非线性系统的描述方法,将泰勒级数行为级模型系数表征为与干扰频率相关的函数,建立无人机定位系统PDN电磁干扰响应预测模型,分析预测PDN在受干扰情况下的非线性直流偏置电压。研究结果表明:在250~400 MHz电磁干扰范围内,基于泰勒级数的PDN电磁干扰响应预测模型可以对PDN在电磁干扰作用下的非线性直流偏置进行准确预测,预测误差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定位系统 电源分配网络 电磁干扰 敏感度 泰勒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运动目标位置与速度解耦合估计方法
7
作者 王鼎 尹洁昕 +1 位作者 王叶露 徐文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11-3023,共13页
针对位于地球表面的无线静默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运动目标定位新方法.与已有大多数定位方法不同,新方法考虑了地面运动目标位置向量与速度向量所需服从的二次等式约束,并且实现了对目标位置与速度的解耦合估计.... 针对位于地球表面的无线静默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运动目标定位新方法.与已有大多数定位方法不同,新方法考虑了地面运动目标位置向量与速度向量所需服从的二次等式约束,并且实现了对目标位置与速度的解耦合估计.文中首先将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非线性观测方程转化为伪线性观测方程,然后利用一阶误差分析方法推导该观测方程中的误差渐近统计特性,并进而构建含双重二次等式约束的目标位置与速度联合估计准则.针对此优化模型,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目标位置与速度解耦合优化算法,其中仅需对目标位置向量进行迭代计算,而目标速度向量是以闭式解的形式给出,因此可减少迭代初始值的影响与局部收敛的风险.此外,文中还在双重二次等式约束条件下推导了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运动目标定位的克拉美罗界,定量刻画了等式约束所产生的性能增益,并结合一阶误差分析与拉格朗日乘子法证明了新方法的渐近统计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定位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辐射源雷达 运动目标 拉格朗日乘子法 理论性能分析 克拉美罗界 解耦合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双模微波功率模块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兵 邱立 +2 位作者 王斌 郭静坤 董雪雨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能工作在高峰值功率、低占空比的高模工作方式,也能工作在低峰值功率、准连续波的低模工作方式,针对这一需求,结合电子系统收发共孔径的要求,提出了T/R双模MPM技术。T/R双模MPM技术的核心是T/R双模行波管,基于三端口双向T/R行波管,通过在慢波系统的衰减器附近设置一个耦合口,实现行波管的信号反向接收功能;通过T/R双模行波管设计、双模放大均衡组件、双调制栅极电源等技术实现MPM的双模双向功能。T/R双模MPM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作战应用中的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模块 T/R行波管 收发共孔径 功放 均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全球电离层Ne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世敏 张剑 杜剑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8-1376,共9页
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延缓和折射,因此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是影响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其他空间通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对全球电离层电子密度(Number of elec... 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延缓和折射,因此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是影响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其他空间通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对全球电离层电子密度(Number of electron,Ne)的预测工作对短波通信设备三维射线实时追踪定位提供必要条件。本文采用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提供的2016年电离层Ne数据,根据数据的三维空间时间序列特征,搭建了自编码器和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Conv LSTM)网络组成的网络结构,在不引入地球自转周期之外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对Ne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并实现预测,首先通过实验对比了SGD、Adagrad、Adadelta、Adam、Adamax和Nadam六种优化算法的性能,又对比了三种预测策略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1h-to-1h预测策略的全球平均RMSE为1.0 NEU(最大值的0.4%),1h-to-24h和24h-to-24h预测策略的全球平均RMSE为6.3 NEU(2.6%)。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Nadam优化算法更适合电离层Ne的深度学习,二是1h预测策略的性能与之前类似的电离层TEC预测工作(RMSE高于1.5 TECU,最大值的1%)相比有竞争力,但预测时间太短且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三是两种24h预测策略虽能实现长期预测但性能不理想,要实现三维空间时间序列的长期高精度预测需要进一步改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和预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 电离层 NE 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误差影响下基于CNN+BiLSTM神经网络的非圆信号目标直接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洁昕 王鼎 +1 位作者 杨欣 杨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5-1329,共15页
针对运动观测阵列状态误差与接收频率抖动同时影响下的非圆信号无源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直接跟踪算法.该算... 针对运动观测阵列状态误差与接收频率抖动同时影响下的非圆信号无源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直接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多运动观测阵列信号各频带间的相关性与辐射源信号的非圆特性,建立模型误差影响下的扩展多站观测矢量;接着利用多个观测时隙内扩展多站观测矢量的信号子空间构造空时特征输入序列;然后设计基于CNN与BiLSTM混合神经网络的直接跟踪模型,通过训练实现对非圆目标的轨迹矢量直接估计.本文算法是从原始数据信号子空间中估计轨迹矢量的直接跟踪模式,相比传统“观测参数估计+滤波轨迹跟踪”的两步估计模式,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由于本文算法在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学习到模型误差的信息,因此能够实现对多种误差的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较传统两步跟踪算法与现有直接跟踪算法均具有更高的轨迹估计精度,能够明显提升模型误差影响下多站协同跟踪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跟踪 非圆信号 模型误差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发未精确同步条件下非相关多运动辐射源TOAs/FOAs协同定位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鼎 尹洁昕 +1 位作者 郑娜娥 杨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0-563,共14页
在联合到达时间/到达频率的无线定位体制中,除了TOAs/FOAs(Time-Of-Arrivals/Frequency-Of-Arrivals)估计误差与传感器位置/速度先验观测误差以外,收发两端的传感器时钟同步误差也是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抑制时钟同步误差和各类... 在联合到达时间/到达频率的无线定位体制中,除了TOAs/FOAs(Time-Of-Arrivals/Frequency-Of-Arrivals)估计误差与传感器位置/速度先验观测误差以外,收发两端的传感器时钟同步误差也是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抑制时钟同步误差和各类观测误差的影响,本文针对非相关多运动辐射源定位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多维标度分析的TOAs/FOAs多辐射源协同定位方法.文中首先通过构造两组标量积矩阵推导定位关系式,然后基于一阶误差分析方法得到该关系式中的误差渐近统计特性,并进而构建联合定位与时钟同步误差校正的优化准则.针对此优化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矩阵数学性质的参数解耦合优化算法,可实现对多运动辐射源位置/速度参数与同步误差参数的分步估计,显著降低了参与优化迭代的变量维数.此外,文中还在收发未精确同步条件下推导TOAs/FOAs多辐射源协同定位模型的克拉美罗界,定量证明多辐射源协同定位可以带来性能增益,并且利用一阶误差分析以及正交投影矩阵数学性质证明新方法的渐近统计最优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协同定位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定位 到达时间 到达频率 时钟同步误差 加权多维标度分析 正交投影矩阵 理论性能分析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信号处理平台的混合优化调度算法
12
作者 李宇东 马金全 +3 位作者 岳春生 冀亚玮 张坤 沈小龙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2-1139,共8页
针对异构信号处理平台中通信密集型任务并行复杂度高、通信延迟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聚簇和任务复制的混合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对经典调度算法中任务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通过改进传统聚簇方法,有效避免了任务的重... 针对异构信号处理平台中通信密集型任务并行复杂度高、通信延迟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聚簇和任务复制的混合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对经典调度算法中任务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通过改进传统聚簇方法,有效避免了任务的重复聚簇;结合任务复制连锁效应,设计了基于关键前驱节点的多任务复制方法;利用二阶聚簇法进一步减小调度长度,同时解决了处理器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随机生成的有向无环图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通信量较大的情况下具有更小的调度长度和更大的加速比,对于通信密集型任务具有良好的调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平台 通信密集型任务 混合优化调度 二阶聚簇 关键前驱路径 任务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资源少样本连续语音识别最新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屈丹 杨绪魁 +2 位作者 闫红刚 陈雅淇 牛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低资源少样本语音识别是目前语音识别行业面临的迫切技术需求。首先,总结了低资源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的框架技术,重点介绍了低资源语音在特征提取、声学建模和资源扩展等方面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其次,在连续语音识别框架技术发展的... 低资源少样本语音识别是目前语音识别行业面临的迫切技术需求。首先,总结了低资源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的框架技术,重点介绍了低资源语音在特征提取、声学建模和资源扩展等方面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其次,在连续语音识别框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成对抗网络、自监督表示学习、深度强化学习和元学习等高级深度学习技术在解决少样本语音识别方面的最新发展,如FGSM、wav2vec、AMS等代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该技术面临的互补有限、数据和任务不均衡与模型轻量化部署问题。最后,对低资源少样本连续语音识别进行了总结,提出未来少样本训练识别的研究方向可以朝着先验信息引入、假设空间约束条件设定等方向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资源少样本 连续语音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自监督表示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RetinaNet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敏 屈丹 司念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9-257,共9页
针对经典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RetinaNet难以充分提取不同阶段特征、边界框回归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一个面向目标检测的改进型RetinaNet算法。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加入多光谱通道注意力,将输入特征中的频率分量合并到注意力处理中,从而捕获... 针对经典一阶段目标检测算法RetinaNet难以充分提取不同阶段特征、边界框回归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一个面向目标检测的改进型RetinaNet算法。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加入多光谱通道注意力,将输入特征中的频率分量合并到注意力处理中,从而捕获特征原有的丰富信息。将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添加到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包括1个路径聚合模块和1个特征融合操作,路径聚合模块通过搭建自底向上的路径,利用较浅特征层上精确的定位信号增强整个特征金字塔的信息流,特征融合操作通过融合来自每个阶段的特征信息优化多阶段特征的融合效果。此外,在边界框回归过程中引入完全交并比损失函数,从边界框的重叠面积、中心点距离和长宽比这3个重要的几何因素出发,提升回归过程的收敛速度与准确性。在MS COCO数据集和PASCAL VOC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RetinaNet算法相比,改进型RetinaNet算法在2个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2.1、1.1个百分点,尤其对于MS COCO数据集中较大目标的检测,检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多光谱通道注意力 多尺度特征融合 完全交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功率放大器发展概述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建兵 林鹏飞 +1 位作者 郝保良 孙建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73,共8页
微波功率放大器分为真空和固态两类,分别分析了两类器件的原理和特点,然后介绍了它们的发展历史、当前的技术研究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两种器件相结合的产物—微波功率模块,包括微波功率模块的产生过程和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微波功率放大器分为真空和固态两类,分别分析了两类器件的原理和特点,然后介绍了它们的发展历史、当前的技术研究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两种器件相结合的产物—微波功率模块,包括微波功率模块的产生过程和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放大器 真空器件 固态器件 微波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阵列可见光通信多用户信噪比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嘉伟 汪涛 +2 位作者 王超 李盾 张光伟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22,共5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多灯阵列多用户通信信噪比优化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阵列通信灯选择优化算法。通过量化分析每个发光二极管(LED)灯信号发射路径延迟特性作为基因对信噪比的贡献度量值,以该度量值作为基因交叉和变异时的依据,采用最大... 针对室内可见光多灯阵列多用户通信信噪比优化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阵列通信灯选择优化算法。通过量化分析每个发光二极管(LED)灯信号发射路径延迟特性作为基因对信噪比的贡献度量值,以该度量值作为基因交叉和变异时的依据,采用最大信噪比贡献保留和最小信噪比贡献消除方法来改进一般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一般遗传算法,该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获得的信噪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遗传算法 室内通信 基因交叉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码率的软件无线电射频干扰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爽 周长林 +3 位作者 余道杰 郭柏森 贺凯 王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440,共7页
针对通信系统工作过程中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而无法通信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电磁干扰效应及误码特征。通过分析典型软件无线电电磁信号传输特性及其信息链路电磁干扰耦合路径,设计了软件无线电通信干扰实验系统。该系统利用Simul... 针对通信系统工作过程中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而无法通信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电磁干扰效应及误码特征。通过分析典型软件无线电电磁信号传输特性及其信息链路电磁干扰耦合路径,设计了软件无线电通信干扰实验系统。该系统利用Simulink软件观测、记录通信信号眼图、星座图信息等受扰特征,并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误码率,给出了不同干扰信号对通信系统的影响规律:当同频干扰功率达到-40 dBm时通信开始出现误码,干扰功率每增加5 dB,误码率增加一个量级,干扰功率增加到-18 dBm时,误码率达到阈值0.25;邻频干扰误码率随干扰功率变化趋势与同频干扰一致,但出现误码的最小干扰功率更大;带外强干扰信号也会影响通信系统可靠性,在相同误码率情况下,需要更大的干扰信号功率且大小与信号频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信息安全 软件无线电 电磁干扰 射频干扰 QPSK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机制的彩色图像隐写分析算法
18
作者 张涛 葛育伟 +2 位作者 韩旭 张昊 汪然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5,共6页
针对彩色图像的隐写分析问题,引入逐通道卷积、多激活模块以及对抗机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彩色图像隐写分析的深度卷积网络。逐通道卷积能够避免削弱不相关噪声信号,保留更多的隐写嵌入特征;多激活模块利用多种激活函数对卷积结果进行非... 针对彩色图像的隐写分析问题,引入逐通道卷积、多激活模块以及对抗机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彩色图像隐写分析的深度卷积网络。逐通道卷积能够避免削弱不相关噪声信号,保留更多的隐写嵌入特征;多激活模块利用多种激活函数对卷积结果进行非线性映射,针对嵌入痕迹做出不同反馈,丰富嵌入特征的多样表达;对抗机制能够将内容信息特征和隐写嵌入特征从域类别上严格划分,从而分离出更多的隐写存在性特征。在PPG-LIRMM-COLOR数据集上针对多种隐写算法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比对照方法中性能最好的还要高1.83%~4.99%。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彩色图像隐写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隐写分析 深度学习 多激活模块 对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均匀圆阵对称特性的近场源酉变换估计算法
19
作者 唐涛 尹洁昕 +1 位作者 张莉 吴志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7-1193,共7页
针对现有均匀圆阵的近场源三维参数估计算法运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圆阵对称特性的近场源酉变换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均匀圆阵对称特性将阵列导向矢量进行酉变换和对角化分离处理,消除距离参数,把三维搜索问题化简为二维搜... 针对现有均匀圆阵的近场源三维参数估计算法运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圆阵对称特性的近场源酉变换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均匀圆阵对称特性将阵列导向矢量进行酉变换和对角化分离处理,消除距离参数,把三维搜索问题化简为二维搜索问题,同时把复值方向矢量转化为实值方向矢量。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估计性能优于相关序列降维估计方法,与三维多重信号分类算法性能相当,且通过矩阵分离降维和实值化处理,减少了运算量,有利于工程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源 均匀圆阵 波达方向估计 降维估计 酉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图的特定辐射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潘一苇 杨司韩 +2 位作者 彭华 李天昀 王文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949,共9页
发射机的指纹特征具有复杂性,现有的认识水平制约了特定辐射源识别(SEI)的性能。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图的SEI方法,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多种复杂特征的联合提取。该文首先分析了多种发射机畸变在矢量图上的视觉表现;在此基础上... 发射机的指纹特征具有复杂性,现有的认识水平制约了特定辐射源识别(SEI)的性能。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图的SEI方法,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多种复杂特征的联合提取。该文首先分析了多种发射机畸变在矢量图上的视觉表现;在此基础上,以矢量图灰度图像作为信号表示,构建深度残差网络提取图像中的视觉特征。该方法克服了现有认知的局限,兼具高信息完整性和低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显著改善SEI的性能,识别增益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辐射源识别 矢量图 深度残差网络 视觉特征 信息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