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生物浸出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娟 聂榕 +4 位作者 刘学 田炳阳 杨鑫龙 温建康 武彪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2,共13页
铜生物浸出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矿产资源提取方法,为矿物加工和有色金属冶金领域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途径。文章综述了浸铜微生物研究、铜微生物浸出研究、铜生物堆浸工程化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创新... 铜生物浸出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矿产资源提取方法,为矿物加工和有色金属冶金领域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途径。文章综述了浸铜微生物研究、铜微生物浸出研究、铜生物堆浸工程化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创新点和局限性,提出了未来在专属高效菌种选育与驯化、浸矿微生物代谢途径构建、强化浸出新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装备研制、新型可视化动态预测模型与AI(人工智能)等方面能够开展的工作,旨在为铜生物浸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提高生物浸出效率和铜资源及其他有价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率,促进生物浸出的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浸出 菌种选育 强化浸出 工业堆浸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黄铁矿及共伴生有价金属生物浸出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政 刘学 +2 位作者 温建康 高文成 武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95-4307,共13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磁黄铁矿及共伴生有价金属高效绿色回收利用的问题,本文对磁黄铁矿及共伴生有价金属的生物浸出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首先,分析了磁黄铁矿的化学可浸性;其次,介绍了磁黄铁矿生物浸出过程及机理;最后,总结了菌种类型及选育驯... 为了更好地解决磁黄铁矿及共伴生有价金属高效绿色回收利用的问题,本文对磁黄铁矿及共伴生有价金属的生物浸出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首先,分析了磁黄铁矿的化学可浸性;其次,介绍了磁黄铁矿生物浸出过程及机理;最后,总结了菌种类型及选育驯化、接种量、pH、矿浆浓度和矿石的预处理等对生物浸出工艺的影响,分析了磁黄铁矿中镍和金等共伴生金属的回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磁黄铁矿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主要在于表面富硫层的循环反应;磁黄铁矿的生物浸出主要有间接作用、间接接触作用和直接接触作用3种机理,浸出反应的本质为铁硫的氧化,原电池效应、细菌产生的胞外聚合物(EPS)、铁矾及硫钝化层对生物浸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菌种对磁黄铁矿的浸出效果不同,适当提高细菌接种量、降低矿浆浓度、保持较低的pH、对选用菌种的驯化以及使用硫酸对脉石进行预处理,能够提高磁黄铁矿生物浸出的效果;磁黄铁矿的生物浸出对其伴生的镍、钴和金等有价金属具有良好的浸出效果,浸出率均可达80%以上。未来对磁黄铁矿生物浸出的研究重点在于调控钝化层、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抑制或控制表面钝化层的生成、生物浸出液中铁含量的平衡调控及铁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并逐步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黄铁矿 生物浸出 浸出机理 共伴生有价金属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体系中锰离子含量对阳极泥成核及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回汉 田炳阳 +1 位作者 高文成 温建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6,共9页
湿法炼锌行业电解锌的生产过程中,适宜的锰离子浓度有利于锌电解的生产,而过高的锰离子浓度则会促使阳极泥的产生,因此研究锰离子对锌电解中阳极泥成核及生长机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铅银阳极板在160 g/L的Zn^(2+)电解液中加入不同浓度... 湿法炼锌行业电解锌的生产过程中,适宜的锰离子浓度有利于锌电解的生产,而过高的锰离子浓度则会促使阳极泥的产生,因此研究锰离子对锌电解中阳极泥成核及生长机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铅银阳极板在160 g/L的Zn^(2+)电解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n^(2+)进行电化学测试。对阳极板表面的阳极泥沉积形貌分析。结果表明,0~4 g/L的Mn^(2+)能够促进铅银阳极板在锌电解中的铅腐蚀,腐蚀电流密度变大,电解反应的阻抗减弱,电解体系的导电性增强;Mn^(2+)浓度提高到8 g/L,阳极板的铅腐蚀被抑制。4 g/L的Mn^(2+)浓度的电流效率最优,阳极泥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银阳极板 锌电解 锰离子 阳极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间接生物浸出铜钴矿中有价金属的工艺参数 被引量:2
4
作者 田炳阳 李京泽 +3 位作者 尚鹤 刘学 高文成 温建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1,97,共7页
在生物浸出铜钴矿的基础上,采用生物活性沥浸液为浸出剂和响应面法优化浸出工艺参数以实现铜钴矿的高效生物浸出。菌液体系包含氧化硫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和嗜铁钩端螺旋菌的混合体系。经30组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显著影响铜钴矿中Cu... 在生物浸出铜钴矿的基础上,采用生物活性沥浸液为浸出剂和响应面法优化浸出工艺参数以实现铜钴矿的高效生物浸出。菌液体系包含氧化硫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和嗜铁钩端螺旋菌的混合体系。经30组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发现,显著影响铜钴矿中Cu和Co浸出的因素为温度、固液比、初始pH、转速,以及温度-固液比、固液比-初始pH、固液比~2和初始pH~( 2)的交互影响,而显著影响Fe浸出的因素为温度、固液比、初始pH和固液比~2的交互影响。此外,针对生物浸出铜钴矿中Cu、Co和Fe浸出率的3个预测模型R~2分别为0.986 4、0.968 7和0.938 1,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真实性。最终,铜钴矿的最优生物浸出参数为温度47.08℃、固液比1.17%、初始pH 0.81、转速120 r/min。在优化条件下,预测值分别为Cu 99.36%、Co 91.87%、Fe 88.43%,浸出24 h后实测值分别为100%、96.53%、8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矿 生物浸出 响应面 参数优化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结晶回收高盐废水溶液中的硫酸钠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文成 路远航 +2 位作者 田炳阳 尚鹤 温建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81,共9页
对于高盐废水中硫酸钠的回收,工业上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进行回收,但存在硫酸钠结晶行为不明、纯度不高、操作条件难控制等问题。以含硫酸钠的某高盐废水为原料,针对硫酸钠回收,首先系统测定了硫酸钠-氯化钠-水体系相平衡数据;接着在... 对于高盐废水中硫酸钠的回收,工业上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进行回收,但存在硫酸钠结晶行为不明、纯度不高、操作条件难控制等问题。以含硫酸钠的某高盐废水为原料,针对硫酸钠回收,首先系统测定了硫酸钠-氯化钠-水体系相平衡数据;接着在考虑到解离反应的基础上,采用ENRTL方程回归该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得到新的离子间的作用参数,以建立该体系的相平衡图;最后,绘制硫酸钠分步结晶的操作线,并进行硫酸钠结晶回收试验,得到纯度为98.6%的硫酸钠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 蒸发结晶 含盐废水 相平衡测定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浸出研究进展
6
作者 秦子健 王佳 +2 位作者 关蒙艺 辛宝平 田炳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5年第11期42-57,共16页
退役锂离子电池(SLIBs)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激增,其高效、环境友好的回收处理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系统评述了当前应用于SLIBs典型正极材料(如NCM、NCA、LFP)的酸浸(无机酸/有机酸)与碱浸等主流湿法冶金方法,并从核心指标... 退役锂离子电池(SLIBs)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激增,其高效、环境友好的回收处理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系统评述了当前应用于SLIBs典型正极材料(如NCM、NCA、LFP)的酸浸(无机酸/有机酸)与碱浸等主流湿法冶金方法,并从核心指标——浸出效率、工艺成本和环境负荷(如二次污染、能耗)三个方面,深入对比分析了火法冶金(高温冶炼)与湿法冶金(无机/有机酸浸出)两条主要技术路线的优缺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重点聚焦并详细阐述了环境友好型生物浸出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异养-自养微生物协同浸出、生物耦合强化(如添加还原剂)等策略。这些技术通过微生物群落产生的酸解作用(质子攻击)、氧化还原反应(改变金属价态)和络合作用(形成可溶性金属螯合物)等多重机制溶解金属化合物,显著减少了传统方法伴随的强酸/碱废液、有毒气体排放及高能耗问题。此外,也总结了火法-湿法联合浸出、生物-化学(生化)协同浸出等旨在结合不同技术优势的综合工艺的发展现状。最后展望了未来构建低碳、高选择性、低污染的绿色电池回收体系,最终确保其在经济可行性与环境可持续性上的双重目标,为锂电行业开发与应用绿色回收技术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正极材料 浸出方法 回收 生物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