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构地震倒塌时间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强 肖东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3,26,共8页
地震过程中建筑倒塌前的时间段,是人员逃生的重要阶段,研究结构地震倒塌时间规律对人员倒塌逃生避险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地震逃生方法研究的需要,基于RC框架结构的典型倒塌模式建立简化结构模型;将60条不同特性的人工地震波输入到8个结... 地震过程中建筑倒塌前的时间段,是人员逃生的重要阶段,研究结构地震倒塌时间规律对人员倒塌逃生避险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地震逃生方法研究的需要,基于RC框架结构的典型倒塌模式建立简化结构模型;将60条不同特性的人工地震波输入到8个结构模型得到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再以结构损伤指数为1的条件求得结构地震倒塌时刻;利用假设的双重调节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特征周期和结构自振周期等因素与倒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周期和结构自振周期在峰值加速度对倒塌时间的影响中存在双重调节效应;整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倒塌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对比,验证弹塑性时程计算对倒塌时间估算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时程分析 MATLAB 地震倒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技术的震后压埋人员手机定位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付锐 肖东升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近年全球地震灾害频发,如何快速准确定位压埋人员方位是震后搜救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的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技术震后压埋人员手机定位方法,通过对压埋手机的定位,间接定位到被压埋人员。利用WiFi探针捕捉被压埋手机发出... 近年全球地震灾害频发,如何快速准确定位压埋人员方位是震后搜救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的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技术震后压埋人员手机定位方法,通过对压埋手机的定位,间接定位到被压埋人员。利用WiFi探针捕捉被压埋手机发出的接收信号强度数据,采用高斯-卡尔曼混合滤波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解算出的压埋距离为基础,融合对数衰减模型与多项式衰减模型,建立多衰减模型融合的压埋距离修正模型,获取更为精确的压埋距离。通过加权六点质心定位算法求解压埋手机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多衰减模型融合的压埋距离修正模型定位误差为0.579 m,相较于单一的信道衰减模型与神经网络,定位精度分别提升43.5%、30.9%和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救援 PSO-BP神经网络 加权六点质心定位 多信道模型 混合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装置设计和示范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建文 王暾 +4 位作者 樊荣 高东 徐硕 张潜 段建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433,共9页
震后火灾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城市面对的主要危害之一。对于城市中燃气管网,建立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尤为重要。在日本、美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均因城市天然气管网建立了紧急处置系统而取得了减轻地震次生火灾的实效。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震后火灾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城市面对的主要危害之一。对于城市中燃气管网,建立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尤为重要。在日本、美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均因城市天然气管网建立了紧急处置系统而取得了减轻地震次生火灾的实效。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随着管道燃气的日益普及,地震紧急处置设施非常重要。本文采用美国Northridge2000小型地震燃气阀,结合所设计的一种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装置,在昆明市区,分别用于4户民居小管径燃气管道和一个大管径燃气管道,开展燃气管道的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应用。进行的人工触发试验显示,紧急处置装置响应与预期的一致,但还需实际地震的检验。本文介绍了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的设计和示范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紧急处置 地震动检测 燃气管道 地震燃气阀 燃气紧急切断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后典型建筑物倒塌场景下压埋人员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肖东升 廖立国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6,106,共7页
现有的针对地震后压埋人员设备的定位方法主要是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测距和定位两个阶段。测距阶段由于实际复杂压埋环境的限制没有匹配的无线信道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为了... 现有的针对地震后压埋人员设备的定位方法主要是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测距和定位两个阶段。测距阶段由于实际复杂压埋环境的限制没有匹配的无线信道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为了实现复杂震后环境压埋人员的快速搜救,通过模拟三种典型建筑物倒塌压埋空间,对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近高斯-小波分析方法实现信号的平滑输出,建立不同场景下的最优无线信道模型,将波动的参数细化到小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三维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得到压埋人员三维位置的最优估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5 m×5 m范围内解算的压埋手机最大定位误差为0.3 m,平均误差为0.23 m。10 m×10 m范围内最大定位误差为0.51 m,平均误差为0.3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建筑物倒塌 压埋环境 无线信道模型 近高斯-小波分析 三维加权质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蓝牙混合定位技术的震后压埋人员手机定位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彭伟豪 肖东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5,共10页
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快速确定压埋人员的准确位置成为震后救援工作的一大难点。文中提出的基于WiFi-蓝牙混合定位技术的震后压埋人员手机定位方法,通过在模拟的震后压埋环境周边分别部署WiFi探针和蓝牙网关,采集压埋人员携带的智能设备发... 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快速确定压埋人员的准确位置成为震后救援工作的一大难点。文中提出的基于WiFi-蓝牙混合定位技术的震后压埋人员手机定位方法,通过在模拟的震后压埋环境周边分别部署WiFi探针和蓝牙网关,采集压埋人员携带的智能设备发射的信号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数据,利用高斯-卡尔曼混合滤波对RSSI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基于震后压埋环境的无线信号距离损耗模型,采用改进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解算压埋智能设备的坐标,通过评估WiFi和蓝牙定位结果可信度确定最终的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WiFi定位技术和蓝牙定位技术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0.917、0.867 m,而WiFi-蓝牙混合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为0.541 m,相对于单一的WiFi和蓝牙定位技术,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41%和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救援 高斯-卡尔曼混合滤波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混合定位 可信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