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海马区血管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宸宸 罗勇 +4 位作者 高祥 庞月珊 李满 汶海琪 陈瑞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1-46,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海马区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 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药物组、AMD3100+电针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大鼠"百会&...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海马区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 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药物组、AMD3100+电针组。线栓法制备右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大鼠"百会"穴(GV 20)及左侧"四关"穴(合谷LI 4/太冲LR 3)为电针穴位,刺激时间为30 min/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缺血海马区SDF-1α、CXCR4 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CD34+VEGFR2+EPCs源性血管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电针组SDF-1α、CXCR4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中电针组各时间点相对模型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AMD3100+电针组缺血海马SDF-1α、CXCR4 mRNA表达在再灌注后1 d时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但后逐渐下降,7 d时明显低于电针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再灌注3 d、7 d海马CD34+VEGFR2+EPCs源性血管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电针组比较,AMD3100+电针组再灌注后7 d CD34+VEGFR2+EPCs源性血管表达明显下降(P<0.01)。CD34+VEGFR2+血管表达变化与SDF-1α的表达变化显著相关(R=0.784,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上调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海马区SDF-1α/CXCR4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脑缺血/再灌注 SDF-1Α 血管再生 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伟 丁光明 +4 位作者 方静 卢小琼 董俊邑 梁江红 黄智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90-2592,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入选维持性血透患者(MHD)90例,根据全段甲状旁腺素浓度将患者分成两组,PTH≥300pg/mL(54例)和PTH<300pg/mL(36例),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90例患者心率...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入选维持性血透患者(MHD)90例,根据全段甲状旁腺素浓度将患者分成两组,PTH≥300pg/mL(54例)和PTH<300pg/mL(36例),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90例患者心率变异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存在年龄、营养、透析前舒张压的差异,对数转换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如lnSDANN、lnRMSSD、lnPNN50在两组患者中有差异。所有患者lnPTH和lnPNN50、lnTRIA、lnSDANN、lnRMSSD的相关有统计学差异。同样lnPTH和lnPNN50、lnTRIA、lnSDANN、lnRMSSD的回归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拟合曲线存在3次模型关系,但决定系数较弱。结论: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恶化了血液透析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TH可能同时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与总的张力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 甲状旁腺激素 心率变异 维持性血透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