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江三“借”
1
作者 王鸿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55-55,共1页
借,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眼。但,古往今来,凡投降派,都善于在这个字眼上下功夫。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都谙熟“借”的捣鬼术。《水浒》里的宋江,可谓投降派的标本,也可谓官迷的典型。为了达到投降做官的目的,宋江也真是花样耍尽,手段使完。... 借,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眼。但,古往今来,凡投降派,都善于在这个字眼上下功夫。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都谙熟“借”的捣鬼术。《水浒》里的宋江,可谓投降派的标本,也可谓官迷的典型。为了达到投降做官的目的,宋江也真是花样耍尽,手段使完。然而倘概其要,又不外三“借”。其一,曰借砖敲门。宋江“自幼学儒”,“曾攻经史”,满肚子的仕途经济,是很希望用孔孟之道的破砖头,敲开升官发财的大门的。其二,曰借名博官。宋江专标一个“义”字,今天为这人买棺,明日为那人送药,借剥削来的钱财沽名钓誉,企图扩大影响,抬高身价,以期引起封建主子的青睐,达到受聘做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江 投降 农民起义军 扩大影响 封建主 水浒 地主阶级 梁山泊 革命派 剥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