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园城市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探索--以成都老旧小区改造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何昕 张启茂 +1 位作者 王明哲 尹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3-92,共10页
老旧小区改造是直接关乎民生需求的城市存量更新实践,探索全过程一体化的实施工作路径,有助于改造工程有序实施、保障改造成效,进一步推动城市开发建设转型。以公园城市建设价值和内涵为引领,转化“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提出“普惠人... 老旧小区改造是直接关乎民生需求的城市存量更新实践,探索全过程一体化的实施工作路径,有助于改造工程有序实施、保障改造成效,进一步推动城市开发建设转型。以公园城市建设价值和内涵为引领,转化“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提出“普惠人本、精神重塑、创新治理”三个层面的老旧小区改造思路,构建出“1+3+N”的全过程周期改造实施工作路径。通过成都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实践案例,总结“人-场景-治理”的改造策略与经验,提炼出多渠道民意调查与片区体检、功能整合营造多元社区场景、基层自治构建社区运营维护体系等具体实践措施,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供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改造 公园城市 改造策略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云模型的钢闸门健康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飞 季宗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09,91,共5页
钢闸门作为水利工程中的流量控制单元,其健康状态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针对多数现有钢闸门健康诊断方法中指标权重带有较强主观性且未考虑到定性诊断指标和定量指标共存给闸门健康诊断带来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博... 钢闸门作为水利工程中的流量控制单元,其健康状态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针对多数现有钢闸门健康诊断方法中指标权重带有较强主观性且未考虑到定性诊断指标和定量指标共存给闸门健康诊断带来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博弈云模型的钢闸门健康诊断方法,即首先利用博弈优化思想均衡熵权法权重和层次分析法权重,再建立博弈云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诊断,并对比3种赋权方法的云模型诊断结果。结果表明,博弈云模型合理、可靠,能直观、准确地诊断钢闸门健康状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钢闸门 健康诊断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博弈组合赋权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健泽 杨雄磊 +3 位作者 江永清 戴靠山 徐军 陈彬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非结构构件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结构构件破坏常常会影响建筑震后正常使用功能,严重时造成震后建筑功能长时间中断,是影响建筑抗震韧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健康监测与遥感影像的建筑震后性态评估主要针对结构构件,未有关... 非结构构件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结构构件破坏常常会影响建筑震后正常使用功能,严重时造成震后建筑功能长时间中断,是影响建筑抗震韧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健康监测与遥感影像的建筑震后性态评估主要针对结构构件,未有关于非结构构件震损识别的相关研究。针对监控视频中的固定式、悬吊式和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破坏现象的差异,该研究基于YOLOF目标检测算法的分割检测功能和Slowfast视频理解算法的时间序列建模功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响应与损伤识别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开展小型振动台试验构建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响应视频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对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运动响应影像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运动损伤状态识别方法可行,识别准确度达到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损伤现象 目标检测 视频理解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的民族村寨景观空间游客选择偏好研究——以四川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琳 阿琳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57,共6页
近年来,民族村寨以其鲜明的建筑、文化与艺术特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赏和体验。分析游客在民族村寨的空间选择偏好,了解其行为规律及特征,有利于科学地规划和管理民族村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近年来,民族村寨以其鲜明的建筑、文化与艺术特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赏和体验。分析游客在民族村寨的空间选择偏好,了解其行为规律及特征,有利于科学地规划和管理民族村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发展。以能够提供较高精度空间定位信息的GPS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游客在桃坪羌寨游览时的空间选择偏好与传统建筑风貌、民俗宗教文化、场地空间类型、空间可达程度(穿越、直达、高差)及空间可视程度等景观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游客偏好于选择具有羌族民俗文化特色、易于到达且游览线路明确的空间;景观可视度对游客选择偏好影响程度不高,这与桃坪羌寨的建筑布局、街巷结构和景观特征密切相关。基于对游客村寨空间选择偏好的认知,提出了民族村寨空间与居民生活一体化保护、标识系统和解说设计提升,以及游线设计立体多元化等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民族村寨 游客空间行为 离散选择模型 GP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到达间隔时间压缩的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明轩 宁佳 +2 位作者 鲁工圆 王超宇 敬亭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5,共8页
为确保列车在车站顺利排列进路,合理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到发线运用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针对同时段不同方向到发列车情况,构建以到发线占用唯一性、到发线接车时间间隔、进路占用相容性等为约... 为确保列车在车站顺利排列进路,合理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压缩列车到达间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到发线运用对到达间隔时间的影响,针对同时段不同方向到发列车情况,构建以到发线占用唯一性、到发线接车时间间隔、进路占用相容性等为约束条件,最小总运营时间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高速铁路车站为例,比较到发线运用优化前后的列车到发线组合、进路组合和最小总运营时间。实验表明,在繁忙时段下通过优化到发线运用方案能够有效利用分段解锁缩短列车间的到达间隔时间,进而有效提高车站接发车作业效率及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到达间隔时间 到发线运用 运营时间 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指数总体架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石楠 王波 +1 位作者 曲长虹 胡滨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1,45,共6页
公园城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尺度的创新实践,相较于传统生态城市理念,更加突出城市公平共享、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提升民生福祉水平。2022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标志着公园城市正式进入... 公园城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尺度的创新实践,相较于传统生态城市理念,更加突出城市公平共享、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提升民生福祉水平。2022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标志着公园城市正式进入到示范推广阶段。为了将成都市与四川天府新区在先行探索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生态文明时代下城市系统转型发展方案,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温和、包容、具有技术指导性的城市评价指数——公园城市指数,其最核心的部分是架构了“一个目标-五大领域-十五个指数”的框架体系,以鲜明的价值导向,确保在多元化实践路径下公园城市不走样,以助力公园城市理念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公园城市 城市评价指数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公园城市全生命周期理念传导体系--基于四川天府新区五年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波 张蔓苑 胡滨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20,46,共10页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的全新探索。过去五年里,天府新区勇担“首提地”职责,直面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的困难与局限,深入开展公园城市学术理论研究、城市规划提...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的全新探索。过去五年里,天府新区勇担“首提地”职责,直面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的困难与局限,深入开展公园城市学术理论研究、城市规划提升、示范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优化等,确保新理念全过程传导落地。本次研究基于天府新区实践,构建了面向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全生命周期、贯穿“三大层次、九个环节”的理念传导体系,并以典型示范工作为例,阐释各环节转型发展思路和关键创新举措,形成具有公园城市特色的规划建设管理模式,以助力公园城市理念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四川天府新区 全生命周期 理念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水系统顶层规划的实践探索——以天府新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波 胡滨 +1 位作者 牟秋 阮晨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112,共6页
水是生命之源,城水关系贯穿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更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方向,同时公园城市新理念也更加重视大安全观与大生态观的统一,追求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因此亟需对城水关系在新的社会、自然... 水是生命之源,城水关系贯穿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更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方向,同时公园城市新理念也更加重视大安全观与大生态观的统一,追求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因此亟需对城水关系在新的社会、自然、技术发展背景下进行整体构思,只有尊重规律、统筹兼顾,方能以水兴城、安居乐业。本文以天府新区为例,提出“三尊重、四协同”的城水关系新模式,以“水历史、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文明”五维一体的顶层设计,横向统筹防洪、排水等专项规划,纵向指导各流域生态环境、滨水空间详细设计,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公园城市 水系统规划 天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理念下重点地区规划实施总控探索--以天府新区总部商务区东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昕 邓玉婷 +1 位作者 何萍 柏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37,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增存并重”的阶段,高质量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成为城市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公园城市建设进入深化示范阶段,如何推动规划理念落地是所有城市规划建设者共同的追求。1~3 km2的重点地区是城市加快建设实施、优化城市功...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增存并重”的阶段,高质量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成为城市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公园城市建设进入深化示范阶段,如何推动规划理念落地是所有城市规划建设者共同的追求。1~3 km2的重点地区是城市加快建设实施、优化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通常以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管理依据。但在传统规划管理模式中,存在“分段式”流程、“底线型”管理、“孤岛化”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困难,导致规划传导效率低、规划成果缺乏实施性、多元技术团队和建设管理缺乏统筹等。因此,本次研究结合天府新区过去五年在多个重点地区的实践经验,从流程模式、推进模式、技术模式创新破解传统工作中的局限性,形成面向重点地区的实施建设,并以天府新区总部商务区东区为例,阐释“破题研判、规划深化、设计协同、数智治理”四大阶段的设计总控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重点地区 实施总控 天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夜景时空构建方法初探--以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楚荻 李奇峰 +1 位作者 何萍 汪正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3-82,共10页
我国自古对光的认识就带有时间、空间和人交互的哲学思辩。近年来,城市夜景工程建设繁盛,问题与机遇并存。作为视觉导向的规划领域,城市照明的规划路径和夜景的服务功能亟待探索研究。伴随城市设计逐步贯穿于城乡规划工作的始终,对时间... 我国自古对光的认识就带有时间、空间和人交互的哲学思辩。近年来,城市夜景工程建设繁盛,问题与机遇并存。作为视觉导向的规划领域,城市照明的规划路径和夜景的服务功能亟待探索研究。伴随城市设计逐步贯穿于城乡规划工作的始终,对时间、空间高度敏感的夜景建设更应首要树立时空观念,打破平面规划的局限性,构建全新理论范式和实施框架。天府新区利用公园城市建设契机,发挥自身禀赋,实现“中国式山水”的规划图景,城市夜景观创造性地构建诗意空间,并结合成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高定位,挖掘夜间巴蜀自古一脉相承的夜间生活。本文从规划思维和方法论两方面阐述了天府新区城市夜景规划的整体构思和施行机制,从“光秩序、光形态、光品质、光经济、光技术”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传导,以立体时空四位一体的详细规划为抓手,依靠全环节的顾问专家参与和咨询、审批、评估程序,保证城市夜景照明精细化管控的实施,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理论思路和工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规划 夜景规划 城市照明 公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
作者 曾九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共1页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为生态文明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新路径,在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2022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国家发展改革...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为生态文明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新路径,在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2022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标志着公园城市建设由“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城市规划建设 天府新区 新发展理念 自然资源部 生态文明新时代 示范区 总体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技术的交叉、开放和系统创新--技术“创新树”思考及“水系统”分支研究
12
作者 陆辉 何萍 +1 位作者 王波 温雯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30,共10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步入高质量和精细化发展阶段。为破解传统城市规划建设“单一问题中心、工程设计导向”的局限,同时应对当前城市所面临的系统性复杂性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技术急需突破创新,以寻找自我完善路径。公园城...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步入高质量和精细化发展阶段。为破解传统城市规划建设“单一问题中心、工程设计导向”的局限,同时应对当前城市所面临的系统性复杂性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技术急需突破创新,以寻找自我完善路径。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时代城市系统化转型的新实践,致力于探索支撑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公园城市技术“创新树”聚焦公共开放空间和基础公益要素,通过结构化图示形式展示各领域间层次关系,进而激发领域内和领域间形成交叉创新、系统创新。水系统作为公园城市技术“创新树”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城市的核心生命系统,研究以天府新区水系统工作为例,详细阐释技术创新树分支的创新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城市涉水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规划建设 技术创新树 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数字化转型下城市“数字更新”:内涵界定、关键议题与规划策略
13
作者 王伟 朱轶佳 +1 位作者 关国杰 吴运超 《现代城市研究》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在全域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更新行动的双重战略驱动下,城市“数字更新”成为重塑城市发展逻辑的核心议题。文章界定了城市“数字更新”的内涵特征,提出其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城市系统“物质一能量一信息”的协同进化,形成“人—技—境... 在全域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更新行动的双重战略驱动下,城市“数字更新”成为重塑城市发展逻辑的核心议题。文章界定了城市“数字更新”的内涵特征,提出其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城市系统“物质一能量一信息”的协同进化,形成“人—技—境”共生的城市生命体。研究基于三维结构框架(城市维、更新维、数字维),解析技术基础设施选代、空间生产范式转型、社会治理模式重构等关键议题,并从总体、片区、单元、地块4个层级提出立体化规划策略,包括顶层设计、协同治理、精准服务与智能运营等方向。研究旨在为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更新可持续实施模式构建提供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助力打造更具韧性、包容性与创造力的“数字文明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城市“数字更新” 内涵 议题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