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Still病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培泉 贾树雅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成人Still病(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病因尚未阐明,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诊断方法,需排除其它疾病而诊断。常误诊为多种疾病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缩短确诊时间及减少误诊率,现将本院1989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成人Still... 成人Still病(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病因尚未阐明,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诊断方法,需排除其它疾病而诊断。常误诊为多种疾病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缩短确诊时间及减少误诊率,现将本院1989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成人Still病2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35.6岁,15~20岁2例(8.3%),21~30岁10例(41.7%),31~40岁5例(20.8%),41~50岁4例(16.7%),>51岁3例(12.5%)。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2周~9年。人院后确诊时间最短11天,最长75天,平均31天,原有基础疾病慢性乙型肝炎1例,慢性胆囊炎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LL病 变应性亚败血症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心律失常1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培泉 贾振喜 何云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21期965-965,共1页
1993年3月~1995年3月我院收治酒精性心律失常11例。经静滴葡萄糖液等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醇中毒 乙醇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与美沙酮脱毒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3
作者 周巧巧 孔耀中 +9 位作者 肖观清 叶燕 汪鸿声 邵咏红 李导 黄雪芳 李燕 林爱珍 吴碧红 谭家驹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海洛因成瘾者短期脱毒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海洛因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16例)和药物组(19例)。血液净化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3次,每天1次;药物组患者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观...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海洛因成瘾者短期脱毒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海洛因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16例)和药物组(19例)。血液净化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3次,每天1次;药物组患者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5,7,10,14,21,30 d的戒断症状,用戒断症状评分量表(the short opiate withdrawal scale,SOWS)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和尿中吗啡的浓度。结果整个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组和药物组SOWS评分分别为(4.3±3.8)分和(10.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第2 d开始,血液净化组的戒断症状均轻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问血吗啡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两组问同一天的血吗啡浓度值比较,从第3 d至第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问尿吗啡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 d开始,血液净化组的尿吗啡平均浓度都低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脱毒方法,短期疗效优于美沙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美沙酮 脱毒 戒断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逆算子的超分辨率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明 李强 李伟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2期13-16,共4页
为了解决信号压缩过程中旁瓣串扰问题并提高参数估计时频率的估计精度,在研究超分辨信号处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框架理论入手,提出了可改善系统性能的恒噪声灵敏度分解算法。首先在基于矩阵表示的超分辨信号处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矩阵伪逆... 为了解决信号压缩过程中旁瓣串扰问题并提高参数估计时频率的估计精度,在研究超分辨信号处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框架理论入手,提出了可改善系统性能的恒噪声灵敏度分解算法。首先在基于矩阵表示的超分辨信号处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矩阵伪逆算子,进行基于信号压缩的微波成像处理,讨论了伪逆算子应用于信号分解过程中的噪声性能;然后针对伪逆算子导致系统噪声增益增加的问题,通过根据信号处理的噪声指标要求设定处理门限,实现对信号的超分辨处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消除匹配滤波类算法不可避免的旁瓣串扰问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分辨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逆算子 超分辨技术 信号分解 恒噪声灵敏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临床研究
5
作者 向琳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8期167-168,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眼眶肿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义眼植入手术,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对照组患者... 目的研究探讨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眼眶肿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义眼植入手术,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肌圆锥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照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筋膜囊和球结膜愈合良好,且结膜囊深度理想。安装仿真义眼之后,义眼活动良好。术后随访无义眼胎暴露或者脱出的情况出现。对照组患者术后有出现3例义眼胎暴露的情况。总之,行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美观性好,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腔内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植入术 眼眶肿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