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孕女性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断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武利芳 周麟宛 +5 位作者 张翊 钟影 唐松源 贾研 张涛 刘敬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中,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分布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就诊的411例不孕女性,根据子宫内膜组织跨膜硫酸已酰肝素蛋白聚糖合癸聚糖-1(CD138)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染色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中,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分布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就诊的411例不孕女性,根据子宫内膜组织跨膜硫酸已酰肝素蛋白聚糖合癸聚糖-1(CD138)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染色结果分为CD138+组和CD138-组,其中CD138+诊断为CE。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基础资料、宫腔形态特征和伊红(HE)染色结果。结果:CD138 IHC染色CE检出率高于HE染色(52.1%vs 38.0%,P<0.05)。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在CD138+组和CD138-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子宫内膜和HE阳性是影响CD138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OR 5.25,95%CI 1.37~20.04;OR 4.99,95%CI 3.09~8.07,P<0.05)。结论:CD138 IHC染色可以提高CE的检出率;宫腔镜检查不能独立诊断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形态 宫腔镜检查 CD138 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的卵巢早衰 被引量:9
2
作者 谭丽 毛熙光 +1 位作者 钟影 刘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修复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他20只大鼠建立POF模型,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10只)和h UCMSCs移植...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修复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他20只大鼠建立POF模型,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10只)和h UCMSCs移植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卵泡情况和卵巢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E2、FSH、AMH、ROS、8-OHdG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SOD1及UCP2的蛋白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闭锁卵泡数量上升,而生长卵泡数量下降(均P <0.05),h UMSCs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闭锁卵泡数量下降,而生长卵泡数量上升(均P<0.05);卵巢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 UMSCs移植治疗后,大鼠卵巢细胞出现细胞核,核膜逐渐恢复,出现少量细胞器;ELISA结果显示:h UCMSCs移植组血清LH、FSH水平、ROS和8-OHdG生成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5),而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h UCMSCs移植组E2水平明显上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免疫组化UCP-2、SOD1阳性细胞数增加,而h UCMSCs移植组UCP-2、SOD1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SOD1、UCP-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经过h UCMSCs移植治疗后,SOD1、UCP-2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h UMSCs移植可通过降低SOD1及UCP-2的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最终达到修复卵巢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早衰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