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闭环控制采摘机器人机械手设计——基于PLC和CAN总线 被引量:7
1
作者 何龙 陈晓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2-246,共5页
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基于PLC运动控制器和CAN总线,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摘机器人机械手关节分布式控制方案,并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了机器人关节电机控制系统、CAN模块及PLC控制器。采摘机器人机械手的关节采用谐波减速器进行调节,利用霍尔传... 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基于PLC运动控制器和CAN总线,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摘机器人机械手关节分布式控制方案,并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了机器人关节电机控制系统、CAN模块及PLC控制器。采摘机器人机械手的关节采用谐波减速器进行调节,利用霍尔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及光电编码器进行图像、转速和障碍物触碰的信号采集,采集信号利用A/D转换器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机械手的执行末端采用CAN总线控制,并利用变频器传递的通信信号,实现了末端执行器的并行控制,使多机械手处于最佳动作状态。最后,在双闭环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了前馈控制环境,利用前馈控制环节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改善了系统的静态性能,实现了机械手对实际采摘位置的有效追踪。实验和仿真模拟表明:位移时间曲线平滑无突变,表明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平稳、无振动,机器人工作的可靠性较高,对路径的追踪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双闭环控制 谐波减速器 A/D转换器 CAN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拉紧轴疲劳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爱华 周军 乔惠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5-400,共6页
针对涡扇发动机拉紧轴在工作环境中所存在的疲劳失效问题,提出基于有限元法(FEM)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模型,实现了已知涡扇发动机拉紧轴材料、几何尺寸等条件下的标准载荷循环谱计算.进一步开展了风扇拉紧轴的疲劳寿命... 针对涡扇发动机拉紧轴在工作环境中所存在的疲劳失效问题,提出基于有限元法(FEM)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模型,实现了已知涡扇发动机拉紧轴材料、几何尺寸等条件下的标准载荷循环谱计算.进一步开展了风扇拉紧轴的疲劳寿命试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拉紧轴可承受30 000次试验载荷循环数,试验之后经检查无裂纹、凸肩切入、螺纹断扣等失效现象,最终确定其在标准载荷循环下的安全使用寿命.通过开展对拉紧轴的疲劳试验研究、仿真计算与分析等工作,有效验证了可靠性寿命预测方法与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拉紧轴 载荷谱 有限元 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疲劳失效 可靠性寿命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运输机发动机尾喷口射流参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爱华 段红春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通过分析某大型运输机发动机尾喷口射流的基本情况,结合某大型运输机发动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某大型运输机发动机尾喷口射流的速度、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射流扩散角,为某飞机气动外形设计、发动机安装推力的评定及评估射流对机身的影响提供... 通过分析某大型运输机发动机尾喷口射流的基本情况,结合某大型运输机发动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某大型运输机发动机尾喷口射流的速度、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射流扩散角,为某飞机气动外形设计、发动机安装推力的评定及评估射流对机身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极点 速度 温度 分布 扩散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设定m值超塑性拉伸方法
4
作者 马超 王高潮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5-129,共5页
根据TC4钛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理研究成果,结合设定m值超塑性拉伸方法的设计思路,在VISUAL BASIC环境下编写出了设定m值超塑性拉伸控制程序。在完成对该程序充分调试的基础上,对TC4钛合金进行设定m值超塑性高温拉伸试验,在TC4钛合金最佳... 根据TC4钛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理研究成果,结合设定m值超塑性拉伸方法的设计思路,在VISUAL BASIC环境下编写出了设定m值超塑性拉伸控制程序。在完成对该程序充分调试的基础上,对TC4钛合金进行设定m值超塑性高温拉伸试验,在TC4钛合金最佳变形温度850℃的条件下,将m值分别设定为0.3、0.35、0.4、0.45进行高温拉伸试验,获得TC4钛合金延伸率δ分别为704%、762%、819%、858%,再将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与延伸率δ对应后生成关系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到TC4钛合金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与伸长率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超塑性 M值 拉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集装箱框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X期4-6,共3页
为提高集装箱结构刚度,并保证结构质量不明显增加,本文首先建立集装箱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拓扑优化理论对集装箱的极限载荷工况进行应力计算与迭代优化,对支撑结构空间最优分布进行了最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计算获得的支撑结... 为提高集装箱结构刚度,并保证结构质量不明显增加,本文首先建立集装箱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拓扑优化理论对集装箱的极限载荷工况进行应力计算与迭代优化,对支撑结构空间最优分布进行了最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计算获得的支撑结构分布均匀,中间密度单元较少,轮廓清晰,便于制造加工,可为集装箱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 结构优化 拓扑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