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塑模浇注系统工程设计
1
作者 唐志玉 吕云伟 +2 位作者 潘豫碚 范广理 柯正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5-49,共5页
以聚合物熔体流变学为基础,根据动量方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提供了较实用的注塑模浇注系统工程设计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效果。
关键词 注塑模 浇注系统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电学性能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雄伟 黄锐 +1 位作者 蔡碧华 赖胜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8-54,共7页
研究了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导电性能和电流-电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具有明显的导电渗滤效应,在共混比LDPE/CPE>50/50时,导电性能随CPE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炭黑粒子在L... 研究了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导电性能和电流-电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具有明显的导电渗滤效应,在共混比LDPE/CPE>50/50时,导电性能随CPE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炭黑粒子在LDPE和CPE两组分中的分布不均匀性所致。复合体系的电流-电压特性在低电压下呈欧姆特征,在电压高于一定值后呈现非欧姆特征。非线性欧姆行为主要是由于炭黑粒子之间间隙电阻的负温度系数效应(NTC)所致。随着炭黑和CPE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非线性欧姆行为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复合导电体系 非线性欧姆行为 LDPE C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酶脱毛过程中毛的脱落与蛋白质水解关系的研究(酶脱毛机理研究Ⅱ)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志强 赵辉明 +2 位作者 张年书 楼敏 何先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1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研究对快速酶脱毛中毛的脱落过程、胶原水解物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的增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毛的脱落为突发性的,胶原水解物的增长较为稳定,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则呈现阶梯式突跃增长,该突跃的发生与毛的脱落存在明显的对应... 本研究对快速酶脱毛中毛的脱落过程、胶原水解物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的增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毛的脱落为突发性的,胶原水解物的增长较为稳定,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则呈现阶梯式突跃增长,该突跃的发生与毛的脱落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对脱毛液中可溶性蛋白的分析可用于快速酶脱毛的过程和终点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脱毛 脱落 蛋白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C系列铬鞣粉剂的分子设计和研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国英 张铭让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2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根据《铬鞣液组成与鞣革性能的关系》(一)所得出的结论:“硫酸铬特别是糖还原的硫酸铬液中的组分较多,分子和电荷分布以及各组分铬含量的分布都较均匀,故鞣制的革收缩温度最高、柔软丰满、弹性最好”,提出了新型配合鞣剂分子设计的... 本文根据《铬鞣液组成与鞣革性能的关系》(一)所得出的结论:“硫酸铬特别是糖还原的硫酸铬液中的组分较多,分子和电荷分布以及各组分铬含量的分布都较均匀,故鞣制的革收缩温度最高、柔软丰满、弹性最好”,提出了新型配合鞣剂分子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并研制开发了KMC系列A、B、C三型自动碱化蒙囿铬鞣粉剂。它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对粉剂鞣液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粉剂刚溶解时,鞣液中主要为带负电或不带电的小分子配合物;鞣液陈放后,带正电的大分子配合物增多,鞣液中组分数增多,电荷、分子大小和组分铬含量分布趋于均匀。用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证明配合物内界中有机酸根参与了配位。KMC系列组成的特征与鞣剂分子设计的要求相符。鞣革试验结果表明:KMC鞣剂鞣制的革,比各厂自配铬鞣液鞣的革更柔软丰满,粒面更细致,鞣剂在革内分布更均匀,而且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劳力、减少污染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鞣粉剂 分子 设计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离子色谱阳柱研制及洗脱体系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新申 蒋小萍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9-22,34,共5页
低压离子色谱为作者提出的新型色谱体系,本文介绍了在低压离子色谱中专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研制及洗脱体系的选择情况.
关键词 低压离子色谱 洗脱 阳离子交换树脂 体系 中专 情况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亚微形态和导电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雄伟 黄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对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亚微形态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该体系的亚微形态在共混比LDPE/CPE大于和小于50/50时为典型的“海岛”结构,在50/50时,为两相连续交错“互锁”结构;在共混... 对LDPE/CPE/炭黑三相复合导电体系的亚微形态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该体系的亚微形态在共混比LDPE/CPE大于和小于50/50时为典型的“海岛”结构,在50/50时,为两相连续交错“互锁”结构;在共混比大于50/50时,LDPE/CPE/炭黑复合体系的导电性能较单一的LDPE树脂与炭黑复合体系的高2~5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CPE/炭黑 复合导电体系 亚微形态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内链段排斥性相互作用导致的聚合物共混相容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光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6,共6页
在高分子共混物相容性研究中,人们长期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为了获得均相的高分子共混物,需要在共混组分之间引入特殊相互作用,通过组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克服相分离倾向。相容性理论和实验工作的新进展表明分子间特殊相互作用并不是唯... 在高分子共混物相容性研究中,人们长期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为了获得均相的高分子共混物,需要在共混组分之间引入特殊相互作用,通过组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克服相分离倾向。相容性理论和实验工作的新进展表明分子间特殊相互作用并不是唯一的、必要的条件,存在着另一类高分子共混相容体系,其中共混组分中至少含有一个或更多的无规共聚物,推动组分形成均相混合物的动力来自共聚物分子内不同单体链段的排斥性相互作用,这一新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包括其理论基础、前提条件和实际应用的一些例子;并结合笔者的部分工作简要地讨论了这一领域中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相容性 分子内排斥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Ⅲ)—Gly—H_2O系统的交换反应研究
8
作者 单志华 何有节 朱正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4年第4期6-9,共4页
本文应用1HNMR对Gr(Ⅱ)-Gly-H2O系统中配体的交换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通过变化系统的pH值.Gly的浓度及温度,证明了常温下Gly配体的交换极慢,且与Gly浓度为二级交换过程.由于Gly进入配位,使配体水的质子活动性减小.
关键词 质子核磁共振 交换动力学 GLY 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C系列铬鞣粉剂的分子设计和研制
9
作者 李国英 张铭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5-11,共7页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KMC系列A、B、C三型自动碱化蒙铬鞣粉剂。用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对粉剂鞣液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粉剂刚溶解时,鞣液中主要为带负电或不带电的小分子配合物;鞣液陈放后,带正电的大分子配合物增多,鞣液中组分数...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KMC系列A、B、C三型自动碱化蒙铬鞣粉剂。用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对粉剂鞣液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粉剂刚溶解时,鞣液中主要为带负电或不带电的小分子配合物;鞣液陈放后,带正电的大分子配合物增多,鞣液中组分数增多,电荷、分子大小和组分铬含量分布趋于均匀。用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证明配合物内界中有机酸根参与了配位。KMC系列组成的特征与鞣荆分子设计的要求相符。鞣革试验结果表明:KMC鞣制的革比各厂自配铬鞣液鞣制的革更柔软丰满,粒面更细致,鞣剂在革内分布更均匀,完全可以代替进口的同类型产品BaychromF鞣剂,更可以代替各厂自配的铬鞣液,而且操作简单、节省劳力、污染减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粉剂 分子 设计 制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ET/弹性体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
10
作者 陈克宇 刘明清 +2 位作者 杨明波 张久红 孙卫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2-18,共7页
本文属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弹性体对聚碳酸酯(PC)进行改性研究作的一部份。对 PC/PET 二元共混体系和 PC/PET/弹性体三元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描述了熔体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共混... 本文属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弹性体对聚碳酸酯(PC)进行改性研究作的一部份。对 PC/PET 二元共混体系和 PC/PET/弹性体三元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描述了熔体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其流动性能随 PET 含量的增加和弹性体的加入而变好;共混体系的表现粘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与纯 PC 的相似。最后用 Klein 等人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酯 弹性体 共混物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铬合成鞣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Ⅱ)
11
作者 张廷有 陈磊 +2 位作者 王晓胜 李以学 杨兆谦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1年第4期12-19,共8页
鞣制铬盐和含二羟基二苯砜的合成单宁的复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被加热,在不同的加热时间点取样。通过稀释稳定性试验,TLC、TLCS、CIEG、蓝皮的复鞣和染色研究所取样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复合物被加热后,由于铬(Ⅲ)和合成单宁的配位作用,... 鞣制铬盐和含二羟基二苯砜的合成单宁的复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被加热,在不同的加热时间点取样。通过稀释稳定性试验,TLC、TLCS、CIEG、蓝皮的复鞣和染色研究所取样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复合物被加热后,由于铬(Ⅲ)和合成单宁的配位作用,其小分子量部份的量减少。不同大小的分子分布更合理,用其复鞣再经染色的革,有更好的手感和表面着色强度。但是,当加热时间过长时,上述效果适得其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鞣剂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EVA/BR共混体系泡沫塑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德镕 黄锐 +3 位作者 陈军 戚志浩 杨堰安 陈克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3-26,共4页
本文研究LLDPE/EVA/BR三元共混发泡体系中,第三组份BR、发泡剂、交联剂及填料用量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并与相应的LDPE三元共混发泡体系相比较。实验结果指出,BR的加入可以改善泡沫的综合性能,以加入10~15份为宜。LLDPE/EVA/BR的拉伸强度... 本文研究LLDPE/EVA/BR三元共混发泡体系中,第三组份BR、发泡剂、交联剂及填料用量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并与相应的LDPE三元共混发泡体系相比较。实验结果指出,BR的加入可以改善泡沫的综合性能,以加入10~15份为宜。LLDPE/EVA/BR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相应的LDPE体系高出约1倍,是一种优良的橡塑微孔泡沫鞋底材料。发泡剂、交联剂和填料对泡沫性能有较大影响,可用以调节最终制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塑料 LLOPE EVA BR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仪器设备系统能力的定量评价方法
13
作者 贾金华 彭盈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1-26,30,共7页
本文提出了定量和正确地评价仪器设备能力的科学方法,它能满足实际计算的需要。本文包括下列内容:1.建立一套适用于仪器设备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引进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模型,提出了设备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 仪器 设备系统 能力 定量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复合导电材料及其应用发展趋势 被引量:67
14
作者 张雄伟 黄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92-499,共8页
本文介绍了高分子复合导电材料的概念及分类,重点讨论了高分子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影响导电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在抗静电和导电、自控温发热材料、压敏导电胶、电磁波屏蔽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当前高分子复合导电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最... 本文介绍了高分子复合导电材料的概念及分类,重点讨论了高分子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影响导电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在抗静电和导电、自控温发热材料、压敏导电胶、电磁波屏蔽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当前高分子复合导电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开发进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材料 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 导电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形态结构与其填充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锐 范五一 +1 位作者 蔡碧华 黄鸿智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0-45,共6页
作者研究了碳黑形态结构和其填充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结论对导电塑料产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炭黑 形态结构 填料 导电性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塑料的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锐 刘劲松 张雄伟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导电塑料的重要性、导电塑料的种类、应用及发展状况,同时简单介绍了导电机理、影响导电性的因素和导电薄膜,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导电塑料 进展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PTC/NTC效应形成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雄伟 黄锐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8-44,共7页
本文从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的结晶性能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正温度系数(PashiveTemperatareCoefficient,简称PTC)效应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形成机理,认为PTC效应是由聚... 本文从LDPE/炭黑复合导电材料的结晶性能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电阻率的正温度系数(PashiveTemperatareCoefficient,简称PTC)效应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的形成机理,认为PTC效应是由聚合物熔融时发生的晶相向非晶相的转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热膨胀共同引起,NTC效应主要与炭黑粒子的附聚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 炭黑 导电材料 复合材料 PTC效应 N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保压注射成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官青 申开智 吉继亮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0-26,共7页
本文阐述了动态保压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设备,并用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表面无凹陷,内部无缩孔、尺寸偏差小的高密度聚乙烯厚壁塑件。详细研究了加工工艺参数对生产精密厚壁塑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动态保压注射成型技术能克服传统注射成型... 本文阐述了动态保压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设备,并用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表面无凹陷,内部无缩孔、尺寸偏差小的高密度聚乙烯厚壁塑件。详细研究了加工工艺参数对生产精密厚壁塑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动态保压注射成型技术能克服传统注射成型技术的一些缺点并能改善塑件的力学性能,是生产高精度尺寸塑件的一种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保压 高密度 聚乙烯 厚壁 塑料件 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充模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官青 申开智 王鹏驹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0年第2期81-90,共10页
本文在 E.Broyer 提出的简化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推导出求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差分方程。并研制了充模过程分析软件。对聚苯乙烯在矩形型腔中的充模过程的数值模拟表明理论与实验吻合得较好。
关键词 塑料 注射成型 注射充模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酯稀土对聚氯乙烯的热老化稳定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跃建 沈经炜 张承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用热烘法研究了羧酸酯稀土(CERES)对聚氯乙烯(PVC)的热老化稳定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跟踪共轭双键在热老化过程一的变化,比较CERES、有机锡及两者的复合稳定剂的热老化稳定性能,发现CERCS与有机锡的稳... 用热烘法研究了羧酸酯稀土(CERES)对聚氯乙烯(PVC)的热老化稳定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跟踪共轭双键在热老化过程一的变化,比较CERES、有机锡及两者的复合稳定剂的热老化稳定性能,发现CERCS与有机锡的稳定性能相当,复合稳定剂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稳定剂 聚氯乙烯 羧酸酯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