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北高原双湖地区中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林金辉 伊海生 +2 位作者 李勇 王成善 彭平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7-292,共6页
重点报道了藏北双湖地区中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首次在该层位油页岩中检出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图谱呈单峰形 ,nC15、nC16或nC17为主峰碳 ,轻烃组份占有绝对优势 ,OEP值 0 ... 重点报道了藏北双湖地区中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首次在该层位油页岩中检出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图谱呈单峰形 ,nC15、nC16或nC17为主峰碳 ,轻烃组份占有绝对优势 ,OEP值 0 .93~ 1.0 1,无明显的奇偶碳数优势分布 ;Pr/Ph值为 0 .77~ 1.5 9,在剖面序列中呈波动分布 ,显示弱植烷优势或姥鲛烷优势 ;藿烷以C30 占优势 ,萜烷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 >三环萜烷 >四环萜烷 ;规则甾烷∑ (C2 7+C2 8) >∑C2 9,∑C2 7/∑C2 9值为 0 .79~ 1.2 0 ,在剖面序列中下部C2 7甾烷略占优势 ,上部C2 9甾烷略占优势 ,重排甾烷C2 7/规则甾烷C2 7值为 0 .5 1~ 3 .6 3 ,在剖面序列中具有显著的波动性 ,同时检出了少量孕甾烷和 4 甲基甾烷。有机质母质构成中 ,既有丰富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 ,可能还有一定比例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混合的特点。油页岩处于成熟阶段 ,整个油页岩剖面序列具有一致的热演化程度。剖面中部油页岩具有极高的原始生产力 ,氧化—还原条件也是控制油页岩TOC和沥青“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有机质 成熟度 沉积环境 海相油页岩 中株罗统 藏北双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侵入体韵律层理形成过程的定量模拟——以四川攀枝花层状岩体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宋谢炎 王玉兰 +1 位作者 张正阶 马润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7-46,共10页
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理是一种特殊的岩石构造,长期以来其成因倍受关注,成因假说很多。本文在综合这些观点以及关于岩浆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尤其是在岩浆房对流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成因解释,认为固化带前锋处矿物的结晶、... 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理是一种特殊的岩石构造,长期以来其成因倍受关注,成因假说很多。本文在综合这些观点以及关于岩浆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尤其是在岩浆房对流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成因解释,认为固化带前锋处矿物的结晶、熔浆组分的扩散及固化带前锋本身的推进等3个因素的相互耦合是形成韵律层理的主要机制,这个过程是发生在一定过冷却条件下的。在这种定性认识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旨在对韵律层理形成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的框架,建立了以化学动力学计算为核心的综合模拟计算方法,并对四川攀枝花岩体第Ⅱ岩相带的韵律层理进行了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律层理 层状侵入体 定量模拟 过冷却 侵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高压麻粒岩中富钛角闪石类的成因和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翟淳 林金辉 龚夏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9,共7页
作者用光学方法、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方法和 X射线粉晶衍射方法对豫南高压麻粒岩中的富钛角闪石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富钛角闪石可分别属于钛角闪石类和成分近于镁绿钙闪石的富钛角闪石类。它们系幔源偏碱性镁铁... 作者用光学方法、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方法和 X射线粉晶衍射方法对豫南高压麻粒岩中的富钛角闪石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富钛角闪石可分别属于钛角闪石类和成分近于镁绿钙闪石的富钛角闪石类。它们系幔源偏碱性镁铁质岩类成分相当的原岩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再平衡后的变质残余矿物和重结晶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钛角闪石 高压麻粒岩 豫南 岩石成因 麻粒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底苏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赖民 袁海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15-21,共7页
应用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研究了底苏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深度小于2km。含矿热液呈酸性,还原性较强,含盐度为8.96%~16.7%,富氯贫硫。铅锌主要以PbCl_20和ZnCl_... 应用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研究了底苏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深度小于2km。含矿热液呈酸性,还原性较强,含盐度为8.96%~16.7%,富氯贫硫。铅锌主要以PbCl_20和ZnCl_20形式迁移,并在层间破碎带中沉淀富集。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是导致矿质再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物理化学条件 矿化 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