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山-天全地区晚白垩世-老第三纪冲积扇-湖泊沉积组合 被引量:5
1
作者 纪相田 李元林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5-21,共7页
分布于芦山—天全地区的大溪砾岩与晚白垩世灌口组、老第三纪名山组属同期异相沉积.大溪砾岩为一大型冲积扇体,该扇体向南东逐渐过渡到以灌口组、名山组为代表的湖相沉积,系陆相盆地中一个典型的冲积扇—湖泊沉积组合实例。
关键词 大溪砾岩 灌口组 冲积扇 湖泊沉积 晚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沉积特征及沉积盆地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纪相田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4-32,T000,共10页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沉积相类型包括碳酸盐台地相、陆棚相反盆地相。其中碳酸盐台地相可划分为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浅滩、台缘斜坡及开阔台地相和礁后泻湖-潮坪等亚相。根据其沉积特征及陆源碎屑岩化学成分的判别分析结果,泥...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沉积相类型包括碳酸盐台地相、陆棚相反盆地相。其中碳酸盐台地相可划分为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浅滩、台缘斜坡及开阔台地相和礁后泻湖-潮坪等亚相。根据其沉积特征及陆源碎屑岩化学成分的判别分析结果,泥盆纪时该区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性质属早期的被动大陆边缘或裂陷带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纪 沉积 沉积盆地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显锰矿平台矿段沉积相与成锰环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平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75-80,共6页
云南白显锰矿区为一套碳酸盐岩含锰建造,主要岩石类型有灰岩类、白云岩类和锰质告类,矿区的主要告相属碳酸盐局限台地相,分为泻湖、潮坪和蒸发潮坪三个亚相。锰矿层产于局限台地泻湖-潮坪-蒸发坪相序中。低Eh值和高pH值是锰质... 云南白显锰矿区为一套碳酸盐岩含锰建造,主要岩石类型有灰岩类、白云岩类和锰质告类,矿区的主要告相属碳酸盐局限台地相,分为泻湖、潮坪和蒸发潮坪三个亚相。锰矿层产于局限台地泻湖-潮坪-蒸发坪相序中。低Eh值和高pH值是锰质富集的主要地球化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锰建造 沉积相 锰矿床 成锰环境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58
4
作者 朱创业 夏文杰 +1 位作者 伊海生 蔚远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3-30,共8页
兰坪-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缝合线与金沙江缝合线之间,它是在澜沧江洋和金沙江洋消亡后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陆内盆地。在中生代,该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带的控制。对盆地地层格架和区内碎屑岩的骨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 兰坪-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缝合线与金沙江缝合线之间,它是在澜沧江洋和金沙江洋消亡后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陆内盆地。在中生代,该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带的控制。对盆地地层格架和区内碎屑岩的骨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以及火山岩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是由两个不同类型的盆地叠置而成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其早期为一后造山裂谷盆地,晚期为坳陷盆地。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可反馈滇西特提斯构造演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中生代 构造演化 盆地演化 兰坪-思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二叠纪古海洋锶同位素演化 被引量:40
5
作者 田景春 曾允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25-130,共6页
本文以贵州罗甸沫阳二叠系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相碳酸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南方二叠纪古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特点、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关键词 二叠纪 古海洋 锶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垣铅锌矿床流体包体中的子矿物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文均 郑荣才 +1 位作者 李元林 常嗣和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65-69,共5页
湖南西部花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藻礁灰岩中的大型MVT矿床。矿床的矿石矿物中普遍有流体包裹体存在,其中有子矿物发现。采用SEM和EDX对它们进行研究后,在4种主矿物中发现有7种子矿物:闪锌... 湖南西部花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藻礁灰岩中的大型MVT矿床。矿床的矿石矿物中普遍有流体包裹体存在,其中有子矿物发现。采用SEM和EDX对它们进行研究后,在4种主矿物中发现有7种子矿物:闪锌矿、石膏、方解石、重晶石、石盐、黄铁矿和沥青。硫酸盐类矿物在包体中的发现,证明成矿流体中,SO2-4的含量较高,而且可能是与金属离子共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矿物 液包体 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 被引量:48
7
作者 李勇 曾允孚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0,共10页
文章详细论述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地层中所记录的能反映龙门山冲断带道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根据地层标识,并结合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带、主干断裂与地层切割关系,以及岩浆岩和变质岩年龄频谱,将龙门山冲断带自诺利克期以来的道冲... 文章详细论述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地层中所记录的能反映龙门山冲断带道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根据地层标识,并结合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带、主干断裂与地层切割关系,以及岩浆岩和变质岩年龄频谱,将龙门山冲断带自诺利克期以来的道冲推覆作用分为6个边冲推覆构造幕和11个逆冲推覆构造事件。龙门山冲断带过冲推覆作用在时间上具多幕性和周期性,在空间上具前展式渐进推覆的特点;逆冲推覆作用的强度具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特点,并具左旋剪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作用 地层标识 前陆盆地 龙门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被引量:29
8
作者 田景春 曾允孚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78-82,共5页
以贵州罗甸二叠纪剖面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及影响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整个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演化与海平面升降的关系,第一... 以贵州罗甸二叠纪剖面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及影响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整个二叠纪海相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的演化与海平面升降的关系,第一次系统建立了二叠纪古海洋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演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碳氧同位素 同位素演化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 被引量:42
9
作者 李勇 曾允孚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46-55,共10页
文章以构造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综合地层学分析方法作为分析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基础,以不整合面和其对应面作为分割盆地充填序列的基本界面,并按不整合面的规模和性质,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分割为6个构造层序和14个层序... 文章以构造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综合地层学分析方法作为分析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基础,以不整合面和其对应面作为分割盆地充填序列的基本界面,并按不整合面的规模和性质,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分割为6个构造层序和14个层序,初步查明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体系三维空间配置模式及其在时间上的演变,建立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地层格架和充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充填序列 层序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思茅—景谷地区中生界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文杰 李秀华 崔春龙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50-57,共8页
云南思茅—景谷地区有两类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和碳酸盐岩储集层,其中碎屑岩储集层要优于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孔,偶见剩余原生粒间孔。它们的储集性能基本上属低孔渗性储集层,强烈的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 云南思茅—景谷地区有两类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和碳酸盐岩储集层,其中碎屑岩储集层要优于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孔,偶见剩余原生粒间孔。它们的储集性能基本上属低孔渗性储集层,强烈的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碳酸盐化作用及重结晶作用是导致该区储集层孔渗性差的主要原因。但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有可能找到孔渗性较好的区块。文中还论证了地表样品中识别埋藏古溶蚀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矿床 储集层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震旦纪火山岩特征及喷发构造背景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文杰 伊海生 杜森官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9,共9页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火山活动强烈,晚世有所减弱,既有大陆喷发又有海底喷发。基性、中性、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均有,以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系列为主,极少量过碱性火山岩。根据地理分布和构造部位可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带,... 中国南方早震旦世火山活动强烈,晚世有所减弱,既有大陆喷发又有海底喷发。基性、中性、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均有,以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系列为主,极少量过碱性火山岩。根据地理分布和构造部位可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带,火山喷发的构造背景为后造山裂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震旦纪 火山岩 裂谷 喷发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溪砾岩及其时代归属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元林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14,共4页
大溪砾岩为一套厚层块状碳酸盐质砾岩,最大厚度达2000m以上,出露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天全、宝兴、芦山一带,出露面积达100km2以上。经剖面研究和横向追索表明,大溪砾岩的下伏地层为夹关组,横向上与灌口组、名山组呈相变关... 大溪砾岩为一套厚层块状碳酸盐质砾岩,最大厚度达2000m以上,出露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天全、宝兴、芦山一带,出露面积达100km2以上。经剖面研究和横向追索表明,大溪砾岩的下伏地层为夹关组,横向上与灌口组、名山组呈相变关系。大溪砾岩的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为55~91Ma,指示其时代为晚白垩世一老第三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溪砾岩 地层时代 四川盆地 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流体史分析原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允孚 楼章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的研究,提出了含油气盆地流体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含油气盆地流体史分析包括流体化学史和流体动力史,它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沉积环境、古地貌和构造性质及其演化在孔隙流体中的综合反映... 通过对松辽盆地的研究,提出了含油气盆地流体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含油气盆地流体史分析包括流体化学史和流体动力史,它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沉积环境、古地貌和构造性质及其演化在孔隙流体中的综合反映,并且决定了地层压力场、水化学场的形成与演化以及油气水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史 水化学史 地层压力 油气分布 含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碳酸盐风化壳中的地开石及其与储层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思静 裴锡古 谢庆邦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43-51,共9页
陕甘宁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古风化壳天然气储集层中存在丰富的高岭石族矿物,经扫描电镜观察、单矿物样的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差热分析,确认为地开石,而不是高岭石。由于地开石的存在反映酸性的成岩介质,这不利于作为孔隙封堵物... 陕甘宁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古风化壳天然气储集层中存在丰富的高岭石族矿物,经扫描电镜观察、单矿物样的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差热分析,确认为地开石,而不是高岭石。由于地开石的存在反映酸性的成岩介质,这不利于作为孔隙封堵物的高铁、锰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沉淀,而有利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对埋藏成岩过程中储层孔隙的保存与发育极为有利;同时由于地开石的分子体积小于高岭石,高岭石向地开石的转化会有多余的孔隙空间出现.并形成更多的晶间孔隙,因而地开石通常是好储层的指示矿物。此外.据该地开石形成温度判断,奥陶系碳酸盐储层所经历的最大古地温为140~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地开石 碳酸盐 风化壳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与右江西部海西——印支期火山岩和板块构造环境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荣才 刘文均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9-23,共15页
哀牢山和右江西部是华南板块古大陆边缘海西—印支期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该区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火山岩产于洋盆裂谷系、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不成熟岛弧和弧后盆地裂谷系四种不同的板块构造环境... 哀牢山和右江西部是华南板块古大陆边缘海西—印支期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该区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火山岩产于洋盆裂谷系、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不成熟岛弧和弧后盆地裂谷系四种不同的板块构造环境中。有意义的是古特提斯洋板块相对华南板块于海西期扩张和印支期俯冲,哀牢山和右江西部的火山岩和板块构造环境出现相对应的同步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板块构造环境 印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温室效应
16
作者 田景春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5期54-58,共5页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氯氟烃和氧化亚氮等气体向大气中释放而造成的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效应,其结果则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城市,破坏生态平衡,促使疾病蔓延,带来气候巨变等。因此,加强对温室效应的研究、采取相应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氯氟烃和氧化亚氮等气体向大气中释放而造成的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效应,其结果则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城市,破坏生态平衡,促使疾病蔓延,带来气候巨变等。因此,加强对温室效应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环境热学 大气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