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对其腐解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韦茂春 李祥 +3 位作者 杨美悦 韩智勇 鄂涛 罗银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增施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尿素对枝条腐解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省时省力的枝条肥料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葡萄枝条原位还田为对照(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增施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尿素对枝条腐解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省时省力的枝条肥料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葡萄枝条原位还田为对照(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_(1)(不施肥)、T_(2)(尿素225 kg/hm^(2))、T_(3)(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T_(4)(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对枝条腐解率与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T_(4)枝条腐解率、土壤有机质、孔隙度和水分含量较CK、T_(1)、T_(2)和T_(3)分别提高12.7%~33.3%,5.52%~33.04%,3.61%~16.41%和2.40%~19.66%,土壤容重降低6.19%~16.54%。T_(4)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较CK、T_(1)、T_(2)和T_(3)分别增加0.09~6.94倍、0.33~7.78倍和0.31~1.03倍。T_(4)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CK、T_(1)、T_(2)和T_(3)分别提高0.25~5.48倍、0.04~0.65倍、0.31~1.78倍和0.12~1.60倍。各处理土壤N、P、K、Ca、Mg、Fe、Zn和B含量均为T_(4)>T_(3)>T_(2)>T_(1)>CK。【结论】葡萄枝条原位还田可提升腐解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水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矿质元素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其中,以葡萄枝条原位还田时增施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枝条 原位还田 微生物菌剂 土壤调理剂 枝条腐解率 土壤性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3N4制备及其协同PDS可见光催化降解布洛芬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国 李春雪 +4 位作者 卢涛 邬丽姗 范家君 徐慧 余雯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4-230,共7页
以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光催化剂g-C3N4(石墨相碳化氮),通过改变尿素在马弗炉中加热的温度(350℃、400℃、450℃、500℃)和时间(0.5 h、1 h、1.5 h),得到不同烧结温度和时间的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 以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光催化剂g-C3N4(石墨相碳化氮),通过改变尿素在马弗炉中加热的温度(350℃、400℃、450℃、500℃)和时间(0.5 h、1 h、1.5 h),得到不同烧结温度和时间的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UV-Vis)表征,并通过可见光光催化降解布洛芬试验,探究了制备温度、时间对g-C3N4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在溶液中加入PDS(过硫酸钾),联合g-C3N4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布洛芬。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500℃、烧结时间为1.5 h时,制备的g-C3N4在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致其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PDS的存在对布洛芬的降解有促进作用,且加快了g-C3N4对布洛芬的光催化降解,相比于纯g-C3N4,4 h内布洛芬的降解率由63%提升为90.5%。以异丙醇、甲醇、对苯醌、草酸钠、重铬酸钾、甲醇分别为羟基自由基(·OH)、·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4^-·)、超氧自由基(·O2-)、空穴(h+)、电子(e^-)的捕获剂。通过对反应过程的活性物种鉴定,·OH、SO4^-·、h+、e^-均参与了布洛芬的光催化降解,其中h+在反应中的贡献率达到了82.9%,在降解布洛芬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反应体系中添加PDS后,催化剂g-C3N4的荧光强度变小,即加入PDS能够有效降低g-C3N4的光生空穴与电子的复合率,提高g-C3N4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石墨相碳化氮 光催化降解 过硫酸钾 布洛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水中镉的去除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国 李知可 +4 位作者 徐丽莎 黄琴琴 许小芳 刘晏辉 邬丽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11-1822,共12页
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凹凸棒土复合材料(HA/A)的制备及其对Cd2+的吸附性能.用BET、XRD、SEM、FTIR、XPS对凹凸棒土(A)、羟基磷灰石(HA)和HA/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凹凸棒土的投加量、PO4^3-和Ca^2+的初始浓度,高温焙烧对材料制备的影响... 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凹凸棒土复合材料(HA/A)的制备及其对Cd2+的吸附性能.用BET、XRD、SEM、FTIR、XPS对凹凸棒土(A)、羟基磷灰石(HA)和HA/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凹凸棒土的投加量、PO4^3-和Ca^2+的初始浓度,高温焙烧对材料制备的影响.研究了材料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以及热力学;探究了pH、阴离子和材料投加量对吸附Cd^2+的影响;研究了竞争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最佳条件为:凹凸棒土投加量为4g·L^-1,硝酸钙初始浓度为8.23g·L^-1,不经高温焙烧;机理分析表明,Cd^2+吸附过程是一个单分子层的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因素实验表明,高pH值利于Cd^2+去除,F^-促进吸附,Cl^-抑制吸附.材料对Pb^2+、Cu^2+、Cd^2+、Zn^2+吸附量分别为3.70、1.99、1.17、0.99mmo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凹凸棒土 离子交换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门三家厂铜矿床的成矿年龄、物质来源及成因:兼论"康滇地轴"新元古代铜成矿作用与Rodinia大陆裂解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玉平 李正祥 +3 位作者 叶霖 刘家军 李朝阳 王奖臻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90-291,共2页
  引言杨子地块西部的"康滇地轴",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冉崇英等,1990;黎功举等,1995;李朝阳等,2002),产出了拉拉、东川、易门、大红山等大型-超大型矿床.由于长期缺少高精度年代学和有效的同位素示踪数据的支持...   引言杨子地块西部的"康滇地轴",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冉崇英等,1990;黎功举等,1995;李朝阳等,2002),产出了拉拉、东川、易门、大红山等大型-超大型矿床.由于长期缺少高精度年代学和有效的同位素示踪数据的支持,对这些矿床的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应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定易门铜矿床矿石的形成年龄,通过矿石的Os、Sr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进而讨论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康滇地轴"新元古代铜成矿作用可能与Rodinia大陆裂解有关.……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脱法处理DMF废水的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刘国 唐浩然 +1 位作者 何天煜 谢志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6-257,262,共3页
研究了吹脱法处理DMF废水的检测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 mL DMF标准溶液(100 mg/L)中添加二甲胺,0~142 mg二甲胺添加量范围内,吸光度与二甲胺添加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0.0007 x+0.3112,相关系数(r)为0.9700。二甲胺添加量... 研究了吹脱法处理DMF废水的检测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 mL DMF标准溶液(100 mg/L)中添加二甲胺,0~142 mg二甲胺添加量范围内,吸光度与二甲胺添加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0.0007 x+0.3112,相关系数(r)为0.9700。二甲胺添加量为178 mg时,产生红色沉淀。去除二甲胺影响后在不同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94.7%~97.9%,相对标准差(RSD)为3.79%~7.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甲酰胺 吹脱 二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气温空间插值方法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易桂花 张廷斌 +4 位作者 何奕萱 叶红 李景吉 别小娟 刘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区各种气温空间插值方法的精度及其适用性,为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区域性研究提供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选择依据。基于地面气象站点实测气温数据,采用Kriging、IDW、Spline和TPS四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江源区、横... 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区各种气温空间插值方法的精度及其适用性,为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区域性研究提供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选择依据。基于地面气象站点实测气温数据,采用Kriging、IDW、Spline和TPS四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江源区、横断山区、内蒙古草原和松嫩平原等热点研究区域进行气温空间插值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TPS插值法引入高程作为协变量提高了插值精度,适用于如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起伏较大、地域范围较广的区域,但在干热河谷等特殊地理环境中,插值精度有所下降且存在低估现象;②Kriging插值精度高于IDW和Spline,适用于地势平坦的松嫩平原等区域;③IDW和Spline插值法对气象站点分布和密度要求较高,适用于气象站点密度大且地形起伏较小的区域。4种气温插值方法中,TPS插值法精度最高,其次为Kriging插值法,IDW和Spline插值法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空间插值 KRIGING IDW SPLINE TPS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下磷石膏堆场地表径流的磷污染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严嘉璐 谌书 +5 位作者 王彬 周明罗 唐阳 陈龙 梁宏 谢燕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0-176,共7页
明确磷化工企业不同形态磷元素随地表径流的迁移特征,对防控磷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16.8、46.8、96 mm/h)磷石膏堆场中不同形态磷元素随地表径流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径流中... 明确磷化工企业不同形态磷元素随地表径流的迁移特征,对防控磷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16.8、46.8、96 mm/h)磷石膏堆场中不同形态磷元素随地表径流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径流中不同形态磷(TP、TDP、TPP和PO43-)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即在雨水径流形成初期,各含磷污染物浓度下降迅速,并随着降雨时间延长其浓度下降速度变小,直到降雨后期(30 min以后)污染物浓度逐渐趋于平衡。其中,TPP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与TP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为0.9。3次降雨事件均存在冲刷效应,其强弱受降雨强度、降雨量等降雨参数的影响,其中降雨事件2(降雨强度46.8 mm/h)的冲刷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磷石膏 降雨强度 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沼气工程发展过程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慧 韩智勇 +1 位作者 吴进 施国中 《中国沼气》 2018年第4期101-108,共8页
在查阅2000年~2018年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从政策法律、利用现状、发酵工艺、技术进展及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和德国的沼气工程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我国沼气工程存在的政策体制不完善、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 在查阅2000年~2018年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从政策法律、利用现状、发酵工艺、技术进展及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和德国的沼气工程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我国沼气工程存在的政策体制不完善、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借鉴德国沼气工程在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沼气产业化政策、引进并创新技术、拓展沼气应用领域及配套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沼气工程各环节的问题排查等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沼气工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沼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政策法规 发酵工艺 技术发展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凝胶微球固定反硝化菌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 被引量:6
9
作者 余静 蒲生彦 +3 位作者 王晓科 马慧 黄虹雁 周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6-425,共10页
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氢自养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气作为电子受体,将硝酸盐氮污染物彻底还原为氮气.通过原位共沉淀/柠檬酸钠交联法制备了一种磁性壳聚糖微球,将氢自养反硝化菌固定于磁性壳聚糖微球上组成固定化微生物反... 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氢自养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气作为电子受体,将硝酸盐氮污染物彻底还原为氮气.通过原位共沉淀/柠檬酸钠交联法制备了一种磁性壳聚糖微球,将氢自养反硝化菌固定于磁性壳聚糖微球上组成固定化微生物反硝化体系.利用16SrDNA菌种鉴定、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固定化前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与游离的氢自养反硝化菌进行对比,同时进行静态批实验考察了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硝酸盐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出的氢自养反硝化菌属于陶厄氏菌属(MK928401),且被成功固定在磁性壳聚糖微球上;相同时间内,固定化氢自养反硝化菌对硝酸盐氮去除率高出游离细菌59%,说明固定化菌克服了由于游离菌易团聚而限制反硝化速率的缺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氢自养反硝化菌对硝酸盐氮浓度的适应范围,同时拓宽了氢自养反硝化菌对pH的耐受范围;固定化氢自养反硝化菌经5次重复利用后,仍能高效还原硝酸盐氮,相比于游离细菌具有可回收和循环利用性.以上结果得出,以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氢自养反硝化菌,为高效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壳聚糖微球 细菌固定化 氢自养反硝化菌 硝酸盐氮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邱军科 王朋 +2 位作者 张迪 石林 张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028-13035,共8页
一维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和二维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常见的碳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它们在水体中易发生团聚和堆积,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急需寻找新型吸附碳材料。近十年来... 一维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和二维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常见的碳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它们在水体中易发生团聚和堆积,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急需寻找新型吸附碳材料。近十年来,随着对碳基纳米材料的深入研究,三维石墨烯基多孔碳材料(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bas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3D GBMs)引起了研究者的密切关注。3D GBMs是由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组装形成的多孔碳材料。它不仅具有高孔隙率和大表面积的特点,还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易于回收和循环利用。3D GBMs因继承了单体材料的性能,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根据3D GBMs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其已被应用于环境修复、催化剂和能源储存等诸多领域。然而,关于3D GBMs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前驱体的原材料、尺寸、pH值可能影响3D GBMs的吸附性能;制备方法有待选择和优化,冷冻干燥处理过程对3D多孔结构的破坏等,这将直接影响3D GBMs性能的发挥。因此,3D GBMs的制备流程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目前,研究者通过水热还原、化学还原及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了不同性能的3D GBMs。不同的制备方法归根结底是对3D GBMs进行各种功能化处理。研究发现,通过不同处理方式功能化的3D GBMs吸附剂,均可对目标污染物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然而,3D GBMs的吸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合成环节是研究3D GBMs吸附性能的主要关注点。这是因为前驱体、制备条件及干燥过程等均能影响3D GBMs的结构和性能。了解不同制备过程对3D GBMs吸附性能的影响,将有助于推广其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本文总结了3D GBMs不同的制备方法,同时以制备流程为主线,重点论述了各制备环节对3D GBMs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展望方向:水凝胶在实际应用中的角色剖析、表面积测定新方法、3D GBMs的潜在环境风险。本文不仅能推动3D GBMs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而且也将为其在其他领域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三维多孔材料 性能影响 吸附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释放通量估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国新 张雯 +1 位作者 薛云鹏 陈雪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7-194,共8页
以大渡河中游(迎政乡-舍勒村)为调查区,于2019年4月采集了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探究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及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汉源湖上游沉积物(S1~S3)富集Cr、Cu、Ni,下游(S9~S12)富集Zn、As、Pb、Cd,且沉积物重金属均值含... 以大渡河中游(迎政乡-舍勒村)为调查区,于2019年4月采集了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探究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及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汉源湖上游沉积物(S1~S3)富集Cr、Cu、Ni,下游(S9~S12)富集Zn、As、Pb、Cd,且沉积物重金属均值含量较周围河流高。沉积物中As的释放强度较其他重金属明显,释放通量平均值为49.73μg/(m^2·a),与当地大规模农业种植所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关。进一步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风险,结果显示Cr、Ni已经频繁产生生物毒性效应,而As、Cd、Cu可能对底栖生态产生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重金属来源可知As、Cd主要来源于农业,Cr、Cu、Ni主要来源于工业,Pb、Zn来源于铅锌矿开采以及周边频繁的地质灾害。人为工农业活动是重金属向水体迁移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为当地工农业管理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重金属 质量基准法 释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滤池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标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浪 勾曦 +5 位作者 覃银红 陈思宇 李晓云 刘壮 谢燕华 韩智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为将污水水质从一级B标提高到一级A标,文章通过搭建河砂滤池和生物炭滤池,分别考察了2组反应器在不同C/N比、厌氧/好氧高度比及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在较优参数条件下比较了2组反应器的提标效果。结果表明:适当... 为将污水水质从一级B标提高到一级A标,文章通过搭建河砂滤池和生物炭滤池,分别考察了2组反应器在不同C/N比、厌氧/好氧高度比及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在较优参数条件下比较了2组反应器的提标效果。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进水C/N比、厌氧/好氧高度比以及降低表面水力负荷,均有利于提高2组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较优工艺参数条件下,即C/N为6.30∶1,厌氧/好氧高度比为5∶5,表面水力负荷为0.13 cm^3/(cm^2·min),虽然2组反应器均能较好地将污水水质从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标。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而言,2#反应器均高于1#反应器,表明在河砂滤池内添加生物炭后,由于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有助于提高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对2组反应器内的填料进行微生物镜检分析可知,反应器内形成了良好的微生态系统,后生动物主要以肉足虫、轮虫和线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厂 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喜食的四种野菜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静 费曜 +1 位作者 曾永刚 杨其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2-1250,共9页
为评估四种野菜的营养价值,指导凉山彝族人民平衡膳食,该研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四川凉山彝族喜食的四种野菜,即楤木、牛口刺、紫花碎米荠、鞘柄菝葜的氨基酸、脂肪、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野菜... 为评估四种野菜的营养价值,指导凉山彝族人民平衡膳食,该研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四川凉山彝族喜食的四种野菜,即楤木、牛口刺、紫花碎米荠、鞘柄菝葜的氨基酸、脂肪、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野菜中至少含17种氨基酸,其中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药用氨基酸。四种野菜中,楤木中谷氨酸含量较高,为0.41%,鞘柄菝葜、紫花碎米荠和牛口刺中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0.80%、0.33%和0.05%;牛口刺的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最高,分别为34.44%和67.78%。与《中国食物成分表》上栽培根菜类和叶菜类的同类营养成分相比,紫花碎米荠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为3.26%,且富含多种维生素(VA、VB、VB2、VC、VE和β-胡萝卜素)。凉山彝族人民喜食这四种野菜与其营养需求、饮食习惯和文化息息相关。综上结果认为,四种野菜具有高能量、低钠、粗纤维含量较低、口感较好、富含矿物质元素(铜、铁、锌、锰和镁)的特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 凉山彝族 野菜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Cl复合光催化材料可见光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卢涛 邬丽姗 +3 位作者 刘国 李春雪 何天煜 张文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41-2546,2549,共7页
综述了Bi OCl复合材料在提高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方面的最新进展。Bi OCl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紫外光催化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为了有效地利用可见光,寻求在可见光下的高活性光催化剂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通过从异质结的... 综述了Bi OCl复合材料在提高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方面的最新进展。Bi OCl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紫外光催化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为了有效地利用可见光,寻求在可见光下的高活性光催化剂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通过从异质结的构建、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以及贵金属沉积等方面对提升Bi OCl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其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铋 可见光 异质结 复合光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条原位还田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茂春 李祥 +4 位作者 韩智勇 鄂涛 李艳 姚义清 罗银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31-38,共8页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处理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枝条还田为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_(1)(0)、T_(2)(尿素225 kg/hm^(2))、T_(3)(尿素225 kg/h...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处理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枝条还田为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_(1)(0)、T_(2)(尿素225 kg/hm^(2))、T_(3)(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T_(4)(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对葡萄霜霉病、生长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枝条原位还田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值较CK分别低19.24百分点和9.75,以T_(4)效果最佳;葡萄叶面积、SPAD值和比叶重均值较CK分别高6.15 cm 2、3.69和4.21 mg/cm 2,以T_(4)效果最佳;单果重、单穗重和产量分别较CK高4.38%~12.11%、0.38%~6.83%和0.71%~9.81%,均以T_(4)最高。果实感官、香味、滋味综合得分依次为T_(4)(93.7分)>T_(3)(84.4分)>T_(2)(81.4分)>T_(1)(75.0分)>CK(63.2分);固形物、Vc和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3~18.9,28.1~39.6 mg/100g和205.22~312.09 mg/100g,均以T_(4)最高,CK最低;可滴定酸为0.27%~0.29%,CK最高,T_(4)最低;葡萄N、P、K、Ca、Mg、Fe和Zn含量分别为0.66~1.12 g/kg、0.76~1.63 g/kg、0.38~1.15 g/kg、106.54~303.59 mg/kg、320.26~658.15 mg/kg、11.61~53.69 mg/kg和2.10~3.29 mg/kg,均以T_(4)最高,CK最低。【结论】枝条原位还田可降低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有利于葡萄生长及产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枝条原位还田 霜霉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淑霞 杨超 陈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8,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可调、结构多样、开放的金属位点和化学可修饰性等诸多优点在污染物吸附去除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几年...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可调、结构多样、开放的金属位点和化学可修饰性等诸多优点在污染物吸附去除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几年MOFs、MOFs复合材料和MOFs后修饰材料在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两种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秀龙 王利 李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为探究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采用醇提法提取库拉索芦荟得到芦荟提取物,使用二倍稀释法和K-B法测定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两种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再用嗜水气单胞菌回感鲫鱼,并用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患... 为探究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采用醇提法提取库拉索芦荟得到芦荟提取物,使用二倍稀释法和K-B法测定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两种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再用嗜水气单胞菌回感鲫鱼,并用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患病鲫鱼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95 mg/mL,最小灭菌浓度(MBC)为105 mg/mL;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 mg/mL,最小灭菌浓度(MBC)为65 mg/mL。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力与强力霉素、红霉素、奥复星相当,抑菌环直径均为16 mm。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中,对照组鲫鱼死亡率高达100%,而库拉索芦荟治疗组的鲫鱼死亡率降低至20%。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与维氏气单胞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嗜水气单胞菌 维氏气单胞菌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金佛山地区野生药食两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静 彭书明 +2 位作者 朱诗琪 苏万友 杨其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关键信息报告人访谈法以及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法,对重庆金佛山地区居民利用野生药食两用植物的种类及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金佛山地区居民常用的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共55科100属117种...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关键信息报告人访谈法以及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法,对重庆金佛山地区居民利用野生药食两用植物的种类及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金佛山地区居民常用的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共55科100属117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以蔷薇科(Rosaceae)(15种)、菊科(Asteraceae)(13种)和百合科(Liliaceae)(11种)种类较多。根据食用价值,该地区药食两用植物可以分为茶饮类(代茶类54种和药酒类18种)、野菜类(46种)、野果类(水果类24种和坚果类2种)、调味品类(5种)和淀粉类(3种)。根据药食两用植物的食用部位,食用部位为嫩茎叶(32种)、根(31种)和果(29种)的种类较多,食用部位为叶(嫩叶)(14种)和全株(10种)的种类也较多,其他食用部位的种类较少。该地区药食两用植物共具有45种药效,其中具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滋补、止血、止咳、活血、利尿、化痰、促消化和消肿等药效的种类较多。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金佛山地区居民拥有丰富的药食两用植物传统知识与该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保健治病的需求有关。该地区药食两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主要通过家庭中长辈向晚辈口授手传的方式传承。民族植物学知识的应用对金佛山地区居民在家乡生产创业、改善当地居民经济条件、减少留守儿童问题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地区 药食两用植物 民族植物学 自然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对两种来源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性状和性状谱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晓慧 彭培好 李景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5-1615,共11页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氮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重要资源,两者对入侵植物的功能性状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为预测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背景下入侵植物的入侵性,以中国来源和北美来源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入侵种,设置2℃增温和...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氮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重要资源,两者对入侵植物的功能性状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为预测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背景下入侵植物的入侵性,以中国来源和北美来源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入侵种,设置2℃增温和氮添加处理,研究了来源、增温和加氮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性状(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和性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其中国来源比北美来源具有更低的叶干物质含量;2℃增温显著增大叶面积;加氮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来源与增温的交互作用对叶面积影响显著。中国来源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增温使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加氮使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推知,增温和加氮有可能增强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片获取资源的能力,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可能提高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叶性状 性状谱 氮沉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鹏远 苟楚璇 +3 位作者 巫杨 张德 李飞 牟子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8-404,共7页
为探讨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状况,防止区域非点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本文选取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农田径流源3大污染源,以2015年为基准年,利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COD、NH_3-N和TP的污染入河负荷。结果表明,2015年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 为探讨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状况,防止区域非点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本文选取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农田径流源3大污染源,以2015年为基准年,利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COD、NH_3-N和TP的污染入河负荷。结果表明,2015年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入河COD、NH_3-N和TP总量分别为4 906.71、1 074.02、203.50 t;农村生活源对COD和NH_3-N的入河贡献率最大,畜禽养殖源对TP的入河贡献率最大;凯江流域入河污染物主要分布在中江县、三台县和罗江县,COD、NH_3-N和TP入河量之和分别占凯江流域该类污染物入河总量的84.52%、84.28%和89.72%,其中中江县的污染负荷入河量最大。研究表明,中江县、三台县和罗江县是凯江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产生的关键区域,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江流域 农村非点源污染 空间分布 农村生活 畜禽养殖 农田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