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威宁草海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卓勇 吴勇 +3 位作者 孙为奕 邱钦钦 陈盟 张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65,共7页
运用数理统计、Piper图、Surfer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组分以Ca^(2+)、HCO_3^-为主,其次为Mg^(2+)和SO_4^(2-),TDS均值为519.34 mg·L^(-1),各离子含量由孟家山断层与威水背斜中间地带向两侧逐渐递... 运用数理统计、Piper图、Surfer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组分以Ca^(2+)、HCO_3^-为主,其次为Mg^(2+)和SO_4^(2-),TDS均值为519.34 mg·L^(-1),各离子含量由孟家山断层与威水背斜中间地带向两侧逐渐递减。运用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相关性分析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离子组成受蒸发-浓缩作用和大气降水作用影响小,岩石的风化溶滤作用是水化学离子的控制性因素。以方解石(CaCO_3)、白云石[CaMg(CO_3)_2]为主的碳酸盐矿物、石膏(CaSO_4·2H_2O)等硫酸盐矿物以及盐岩的风化溶滤是区域地下水离子的主要来源,其中以方解石(CaCO_3)、白云石[CaMg(CO_3)_2]等碳酸盐矿物的风化溶滤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地区 地下水 水化学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震断裂位移的汶川地震区地应力场突变特征反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天斌 徐正 王瑞兴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0-767,共8页
本文采用数值反演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发震断裂位移、地应力实测和区域GPS位移3种基本特征参数,获得了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前后地应力的突变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的平均量值为12.6~12.8MPa,最大主... 本文采用数值反演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发震断裂位移、地应力实测和区域GPS位移3种基本特征参数,获得了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前后地应力的突变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的平均量值为12.6~12.8MPa,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NW-NEE向。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地区的地应力发生复杂变化,具有突变效应、上下盘效应和距离效应。震后发震断层上盘的构造应力平均值为11.30MPa,下盘构造应力的平均值为6.50MPa,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变化为NWW到NEE向。地震后以发震断裂为界的地应力有明显的突变特征,表现为应力不同程度的释放或局部增高,尤其是下盘地应力释放明显,而上盘既有地应力的释放区也有局部地应力增高区,随着距发震断裂距离的增大,地应力的突变效应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地区 汶川地震 数值模拟 地应力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混合交叉赋权-联系云模型的水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科 康小兵 杨四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76,共7页
水质评价的结果受到指标权重和指标等级隶属度计算结果的直接影响。该文针对目前传统计算模式下的融合权重和隶属度耦合的不足,提出一种优化混合交叉赋权-联系云耦合模型。模型对混合交叉赋权进行优化得出水质指标权重,再基于联系数定... 水质评价的结果受到指标权重和指标等级隶属度计算结果的直接影响。该文针对目前传统计算模式下的融合权重和隶属度耦合的不足,提出一种优化混合交叉赋权-联系云耦合模型。模型对混合交叉赋权进行优化得出水质指标权重,再基于联系数定量化评价指标并通过联系云构建评价矩阵,进而进行权重矩阵与联系云矩阵的耦合并得到水质评价结果。应用该模型对安宁河中游太和段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并分别与改变权重和隶属度的计算模式下所得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混合交叉赋权所得权重提高了指标权重分配的准确性,联系云的计算扩展了指标在不同等级隶属度的分布区域,克服了评价过程中评价等级的模糊性,二者的耦合模型所得评价结果符合评价区实际水质状况,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可为今后地下水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混合交叉赋权 联系云 耦合模型 安宁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式一体化A/O工艺在医疗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汪婷 吴勇 +1 位作者 冯登强 吴政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102,106,共4页
针对医疗废水处理难、危害性大、常规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等不足,研究设计了地埋式一体化A/O工艺在医疗废水中的实际运用,并结合四川省资阳市某卫生院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COD、BOD_5、SS、NH_4^+-N等污染物在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稳定... 针对医疗废水处理难、危害性大、常规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等不足,研究设计了地埋式一体化A/O工艺在医疗废水中的实际运用,并结合四川省资阳市某卫生院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COD、BOD_5、SS、NH_4^+-N等污染物在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中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地埋式一体化A/O工艺处理装置在稳定运行状态下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BOD_5、SS、NH_4^+-N,去除率均高达87%以上,出水均能满足GB 18466-2005和GB18918-2002要求。该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解决小型医院医疗废水处理难的问题,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低等优势,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式一体化设备 A/O工艺 医疗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