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生子女大学生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
作者 许传新 风笑天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6期86-91,108,共7页
对近十多年来国内中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归纳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体质、适应性、职业观、婚恋观、价值观、人格特征等七个主要的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及其成果,总结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及其存在的... 对近十多年来国内中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归纳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体质、适应性、职业观、婚恋观、价值观、人格特征等七个主要的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及其成果,总结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大学生 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域法视角下的不同法权结构:以《矿产资源法》与《能源法》的共性与互异展开
2
作者 高君宇 印丽 李显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8,共8页
随着重点或新兴领域立法的兴起,“解法典”时代传统部门立法的缺陷不可避免。传统部门立法在应对资源能源治理问题时,因固守公私权分立逻辑,难以应对资源能源治理中多元目标交织、多主体协同等综合性、复杂性需求。面对资源能源领域风... 随着重点或新兴领域立法的兴起,“解法典”时代传统部门立法的缺陷不可避免。传统部门立法在应对资源能源治理问题时,因固守公私权分立逻辑,难以应对资源能源治理中多元目标交织、多主体协同等综合性、复杂性需求。面对资源能源领域风险的系统性、复合性特征,领域立法通过整合公法管控与私法自治工具,构建起跨部门、跨层级的综合治理范式。领域立法与传统部门立法已成并列之势,领域立法的兴起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整体要求。领域立法视角下,《矿产资源法》《能源法》均通过法权结构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动态平衡。同时,二者在国家战略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原则的应用三个方面紧密相连。尽管如此,两部法律因功能定位、法权侧重、监管机制等原因的不同,依然存在明显差异。在功能定位上,《矿产资源法》聚焦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能源法》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在法权侧重上,《矿产资源法》突出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能源法》则以公权主导;在监管机制方面,《矿产资源法》监管体现专业性与针对性,而《能源法》则更强调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法 能源法 领域立法 法权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成都市宅基地使用权任意第三人受让的普适性与完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5,共4页
研究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成都市重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普遍适用性,为中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保障村民居住条件下允许任意第三人受让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是符合法... 研究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成都市重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普遍适用性,为中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保障村民居住条件下允许任意第三人受让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是符合法律原则和精神的,具有普适性;但需要统一宅基地使用权财产化、宅基地使用权有期化和一定条件下有偿化制度配套。研究结论: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宅基地使用权任意第三人受让可以成为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灾后重建宅基地政策 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 普适性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生育观及其对理解包容性生育支持政策的启示
4
作者 李诗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1,共9页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已从政策性因素转向文化观念驱动的内生性阶段,亟须建立大生育观研究框架。大生育观突破传统,强调“生养育”全过程的价值认知,其核心是生育价值观对生育意愿的决定性影响。破解低生育困局需从心理动机入手,构建覆盖全...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已从政策性因素转向文化观念驱动的内生性阶段,亟须建立大生育观研究框架。大生育观突破传统,强调“生养育”全过程的价值认知,其核心是生育价值观对生育意愿的决定性影响。破解低生育困局需从心理动机入手,构建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包容性政策体系,通过物质、制度和观念系统协同发力。生育观作为深层心理评价体系,其转变具有渐进性,政策效果不会立竿见影。生育行为受生育观经由态度、动机等心理要素的递进影响,这要求政策制定既要关注现实支持,更要重视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生育观 生育 养育 教育 生育意愿 包容性生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保护的统计法治协同治理研究
5
作者 李杨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64-169,共6页
文章基于数据要素流动及其安全保护的时代性、紧迫性、重要性,分析了数据要素法治保护的逻辑起点。应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析了数据要素保护的统计法治协同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即在制度建设上,存在权属模糊与规则缺位;在治理实践上,存在... 文章基于数据要素流动及其安全保护的时代性、紧迫性、重要性,分析了数据要素法治保护的逻辑起点。应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析了数据要素保护的统计法治协同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即在制度建设上,存在权属模糊与规则缺位;在治理实践上,存在执行断层与协同失效;在治理技术上,存在防御短缺与溯源失效。为此,提出了促进数据要素保护的统计法治协同治理的对策,即着力立法创新,构建数据要素开发的新型制度;深化治理创新,搭建跨部门数据监管协作平台;强化市场创新,形成多元共治统计法治保护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保护 统计法治协同 现实困境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大学生:走出情感的困惑
6
作者 邓丽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情感 爱情观 心理障碍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优化研究——以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为例
7
作者 冷静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面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各地如何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的路径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面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各地如何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的路径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在生计、组织与文化三方面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该地已拥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的生计系统、完善的组织系统、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建设的文化系统。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新时代当地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全面乡村振兴需坚持系统发展观,通过推动三系统协调整合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坚持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着重加强生计系统与文化系统两个主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当地乡村振兴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有效性,达成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主义 乡村振兴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 被引量:94
8
作者 童洁 李宏伟 屈锡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成组织"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相应地,其培育应该从专业化、产业化和组织化三个方向展开,并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成组织"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相应地,其培育应该从专业化、产业化和组织化三个方向展开,并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代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城乡一体化制度支持体系、农业经济组织支持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腹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谋 李勇 +2 位作者 潘胜 白宪洲 黄润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5,共4页
受全球变暖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呈现出暖干化趋势。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高原腹地植被生长发育具有消极意义 ,导致该区牧草质量和数量的下降。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增加 ,更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 (牧业经济 )发展的对立。本文对受气候和人... 受全球变暖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呈现出暖干化趋势。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高原腹地植被生长发育具有消极意义 ,导致该区牧草质量和数量的下降。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增加 ,更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 (牧业经济 )发展的对立。本文对受气候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 ,青藏高原腹地高寒草地逆行演替的原因及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气候暖干化模式下可持续的利用高寒草地资源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项高原腹地 气候变化 草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一般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童洁 李宏伟 屈锡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1,共7页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农业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截至2015年底,已经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 272万人。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发展水平,对于准确衡量当前新型职...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农业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截至2015年底,已经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 272万人。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发展水平,对于准确衡量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指引未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职业属性本质内涵的考量,提出从职业文化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薪酬、职业认同和职业行为规范五个维度,构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一般发展指数。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最终形成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一般发展水平权重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职业化 发展指数 AHP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百所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文广 李荃辉 +1 位作者 许若兰 郭朝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S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重点高中 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锁定”的形成机理与“碳解锁”的模式、治理体系——基于技术体制的视角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宏伟 郭红梅 屈锡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1,共8页
本文认为"碳锁定"是指在一系列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碳基技术体制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阻碍低碳技术应用和扩散的现象.碳基技术体制的形成要经过碳基技术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相继形成技术锁定... 本文认为"碳锁定"是指在一系列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碳基技术体制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阻碍低碳技术应用和扩散的现象.碳基技术体制的形成要经过碳基技术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相继形成技术锁定、制度锁定和社会锁定,进而导致"碳锁定"的出现."碳解锁"的实质是实现碳基技术体制的替代或低碳化转型,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体系对"碳解锁"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管理.本文从技术体制的视角定义了"碳锁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碳锁定"形成的机理,以及"碳解锁"的基本模式和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体制 “碳锁定” “碳解锁” 缝隙创新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 被引量:66
13
作者 许传新 许若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4,共6页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隔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市生活体验、社区参与程度、相...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隔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市生活体验、社区参与程度、相对剥夺感对其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感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居民 社会距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全面二孩政策与鼓励生育模拟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茆长宝 穆光宗 武继磊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5,76,共11页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一个核心议题,按照目前数据推算,我国将在2028年前后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且在2037年前后几乎不可避免地进入超少子化-超高龄化并存的人口年龄结构状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少儿人口...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一个核心议题,按照目前数据推算,我国将在2028年前后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且在2037年前后几乎不可避免地进入超少子化-超高龄化并存的人口年龄结构状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少儿人口比重、拉低老年人口比重,但数据模拟显示,在21世纪40年代前,这种提升、拉低效果有限。全面二孩政策有助于提升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应对养老问题的能力;在鼓励生育情形下,超少子化-超高龄化并存的人口年龄结构状态或于21世纪40年代后演变为少子化-高龄化并存的人口年龄结构状态。此外,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对少子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具积极意义,积极鼓励家庭生育具有很强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 少子老龄化 鼓励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对其非农就业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邓力源 唐代盛 余驰晨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和2012年的数据,建构自我健康评价、体质指数BMI和近期的身体状况作为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度量指标,研究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及其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本文选择赫克曼两阶段模...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和2012年的数据,建构自我健康评价、体质指数BMI和近期的身体状况作为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度量指标,研究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及其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本文选择赫克曼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观测数据所带来的自选择问题,实证结果发现良好的健康状况对我国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和获取非农就业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和非农就业收入具有显著性别差异,对农村男性居民非农就业和非农就业收入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年龄、婚姻、教育、户籍等其他控制变量也对我国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及其非农就业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力资本 非农就业 非农就业收入 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中的“碳锁定”问题与“碳解锁”治理体系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宏伟 杨梅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1-46,共6页
尽管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但是经济发展中的高碳化特征仍很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已经逐渐出现"碳锁定"问题。"碳锁定"源自技术锁定、组织锁定、产业锁定、制度锁定、社会锁定等,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尽管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但是经济发展中的高碳化特征仍很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已经逐渐出现"碳锁定"问题。"碳锁定"源自技术锁定、组织锁定、产业锁定、制度锁定、社会锁定等,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相互强化、共同演化,形成了具有超稳定性的碳基技术—经济—社会系统。打破"碳锁定",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建立"碳解锁"治理体系。该体系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多元主体参与,其中政府扮演着政策制定者、推动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二是系统性,即建立纵向政策和横向政策交错形成的政策网络;三是演化性,即通过选择性环境管理、战略缝隙管理和系统转型管理等推动宏观社会环境、碳基技术系统与缝隙创新的共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基技术-经济-社会系统 碳锁定 碳解锁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少子化 被引量:27
17
作者 茆长宝 穆光宗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30,共12页
人口少子化是人口转变的一个人口学结果。中国人口少子化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先后经过逆人口少子化阶段、人口少子化预备阶段、人口少子化阶段。中国进入人口少子化状态的预备时间短,整体发展速度快。除此以外,在中国人口少子化的发展... 人口少子化是人口转变的一个人口学结果。中国人口少子化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先后经过逆人口少子化阶段、人口少子化预备阶段、人口少子化阶段。中国进入人口少子化状态的预备时间短,整体发展速度快。除此以外,在中国人口少子化的发展进程中"未富先少"特征极其明显。不同人口预测情景下的模拟结果显示,即使"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中国在2030年前后仍会几乎不可避免地进入并可能长时间面临超少子化的人口年龄结构状态。中国少儿人口规模、比重下降幅度都将属全球最高国家行列,中国在人口少子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相对领先者的角色。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而言,中国人口少子化问题较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这无疑将加剧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困境。我国需要在战略高度制定人口、经济、社会等具有鼓励生育性质的组合政策,改善未来人口少子化的发展状态,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少子化 全面二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养老观:削弱抑或强化--来自四川省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韦克难 许传新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11期92-98,共7页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仍然较强,且更倾向理性与务实,并逐步认识到女儿与儿子具有同等的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简单地认为城市化、市场化、人口...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仍然较强,且更倾向理性与务实,并逐步认识到女儿与儿子具有同等的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简单地认为城市化、市场化、人口流动、家庭小型化等等导致家庭养老观念弱化,缺乏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观念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晓书 许传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71,共5页
根据较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相异性远多于相似性性,城镇职工的满意度高于农民工。回归分析结果表... 根据较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相异性远多于相似性性,城镇职工的满意度高于农民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状况是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不及城镇职工的真正原因。经济收入、社会资本本、健康状况、工作时间、定期体检以及工作场所是否固定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工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工 城镇职工工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视阈下孔子教育思想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诗和 徐玖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5,共8页
孔子教育思想具有自然主义特征。对"欲不逾矩"道德自律境界的追求、"以物比德"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君子不器"为理念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观,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适应自然、效法自然的特征;以"人性可引&qu... 孔子教育思想具有自然主义特征。对"欲不逾矩"道德自律境界的追求、"以物比德"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君子不器"为理念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观,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适应自然、效法自然的特征;以"人性可引"的自然主义人性假设为前提,倡导"有教无类"的全纳教育,追求"寓教于乐"的乐教境界,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对自然人性的尊重;奉行"为仁由己"的主体性教学理念,追求自我教育之境界,以"循循善诱"渐进或启发式教育原则为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的个体化教育模式,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的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