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光型太阳能热电发电系统的建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宁 张小娟 郦文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2,304,共4页
建立了聚光型太阳能热电发电器工作的数学模型,应用热力学理论重点分析了发电器件的材料热导率和几何结构对电源电动势、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源电动势、输出功率和效率均随器件材料热导率的减小或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分别增... 建立了聚光型太阳能热电发电器工作的数学模型,应用热力学理论重点分析了发电器件的材料热导率和几何结构对电源电动势、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源电动势、输出功率和效率均随器件材料热导率的减小或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分别增加,但随器件材料热导率的减小而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随输入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幅度却越来越小;电源电动势随器件长度的增加或横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加,而功率和效率随器件长度的增加和横截面积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小,所得结论对发电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发电系统 输出功率 效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变型流场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小娟 张宁 郦文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4-666,共3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板结构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保证模型尺寸和结构尺寸的前提下,建立了5种不同渐变型单直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三维模型,并用有限控制体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当流道宽度不变、进口高度相...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板结构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保证模型尺寸和结构尺寸的前提下,建立了5种不同渐变型单直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三维模型,并用有限控制体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当流道宽度不变、进口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流道的渐变率,即减小流道出口的高度,可以提高电池的浓差扩散,故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性能,但提高的幅度也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流场 渐变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三层BP神经网络算法在解谱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郦文忠 谢涛 曹利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4期897-899,904,共4页
介绍了一个三层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结构,并推导出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网络的权重和偏置的更新。然后用LM算法和带动量的梯度算法来分别训练网络。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得到的残差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应用神经网络... 介绍了一个三层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结构,并推导出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网络的权重和偏置的更新。然后用LM算法和带动量的梯度算法来分别训练网络。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得到的残差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解复杂X射线谱具有良好的优越性;而LM算法收敛更快,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解谱时间。还对解谱的残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神经网络解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LM算法 X射线谱 解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层顶电子剪切流K-H不稳定性
4
作者 谢涛 陶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42,共5页
磁层顶是由经过舷激波的太阳风和地磁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边界层,其上有电流流动.本文将这种电流看成电子剪切流,来讨论夜侧磁层顶的电子剪切流所引起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问题.电子剪切流受到的洛仑兹力中包括了电场的作用,... 磁层顶是由经过舷激波的太阳风和地磁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边界层,其上有电流流动.本文将这种电流看成电子剪切流,来讨论夜侧磁层顶的电子剪切流所引起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问题.电子剪切流受到的洛仑兹力中包括了电场的作用,正是这种作用使得剪切不稳定性要复杂一些.本文对电子剪切流激发的K-H不稳定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得知,电子流剪切引起的K-H不稳定性倾向于在磁层顶内侧激发,并且只有当剪切速率在上下两阈值之间时,才可能激发K-H不稳定性.本文对比了夜侧近地磁层顶和磁尾磁层顶,发现当磁层顶两侧电子数密度之比恒定时,高电子数密度的磁层顶侧易产生K-H不稳定性.而磁鞘侧电子数密度n2与磁层侧电子数密度n1之比n2/n1的改变对不稳定性的影响也很显著:较大的n2/n1产生的K-H波主要是在低速区域,其有效增长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磁层顶 电子剪切流 K—H(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