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区航空影像地质灾害自动识别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敏 杨武年 +3 位作者 黄瑾 刘汉湖 胡宝荣 胡国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45,F0002,共5页
汶川地震引发的大量地质灾害在高精度航片上表现出明显的纹理特征。对航片进行正射校正后,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选取包括全部方向的结构元素,设计单波段全方位结构元素边缘增强和多波段加权彩色合成相结合的边缘检测算法,自动提取汶川地... 汶川地震引发的大量地质灾害在高精度航片上表现出明显的纹理特征。对航片进行正射校正后,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选取包括全部方向的结构元素,设计单波段全方位结构元素边缘增强和多波段加权彩色合成相结合的边缘检测算法,自动提取汶川地震引发的灾害体信息,既考虑了灾害体具有亮度突变信息、色调突变信息和边界发展具有多方向性的特点,又考虑了各种色调地物在各个波段上具有不同亮度值的特点,对粘连的地物信息进行分离,根据各个波段与实际灾害体信息的相关性做加权合成,充分挖掘了高精度遥感的色调信息和纹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数学形态学 全方位结构元素 多波段加权彩色合成 高精度航片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汶川地震城市震害房屋案例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曾涛 杨武年 +3 位作者 黎小东 刘汉湖 彭立 简季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7,共7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分辨率民用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应用,遥感技术在建筑物识别、震灾调查和快速预估评估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面向像元的分类方法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影...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分辨率民用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应用,遥感技术在建筑物识别、震灾调查和快速预估评估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面向像元的分类方法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时,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分类精度降低、速度慢等局限性,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影像分割将影像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影像对象,然后根据这些影像对象的影像特征如光谱、纹理、形状和上下文等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出破坏建筑物和未破坏建筑物,试验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应用于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较传统分类方法有更高的精度,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震害 高分辨率影像 面向对象 影像分割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岩矿端元识别及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林娜 杨武年 刘汉湖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5期114-117,99,共5页
以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地区的AVIRIS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确定影像数据内在的维数,隔离数据中的噪声;然后计算像元纯净指数(PPI),得到"极纯"像元;将之输入到N维可视化器中提取端元波谱;利用波谱库进行波... 以美国内华达州Cuprite地区的AVIRIS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确定影像数据内在的维数,隔离数据中的噪声;然后计算像元纯净指数(PPI),得到"极纯"像元;将之输入到N维可视化器中提取端元波谱;利用波谱库进行波谱分析识别端元;最后利用匹配滤波(MF)和混合调制匹配滤波(MTMF)进行矿物信息提取,发现MTMF矿物信息提取的结果明显优于MF,并且对于分布比较集中的矿物识别的效果要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AVIRIS PPI N维可视化器 端元 混合调制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霍县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
4
作者 李丽 杨武年 +1 位作者 李胤 兰明菊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58,共3页
基于RS和GIS技术对炉霍县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以2000年和2007年的TM图像为数据源,经过图像预处理与增强处理,通过解译与分类,得到炉霍县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疏... 基于RS和GIS技术对炉霍县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以2000年和2007年的TM图像为数据源,经过图像预处理与增强处理,通过解译与分类,得到炉霍县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疏林地、耕地和迹地、裸岩面积减少明显,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用地面积增加突出,2007年新增了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园地。提出了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和保护建议,为更好地保护炉霍县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炉霍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多源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及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曾涛 杨武年 +3 位作者 简季 黎小东 胡国超 胡宝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144,共4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地面交通瘫痪,遥感技术为准确掌握灾情发挥了宏观快速的优势。灾区震后遥感影像来源丰富,通过分析从不同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获取到的灾区震后遥感影像的特点,探讨了多源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非标准...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地面交通瘫痪,遥感技术为准确掌握灾情发挥了宏观快速的优势。灾区震后遥感影像来源丰富,通过分析从不同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获取到的灾区震后遥感影像的特点,探讨了多源遥感影像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非标准航空影像处理提出了解决思路。并归纳了基于多源数据进行震害信息提取,确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地理位置的几种技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遥感技术 图像处理 灾害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物诊断性波谱吸收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图像降维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汉湖 杨武年 杨容浩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高光谱遥感数据具有波段数目多、波段宽度窄、数据量庞大、波段间相关性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和信息提取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已有降维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物诊断性波谱吸收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图像... 高光谱遥感数据具有波段数目多、波段宽度窄、数据量庞大、波段间相关性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和信息提取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已有降维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物诊断性波谱吸收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图像降维方法,将地物的诊断性吸收波谱特征区间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空间进行处理,尽可能保留地物独有的吸收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子空间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为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将其与传统的基于波谱区间的子空间划分方法进行分类对比,研究表明:基于该文方法降维后的图像分类精度更高,丰富了现有降维方法理论,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性波谱特征 高光谱 遥感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中市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4
7
作者 陈楠 杨武年 李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5-188,263,共4页
以巴中市2007年TM影像和1∶25万等高线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巴中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并生成了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图。然后将高程梯度、坡度梯度和地形位梯度分别与土地利用景观数据进行分级叠加分析,并引入无量纲分布指... 以巴中市2007年TM影像和1∶25万等高线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巴中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并生成了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图。然后将高程梯度、坡度梯度和地形位梯度分别与土地利用景观数据进行分级叠加分析,并引入无量纲分布指数,探讨不同地形梯度下不同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地主要分布在较高等级海拔,坡度较大,地形位较高的地形条件下;耕地和城乡居民用地受气候条件和水域分布的影响,多分布在低海拔,坡度平缓,地形位较低的地形条件下;未利用地中水域占绝大多数比例,其分布指数随着地形位指数、坡度等级、高程等级的增加逐渐趋近于0。草地对地形条件的选择性较强,主要分布在中等级高程、坡度和地形位的地形环境中。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综合了高程和坡度双重属性的地形位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空间特征及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梯度 地形位指数 土地利用分布 分布指数 巴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系统的地貌信息熵泥石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雅辉 杨武年 +2 位作者 杨鑫 刘汉湖 唐川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原理和计算方法,采用GIS技术,计算岷江流域汶川县境内209个子流域系统的地貌信息熵值,并结合其他诱发因子进行泥石流敏感性分区,将泥石流敏感性划分为高、偏高、中等、偏低和低5个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县209...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原理和计算方法,采用GIS技术,计算岷江流域汶川县境内209个子流域系统的地貌信息熵值,并结合其他诱发因子进行泥石流敏感性分区,将泥石流敏感性划分为高、偏高、中等、偏低和低5个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县209个子流域中仅有7条子流域敏感性高,63条子流域敏感性偏高,69条子流域敏感性中等,54条子流域敏感性偏低,16条子流域敏感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地貌信息熵 敏感性评价 汶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达县退耕还林(草)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鑫 杨武年 +1 位作者 李雅辉 周春兰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70,共3页
运用"3S"技术,选取四川省达县为研究区,以2000、2004、2008年TM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信息,对2000—2008年间的退耕还林(草)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为有... 运用"3S"技术,选取四川省达县为研究区,以2000、2004、2008年TM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信息,对2000—2008年间的退耕还林(草)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退耕还林(草) 土地利用类型 达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震后灾区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廊道效应——以汶川县桃关地区为例
10
作者 刘汉湖 杨武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5,2,共5页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廊道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热点之一。以汶川县桃关地区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探讨了地震前后高山峡谷山区河流廊道的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廊道效应研究的方法。利用高精度卫片/航片对汶川地区景观分布信...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廊道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热点之一。以汶川县桃关地区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探讨了地震前后高山峡谷山区河流廊道的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廊道效应研究的方法。利用高精度卫片/航片对汶川地区景观分布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类,准确地对山区廊道景观格局的过去和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山区居民经济发展和居住地址的合理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景观格局 廊道效应 汶川 地震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