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窗算法在成都市地面温度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智勇 刘汉湖 杨武年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9-412,共4页
随着遥感应用的深入,多种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相继被提出,本文分析了相关算法,并对单窗算法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单窗算法相关参数的确定方式,并利用Landsat ETM数据对成都市区进行地面真实温度的反演。研究表明:在缺少详细大气廓线数据... 随着遥感应用的深入,多种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相继被提出,本文分析了相关算法,并对单窗算法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单窗算法相关参数的确定方式,并利用Landsat ETM数据对成都市区进行地面真实温度的反演。研究表明:在缺少详细大气廓线数据的情况下,应用单窗算法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是可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窗算法 NDVI 地表比辐射率 温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汉湖 杨武年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简述了我国油气资源现状,针对油气勘查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普查和详查),分别详细地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普查阶段对构造信息(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褶皱构造)的识别和详查阶段对各种烃类微渗露信息的提取,最后对遥感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遥感 油气 构造 烃类微渗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安全格局的岷江地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方国政 薛东剑 +1 位作者 陈晓杰 方坤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岷江流域从地理单元上横跨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成都平原区、盆中丘陵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涵盖了森林、草地、湿地等多种类型,生态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完整。以岷江地区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技术,综合运用生境质量模型,结合流域... 岷江流域从地理单元上横跨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成都平原区、盆中丘陵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涵盖了森林、草地、湿地等多种类型,生态结构复杂,生态系统完整。以岷江地区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技术,综合运用生境质量模型,结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根据粒度反推法提取生态源地;依据景观类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风险性和地形因子构建最小阻力面模型;采用电流电路理论和生物物质流动模型构建研究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识别模型。最终识别得到生态源地面积7111.3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23%;生态廊道总长3713.62 km,沿岷江水系分布明显;结合国内生产总值对区域内断裂点分级得到待修复的生态断裂点共36处,其中四级断裂点5个,综合识别得到沿岷江干流分布区宏观生态安全格局,为岷江流域自然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指导,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生态安全格局 阻力面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断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分析与评价中的应用——以那曲地区为例
4
作者 刘汉湖 邓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我国西藏地区海拔高度大,很多地方人车不能到达,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工作需求。本文利用TM/ETM图像,在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地学知识的图像识别和解译技术,对西藏那曲地区第四纪水文地质信息进行了提取,最后... 我国西藏地区海拔高度大,很多地方人车不能到达,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工作需求。本文利用TM/ETM图像,在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地学知识的图像识别和解译技术,对西藏那曲地区第四纪水文地质信息进行了提取,最后形成第四纪水文地质综合解译图,为那曲地区水文地质的进一步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高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文地质 TM/ETM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