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解除低渗凝析气井近井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汤勇
杜志敏
孙雷
戚志林
李士伦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1,15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04011)资助。
-
文摘
解除近井反凝析堵塞和水锁是深层低渗凝析气藏开发必须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分析了凝析气藏近井带反凝析油堵塞和反渗吸水锁形成的机理及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总结了解除凝析气井近井堵塞提高产能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形成的主要技术手段。结果认为: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高渗储层均可能由于反凝析和水锁的存在而严重影响气井产能;高临界凝析油流动饱和度和高含水饱和度导致反凝析影响严重。解除近井反凝析堵塞和反渗吸水锁的主要机理是延缓反凝析出现和加速反凝析油和地层水的蒸发;凝析气注入可反蒸发凝析油中的重烃;注甲醇可有效解除反凝析油和水锁的双重堵塞。将向近井带注入化学溶剂、注气和加热等方法结合起来,可能是解除低渗凝析气井近井堵塞研究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凝析气井
反凝析
堵塞
水锁
研究
-
Keywords
condensate gas well, retrograde condensation, plug, water lock, study
-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异常高温气井凝析水产出机理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25
- 2
-
-
作者
汤勇
孙雷
杜志敏
孙良田
李士伦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68-71,12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04011)资助
-
文摘
基于油气水多相相平衡理论,模拟了异常高温气藏地层原始条件和生产过程中地层和井筒的烃水相态变化特征,分析了气井凝析水的采出过程和机理.计算了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凝析气中饱和凝析水含量,得出了气井凝析水产出动态规律曲线.最后对两口实例凝析气井早期产水规律和产水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凝析水产出机理是烃水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多相平衡,凝析水产水规律可用于气井产水来源和气井产水动态的初步判定和分析.这对于正确认识高温气井产水规律,编制合理的气田开发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高温气井
凝析气藏
凝析水产出机理
凝析水产出动态
-
Keywords
high-temperature gas well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condensate water producing mechanism
condensate water producing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E3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注干气吞吐提高凝析气井产能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汤勇
孙雷
杜志敏
孙良田
李士伦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87,10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04011)
-
文摘
注气吞吐是解除凝析气井单井反凝析油堵塞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组分模拟器,以一口凝析气井的流体和地质参数为基础,建立了单井径向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凝析气井衰竭式生产过程中,反凝析油饱和度和气相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注干气吞吐后反凝析油饱和度和气相相对渗透率沿径向的变化规律,对比了注气吞吐前后归一化的采气指数变化。结果表明,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后在近井带5m范围形成反凝析油带,导致气井产能急剧下降;注气吞吐能有效降低近井带反凝析油饱和度,从而解除堵塞提高气井产能;注气量越多,吞吐效果越好,但存在一个最优的注气量,实例的最优注入量为200×104m3,超过该注入量后气相相对渗透率增加幅度降低。
-
关键词
凝析气井
注干气
吞吐
反凝析
产能
-
Keywords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dry gas injection
huff and puff
retrograde condensate
productivity
-
分类号
TE3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裂缝性油藏窜流函数及形状因子研究(一)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李晓良
何勇明
金潮苏
栾万里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辽河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
文摘
提出了一种推导双重介质模型中裂缝和低渗基质之间窜流函数以及相应形状因子的新方法,即用单相窜流方程的微分形式和压力扩散方程的解析解来推导瞬时压力扩散方程中形状因子的解析解。该方法避免了很多在假设条件下推导窜流函数和形状因子所带来的局限性,并能很好地解释基质中非线性压力的梯度问题,获得了没有假设拟稳态情况下的一套、二套和三套裂缝的窜流函数及形状因子的表达式,并求得了其解析解,可以以此解释拟稳态情况下的压力特征。
-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低渗透油气藏
窜流
形状因子
-
Keywords
fractured pool
low permeability pools
breakthrough flow
shape factor
-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低渗透油藏污染井污染前后的产能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2
- 5
-
-
作者
何勇明
樊中海
孙尚如
徐丽丽
-
机构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审计中心
-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95,共3页
-
文摘
考虑低渗油藏污染区内外启动压力梯度不同的特性,推导出了低孔低渗油藏污染井污染前后的产能预测新模型,分析了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预测模型的影响,以及污染井污染前后不同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预测的影响。计算实例表明,考虑污染区启动压力梯度变化后所预测的产能比只考虑污染导致渗透率变化时所预测的产能要小。这说明在进行产能预测时,只考虑污染所引起的渗透率伤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考虑由此引起的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才能更准确地预测产能,并为准确评价低渗油藏污染井的压裂酸化增产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产能预测
启动压力
储集层
数学模型
-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pools
productivity forecast
starting pressure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