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相对于湖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孔隙演化的控制机理——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
1
作者 康家豪 王兴志 +5 位作者 曾德铭 黄梓桑 朱逸青 李博 谢圣阳 张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1-509,共19页
湖相页岩各岩相的矿物网络格架通常具有差异性,对页岩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为研究对象,用取心井LA1井、RA1井和G10井页岩样品,进行全岩X射线衍射(XRD)分析、总有机碳含量(TOC... 湖相页岩各岩相的矿物网络格架通常具有差异性,对页岩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为研究对象,用取心井LA1井、RA1井和G10井页岩样品,进行全岩X射线衍射(XRD)分析、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扫描电镜(SEM)观察和氮气吸附实验,研究了页岩岩石学特征与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安寨段页岩划分为低碳介壳灰质粉砂质页岩岩相(OLLS)、中碳介壳灰质粉砂质页岩岩相(OMLS)、中碳介壳灰质黏土质页岩岩相(OMLC)、中碳粉砂质黏土质页岩岩相(OMSC)、高碳粉砂质黏土质页岩岩相(ORSC)、低碳黏土质页岩岩相(OLAS)以及中碳黏土质页岩岩相(OMAS)7种岩相。②页岩的储集空间主要以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其中OLLS岩相脆性颗粒粒间孔较为发育,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相对较低。OMAS和OLAS岩相黏土矿物晶间孔最为发育,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最高。③碎屑矿物与黏土矿物的组成显著影响黏土矿物晶间孔孔径及有机质和黏土矿物的孔隙体积。碎屑矿物含量<25%时,黏土矿物含量较高且孔隙体积较大,页岩总孔隙体积相应较大;碎屑矿物含量≥25%时,有机质孔隙体积较大,但由于TOC变化范围较大,页岩总孔隙体积受有机质和无机矿物共同影响。④矿物-孔隙网络结构演化表明,有机质与矿物组分控制了成岩事件的发生及其强度,导致现今各岩相孔隙结构和孔隙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孔隙格架 储集空间 岩相 孔隙结构 湖相页岩 大安寨段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雷口坡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熊 谭秀成 +2 位作者 李凌 田景春 杜本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4-652,共9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主要的储层类型为碳酸盐颗粒滩储层。其主要发育两种储渗形式:砂屑云岩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储集空间,喉道以缩颈喉道和管束状喉道为主,孔喉配置关系较好,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中渗的特征;鲕粒... 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主要的储层类型为碳酸盐颗粒滩储层。其主要发育两种储渗形式:砂屑云岩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储集空间,喉道以缩颈喉道和管束状喉道为主,孔喉配置关系较好,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中渗的特征;鲕粒灰岩储层和残余生屑云岩储层以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生物体腔孔为储集空间,喉道欠发育,储层多表现为中孔、渗透率偏低的特征。进一步对储层的控制因素分析表明,颗粒滩为储层提供了早期的物质来源;单滩体的厚薄控制着储层的储渗形式;原生粒间孔的保存和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溶作用分别是形成这两种储渗形式的颗粒滩储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三段颗粒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熊 谭秀成 +3 位作者 李凌 罗冰 唐青松 马华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7,共8页
通过对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残余粒间孔保存型储层和同生期岩溶型储层是研究区雷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的两种主要成因类型;残余... 通过对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残余粒间孔保存型储层和同生期岩溶型储层是研究区雷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的两种主要成因类型;残余粒间孔保存型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管状喉道和缩颈喉道发育,较好的孔喉配置关系使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中渗、储渗能力较好的特征;同生期岩溶型储层以孤立的粒内溶孔和铸模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喉道欠发育,中孔微喉的配置关系导致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低渗、渗透性偏低的特征;分别形成于台地边缘和台地内部的颗粒碳酸盐岩为两种颗粒滩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早期物质基础;单滩体的厚度直接控制着两种颗粒滩储层的储渗形式;成岩演化是两种颗粒滩储层定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粒间孔 同生期岩溶型 储层 雷口坡组三段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区块裂缝发育密度与构造关系的定量表征——以川东北普光气田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左代容 何胡军 +1 位作者 曾大乾 毕建霞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318-321,338,共5页
对于褶皱和断层都发育的复杂构造区块,裂缝发育不仅受地层变形(褶皱)影响,还受断层影响;如何建立裂缝发育密度与褶皱和断层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是实现裂缝发育密度定量预测的关键。前人虽然对复杂构造区块的裂缝发育密度与断层和褶皱之间... 对于褶皱和断层都发育的复杂构造区块,裂缝发育不仅受地层变形(褶皱)影响,还受断层影响;如何建立裂缝发育密度与褶皱和断层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是实现裂缝发育密度定量预测的关键。前人虽然对复杂构造区块的裂缝发育密度与断层和褶皱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研究,但以定性描述为主,未能实现定量化。文中以普光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为例,在建立裂缝发育密度与地层变形(构造曲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时引入距断层距离参数,在建立裂缝发育密度与断层之间定量关系时引入构造曲率参数,较好地建立了复杂构造区块裂缝发育与构造曲率和断层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为实现裂缝发育密度的定量预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区块 裂缝发育密度 定量表征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_1期沉积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丁熊 田景春 +2 位作者 姚泾利 余杭航 李映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1,39,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统延长组长101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河流相中辫状河道和曲流河道,三角洲相中辫状水下分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沉积均发育砂岩。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各沉积微相砂岩的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统延长组长101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河流相中辫状河道和曲流河道,三角洲相中辫状水下分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沉积均发育砂岩。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各沉积微相砂岩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及辫状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盆地东部的曲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主要发育有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见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可见四段式。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认为盆地内长101期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曲流河道和陆上分流河道中砂体较发育,辫状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砂岩储层 长101期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三角洲砂岩沉积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丁熊 田景春 +2 位作者 姚泾利 余杭航 罗安湘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5-34,共10页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主要的三角洲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西部,辫状分流河道和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主要的三角洲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西部,辫状分流河道和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曲流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东部,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也可见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可见四段式。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盆地内长9油层组辫状分流河道、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和陆上分流河道中砂体最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长9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含水气藏水淹气井复产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景辰 曹桐生 吴建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58,共7页
致密含水气藏水淹气井复产普遍采用经验法选井,选井主观性强且复产成功率有限。为此,引入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理论,确定了描述水淹气井复产潜力的13个指标并建立了水淹气井复产潜力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最终通过模糊评价的方法得到气井的... 致密含水气藏水淹气井复产普遍采用经验法选井,选井主观性强且复产成功率有限。为此,引入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理论,确定了描述水淹气井复产潜力的13个指标并建立了水淹气井复产潜力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最终通过模糊评价的方法得到气井的复产潜力值并以此来评价气井复产潜力,确定复产顺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进行选井并复产后,气井复产成功率为81.3%,远高于采用经验法61.2%的复产成功率;和传统经验法相比,新方法将影响气井复产的各项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最大限度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可操作性,可以为致密气藏水淹复产提供更科学、便捷的选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含水气藏 气井复产 潜力评价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渗流条件下致密气藏压裂气井分区产能计算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景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995,共5页
致密气藏压裂气井渗流机理复杂,压裂改造区内外渗流机理和影响因素也截然不同,常规的产能计算模型不能准确描述这种存在区域差异的渗流特征,造成最终产能计算误差较大。以气体渗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在致密气藏压裂气井分区域渗流机理,... 致密气藏压裂气井渗流机理复杂,压裂改造区内外渗流机理和影响因素也截然不同,常规的产能计算模型不能准确描述这种存在区域差异的渗流特征,造成最终产能计算误差较大。以气体渗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在致密气藏压裂气井分区域渗流机理,明确了压裂气井不同区域的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杂渗流条件下的致密气藏压裂气井分区产能计算方法并开展了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分区产能计算模型计算产能更加接近气井实际,较现有模型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计算 分区产能 致密气藏 压裂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沉积对高含硫气藏产能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勇 杜志敏 +2 位作者 郭肖 张恩莉 米洪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96,157,共3页
高含硫气藏是一类具有高危性和特殊性的酸性气藏,硫微粒的析出、运移以及沉积是该类气藏特殊渗流特征之一。沉积的硫微粒会占据孔隙空间,在孔喉处堵塞孔隙,改变孔隙结构,最终引起硫沉积区内储层渗透率的降低,从而影响气藏的开发效果。为... 高含硫气藏是一类具有高危性和特殊性的酸性气藏,硫微粒的析出、运移以及沉积是该类气藏特殊渗流特征之一。沉积的硫微粒会占据孔隙空间,在孔喉处堵塞孔隙,改变孔隙结构,最终引起硫沉积区内储层渗透率的降低,从而影响气藏的开发效果。为此,在对硫沉积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高含硫气藏硫微粒运移、沉积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硫沉积对均质气藏和非均质气藏产能的影响。结果认为:高含硫气体初始溶解元素硫是该类气藏发生硫沉积的重要条件之一;硫沉积使得气藏的稳产时间缩短、采出程度降低、气藏递减期缩短以及递减期内的递减率增加等;低渗透气藏和非均质性强的地层,其硫沉积对气藏开发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沉积(地质) 生产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微粒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沉积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勇 杜志敏 +1 位作者 王强 游建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608,共3页
高含硫气藏开发过程中,伴有元素硫的析出沉积、气相组成变化和沉积的硫堆积在孔隙喉道污染地层等特殊现象,其中硫沉积是影响高含硫气藏开发的重要原因。在分析硫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和滞留的基础上,引入宏观气固流体力学中描述颗粒... 高含硫气藏开发过程中,伴有元素硫的析出沉积、气相组成变化和沉积的硫堆积在孔隙喉道污染地层等特殊现象,其中硫沉积是影响高含硫气藏开发的重要原因。在分析硫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和滞留的基础上,引入宏观气固流体力学中描述颗粒在气体中运移的流体力学模型,建立了硫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沉积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硫微粒的产生、在气流中的悬浮运移以及在孔隙表面的沉淀、吸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多孔介质 吸附 沉积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量地震资料储层预测研究
11
作者 洪余刚 李亚林 +3 位作者 钱津 李忠 谢芳 李邗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1期21-25,80,共5页
针对常规纵波资料在裂缝检测、流体识别和岩性判别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逐渐兴起。而作为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尚不完善,尤其是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技术,系统研究的还很少。通过钻... 针对常规纵波资料在裂缝检测、流体识别和岩性判别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逐渐兴起。而作为一项发展中的新技术,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尚不完善,尤其是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技术,系统研究的还很少。通过钻、测井资料与地质资料的结合完成多分量地震资料层位对比、追踪,在此基础上开展裂缝预测、孔隙度预测、密度反演及纵横波联合反演、属性提取与分析等工作,然后综合上述成果完成岩性识别和含流体检测等储层预测工作。该方法在GA地区二维三分量资料的储层预测中能准确预测孔隙度值、正确识别和判别出裂缝分布、岩性及含流体性,为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储层预测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解释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 储层预测 裂缝检测 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井研地区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犟 张克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5-593,共9页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四川盆地井研地区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沉积的变化规律,将岩石学、常规测井分析方法与元素测井单元素、元素比值综合分析相结合,精细划分和研究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将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划分出3个中期旋回(MSC...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四川盆地井研地区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沉积的变化规律,将岩石学、常规测井分析方法与元素测井单元素、元素比值综合分析相结合,精细划分和研究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将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划分出3个中期旋回(MSC)、20个短期旋回(SSC)。受构造运动影响,MSC2上升半旋回沉积时期,各井各短期旋回发育情况有所差异,JS1井和JY1井缺失SSC6~SSC9,JY2井缺失SSC6~SSC8。以此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分析发现MSC1沉积时期各井各短期旋回均正常发育,此时各井沉积古地理位置相当;MSC2上升半旋回时期井研地区底部SSC6~SSC9不同程度缺失,说明此时该区域沉积部位相对较高,位于拉张槽西侧斜坡带,且JS1井和JY1井高于JY2井,其沉积古地理明显呈阶梯状。以此建立沉积模式发现,研究区MSC1时期主要继承埃迪卡拉纪岩溶谷地古地貌,发育与ZY1井相似沉积;MSC2时期受兴凯地裂运动形成的拉张槽影响,研究区位于拉张槽西侧宽缓斜坡带中部,古地理位置较ZY1井略高,研究区内呈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古地理格局,两个沉积时期沉积中心发生了部分偏移;在此填平补齐沉积阶段后,研究区在MSC3沉积时期进入正常宽缓的西浅东深的陆棚相沉积体系,研究区位于西侧较高部位,主要发育浅水陆棚沉积,海平面短时上升时,发育少量深水陆棚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沉积模式 麦地坪组-筇竹寺组 井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