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方式的VR展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成都理工大学校园仿真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晖 文劲松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3-628,共6页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人们对校园人文环境的认识,大多只局限于图片的浏览。作者以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入手,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WEB方式的VR展示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为远程目的地构建一个逼真、具有良好操控性以及数据交互性的...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人们对校园人文环境的认识,大多只局限于图片的浏览。作者以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入手,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WEB方式的VR展示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为远程目的地构建一个逼真、具有良好操控性以及数据交互性的虚拟环境。重点讨论了成都理工大学校园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 WEB数据库 VRML JAVA JSP MYSQ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息融合技术在区域化探异常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8
2
作者 郭科 陈聆 +2 位作者 唐菊兴 魏友华 彭继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3-536,共4页
在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评价中,首次使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息融合技术,对具有复杂地质地貌特征的西藏恒星错测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异常数据进行综合异常评价解释,该方法是把测区的地球化学元素视为多个传感器,将各地球化学元素的异... 在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评价中,首次使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息融合技术,对具有复杂地质地貌特征的西藏恒星错测区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异常数据进行综合异常评价解释,该方法是把测区的地球化学元素视为多个传感器,将各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数据利用集中式多传感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信息融合,绘制了综合异常图,并对恒星错测区进行了综合异常评价。综合异常图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对各单元素异常的机械叠合,基本上消除了无成矿意义上的假异常,而且使致矿异常更为集中,异常形态表现为圈闭良好的椭圆状或圆状,综合异常形态清晰,得到的异常与测区内发现和评价的矿产基本一致。这表明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息融合技术处理综合异常的方法较传统方法更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卡尔曼滤波 分形 异常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流及集成中间件技术的电力信息一体化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渤 浮花玲 杨国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80-83,共4页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中不同管理部门中不同结构、相互独立的多个异构信息系统越来越希望整合成一个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提供统一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并实现各级系统间有效的数据、资源和功能共享。文中介绍了开发的电力企...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中不同管理部门中不同结构、相互独立的多个异构信息系统越来越希望整合成一个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提供统一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并实现各级系统间有效的数据、资源和功能共享。文中介绍了开发的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平台,重点介绍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数据交换平台,基于工作流引擎管理并遵循企业Java组件模型/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EJB/CORBA)结构的电力业务集成和基于虚拟数据仓库的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实现了电力企业中各级业务系统间数据的互操作性、应用间的协调性,为企业的一体化经营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企业 信息一体化 电力业务 一体化经营 电力行业 异构信息系统 数据交换平台 企业Java 虚拟数据仓库 组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牧科技信息化服务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旭 阚瑷珂 汪刘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7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基于Web2.0、Web服务和IPTV网络视频技术的西藏农牧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讨论了农牧科技信息数据集成与交换子系统,基于IPTV技术的农牧科技远程培训子系统和农牧产品电子商务子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开发方案。农牧科技信息化服务... 研究了基于Web2.0、Web服务和IPTV网络视频技术的西藏农牧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讨论了农牧科技信息数据集成与交换子系统,基于IPTV技术的农牧科技远程培训子系统和农牧产品电子商务子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开发方案。农牧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将为西藏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西藏农牧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服务 网络视频技术 农牧科技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权国 康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973-10974,10980,共3页
在阐述空间信息技术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认为空间信息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分析手段,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资源调查、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 在阐述空间信息技术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认为空间信息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分析手段,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资源调查、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土壤侵蚀调查、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数字农业 遥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研究
6
作者 汪宙峰 何政伟 +1 位作者 李敏 南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75,共3页
我国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分为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三级,具有数据层、服务层和运行支持层三层结构。分析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设计的原则,提出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基础地质地形数据和地质灾害数据;空... 我国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分为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三级,具有数据层、服务层和运行支持层三层结构。分析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设计的原则,提出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基础地质地形数据和地质灾害数据;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在数据类别上包含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影像数据交换格式、格网数据交换格式等;服务层设计采用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服务提供方、服务使用方和服务中介3个基本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理信息 公共服务平台 空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GIS技术在广州水政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朱四新 王斌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08-312,共5页
本文以水政资源数据库为核心,采用W ebG IS技术、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覆盖广州范围内的水政信息采集、发布、查询与决策系统,在Internet上实现水政相关资源信息管理。
关键词 水政资源 信息系统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及应用
8
作者 余鸿飞 朱敏 +1 位作者 张晋飚 付繁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116-117,共4页
依托于地震工程数据库平台,在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静校正技术———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综合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通过点、线、面一体化的表层交互分析解释方式,调整... 依托于地震工程数据库平台,在现有静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静校正技术———先验信息约束静校正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技术,综合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通过点、线、面一体化的表层交互分析解释方式,调整建立符合当地区域地质特征的表层结构模型,利用模型法静校正公式算出每个接收点和炮点的静校正量,最终静校正量由模型静校正量约束折射或层析校正量所得.这样就实现了正确构造背景下高精度成像,同时也为解决表层静校正问题提供可选择的静校正技术手段.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和技术对DCZ地区大量的地震数据是适用的和有效的,在该区的地震勘探中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Z地区 近地表模型 先验信息约束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开滦煤矿地面塌陷积水动态监测 被引量:24
9
作者 汪宝存 苗放 +2 位作者 晏明星 赖得军 陈建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3期94-97,I0010,共5页
利用MSS、TM/ETM及CBERS-2数据,对开滦煤矿地面塌陷积水进行了动态监测。通过对4个时相遥感信息的提取,得到了28 a来开滦煤矿地面塌陷积水的动态信息。结果表明,遥感技术是对矿区地面塌陷积水进行监测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矿区积水信息... 利用MSS、TM/ETM及CBERS-2数据,对开滦煤矿地面塌陷积水进行了动态监测。通过对4个时相遥感信息的提取,得到了28 a来开滦煤矿地面塌陷积水的动态信息。结果表明,遥感技术是对矿区地面塌陷积水进行监测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矿区积水信息的提取中采用CBERS-2数据,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面塌陷 动态监测 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变AVO含气性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7
10
作者 程冰洁 徐天吉 李曙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8-613,共6页
在常规AVO理论的基础上,频变AVO属性计算方法利用多尺度裂缝介质模型中物性参数具有频变特征的优势,基于Zoeppritz方程建立反射系数与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截距、梯度、碳氢检测因子、流体检测因子、拟泊松比等AVO属性与频率之间... 在常规AVO理论的基础上,频变AVO属性计算方法利用多尺度裂缝介质模型中物性参数具有频变特征的优势,基于Zoeppritz方程建立反射系数与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截距、梯度、碳氢检测因子、流体检测因子、拟泊松比等AVO属性与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应用地震反演方法,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数据,反演出高精度的频变AVO属性,在天然气敏感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频变AVO含气性识别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川西新场陆相深层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的含气性识别中,在孔隙度通常在1%~4%,渗透率普遍低于0.06×10-3μm2的致密背景下,较准确地预测了孔隙度大于4%、渗透性偏高的富气优质储层分布带,为该区含气性识别难题的解决和钻井成功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变AVO 属性反演 深层气藏 致密储层 含气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IS的地震信息采集与震灾评估系统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郑文锋 银正彤 +1 位作者 阚瑷珂 王绪本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00,205,共6页
提出一套基于OpenGIS的地震信息采集与震灾评估系统,遵循美国“开放式地理空间协会”提出的GLS、GDAS、WFS-T与WMS等相关服务规范,利用GML规范,建模、传递及储存地理信息作为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基础,将对数据的共享提升到特征类级... 提出一套基于OpenGIS的地震信息采集与震灾评估系统,遵循美国“开放式地理空间协会”提出的GLS、GDAS、WFS-T与WMS等相关服务规范,利用GML规范,建模、传递及储存地理信息作为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基础,将对数据的共享提升到特征类级的层次。给出了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模型及流程,有效地实现了地震信息采集与灾情评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息采集 开放式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 地震灾害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22
12
作者 苟量 王绪本 曹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医学影像学一直是诊断技术的热点 ,X射线成像设备是目前医学成像的主流设备之一 ,传统平面成像正受到新兴数字成像技术的挑战。基于 X射线穿透性成像技术的关键是 X射线发生器、探测器和成像软件的开发与改进 ,未来基于 X射线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一直是诊断技术的热点 ,X射线成像设备是目前医学成像的主流设备之一 ,传统平面成像正受到新兴数字成像技术的挑战。基于 X射线穿透性成像技术的关键是 X射线发生器、探测器和成像软件的开发与改进 ,未来基于 X射线成像技术的趋势是在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的同时 ,提取和处理更多的有效信息 ,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分辨率更高的医学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X射线平面成像 X射线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技术用于查证化探异常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二永 郭科 +1 位作者 唐菊兴 杨林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地球科学中的许多事物都十分复杂 ,是非线性和不规则的 ,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方法(包括分形、混沌和非线性模型等 )有可能更好地解决。分形理论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自然界空间结构复杂性的一门学科 ,可从复杂的看似无序... 地球科学中的许多事物都十分复杂 ,是非线性和不规则的 ,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方法(包括分形、混沌和非线性模型等 )有可能更好地解决。分形理论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自然界空间结构复杂性的一门学科 ,可从复杂的看似无序的图案中 ,提取出确定性、规律性的参量。应用分形技术中的求和算法来确定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技术 分维 求和算法 异常下限 地球化学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的地震相分析技术 被引量:31
14
作者 邹文 陈爱萍 +1 位作者 贺振华 顾汉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48-51,5,共4页
为全面准确地描述地震相特征,在地震相分析中引入了时频分析技术,如短时窗傅里叶变换、Cabor 变换、小波变换等。之后发展起来的 S 变换时频分析方法综合了短时窗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点,具有线性化、无损可逆性以及高时频分辨率等... 为全面准确地描述地震相特征,在地震相分析中引入了时频分析技术,如短时窗傅里叶变换、Cabor 变换、小波变换等。之后发展起来的 S 变换时频分析方法综合了短时窗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点,具有线性化、无损可逆性以及高时频分辨率等特性。阐述了 S 变换的基本理论,并利用 S 变换对理想的地震序列模型以及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地震相分析。通过对地震相特征的连续性以及振幅和频率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对于规模较小的地震相体,在时间剖面上很难识别其层序内的地震相特征(特别是频率)随旅行时的变化情况,但在 S 变换的时频域内可以被清楚地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沉积环境识别时,可以利用 S 变换来提供有效地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变换 时频分析 地震相 沉积相 Cohen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均衡技术及其在时移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苏云 李录明 +2 位作者 刘艳华 汪炎 卫彩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7-251,16,共5页
在开发程度较高的油气田,可以利用时移地震技术对油藏的开采和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预测,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时移地震资料(监测数据)与早期地震资料(基础数据)的地球物理参数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包含油气藏开采因素(期望差异)和非油气藏因素... 在开发程度较高的油气田,可以利用时移地震技术对油藏的开采和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预测,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时移地震资料(监测数据)与早期地震资料(基础数据)的地球物理参数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包含油气藏开采因素(期望差异)和非油气藏因素(非期望差异),因此,需要将时移地震资料上的非期望差异消除,同时不损害期望差异。互均衡技术通过对时移地震信号的时延、能量、带宽和相位等差异进行校正,可以有效地消除非期望差异,在差异剖面上反映出油藏开采信息和剩余油分布信息。在某油田,利用采集时间相隔7年的地震资料,基于时移地震资料非一致性分析,采用互均衡技术进行了时间、振幅、相位和频率等校正,较好地消除了非期望差异,差异剖面反映出现今油藏开采的情况,同时还反映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 期望差异 非期望差异 非一致性 互均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技术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伍志明 李亚林 +4 位作者 贺振华 叶林 李德珍 朱敏 张延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5-6,共4页
高陡复杂构造及其油气藏是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高陡复杂构造的准确成像是高陡复杂构造及其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影响高陡复杂构造准确成像的主要问题有 :①山地条件下 ,因地形起伏、表层结构横向剧烈... 高陡复杂构造及其油气藏是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高陡复杂构造的准确成像是高陡复杂构造及其油气藏地震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影响高陡复杂构造准确成像的主要问题有 :①山地条件下 ,因地形起伏、表层结构横向剧烈变化所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②地层速度的各向异性对速度分析和动校叠加的影响 ;③复杂构造对共中心点叠加的影响和复杂波场的准确归位问题。通过多年研究 ,在高陡复杂构造成像技术上取得了四项重要进展 :一是形成了基于大炮初至层析反演表层结构的配套静校正技术 ;二是形成了基于各向异性条件的动校叠加技术 ;三是形成了构造模式指导下的叠后偏移技术和叠前叠后相结合的混合偏移技术 ;四是开发出了复杂构造的变层速度成图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复杂构造 地震成像 静校正技术 偏移技术 动校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计算技术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9
17
作者 洪学海 许卓群 丁文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9,共6页
Grid computing is a new kind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computing environment,and also anattentive hot poi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It launches a space for new generation internal applica... Grid computing is a new kind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computing environment,and also anattentive hot poi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It launches a space for new generation internal application,due to its supporting the complicated service efficiently and useable resource in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sums up theresults and applications instance in the grid computing in the world during recent years ,and then analyzes emphaticallythe system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working principle in the grid computing and some typical grid systems ,and then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large scale science computing and network service in grid computing in China,and alsopoints out the future tr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因特网 超级计算机 网络资源 企业内部网 局域网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门场高陡构造的地震成像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亚林 伍志明 +3 位作者 戴勇 李德珍 胡一川 杨洪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1,3-4,共3页
南门场构造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主要的含气构造之一 ,其地震地质条件具有四川盆地东部高陡复杂区的共同特点 ,即地形起伏大、普遍出露石灰岩、地下构造复杂。地震勘探的难点是构造主体部位的清晰成像。为解决成像问题 ,进行了以提高资料... 南门场构造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主要的含气构造之一 ,其地震地质条件具有四川盆地东部高陡复杂区的共同特点 ,即地形起伏大、普遍出露石灰岩、地下构造复杂。地震勘探的难点是构造主体部位的清晰成像。为解决成像问题 ,进行了以提高资料信噪比与叠加成像质量为目标的采集处理技术联合攻关。攻关中 ,采用正演技术进行灵活的观测系统设计、充分考虑激发炸药类型、接收检波器与岩层的耦合匹配问题、运用潜行波层析反演解决复杂近地表的静校正、使用叠前部分偏移优选CMP道集等方法来提高采集处理质量。经过攻关 ,该区的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较攻关前有明显的提高 ,基本上解决了该区高陡构造成像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像技术 四川盆地 成像技术 静校正 耦合 潜行波层析反演技术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G/S网络访问模式体系架构初探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曦榕 苗放 +1 位作者 王华军 许义兴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0期72-74,110,共4页
利用Internet发布空间信息已经成为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已有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结构的原理和技术体系,探索研究一种新型的空间信息网络访问模式——G/S模式,并从G/S模式的特点出发,提出并分析G/S模式的架构和技术... 利用Internet发布空间信息已经成为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已有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结构的原理和技术体系,探索研究一种新型的空间信息网络访问模式——G/S模式,并从G/S模式的特点出发,提出并分析G/S模式的架构和技术体系。最后给出一个基于G/S模式的应用系统开发示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访问模式 体系架构 G/S模式 浏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多点数据融合中的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技术应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郭科 彭继兵 +1 位作者 许强 袁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9-481,共3页
目前的滑坡预报模型只能利用一个关键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而不能同时利用多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为了克服选取关键监测点的人为性以及充分利用滑坡多个监测点的信息,针对滑坡具有机动的特性,提出了利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融合技术来处理滑... 目前的滑坡预报模型只能利用一个关键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而不能同时利用多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为了克服选取关键监测点的人为性以及充分利用滑坡多个监测点的信息,针对滑坡具有机动的特性,提出了利用多传感器目标跟踪融合技术来处理滑坡多个点的监测数据的方法,分析了其可行性,并用实例说明了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提取 监测数据 信息融合 多传感器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