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专属性问题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树根 汪华 +2 位作者 孙玮 代寒松 秦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1-792,818,共13页
四川盆地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一个主要的叠合盆地,其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具有3个专属性问题:(①叠合盆地,其特征是盆地基底具三层构造和三分性、沉积盖层纵向演化经历了台地(海相)、盆地(陆相)和褶皱隆升改造三大阶段... 四川盆地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一个主要的叠合盆地,其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具有3个专属性问题:(①叠合盆地,其特征是盆地基底具三层构造和三分性、沉积盖层纵向演化经历了台地(海相)、盆地(陆相)和褶皱隆升改造三大阶段、现今盆地构造特征可分为4大区11小区;②碳酸岩盐储层,其特征表现为储集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较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③天然气,具来源多样化、运移相态多样化、赋存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四川盆地海相领域天然气多由原油裂解而来。影响和控制四川盆地现今油气藏分布最直接的因素及其作用是:烃源控区,储层控层,圈闭控位。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呈现多样性特征,因此其勘探策略也应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天然气 勘探策略 叠合盆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田油气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伍新和 伊海生 王成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4-27,183,共4页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南油田 ,四面分别与玛湖凹陷、盆 1井西凹陷和石南凹陷相邻 ,其石油地质储量超过 1× 10 8t。石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低、类型差、生烃量小 ;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从成熟—过成熟均有分...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南油田 ,四面分别与玛湖凹陷、盆 1井西凹陷和石南凹陷相邻 ,其石油地质储量超过 1× 10 8t。石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低、类型差、生烃量小 ;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从成熟—过成熟均有分布、有机质类型好、生烃量巨大 ,玛湖凹陷烃源岩与盆 1井西凹陷烃源岩石油地质特征相似 ,但因其中生界构造特征而被排除。文章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 ,分析并类比了烃源岩和原油中C2 0 、C2 1、C2 3 三环二萜烷和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确定 :①石南油田油气主要来源于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 ;②油气运移的通道主要是断层和不整合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二叠系 生烃量 地球化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 油气藏 有机地球化学 油田 凹陷 两期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复合-联合构造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智武 刘树根 +3 位作者 陈洪德 孙东 林杰 汤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8-551,共14页
据不整合和岩相记录及古构造分析,川西坳陷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至少存在11个构造运动界面。受西缘龙门山冲断带、北缘米仓山构造带和西南缘川滇构造带影响,川西坳陷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3组主要构造,其中北东向构造在多数构造... 据不整合和岩相记录及古构造分析,川西坳陷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至少存在11个构造运动界面。受西缘龙门山冲断带、北缘米仓山构造带和西南缘川滇构造带影响,川西坳陷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3组主要构造,其中北东向构造在多数构造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发育,而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则分别形成于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同时,3组构造在多期次构造活动中相互叠加,形成了同轴复合、横跨复合、斜接复合、多向复合和联合等5种主要形式的叠加构造。川西坳陷构造对油气的控制表现在构造适时性、构造控位和构造改造3个方面,原生气藏形成及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早期构造(印支—燕山期),而晚期构造(主要是喜马拉雅期)仅对早期气藏起改造作用,表现为早期构造变位、储集层改善、原生气藏破坏或次生气藏形成。印支—燕山期古构造的精确恢复以及多期、多组构造叠加过程中裂缝活动特征是该区今后油气勘探应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构造期次 构造叠加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海相下组合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洪德 倪新锋 +1 位作者 田景春 韦东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0-377,共8页
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及盖层主要形成于超层序的海侵体系域;高品质的区域性储层通常与超层序的高水位期-低水位期相一致。华南下组合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纵向上总体存在3套生储盖组合,并将其划分为界面型... 在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及盖层主要形成于超层序的海侵体系域;高品质的区域性储层通常与超层序的高水位期-低水位期相一致。华南下组合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纵向上总体存在3套生储盖组合,并将其划分为界面型、低位型、海侵型、高位型和综合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成藏地质特征存在差异。提出礁滩相灰岩-白云化或白云岩-古岩溶为最有利储层,古隆起-后期构造圈闭为最有利部位,川东南-黔北地区为最有希望尽快取得突破的新区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生储盖组合 下组合 体系域 油气勘探 华南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气藏开发特征及中后期稳产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来喜 李允 +1 位作者 陈明强 武楗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84,共3页
靖边气藏为定容无边(底)水气藏,但储层中存在相对富水区,其存在及演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必然也会对生产井的产状产生不利的影响。靖边气田生产井具有产量低,递减快,部分井有地层水产出,且不同区域的生产井产水量差异大的开发特征。通过... 靖边气藏为定容无边(底)水气藏,但储层中存在相对富水区,其存在及演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必然也会对生产井的产状产生不利的影响。靖边气田生产井具有产量低,递减快,部分井有地层水产出,且不同区域的生产井产水量差异大的开发特征。通过对出水气井生产特点进行分类,研究了靖边气藏相对富水区的分布、成因及对生产井产状的影响,分析生产井产水对气田开发的影响程度;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靖边气田的合理采气规模,稳产技术对策,认为通过井网调整、确定不同类型生产井的合理工作制度可有效预防气井高产水,实现目前开发规划要求,同时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通过研究提出了合理的生产规模和稳产技术对策,对靖边气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储集层 非均质 生产压差 气水比 油藏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古近系沙四段现今压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秦润森 徐国盛 +2 位作者 徐兴友 李建林 袁海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6,共8页
利用实测压力数据和通过平衡深度法计算的压力值,恢复了沾化凹陷单井压力剖面,划分了单井纵向压力变化序列类型,指出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存在正常压力-过渡压力型、过渡压力-异常高压型的2种不同类型的次洼。压力场的纵向叠置决定了... 利用实测压力数据和通过平衡深度法计算的压力值,恢复了沾化凹陷单井压力剖面,划分了单井纵向压力变化序列类型,指出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存在正常压力-过渡压力型、过渡压力-异常高压型的2种不同类型的次洼。压力场的纵向叠置决定了油气的分布,沙河街组四段油层与压力场耦合关系可以总结出:异常高压型油层、压力过渡型油层、正常压力型油层3种耦合模式,而研究表明压力与岩性双重封堵的模式对沙四段高产油层的形成最为有利。过渡压力-异常高压型次洼中-深部正常压力带和压力过渡带是获得沙四段高产油层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油气分布 平衡深度法 沙河街组 沾化凹陷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伊朗盆地卡山地区Aran构造带油气成藏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在连 刘树根 +3 位作者 王国芝 徐国强 徐国盛 雍自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6,112,共3页
中伊朗盆地卡山地区Aran构造带已钻探井3口,其中Arn-1井获工业性油气流,随后勘探失利。为了揭示该构造带在Arn-1井和Arn-2井地区的构造差异,分析勘探失利的原因,通过对Aran构造带过井地震剖面的构造演化分析,明确了构造运动与圈闭形成... 中伊朗盆地卡山地区Aran构造带已钻探井3口,其中Arn-1井获工业性油气流,随后勘探失利。为了揭示该构造带在Arn-1井和Arn-2井地区的构造差异,分析勘探失利的原因,通过对Aran构造带过井地震剖面的构造演化分析,明确了构造运动与圈闭形成和烃源岩生烃时间与空间的匹配关系;并根据流体地化性质探讨了Aran构造带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Arn-1井和Arn-2井地区都经历了相同的构造运动,但库姆组沉积末期的构造运动使Arn-2井地区遭受抬升剥蚀;Arn-2井库姆组中所充注的流体,均来自于寄主围岩以外的库姆组自身,未捕获到侏罗系油气;Aran构造带主要形成了库姆组"自生自储"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n构造带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卡山地区 中伊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桩海碳酸盐岩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玮 刘树根 +4 位作者 时华星 宋明水 徐春华 何建军 雍自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5,112,共3页
鉴于目前济阳坳陷桩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已有油气井的发现,利用平衡剖面原理分析了潜山的形成演化,并划分为6个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潜山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长时期的抬升剥蚀,受风化侵蚀和大气淋滤作用的影响,岩溶作用广泛发育,形... 鉴于目前济阳坳陷桩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已有油气井的发现,利用平衡剖面原理分析了潜山的形成演化,并划分为6个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潜山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长时期的抬升剥蚀,受风化侵蚀和大气淋滤作用的影响,岩溶作用广泛发育,形成了多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内幕储层。古近纪以来的拗陷期潜山上覆了巨厚的新生界,为潜山提供了油源和盖层条件。但由于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构造的复杂性,制约了潜山油气的进一步勘探。通过产油井构造部位结合演化分析,发现断层带附近的高部位是潜山最有利的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下古生界 桩海碳酸盐岩潜山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偏相关+灰关联方法进行致密砂岩气藏压裂地质选层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润成 周文 +3 位作者 高雅琴 郭新江 葛善良 张凌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7-800,805,共5页
压裂选层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并且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选层时除了利用经验类比外,还需要运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才可能满足现场需要。通过对现有备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偏相关+灰关联压裂地质选层方法。依靠提取待压层段有效厚度、... 压裂选层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并且具有高度非线性特征,选层时除了利用经验类比外,还需要运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才可能满足现场需要。通过对现有备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偏相关+灰关联压裂地质选层方法。依靠提取待压层段有效厚度、孔隙度、地应力差及顶底隔层平均厚度等14项特征参数进行的优选压裂层段的偏相关+灰色关联度计算,其结果与现场压裂测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并对于同类型气藏的压裂评井选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 偏相关 压裂 选层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油气分布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玮 刘树根 +1 位作者 徐国强 李国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古隆起是长期的油气运聚中心,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今后的主要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为一沉积-剥蚀性古隆起熏其形成和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内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等。其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隆起是长期的油气运聚中心,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今后的主要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为一沉积-剥蚀性古隆起熏其形成和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内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等。其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加里东运动期的抬升剥蚀阶段、海西运动期的潜伏阶段和喜马拉雅运动期的破坏阶段熏最终由古隆起演变为一斜坡带。和田古隆起的存在,使油气生成期、调整期、运移期与圈闭形成期获得最佳匹配,其发育对研究区烃源岩的发育及后期成藏具有深远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油气运聚 油气勘探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张夏期原型盆地类型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昆 张哨楠 +1 位作者 周立发 丁晓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6,452,共6页
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粒灰(云)岩在鄂尔多斯具有一定规模分布,是值得探索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张夏期盆地为隆坳相间格局,南北向展布的中央古隆起雏形起到了分隔鄂尔多斯西缘祁连海和南缘秦岭海的作用,盆地原型为克拉通台地型... 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粒灰(云)岩在鄂尔多斯具有一定规模分布,是值得探索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张夏期盆地为隆坳相间格局,南北向展布的中央古隆起雏形起到了分隔鄂尔多斯西缘祁连海和南缘秦岭海的作用,盆地原型为克拉通台地型盆地。张夏组储层鲕粒结构类型复杂,主要成岩作用为白云岩化和埋藏溶蚀作用等;孔隙结构与储层物性分析表明为低孔、低渗储层,局部发育一些较好的储集岩。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因素包括储集条件、储盖组合和构造背景,不利因素为寒武系烃源岩不发育。加强对寒武系的研究和勘探力度,争取油气勘探新突破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原型盆地 油气勘探 张夏组 寒武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概念方案优化的正交设计缺陷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厉强 王洪辉 +2 位作者 向阳 郭世梁 何勇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03,159,共3页
针对传统正交优化评价方法存在的参数优化值只能为设定水平值,参数水平值若设定不合理,则正交优化过程并不能给使用者提供改进反馈信息的主要缺陷,引入多评价指标连续函数的思想,采用单因素经济技术三指标交会图,从技术和经济角度优化... 针对传统正交优化评价方法存在的参数优化值只能为设定水平值,参数水平值若设定不合理,则正交优化过程并不能给使用者提供改进反馈信息的主要缺陷,引入多评价指标连续函数的思想,采用单因素经济技术三指标交会图,从技术和经济角度优化正交设计中的参数取值,保证了正交优化选值的合理性。结合一实际工区对开发概念方案进行优化,并与传统正交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传统评价方法由于参数选值存在经验性和随机性因素,常会导致评价结果过于乐观,不利于降低开发风险。新评价方法的结果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较为合理,且可降低正交优化设计中初选值设定的经验性和随机性,并确定最后的优化选值,如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最优值一般处于设定水平值之间,而不是设定水平值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开发方案 数值模拟 水平井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沸石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雪花 黄思静 +2 位作者 兰叶芳 黄可可 梁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2期64-69,共6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探讨了浊沸石在不同成岩流体中溶解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ΔG)在埋藏成岩条件下都小于0,因此浊沸石溶解反应在埋藏成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自行发生;②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 通过热力学计算,探讨了浊沸石在不同成岩流体中溶解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ΔG)在埋藏成岩条件下都小于0,因此浊沸石溶解反应在埋藏成岩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自行发生;②浊沸石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ΔG)与埋藏深度呈正相关,深埋藏条件下的浊沸石溶解反应趋势弱于浅埋藏或地表条件;③在较高的PCO2条件、酸性环境、流体中Ca2+被移走、存在大量K+的情况下,浊沸石容易溶解形成次生孔隙;④浊沸石溶解反应具有减体积效应,其中在K+存在的流体中,Lm-Ill反应的体积减少最多,同时该反应消耗了K+,克服了钾长石溶解的动力学障碍,使得更多的钾长石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因此,浊沸石溶解生成伊利石和石英有利于储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沸石 热力学 溶解 次生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洞缝模型超声波实验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琼 贺振华 +1 位作者 黄德济 曹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4,16,共5页
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缝。提出了孔洞缝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从缝洞系统中抽取制作了单孔洞缝物理模型,目的是探讨在缝洞系统中单个缝洞的大小、形状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 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缝。提出了孔洞缝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从缝洞系统中抽取制作了单孔洞缝物理模型,目的是探讨在缝洞系统中单个缝洞的大小、形状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孔洞缝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超声波实验,观测不同缝、洞密度物理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缝、洞密度的变化及孔洞的尺寸、形状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裂缝、孔洞密度与纵波属性的关系。实验表明,在受孔洞缝密度影响的地震波属性参数中,地震波振幅、主频率、品质因子Q的变化幅度普遍比速度高2个数量级,说明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比运动学参数对孔洞缝密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这为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来检测地下岩层中孔洞缝的分布和发育带提供了实验依据。模型孔洞尺寸大小最大相差42倍,但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在相同数量级中变化,同时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洞对地震波各属性参数的影响不明显,说明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对孔洞缝密度敏感,而对孔洞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形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缝 孔洞缝密度 地震波属性参数 物理模型 超声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断块型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颖 王英民 +1 位作者 赵锡奎 高明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3,200,共4页
渤海湾叠合盆地各构造作用之间普遍存在的沉积间断为潜山的大规模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按照潜山块体的成因特征,渤海湾东南部济阳坳陷内的潜山可以分为残丘型潜山和断块型潜山,其中断块型潜山是其最主要的类型。济阳坳陷古生代的构造... 渤海湾叠合盆地各构造作用之间普遍存在的沉积间断为潜山的大规模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按照潜山块体的成因特征,渤海湾东南部济阳坳陷内的潜山可以分为残丘型潜山和断块型潜山,其中断块型潜山是其最主要的类型。济阳坳陷古生代的构造演化为断块型潜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印支期的构造运动和燕山期的断块作用使断块型潜山初具雏形,新生代是断块型潜山形成的重要时期。断块型潜山根据其发育的构造位置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断阶断块潜山、断脊断块潜山和残丘断块潜山三种亚类,其中断阶断块潜山的成藏潜力最高。济阳坳陷潜山根据油气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古生古储、古生中储型油气藏和新生古储、新生中储型油气藏,济阳坳陷的构造演化决定了潜山油气藏的特征以及油气田形成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断块 济阳坳陷 构造演化 油气藏 印支期 燕山期 油气成藏 油气田 叠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一波 丁晓琪 +1 位作者 谢世文 张发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60-64,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在对麻黄山地区构造、岩心和测井分析的前提下,探讨了不同构造带的油气分布规律、成藏过程以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在构造稳定带主要发育岩性、岩性-构造油气藏,而在...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在对麻黄山地区构造、岩心和测井分析的前提下,探讨了不同构造带的油气分布规律、成藏过程以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在构造稳定带主要发育岩性、岩性-构造油气藏,而在断裂带主要发育断块、断鼻油气藏;油气分布纵向上跨度大,为上油下水,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构造部位高、砂体发育的背斜或断背斜轴部;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控制。纵向上胶结作用弱、溶蚀作用强的砂体为油气的主要富集场所,平面上处于构造高部位、水动力强的分流河道与河道砂体为油气的主要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过程 油气藏类型 油气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岩性油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化广义S变换及其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史燕红 边立恩 贺振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39,共4页
时频分析是直接应用地震资料进行烃类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实际地震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及短时傅立叶变换、Gabor变换、小波变换等常规时频分析方法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在S变换中引入新的参数p来调节窗函数的标准差,并结合Jones和Parks等... 时频分析是直接应用地震资料进行烃类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实际地震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及短时傅立叶变换、Gabor变换、小波变换等常规时频分析方法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在S变换中引入新的参数p来调节窗函数的标准差,并结合Jones和Parks等提出的时频聚集性度量准则来选取最优的p值,得到了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即最优化广义S变换。合成信号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时频分析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频聚集性。在实际生产,此方法的应用结果显示由它生成分频数据体对于地层的含油气性检测和识别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非平稳信号 最优化广义S变换 分频剖面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13
18
作者 伍新和 王成善 +1 位作者 胡建宏 伊海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特提斯构造域中段,是晚古生代—中生代特提斯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复合对称型前陆盆地,具有广泛的中生界海相沉积和中国最年轻的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可达万米。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特提斯构造域中段,是晚古生代—中生代特提斯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复合对称型前陆盆地,具有广泛的中生界海相沉积和中国最年轻的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可达万米。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育良好的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最厚处在3000m以上,其中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和夏里组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有机质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分布,埋藏较好,其生油量巨大,是盆地油气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划分出了肖茶卡组(T3x)-曲色组(J1q)含油气系统、雀莫错组(J2q)-布曲组(J2b)含油气系统、夏里组(J2x)-索瓦组(J3s)含油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界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储集层裂缝非线性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正文 李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2,116-117+112,共5页
本文基于储集层裂缝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 ,提出了裂缝非线性预测技术。裂缝非线性预测技术是由相空间的重建、裂缝的关联维分析及裂缝的突变理论预测技术所组成 ,与其他裂缝预测技术相比 ,它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际应用效果表明 ,它能准确... 本文基于储集层裂缝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 ,提出了裂缝非线性预测技术。裂缝非线性预测技术是由相空间的重建、裂缝的关联维分析及裂缝的突变理论预测技术所组成 ,与其他裂缝预测技术相比 ,它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际应用效果表明 ,它能准确地确定储集层裂缝发育带及其空间展布 ,为裂缝系统的识别提供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集层 裂缝 非线性预测 应用 研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变形地区致密岩石力学性质实验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葛善良 周文 +1 位作者 谢润成 单钰铭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利用"MTS系统",对川东北河坝构造陆相地层样品作波速及力学参数的同步测试,分层位、分岩性研究纵向上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动态、静态参数的关系。地层条件下,砂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 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利用"MTS系统",对川东北河坝构造陆相地层样品作波速及力学参数的同步测试,分层位、分岩性研究纵向上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动态、静态参数的关系。地层条件下,砂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241.87MPa,35.5GPa,0.27,29.32MPa和36.1°;泥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115.63MPa,24.8GPa,0.33,10.11MPa和19°;砂岩的抗张强度为自流井组>须家河组>沙溪庙组>千佛崖组,平均值分别为7.09MPa,6.2MPa,4.72MPa,4.51MPa。岩石力学参数受颗粒大小、泥质含量、胶结物性质及孔隙度大小的影响。饱水后岩样的纵波速度、弹性模量、泊松比较饱水前明显增加。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塑性变形的比例也增大,更多地表现出弹-塑性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致密岩石 岩石力学 模拟地层条件 饱水/饱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