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体外光学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潘若琳 廖萱 +5 位作者 兰长骏 谢丽暄 谭青青 秦苏云 黄欢 王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目的观察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IOL)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3300 PC测量+20 D的蔡司MICS平台单焦点IOL CT ASPHINA 509M(509M)、双焦点IOL AT LISA 809M(809M)和三焦点IOL AT LISA Tri 839MP(839MP)... 目的观察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IOL)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3300 PC测量+20 D的蔡司MICS平台单焦点IOL CT ASPHINA 509M(509M)、双焦点IOL AT LISA 809M(809M)和三焦点IOL AT LISA Tri 839MP(839MP)的光谱透过率。采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OptiSpheric IOL R&D分别在3.0 mm和4.5 mm孔径下,测量IOL在居中、偏心(0.3、0.5、0.7、0.9和1.1 mm)和倾斜(3°、5°、7°、9°和11°)状态下,不同焦点处的50 lp/mm空间频率下调制传递函数(MTF)值、MTF曲线和美国空军(USAF)分辨率测试图。结果3种IOL均滤过400 nm波长以下的紫外线光谱。居中位置时,在3.0 mm孔径下单焦点IOL 509M远焦点处的MTF值为0.772,双焦点IOL 809M远、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467和0.282,三焦点IOL 839MP远、中、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416、0.147和0.229;在4.5 mm孔径下,单焦点IOL 509M远焦点处的MTF值为0.664,双焦点IOL 809M远、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506和0.264,三焦点IOL 839MP远、中、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392、0.107和0.210。3种IOL相比,远焦点处509M的MTF值最高,809M次之,839MP最差;近焦点处IOL 809M的MTF值高于IOL 839MP。偏心和倾斜时,远、近焦点处各IOL的MTF值差异与居中时一致。相同偏心和倾斜程度时,在3.0 mm孔径下各IOL的光学质量较4.5 mm孔径下更佳。随着偏心和倾斜程度增加,各IOL光学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3种IOL在偏心0.3 mm、倾斜5°时均出现光学质量下降。结论蔡司MICS平台设计的IOL光谱透过率一致,具有紫外线滤过功能。3种IOL相比,居中位置时,远、中、近焦点处分别以509M、839MP和809M光学质量最佳;发生偏心和倾斜时,远、近焦点处分别以509M和809M抗偏心和倾斜能力最好。相同偏心或倾斜程度时,小孔径下各IOL光学质量较大孔径更佳。偏心0.3 mm、倾斜5°以上时,IOL各焦点处光学质量均较居中时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紫外线 光谱透过率 单焦点 双焦点 三焦点 偏心 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
2
作者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专家组 国际智能医学会(IAIM)眼科学专委会 +89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组 娄岩 邵毅 郜原 陈祥军 谭钢 迟玮 杨卫华 庄文娟 石磊 田磊 柯碧莲 华夏 秦牧 陶勇 康刚劲 苏文如 魏来 高雯 廖萱 胡建斌 陈有信 赵潺 顾正宇 董贺 计丹 胡丽丹 汪朝阳 陆成伟 刘洋 宋秀胜 余瑶 张慧 马健 魏雁涛 胡亮 周学智 吴振凯 戴西件 林松 张弘 郑钦象 陈雨 蔡建奇 余洪华 易湘龙 王烽 蒋炎云 刘光辉 邹文进 王毓琴 彭娟 李程 谢华桃 蒋贻平 李斌 李贵刚 刘祖国 钟蕾 姚牧笛 陈琦 邵婷婷 李世迎 文丹 谭叶辉 石文卿 李中文 葛倩敏 吴恺 刘籦 王雪林 肖轶尘 刘红玲 林志荣 李正日 刘俊 朱欣悦 柴勇 张雨晴 张冰 纪丽君 罗丽娟 李开明 李海波 许琦彬 王静 温鑫 申颖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葡萄膜炎评估及诊断带来了新的方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总结了目前AI在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就AI在葡萄膜炎病因诊断、分类和评估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形成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分类和管理葡萄膜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诊断 病因 人工智能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尔眼库角膜供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龙文 杨丽红 +6 位作者 徐婕 何圣玉 李绍伟 王丛香 王科华 冉茹秋 唐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对长沙爱尔眼库和成都康桥爱尔眼库共640例角膜供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角膜供体的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沙爱尔眼库和成都康桥爱尔眼库角膜捐献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胶体金法或酶联免... 目的对长沙爱尔眼库和成都康桥爱尔眼库共640例角膜供体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角膜供体的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沙爱尔眼库和成都康桥爱尔眼库角膜捐献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胶体金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640例角膜捐献者中有83例传统病血清学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12.97%。其中,60例角膜供体HBsAg阳性(占9.38%),3例角膜供体HCV抗体阳性(占0.47%),11例角膜供体TP抗体阳性(占1.72%),2例角膜供体HIV抗体阳性(占0.31%),3例角膜供体HBsAg和HCV抗体同时阳性,2例HCV抗体和TP抗体同时阳性,1例角膜供体HBsAg和HIV抗体同时阳性,1例角膜供体HBsAg和TP抗体同时阳性。结论血液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比例较高,对角膜受体以及眼库工作者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因此,对角膜供体进行严格的血清学检测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供体 血清学检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光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谢丽暄 廖萱 +5 位作者 兰长骏 谭青青 潘若琳 唐玉玲 秦苏云 王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目的应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OptiSpheric IOL R&D比较2种具有相同负球差值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IQ SN60WF和Proming A1-UV的光学性能。方法应用OptiSpheric IOL R&D设备,分别在球差为0μm(ISO-1)和+0.28μm(ISO-2... 目的应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OptiSpheric IOL R&D比较2种具有相同负球差值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IQ SN60WF和Proming A1-UV的光学性能。方法应用OptiSpheric IOL R&D设备,分别在球差为0μm(ISO-1)和+0.28μm(ISO-2)的模型角膜以及孔径为3.0和4.5 mm条件下对+20.0 D蓝光滤过型SN60WF和高次非球面设计的非蓝光滤过全像差补偿型A1-UV IOL进行光学性能评估。分别测量IOL居中,偏心0.3、0.5、0.7、0.9和1.1 mm,倾斜3°、5°、7°、9°和11°的调制传递函数(MTF)以及USAF 1951分辨率测试图。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300测试IOL的光谱透射比。结果与A1-UV IOL相比,SN60WF对400~500 nm波长蓝光的光谱透射比明显降低,能明显减少蓝光透过。当孔径为3.0 mm时,居中位置的SN60WF和A1-UV在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76和0.598,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64和0.563;当孔径为4.5 mm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238和0.404,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38和0.339。在3.0 mm孔径下,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均较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升高;在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A1-UV相比于SN60WF展现出更优越的光学质量,而在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2种IOL的光学质量相似。在3.0 mm孔径下,偏心0.3 mm的SN60WF和A1-UV在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14和0.571,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38和0.512,倾斜3°的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22和0.597,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32和0.531,A1-UV在2种角膜测量条件下的MTF值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未发生显著改变。当IOL发生相同程度偏心或倾斜时,除4.5 mm孔径ISO-1角膜测量条件以外,A1-UV各空间频率的MTF值相较于SN60WF均下降。随着孔径的增大,IOL偏心或倾斜对MTF值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的影响更加显著。结论SN60WF IOL能有效滤过波长在400~500 nm范围内的蓝光。当2种IOL发生大于0.3 mm的偏心或大于3°的倾斜时,均会造成IOL的光学质量下降。A1-UV相较于SN60WF在体外抗偏心和倾斜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光学性能 体外 偏心 倾斜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对IOL光学质量评估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潘若琳(综述) 廖萱(审校) 兰长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手术是目前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功能性人工晶状体(IOL)不断推出。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用于新型IOL的设计和优化、IOL临床应用的前期研究,评估IOL的材料、设计、偏... 手术是目前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功能性人工晶状体(IOL)不断推出。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用于新型IOL的设计和优化、IOL临床应用的前期研究,评估IOL的材料、设计、偏心量、倾斜度、旋转度、入射光波长,瞳孔直径等因素对IOL光学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医生对IOL的充分了解和正确选择。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主要包括光学测试平台和光学设计软件,前者可对IOL进行实验测量,而后者可对IOL进行光学数值模拟。目前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在国内应用较少,但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围绕常用的IOL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包括体外光学质量的测量评估指标、光学测试平台(OptiSpheric■ IOL PRO、Badal Optometer、PMTF和NIMO)的构造和光学设计软件(ZEMAX、OSLO和VirtualLab)的测量原理,二者在IOL光学质量评估方面的应用,以及体外光学测试的局限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测量 光学平台 光学设计软件 人工晶状体 光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哲 刘谊 贾蒙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 line SRA01/04,HLECSRA01/04)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关系。方法MTT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CUR作用于HLEC不同时间后的细...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 line SRA01/04,HLECSRA01/04)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关系。方法MTT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CUR作用于HLEC不同时间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不同浓度的CUR作用于HLEC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HLEC的细胞凋亡率;DAPI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LEC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LEC的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比色法实验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HLEC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CUR作用于HLEC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DAPI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细胞核固缩、溶解碎裂、产生凋亡小体,而对照组细胞形态规则,细胞核呈现均匀的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可见,用药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随CUR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CUR对HLEC有抑制增生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可望成为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后囊膜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及其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奇志 何香 曾洁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2,共1页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repitheliakeratomileusis,EK)患者的心理因素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探讨EK手术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2003年1月一6月在我院进行EK手术的110例患者(220只眼)进行临床观察。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repitheliakeratomileusis,EK)患者的心理因素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探讨EK手术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2003年1月一6月在我院进行EK手术的110例患者(220只眼)进行临床观察。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患者手术后1月的裸眼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问卷内容包括:术前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最担心的问题、认为手术是否疼痛、对术后视力的要求:术后对视力的满意度、手术疼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等。结果:术前对手术不了解、认为手术疼痛轻微可以忍受、要求术后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最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包括术后并发症)的EK手术患者占患者总数的90%以上。同时,对手术比较了解、认为手术疼痛轻微可以忍受、对术后视力没有过高期望的患者术后1月裸眼视力更好,与术前心理状态相反的患者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视力的影响相对较小,术后1月裸眼视力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EK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对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 心理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视盘损伤可能度、杯盘比和青光眼可能性评分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能力 被引量:1
8
作者 崔敏 陈晓明 邓应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利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Ⅲ(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y-Ⅲ,HRT-Ⅲ)对受试者进行视盘损伤可能度(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DDLS)分期,评价DDLS分期是否比杯盘比(cup to disc ratio,C/D)和青光眼可能性评分(glaucomaprob... 目的利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Ⅲ(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y-Ⅲ,HRT-Ⅲ)对受试者进行视盘损伤可能度(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DDLS)分期,评价DDLS分期是否比杯盘比(cup to disc ratio,C/D)和青光眼可能性评分(glaucomaprobability score,GPS)更准确地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方法将POAG患者60例、可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和正常人54人纳入本研究。在双盲情况下检查眼底并确定C/D。完成对受检者的OCTOPUS-900视野计和HRT-Ⅲ检查后,分别得到视野平均缺损值和GPS值。根据受检者的HRT-Ⅲ地形图,对照DDLS评分表,对受检者的视盘进行DDLS分期。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DDLS分期、C/D和GPS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并计算最佳临界值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正常组、SOAG组、POAG组的DDLS分期、C/D、GPS值逐渐增高,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DLS分期、C/D和GP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0.874、0.960。DDLS分期的最佳临界值为5,其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5.2%;C/D的最佳临界值为0.5,其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77.8%;GPS的最佳临界值为0.36,其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5.2%。结论利用HRT-Ⅲ的DDLS分期,是一种比C/D更好的诊断POAG视神经损害的方法,与GPS的诊断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盘损伤可能度 杯盘比 青光眼可能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辅助诊断诺卡菌性角膜炎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鲁静 邹攀 +1 位作者 殷珺 孙旭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5-1016,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20年1月至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后收治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于10 d前在外院行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报告发现菌丝,给予常规抗... 患者,女,5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20年1月至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后收治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于10 d前在外院行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报告发现菌丝,给予常规抗细菌治疗无效转至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2.00 DS/-0.50 DC×90°=0.15),左眼0.08(-3.50 DS/-2.00 DC×90°=1.0);右眼眼压12.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5.9 mmHg;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瞳孔区可见一直径约2 mm灰白色圆形浸润灶,溃疡达浅基质层,溃疡底部较清洁,可见2个灰白色隆起针尖状病变(图1A),角膜中央直径2 mm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图1B),右眼KP(-),Tyndall征(-),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和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空腹血糖12.38 mmol/L。入院后立即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真菌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HRT3,德国海德堡公司)检查在角膜浅基质层可见纤细分支、略微弯曲的高反光丝状结构,初次报告为“菌丝”(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混合充血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中央 诺卡菌 瞳孔区 异物感 微生物培养 眼科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对甲状腺相关眼病分化后眼眶脂肪细胞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唐建 罗清礼 唐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 opathy,TAO)分化后眼眶脂肪细胞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TAO患者行眼眶减压术的眼眶脂肪组织,体外培养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采用... 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 opathy,TAO)分化后眼眶脂肪细胞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TAO患者行眼眶减压术的眼眶脂肪组织,体外培养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采用0.5μg·L-1、5μg·L-1和50μg·L-1的IL-6处理分化后的脂肪细胞24h(设空白对照组),以及5μg·L-1的IL-6分别处理分化后的脂肪细胞0h、12h、24h、48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瘦素mRNA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眼眶前脂肪细胞在诱导分化刺激下,分化为脂肪细胞;0.5μg·L-1、5μg·L-1和50μg·L-1的IL-6作用24h,瘦素mRNA表达分别为1.61±0.53、0.88±0.62、0.21±0.56,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呈量效依赖性,但与对照组(1.84±0.82)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μg·L-1的IL-6作用12h、24h、48h,瘦素mRNA表达分别为1.43±0.46、1.05±0.62、0.20±0.75,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呈时效依赖性,但与0h组(1.73±0.31)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对TAO分化后眼眶脂肪细胞的瘦素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白介素-6 瘦素 脂肪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泪小管畸形1例
11
作者 唐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 泪小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T和多尺度高斯滤波的视网膜血管的分割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震震 唐鹏 +1 位作者 胡建斌 金炜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93-1896,共4页
为辅助眼科医生进行眼底疾病的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拉伸变换(PST)和多尺度高斯滤波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将彩色眼底影像的绿色通道分量图进行增强预处理;然后采用不同尺度的高斯滤波器对预处理增强后的视网膜血管进行降噪处理... 为辅助眼科医生进行眼底疾病的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拉伸变换(PST)和多尺度高斯滤波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将彩色眼底影像的绿色通道分量图进行增强预处理;然后采用不同尺度的高斯滤波器对预处理增强后的视网膜血管进行降噪处理,再结合PST边缘检测算法初步获得视网膜血管分割图;最后整合初步获得的视网膜血管分割图并进行形态学去噪,获得最终的视网膜血管分割图。通过在视网膜图像库DRIVE上进行实验,其平均准确率为93%,平均灵敏度达77%,平均特异性为95%,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 相位拉伸变换 多尺度 血管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视觉注意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影像筛查及分级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加龙 胡建斌 +1 位作者 金炜东 唐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0-637,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视觉注意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辅助诊断的智能分析系统,实现DR眼底影像的自动筛查及分级。方法从数据建模及数据分析竞赛平台(Kaggle)中的Diabetic Retinopathy Detection竞赛上下载得到35126张DR眼底图片,并从Messido... 目的构建基于视觉注意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辅助诊断的智能分析系统,实现DR眼底影像的自动筛查及分级。方法从数据建模及数据分析竞赛平台(Kaggle)中的Diabetic Retinopathy Detection竞赛上下载得到35126张DR眼底图片,并从Messidor网站上下载得到1200张彩色眼底照片。首先,针对现有的DR眼底图像的特征,对视网膜图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然后,在VGG16网络的基础上引入视觉注意力SENet模块,以提高病灶特征的显著性,生成一个网络结构较为复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SEVGG,该网络基本上继承了VGG16的一些结构参数,而SENet模块参数则根据基本网络及训练数据集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应用SEVGG网络模型对DR眼底图像进行筛查,并根据不同时期DR的病变程度把眼底图像分成不同等级。配置训练平台及环境并进行算法性能验证实验。结果将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在不同的公开标准数据集上进行检验,最终在基于图像的分类上实现了较高的准确率,其中Kaggle数据集中5分类准确率可达83%,病变检测的敏感性为99.86%,特异性为99.63%,Messidor数据集中4分类准确率可达88%,病变检测的敏感性为98.17%,特异性为96.39%。引入视觉注意力对于病灶点的关注更加显著,有助于DR的精准检测。结论应用视觉注意力的DR眼底影像筛查及分级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特征提取和眼底图像分类的一些缺点,且对于病灶点的识别更加精确,不仅优于之前的方法,而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及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注意力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模块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配戴一年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边思林 刘华 林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配戴与框架眼镜配戴1年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8月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中低度数近视儿童200例20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角膜塑...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配戴与框架眼镜配戴1年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8月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中低度数近视儿童200例20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每组100例100眼,比较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和戴镜后6、12个月及停戴后1个月的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和晶状体厚度。结果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AL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617,P=0.043;F时间=10.939,P=0.023)。与戴镜前比较,2个组受试者戴镜后6、12个月和停戴后1个月AL均变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停戴后1个月AL与戴镜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戴镜前相比,戴镜后12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AL增长量为(0.13±0.06)mm,低于框架眼镜组的(0.29±0.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00,P=0.002)。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C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297,P=0.013;F时间=11.219,P<0.01),其中戴镜后6个月和12个月角膜塑形镜组CCT较戴镜前和同时间点框架眼镜组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停戴后1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CCT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A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4.226,P=0.051;F时间=3.208,P=0.057)。2个组患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晶状体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3.130,P<0.01;F时间=0.804,P=0.047),其中戴镜后6、12个月和停戴后1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晶状体厚度较戴镜前和同时间点框架眼镜组变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停戴后1个月晶状体厚度与戴镜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配戴框架眼镜比较,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抑制儿童近视眼AL延长,可逆性降低CCT,增加晶状体厚度,但对ACD无明显影响,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治疗 接触镜 生物测量 眼球 疗效 儿童 随机对照研究 OK镜配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注意力增强CBAM-U-Net模型的视网膜血管分割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加龙 金炜东 +1 位作者 唐鹏 胡建斌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21-323,共3页
针对现有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存在着分割不足、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增强模型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首先,通过白平衡和滤波对视网膜眼底图像进行增强预处理;然后,在医学图像分割网络中引入视觉注意力模型,提高... 针对现有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存在着分割不足、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增强模型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首先,通过白平衡和滤波对视网膜眼底图像进行增强预处理;然后,在医学图像分割网络中引入视觉注意力模型,提高视网膜血管特征的显著性,利用构建的深度分割网络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得到的模型进行视网膜血管的分割预测。该方法在DRIVE和STARE两种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得到的Dice分割系数分别为0.867和0.898,Jaccard分割系数分别为0.765和0.816,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7.53%和98.25%,平均灵敏度分别为80.16%和86.12%,平均特异性分别为99.87%和99.0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视网膜血管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分割 医学图像分割 深度分割网络 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期立体视功能及视觉质量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巫雷 王文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目的评价三焦点非球面衍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立体视功能及视觉质量。方法非随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对38例76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不同分为2组:双眼均植入三焦点人工... 目的评价三焦点非球面衍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立体视功能及视觉质量。方法非随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对38例76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不同分为2组:双眼均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组18例36眼为三焦组,双眼均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组20例40眼为单焦组。随访记录2组患者术后双眼近立体视功能、视力[单眼及双眼裸眼远距离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n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U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NVA)、矫正远距离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中距离视力(distance-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DCIVA)、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近距离视力(distance-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DCNVA)]和等效球镜度。利用VF-14-CN量表行主观问卷调查,对夜间光晕及老视眼镜依赖与否行问卷并记录;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及100%、20%、9%对比度视力(contrast visual acuity,CVA)等指标。结果三焦组术后近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单焦组(P=0.001)。三焦组和单焦组所有术眼术后单眼UD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三焦组单眼UDVA、UIVA、U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5);三焦组单眼DCDVA与单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IVA和DC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三焦组双眼UDVA、UIVA、U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三焦组双眼DCDVA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IVA和DC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两组等效球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VF-14量表评分单焦组明显低于三焦组(P=0.000)。90.0%单焦组患者依赖老视眼镜,5.6%三焦组患者依赖老视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眩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两组夜间光晕发生率(单焦组2/20,三焦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三焦组和单焦组客观散射指数、斯特列尔比值、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焦组100%CVA、20%CVA均好于单焦组(均为P<0.01);9%CV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立体视功能和视觉质量,术后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 双通道技术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病灶检测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谢云霞 黄海于 胡建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60-2464,共5页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图像分辨率过大、病灶特征过于分散难以获取以及正负难易样本不平衡而导致DR分期精确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快速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和子图分割相结合的DR分期方法。首先...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图像分辨率过大、病灶特征过于分散难以获取以及正负难易样本不平衡而导致DR分期精确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快速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和子图分割相结合的DR分期方法。首先,使用子图分割解决视盘区域对于病灶识别的干扰问题;其次,在特征提取阶段使用深度残差网络以解决病灶在高分辨率眼底图像中占比小而导致的特征难以获取的问题;最后,在感兴趣区域(ROI)生成时采用在线困难样本挖掘(OHEM)方法解决正负难易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在国际公开数据集EyePACS进行DR分期实验,所提方法在DR病分期中精确率0期达到94.83%,1期达到86.84%,2期达到94.00%,3期达到87.21%,4期达到82.96%。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ster R-CNN能对DR图像高效分期并自动标注出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标检测 基于快速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子图分割 在线困难样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情况以及上皮-间质转化情况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海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情况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RPE细胞,并分为低糖对照组、高渗对照组、高糖干预组,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的DMEM培养基、渗透浓度为60.0mmol/L且葡萄糖浓...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情况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RPE细胞,并分为低糖对照组、高渗对照组、高糖干预组,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的DMEM培养基、渗透浓度为60.0mmol/L且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的DMEM培养基、葡萄糖浓度为60.0mmol/L的DMEM培养基处理,24 h后测定细胞中氧化应激分子、细胞凋亡分子以及间质细胞标志分子的含量。结果:高糖干预组细胞中ROS、MDA、3-NT、Nrf2、ARE、Caspase-3、Bax、JNK、c-JUN、α-SMA、Vimentin、N-cadheri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低糖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GST、HO-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低糖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低糖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细胞中ROS、MDA、3-NT、Nrf2、ARE、Caspase-3、Bax、JNK、c-JUN、α-SMA、Vimentin、N-cadherin、GST、HO-1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糖环境能够通过增强RPE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来启动细胞的凋亡过程以及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预切制作角膜内皮瓣的质量评估
19
作者 周李 樊映川 +1 位作者 曾庆华 鲁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0-942,共3页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制备的角膜内皮瓣的质量。方法 取9只供体角膜用飞秒激光切削制作8.5 mm直径的角膜内皮瓣。预留角膜内皮瓣厚度大于140μm,避免切穿角膜。激光切削后将整个角膜放回Dexsol液保存。预切前后A超测量角膜厚度。预切前、... 目的 评估飞秒激光制备的角膜内皮瓣的质量。方法 取9只供体角膜用飞秒激光切削制作8.5 mm直径的角膜内皮瓣。预留角膜内皮瓣厚度大于140μm,避免切穿角膜。激光切削后将整个角膜放回Dexsol液保存。预切前后A超测量角膜厚度。预切前、预切后3 d内用角膜内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预切后3~7 d做台盼蓝染色观察内皮细胞活性。结果 测得的角膜内皮瓣厚度为(237±65)μm,实际角膜内皮瓣厚度与预设偏差-19~140(35±65)μm。预切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3215±225)mm-2,预切后1 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损失7.2%(P=0.03),预切后3 d损失3.1%(P=0.40)。预切后2 d有6片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清晰,预切后3 d仅有2片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清晰。中期保存3~7 d有4片角膜出现较多核蓝染细胞。结论 飞秒激光制备的角膜内皮瓣厚度适宜;预切后中期保存的供体内皮瓣应尽快用于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库 预切 角膜内皮移植 内皮细胞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